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钰祥 张家铭 +3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申申 陈汉清 陈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方法尤为重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开发已较为成熟,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MPs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cal Plane Arra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PA-FTIR)技术作为FTIR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高通量光谱扫描的优势,目前用于MPs的鉴定、分析与表面特性研究,为研究MPs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FPA-PFTIR技术在MPs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着重介绍,同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实现FTIR技术在识别MPs污染问题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技术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焦平面阵列-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左云 刘畅 方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6-8,共3页
综述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大分子、亲缘地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指出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生物大分子 亲缘地理学 植物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混合毒性气体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建华 高明亮 +1 位作者 魏周君 武秀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修正。模型中各组分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的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9,校正集误差均方根S^(RMSEC)低于15×10^(-6)。利用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样本各组分的预测浓度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各组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S^(RMSEP)不超过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气体定量分析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混合毒性气体 PLS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检测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的气体释放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酒少武 杨爱武 陈延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基固硫剂中在35~1 450℃煅烧过程中主要释放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气体,共发生四步反应。第一步反应为吸附水解吸附和石膏脱结晶水,水积分流量峰值为121.56,154.72℃,总失重为3.19%;第二步反应为矿物相中结晶水的脱除,失重为0.29%,水积分流量峰值为423.83℃;第三步反应为碳酸钙分解,失重为24.40%,二氧化碳气体积分流量出现最大值为818.87℃,在819.54℃水积分流量峰出现最小值;第四步反应为硫酸钙分解,共失重1.83%,二氧化硫气体积分流量在1 415.69℃出现释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变换红外光联用技术 气体 释放特征 水泥生料 固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 田斐 史文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4-235,共12页
壬基酚(4-NP)和双酚A(BPA)是2种在环境中普遍检出的雌激素物质,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且浓度很高。壬基酚和双酚A在地表水中检测浓度最高分别达到了644μg·L^(-1)和12μg·L^(-1)。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壬基酚和双酚A具有环境... 壬基酚(4-NP)和双酚A(BPA)是2种在环境中普遍检出的雌激素物质,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且浓度很高。壬基酚和双酚A在地表水中检测浓度最高分别达到了644μg·L^(-1)和12μg·L^(-1)。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壬基酚和双酚A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是较少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这2种物质对斑马鱼胚胎生理生化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作为一种基于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结构分析技术,已广泛用于大分子化合物结构分析以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解析,是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有力工具,经常用于毒理学领域。本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结果表明,当壬基酚≥322μg·L^(-1)时,斑马鱼胚胎72 hpf孵化率分别只有33%、5%、0%、0%和0%;同时,暴露96 h时,可显著降低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和增加致畸指数,且呈浓度依赖特征。特别是849.5μg·L^(-1)和1038.5μg·L^(-1)壬基酚暴露后,斑马鱼胚胎全部死亡。类似地,当双酚A≥5.55 mg·L^(-1)时,斑马鱼胚胎72 hpf孵化率分别只有30%、0%、0%和0%;暴露96 h时,双酚A≥7.5 mg·L^(-1)也导致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和增加致畸指数,并随着浓度升高毒性增大。以胚胎死亡率和致畸形指数作为效应终点,壬基酚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_(50)和EC_(50)分别为481.7μg·L^(-1)和362.6μg·L^(-1);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_(50)和EC_(50)为8.8 mg·L^(-1)和7.9 mg·L^(-1)。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当壬基酚≥158.5μg·L^(-1)时,对酰胺Ⅱ、脂质、蛋白磷酸化等波数有显著影响;当双酚A≥1.75 mg·L^(-1)时,对酰胺Ⅰ、酰胺Ⅱ、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波数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存活率、畸形率以及生理生化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双酚A 斑马鱼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组分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宫元娟 邓楠 +2 位作者 白雪卫 黄婉媛 刘德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4-1671,共8页
为实现秸秆不同部位组分的快速无损检测,以玉米秸秆分离的皮、瓤、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采集分析和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玉米秸秆各部位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光谱信息中H基团的振动强... 为实现秸秆不同部位组分的快速无损检测,以玉米秸秆分离的皮、瓤、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采集分析和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玉米秸秆各部位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光谱信息中H基团的振动强弱确定玉米秸秆纤维素与木质素的含量依次为皮>叶>瓤。纤维素模型采用1阶微分与标准化结合的预处理方式,木质素模型采用1阶微分与标准正态变量相结合的预处理方式,经过试验验证分析,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有较高的相关度和预测效果,表明利用FTIR技术对玉米秸秆的组分含量的检测数据可靠,在线检测效率高,可为快速检测秸秆组分提供新的测量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化学组分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南葶苈子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乔璐 韩盼盼 +6 位作者 王若晨 赵博宇 周春亚 刘瑞娜 张瑞 张雨晴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2,I0017,I0018,共7页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glucoside,IG),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QG)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南葶苈子样品中SH、QGG、IG、QG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建立南葶苈子中SH、QGG、IG、QG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创建的QGG、QG、IG、SH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70、0.9266、0.8086、0.828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0100、0.00263、0.00313、0.111;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139、0.00715、0.00395、0.0860。其中SH的特征光谱为9100~6100 cm-1;QGG的特征光谱为7300~5500 cm-1;IG的特征光谱为9500~6700 cm-1;QG的特征光谱为8200~5100 cm-1。结论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南葶苈子药材中QGG、QG、IG、SH的含量进行无损测定。此外通过近红外光谱PCA分析发现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与非道地产地南葶苈子的差异较大,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之间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 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芥子碱硫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鉴定纸张圆珠笔字迹及书写时间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雅琴 蒋晓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86-888,共3页
本文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 ,测定了不同圆珠笔在不同纸张上书写字迹油墨的红外光谱。比较了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不同品牌的圆珠笔字迹的红外光谱是不同的 ,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也是不同的... 本文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 ,测定了不同圆珠笔在不同纸张上书写字迹油墨的红外光谱。比较了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不同品牌的圆珠笔字迹的红外光谱是不同的 ,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也是不同的。讨论了影响书写时间鉴定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显微技术 笔迹鉴定 书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光谱研究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琴 黄庶识 +2 位作者 梅岩 徐迪 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82,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产生的生理响应模式不同,琴叶喜林芋在甲醛胁迫的短时间内作出激烈响应,并通过增加物质合成来提高其代谢和抵抗甲醛的能力,而大花蕙兰对甲醛胁迫的响应不明显,主要通过消耗自身原来的物质来代谢和抵抗甲醛;2种植物完全吸收处理液中的甲醛所需时间与它们在FTIR光谱中各组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甲醛胁迫下这2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和FTIR数据大致相符,说明FTIR数据能反映这2种植物叶片受甲醛胁迫后的生理响应特征.以上研究表明,FTIR分析可以应用于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和吸收代谢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甲醛胁迫 生理特性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和支持向量机的霉变玉米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莹 王伟 +1 位作者 褚璇 喜明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霉变玉米进行检测。运用波数范围在12 000~4 000 cm^-1的FTNIR系统进行不同霉变程度样品光谱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利用原光谱数据,以主成分...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霉变玉米进行检测。运用波数范围在12 000~4 000 cm^-1的FTNIR系统进行不同霉变程度样品光谱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利用原光谱数据,以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输入,选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SVM核函数,并运用网格划分寻优法寻得的最优参数C、γ,所建立的分类模型最佳。SVM分类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3.3%和91.7%,对独立样品集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8%,表明基于FT-NIR和SVM进行霉变玉米的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变 支持向量机 玉米 傅里变换近红外光技术 网格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水分扣除的水泥生料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建模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荣 刘文清 +7 位作者 徐亮 金岭 杨伟锋 沈先春 成潇潇 王钰豪 胡凯 刘建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055,共5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水泥生料成分的在线分析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因现场环境复杂,空气湿度不稳定,会对生料样品中Fe2O3, SiO2, CaO和Al2O3四种关键成分的在线FTIR定量分析形成一定干扰。使用生料在线FTIR分析仪对不同湿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水泥生料成分的在线分析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因现场环境复杂,空气湿度不稳定,会对生料样品中Fe2O3, SiO2, CaO和Al2O3四种关键成分的在线FTIR定量分析形成一定干扰。使用生料在线FTIR分析仪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水泥生料样品进行了近红外光谱采集,分析了不同湿度对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消除背景水分吸收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两种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各50个样品的光谱分析得到:高湿度的样品光谱与低湿度的样品光谱比较,形状类似,但吸光度整体降低,基线倾斜。表明背景水分影响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2)分别建立高湿度、低湿度条件下的样品的定量分析模型,预测另一湿度条件下的预测集中8个样品的四种成分含量。得到:①高湿度模型预测样品中4种成分含量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83.74%~92.74%,均方根误差(RMSE)为0.12~0.83;②低湿度模型预测的r为67.32%~82.41%, RMSE为0.12~0.84。表明背景水分影响了水泥生料成分的FTIR定量分析。(3)为了消除背景水分造成的影响,从实测光谱中消除背景水分的特征吸收后,分别建立了高湿度、低湿度条件下的样品的FTIR定量分析模型,并对预测集样品的四种成分含量进行预测。得到:①高湿度条件下,消除背景水分后的模型较未消除前的模型预测的准确度提高,预测的r为90.73%~97.76%, RMSE为0.12~0.82;②低湿度条件下,消除背景水分后的模型较未消除前的模型预测的准确度提高,预测的r为94.07%~98.69%, RMSE为0.12~0.82;③高湿度、低湿度条件下,消除背景水分后的2个模型预测的r均达到90%以上。表明了该方法可有效消除背景水分对水泥生料成分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的影响,为实现基于FTIR的水泥生料成分的在线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水泥生料 成分分析 消除背景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茄子皮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雪娟 潘璐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3-74,共2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对四种不同品种的茄子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茄子皮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类黄酮花青素类、糖类、酯类、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四种不同颜色茄子品种里,黑紫茄皮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对四种不同品种的茄子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茄子皮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类黄酮花青素类、糖类、酯类、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四种不同颜色茄子品种里,黑紫茄皮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其余依次是紫茄皮、绿茄皮和白茄皮;而酯类、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则呈相反的趋势,白茄皮相对含量最高,其余依次是绿茄皮、紫茄皮、黑紫茄皮,四种不同品种茄子皮糖类物质的结构比例差异较大。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为不同品种茄子皮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和客观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皮 傅里变换红外光-衰减全反射技术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技术检测蜂蜜品质的研究
15
作者 赖泽萍 卢文静 +7 位作者 谌迪 张岑 肖朝耿 潘雷明 顾秀英 徐双阳 朱浩杰 叶沁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目前对于蜂蜜品质的检测主要是基于化学法,然而化学法分析存在周期长,还需要用到大量有机试剂等缺点。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蜂蜜品质的方法,首先以掺入0~90%果葡糖浆的546份蜂蜜样品为材料,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FT... 目前对于蜂蜜品质的检测主要是基于化学法,然而化学法分析存在周期长,还需要用到大量有机试剂等缺点。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蜂蜜品质的方法,首先以掺入0~90%果葡糖浆的546份蜂蜜样品为材料,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FT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中红外光谱模型,用以快速分析蜂蜜品质。结果显示,在标准正态变量(SNV)预处理方法下,在800~1200 cm^(-1)波数下构建的蜂蜜葡萄糖和果糖指标模型效果最好,其中葡萄糖指标模型相关系数(r)、建模集方差(RMSEC)、预测集方差(RMSEP)、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16、0.91、0.94和0.89%;果糖指标模型r、RMSEC、RMSEP、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35、1.03、0.99和1.51%。说明该方法可行,对于有效替代传统的化学方法,明显降低常规分析方法昂贵的费用,改善操作者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品质 傅里变换中红外光技术(FTIR) 偏最小二乘法(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丽瑶 李梁 +2 位作者 张一帆 蒲继锋 池福敏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FTIR)谱法,比较了来源于我国7个不同省份的50个绿茶样品间红外吸收光谱的异同,并对所得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共有峰和特征峰的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个绿茶样品有1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绿茶的FTIR光谱差异主要分布...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FTIR)谱法,比较了来源于我国7个不同省份的50个绿茶样品间红外吸收光谱的异同,并对所得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共有峰和特征峰的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个绿茶样品有1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绿茶的FTIR光谱差异主要分布在3400~2920cm-1、1650~1420cm-1、1370~1050cm-1、930~770cm-1及590~520cm-1波数范围,通过聚类分析可区分不同产地的绿茶样品,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该研究对我国不同产地绿茶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指纹图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技术的酸牛奶营养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岩 王安林 +3 位作者 程年寿 李中燕 祝嫦巍 蔡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37-3940,共4页
酸牛奶作为一种重要的发酵乳制品,伴随着发酵过程,其各种营养成分时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因此,建立酸牛奶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这也是食品安全监管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因其快速... 酸牛奶作为一种重要的发酵乳制品,伴随着发酵过程,其各种营养成分时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因此,建立酸牛奶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这也是食品安全监管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因其快速、高通量、无化学污染、可对掺假成分予以分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以FTIR技术为核心,利用氟化钙薄膜法,将酸牛奶FTIR光谱图与其营养成分(能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对照,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PLS)的定量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样品校正集的能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的交叉检验R^2值分别达到0.938 9,0.926 6,0.918 6,0.941 8和0.977 1;该模型用于预测,其样品验证集的交叉检验R^2值分别为0.920 5,0.905 3,0.908 5,0.939 3和0.936 4。由此可见,该模型对酸牛奶各营养指标均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在时间上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不同于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本研究为实现对酸牛奶品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该方法作为乳制品质量监控技术的一项初步探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FTIR) 酸牛奶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FTIR技术在进口血竭掺伪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梦 刘杰 +3 位作者 吕晓娜 李红霞 杨瑶珺 王文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23-2125,2129,共4页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对进口血竭中的掺伪物质进行快速鉴别。方法:根据进口血竭与松香、达玛树脂、国产血竭对照药材的红外光谱对比图来对进口血竭中的掺伪物质进行快速鉴别。结果:27批进口加工血竭中...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对进口血竭中的掺伪物质进行快速鉴别。方法:根据进口血竭与松香、达玛树脂、国产血竭对照药材的红外光谱对比图来对进口血竭中的掺伪物质进行快速鉴别。结果:27批进口加工血竭中有13批掺入了松香,3批掺入了达玛树脂,4批为国产血竭冒充,严重影响了进口血竭的质量。结论: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操作快速简便,适合中药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血竭 傅里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技术 掺伪物质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技术在婴幼儿奶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香婷 高利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1,共4页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采集50多种婴幼儿奶粉样品的红外谱图,对奶粉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婴幼儿奶粉的红外谱图中,蛋白质的特征峰在1 657 cm^(-1)和1 543 cm^(-1)左右处,脂肪的特征峰在2 926 cm^(...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采集50多种婴幼儿奶粉样品的红外谱图,对奶粉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婴幼儿奶粉的红外谱图中,蛋白质的特征峰在1 657 cm^(-1)和1 543 cm^(-1)左右处,脂肪的特征峰在2 926 cm^(-1)和1 747 cm^(-1)左右处,糖类的特征峰在1 200~900 cm^(-1)处,含量不同时对应吸收峰的强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品牌不同阶段婴幼儿奶粉中各营养物质的吸收峰强度差异明显,即质量分数差别较为明显,可直接通过红外谱图区分;而不同品牌相同阶段婴幼儿奶粉中各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差别不太明显,但二阶导数谱图差异较为显著,可间接区分。可见,FTIR技术可方便快捷地对婴幼儿奶粉品质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法(FTIR技术) 婴幼儿奶粉 红外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吸收光谱观测大气一氧化碳柱总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兴伟 王薇 +6 位作者 刘诚 单昌功 孙友文 胡启后 田园 韩雪冰 杨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9-1334,共6页
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一氧化碳(CO)垂直柱总量的变化,连续采集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获得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整层大气CO的垂直柱总量的时间序列。观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大气中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有... 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一氧化碳(CO)垂直柱总量的变化,连续采集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获得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整层大气CO的垂直柱总量的时间序列。观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大气中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在2015年10月有着较小值,然后逐渐增加,到2016年3月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在2016年7月底达到最小值,并分析了季节变化的原因。为了对地基近红外波段观测进行验证,采用MOPITT卫星数据和站点同一光谱仪采集的中红外光谱反演的CO柱总量与同期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MOPITT卫星数据与地基观测值的季节变化一致,而MOPITT观测值整体高于地基FTS观测值;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反演的CO柱总量季节变化范围一致。将地基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日平均计算,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地基近红外和卫星观测、地基中红外的CO日平均柱总量的线型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1,显示出高的相关性,证明了地基近红外波段反演CO垂直柱总量数据的准确性。首次采用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CO的垂直柱总量,并将得到的观测结果与卫星数据比对,得到准确的CO的垂直柱总量,为解大气CO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演变规律、追踪合肥地区CO的源汇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一氧化碳 柱总量 太阳吸收光 卫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