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珍珍 余健 罗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0期68-72,共5页
果业是继粮食、蔬菜之后,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的一大优势,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目前,中国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 kg,每年的水果产值达到1万亿元,带动了1亿多的就业人数~([1-2])。“十三五”以来,西双版纳州充分... 果业是继粮食、蔬菜之后,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的一大优势,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目前,中国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 kg,每年的水果产值达到1万亿元,带动了1亿多的就业人数~([1-2])。“十三五”以来,西双版纳州充分利用生态、气候和资源的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农村脱贫。要突出抓好果业的发展,特别是在2018年年初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实施过程中,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州委州政府把果业列为全省10个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主导产业 就业人数 产业革命 水果产业发展 农村脱贫 果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滇南山地多民族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及其民族共生关系响应——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许斌 周智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4-151,共8页
山地多民族地区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当地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密切相关。运用遥感、GIS技术,并结合田野调查,点面结合,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 山地多民族地区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当地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密切相关。运用遥感、GIS技术,并结合田野调查,点面结合,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橡胶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这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演化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特色经济、文化的损害,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以及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民族共生关系受到影响,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橡胶文化景观上。通过研究文化景观演变与民族关系的关联,可以丰富人地关系理论的内涵,引入民族因素和文化因素来思考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扩展当今全球化变革影响下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在实践上为做好民族工作和构建新型和谐民族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橡胶文化景观 全球化 民族关系 响应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世富 《心理学报》 1982年第4期459-465,共7页
克木人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南腊河以南,沿中老边境一带地区。人口不足两千人。现尚未经国务院批准承认为一个单一民族。由于地处边陲,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与外界隔绝。
关键词 克木人 青少年 基诺族 人口不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云南省 品德教育 品德形成 长者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世富 《心理学报》 1984年第4期447-454,共8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富有成效。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在他们向成人过渡时期,本民族都认可他们的独立感和成人感,尊重和信任他们,并让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他们的小团体或同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富有成效。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在他们向成人过渡时期,本民族都认可他们的独立感和成人感,尊重和信任他们,并让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他们的小团体或同辈集体符合青少年的归属需要。小团体在使其成员的品德和行为相符于本民族的行为准则方面,至为重要。 两个民族利用每一时机和各种方式帮助青少年发展良好的品德,教育他们向榜样学习并组织他们从直接经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跨文化心理学 哈尼族 拉祜族 云南省 品德形成 青少年社会化 同辈集体 生产劳动 青少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教学设计
5
作者 张红霞 刘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6-28,40,共4页
文章选用了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中国区域篇(上)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通过创设贯穿课堂的大情境,在情境中设计"问题—活动"链的形式开展了教学设计,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构建认知区域结构。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教学设计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稻鱼鸭蔬共生种养技术探究及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江谷驰弘 李昊卿 +1 位作者 玉帅 岩依布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12期35-36,共2页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纤维、燃料等产品的特性,而且具有支撑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功能,其价值不容忽视.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和其它类...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纤维、燃料等产品的特性,而且具有支撑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功能,其价值不容忽视.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和其它类型的农田生态系统类似,是粮食等产品的重要来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种养技术 稻鱼鸭 农田生态系统 共生 陆地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人工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编辑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开少数民族地区作者读者座谈会
7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4-94,共1页
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扩大影响,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理论工作者提高研究水平,由本刊副主编等一行二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于4月18日在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允景洪城召开了部份少数民族地区作者、读者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扩大影响,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理论工作者提高研究水平,由本刊副主编等一行二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于4月18日在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允景洪城召开了部份少数民族地区作者、读者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刀国雄同志,自治州委宣传部长韩培根同志,西双版纳州报社总编辑罗俊新,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公室主任岩温扁等20余人,大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思想战线》、提高基层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座谈。本刊副主编施惟达同志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思想战线》在组织西南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专栏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一些考虑,强调了基层理论队伍建设对办好《思想战线》的重要性,希望这个刊物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与会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思想战线》这次派人深入基层与作者、读者座谈,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扩大刊物的影响,是有积极作用的。《思想战线》是一个全国性的层次较高的学术理论刊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座谈会 队伍建设 西双版纳州 思想战线 研究水平 理论工作者 民族事务 基本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课教学设计
8
作者 汪小慧 《地理教学》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 “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以获得的感性材料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从而认识抽象的概念。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并升华地理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教学设计 学习方式 地理教学 感性材料 学习过程 动手操作 思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策略
9
作者 卢丽英 依光香 +1 位作者 玉坎丙 依旺教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7期80-82,共3页
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材料之一,在中国种植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中国中药材的重要种植地区,每年生产的中药材销售到全国各地,具有种植规模大、质量好、种类多等优点。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材料之一,在中国种植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中国中药材的重要种植地区,每年生产的中药材销售到全国各地,具有种植规模大、质量好、种类多等优点。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药材种植仍存在一定问题,对中药材产业造成严重影响,相关人员要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策略 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产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种植规模 中医治疗 中药材销售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0
作者 鲁新林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2年第7期3-4,共2页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度重视橡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步建立了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病虫害预测防治...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度重视橡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步建立了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病虫害预测防治等一整套措施,全州橡胶产业在种植、管理、产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为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天然橡胶产业 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省 国民经济建设 科学种植 新农村建设 病虫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珠芽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李洪坤 高燕 +4 位作者 侍勋 王春梅 殷山山 普思维 李金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2期56-59,共4页
魔芋产业是带动云南边疆经济发展、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主要从种植模式、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种芋处理、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采收存储等方面介绍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魔芋产业是带动云南边疆经济发展、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主要从种植模式、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种芋处理、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采收存储等方面介绍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珠芽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实现魔芋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为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高产 栽培技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惯法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法制建设中的调适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胜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民族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云南省 民族地区 国家制定法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展草地畜牧业饲草资源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子姗 薛世明 钟声 《中国草食动物》 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和农副秸秆资源均十分丰富,为德宏州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德宏州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季节矛盾尖锐,现有饲草资源品质普遍较差,成为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和农副秸秆资源均十分丰富,为德宏州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德宏州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季节矛盾尖锐,现有饲草资源品质普遍较差,成为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提高养殖业的效益等角度考虑,首先应将水牛业作为德宏州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其次,应通过多种饲草资源的合理搭配,实现草畜的季节平衡和营养平衡;此外,还应加大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的推广种植,增加优质饲草的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资源 草地畜牧业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岩温扁 《思想战线》 1988年第2期56-58,66,共4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室在发掘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一部重要的傣族古籍文献——《巴塔麻嘎捧尚罗》。这是一部创世史诗性质的巨著,州民委已于一九八七年上半年将这部史诗的汉译本编印成内部资料,引起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室在发掘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一部重要的傣族古籍文献——《巴塔麻嘎捧尚罗》。这是一部创世史诗性质的巨著,州民委已于一九八七年上半年将这部史诗的汉译本编印成内部资料,引起了社会上和民间文学界的重视。可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巴塔 唱本 歌手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 创世史诗 民族文化交流 艺术特色 风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封建领主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耀华 张公瑾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3期48-52,共5页
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十年多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切实贯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曾多次组织有关学术团体、教育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普遍的调查.这些调查以1958年组织的一次规模最大,单... 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十年多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切实贯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曾多次组织有关学术团体、教育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普遍的调查.这些调查以1958年组织的一次规模最大,单是云南省西双版纳(sip suang ban na)傣族自治州调查傣族等民族情况的一个调查分队,其成员就有70多人.本文作者就是当时调查工作的亲身参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领主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中国共产党 傣族社会 人民生活 民族平等 少数民族 新中国 土地 村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森林蔬菜抱茎菝葜播种育苗试验初报
16
作者 赵满 冯岩晃 +5 位作者 杨从华 董诗凡 刘恒鹏 喊亮 余贵湘 蔡文良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85,共5页
抱茎菝葜Smilax ocreata是德宏州当地高端野生森林蔬菜,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发展潜力巨大。为提高其育苗技术水平,为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种苗基础,本研究从育苗基质、采种母树年龄、种子贮藏时间、移苗根系处理4个方面开展抱茎菝葜育苗试... 抱茎菝葜Smilax ocreata是德宏州当地高端野生森林蔬菜,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发展潜力巨大。为提高其育苗技术水平,为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种苗基础,本研究从育苗基质、采种母树年龄、种子贮藏时间、移苗根系处理4个方面开展抱茎菝葜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试验中,红壤土基质种子发芽率达到81.00%,江沙基质次之,为76.33%;在不同采种母树年龄播种试验中,6年生的母树种子发芽率达81.83%,4年生母树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36.83%;在不同贮藏时间处理试验中,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6.3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越低;移苗前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有利于菝葜幼苗生长发育,其最高分蘖株的苗高和所有分蘖株高生长量分别达到了22.22 cm、42.01 cm,最高分蘖株的地径和所有分蘖株地径生长量分别达2.37 cm、5.70 cm,分蘖数和叶片数最高分别达3.33个、13.97片。抱茎菝葜的播种育苗方式如下:采摘6年生以上母树种子,选择洁净江沙或红壤土作为育苗基质,随采随播。在移栽时,修剪过长的主根,有助于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森林蔬菜 抱茎菝葜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的学术透视
17
作者 裴盛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著名的热带生物多样性宝库,孕育了世代哈尼族人民,他们以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为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植物学知识和民族医药技术,不仅巧妙地保护并利用了数以千计的热带动植物物种,还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著名的热带生物多样性宝库,孕育了世代哈尼族人民,他们以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为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植物学知识和民族医药技术,不仅巧妙地保护并利用了数以千计的热带动植物物种,还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于衣食住行以及防病和治病。勐腊毛麝香(Adenosma buchneroides Bonati)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植物,又名跳蚤草、爱情草、毛麝香,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中国科学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物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哈尼族 刀耕火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学 衣食住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西双版纳近20年植被覆盖率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涛 寇卫利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126-131,共6页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西双版纳Landsat影像、DEM数据,利用多特征融合的SVM分类方法提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基于转移矩阵分析近20年植被变化来源。研究表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SVM分类方法植被...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西双版纳Landsat影像、DEM数据,利用多特征融合的SVM分类方法提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基于转移矩阵分析近20年植被变化来源。研究表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SVM分类方法植被分类精度为93.71%,Kappa系数为0.84,分类结果可靠;20年间植被覆盖度及变化率较小,总体略有增加,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600m、缓坡及斜坡处,海拔小于600 m、平坡及东坡向的植被减少率最高,海拔800~1000 m、斜坡及西北处植被增长率最高;植被增加主要来源于农田,减少的主要去向为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多特征融合 SVM分类 植被覆盖率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山为家的拉祜族护林员夫妻
19
作者 廖丽玲(文/图) 鲁鹏(文/图) +1 位作者 邢秋玲(文/图) 鲁博源(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5期58-59,共2页
扎戈龙和娜体,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曼宛洼管护站的一对拉祜族护林员夫妻。多年来,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
关键词 拉祜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护林员 绿水青山 管护站 夫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做实联防联控 筑牢西南边境森林防火屏障
20
作者 李德洪 《云南林业》 2024年第6期28-28,共1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966.3公里。其中,景洪市南与缅甸国接壤,边境线长112.4公里,易过火边境线长76公里;勐海县西南与缅甸国接壤146.5公里,易过火边境线长117公里:勐腊县东部和南部与老挝国接壤,西部与缅甸国隔...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966.3公里。其中,景洪市南与缅甸国接壤,边境线长112.4公里,易过火边境线长76公里;勐海县西南与缅甸国接壤146.5公里,易过火边境线长117公里:勐腊县东部和南部与老挝国接壤,西部与缅甸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740.8公里,易过火边境线长145公里。边境一线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生产方式落后,每年3-5月,境外边民集中开始生产备耕,火源管控难度大,境外火频发、高发,加之经济欠发达,边境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西南边境 联防联控 经济欠发达 勐海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 景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