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植物油种类判别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向燕 陆佳怡 +2 位作者 何强 邓莎 董怡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7,共7页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植物油种类的可行性。对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可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混合油、橄榄油。LF-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可较好地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和油酸型植物油(橄榄油和花生油)。FTIR结合PCA能进一步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的种类。综上,采用LF-NMR与FTIR鉴别植物油的种类具有可行性,且两种方法联用的效果互补。该研究可为快速鉴别食用油掺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无损 种类判别 低场核磁共振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阳 韩伟 +5 位作者 黄连鹏 刘尧 陈宇 郭培 刘懿莹 汤晓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3,100,共9页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气光谱分析过程中,采用分段比基线校正法对游离气吸收光谱进行校正,采用Tikhonov正则化特征变量方法从混合气体吸收光谱图冗杂的谱线中挑选特征变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分析计算红外吸收光谱图,得到变压器游离态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完成对游离气体的自动取气和气体检测功能,实现对游离气体的在线监测以及多组分游离气体的高精度检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游离气体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多组分气体检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成像系统鉴定典型鱼种消化道内微塑料的比较
4
作者 刘子祺 王俊杰 +4 位作者 柯怡 于璐 邬艳妮 孟龄 罗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7,共8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cr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μ-FTIR)和最新先进的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aser Direct Infrared Imaging System,LDIR)鉴定我国海岸带常见罗非鱼的消化道微塑料丰度及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改进微塑料的鉴定方法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鉴定鱼消化道微塑料丰度(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LDIR鉴别的微塑料丰度为346个/条,μ-FTIR鉴定结果为66个/条。两种方法鉴定的微塑料主要化学组分皆以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为主,其占比相差不大、其中LDIR鉴定的PET占比是42%~51%,而μ-FTIR鉴定的PET占比是64%。两种仪器鉴定的主要微塑料大小及占比不同,LDIR鉴定的微塑料以50~100μm的小粒径为主,其占比为76%~87%,而μ-FTIR鉴定的微塑料以≥100μm的大粒径为主,其占比为80%~94%。与常规μ-FTIR相比,LDIR不仅准确地鉴别了更多微塑料的化学组分,也获得了微塑料的大小和形状等关键信息,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推荐LDIR作为生物体内微塑料鉴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废物 水生动物 微塑料的丰度和特性 显微-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微塑料的分析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基线漂移分段比校正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晓君 王进 +3 位作者 张蕾 关金锋 张勇 刘君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39,共6页
针对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长时间连续工作时易出现光谱基线漂移、畸变问题,对红外光源温度波动及漂移、动镜倾斜、分束器性能变化以及检测器横向偏移对光谱基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基线的漂移近似线性... 针对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长时间连续工作时易出现光谱基线漂移、畸变问题,对红外光源温度波动及漂移、动镜倾斜、分束器性能变化以及检测器横向偏移对光谱基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基线的漂移近似线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分段比光谱基线漂移修正法SBCPD校正光谱基线。通过比较基线校正前后仿真光谱峰高变化、偏最小二乘(PLS)定量分析模型预测不确定度、油气探井气测录井在线基线校正性能,发现SBCPD性能优越,要优于传统的多项式拟合法及airPLS法。经检验,该方法性能稳定,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基线漂移 基线校正 分段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绞股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萍 袁亚莉 熊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0-1212,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直接、快速地测定了中草药绞股蓝样品 ,并对所测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图中各吸收峰位置与拉曼光谱图中各散射特征峰位置相对应 ,其关系互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直接、快速地测定了中草药绞股蓝样品 ,并对所测样品的红外、拉曼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图中各吸收峰位置与拉曼光谱图中各散射特征峰位置相对应 ,其关系互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法 ,对中草药绞股蓝的成份研究和特征波谱的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绞股蓝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拉曼光谱分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萍 熊平 袁亚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3-606,共4页
乌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之一。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法定性分析了不同乌头的组成。结果表明 :乌头因泡制加工后其红外光谱有不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头加工泡制后 ,使得其成分和部分成分含量有所改... 乌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之一。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法定性分析了不同乌头的组成。结果表明 :乌头因泡制加工后其红外光谱有不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头加工泡制后 ,使得其成分和部分成分含量有所改变 ,导致其毒性低于生乌头的毒性。这将有助于对乌头的质量控制与毒性分析。该方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乌头 植物中毒 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昭通苹果的鉴别分析
9
作者 马殿旭 蔡彦 +4 位作者 李孝攀 程立君 杨海涛 单长吉 杜国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3-1550,共8页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1)等范围表现出了较强吸收峰,可以看出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脂质、有机酸、酚类和黄酮类等物质,且8种昭通苹果光谱非常相似,只在吸收峰的强弱和峰位置上有非常小的差异,依据光谱来区分鉴别8种昭通苹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温度为微扰,采集8种苹果的动态光谱,并对动态光谱800~1800 cm^(-1)进行2D-IR分析,在2D-IR的同步光谱中,可以清晰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D-IR在1010和1642 cm^(-1)附近出现了相对较强的自动峰,说明苹果中的酯类、酸类和蛋白质出现一定的分解,而且酯类和酸类分解较强,蛋白质相对较弱;另外在8种样品的2D-IR中,红富士片红中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642 cm^(-1)相对其他样品来说是最强的自动峰,出现的负交叉峰(1006,1642 cm^(-1))最弱;在阿克苏苹果中只出现了1010 cm^(-1)一个强自动峰;在秦冠苹果中出现了三个自动峰;另外在2001苹果和新世纪苹果中,最强自动峰出现在1020 cm^(-1),对比其他苹果有10个波数的移动,依据2D-IR,可以区分部分苹果样品。进一步对8种苹果216个苹果光谱进行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分析,随机选择152个样品光谱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一定迭代和训练,使得两种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的最优状态,再对64个样品光谱进行预测,在CNN分析中准确率为89.06%,而在RBF神经网络分析中准确率达到90.6%,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分类准确率。因此FTIR、2D-IR、CNN和RBF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苹果分析鉴别研究中相互补充,可以对昭通苹果进行准确分类,并且该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物质分类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苹果 傅里红外光谱(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 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姣兰 罗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0-614,共5页
本文从环境污染、生命科学、应用开发及最新红外分析方法四方面阐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环境污染领域主要叙述了气红联用 (GC/FTIR)技术在环境复杂有机污染体系分析中的优势、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 本文从环境污染、生命科学、应用开发及最新红外分析方法四方面阐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环境污染领域主要叙述了气红联用 (GC/FTIR)技术在环境复杂有机污染体系分析中的优势、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在生命科学领域主要叙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蛋白质二级结构、膜蛋白、脂、核酸及细胞、组织等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另外 ,还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化妆品及保健药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几种最新红外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领域 应用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环境污染 生命科学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量质摘酒模型的初步探索及应用研究
11
作者 廖丽 张贵宇 +4 位作者 邹永芳 朱雪梅 彭厚博 张维 李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进行光谱预处理及波长筛选,结合主成分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量质摘酒模型。结果表明,PCA提取出17种主成分,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及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较优,其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0.8951、0.03;结合RF构建的量质摘酒模型效果较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9.10%、99.62%、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量质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和花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飞 刘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206-7207,7215,共3页
[目的]研究核桃和花生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产地的核桃和花生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核桃和花生、6个不同产地核桃的红外光谱特性,对它们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核桃和花生、不同产... [目的]研究核桃和花生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产地的核桃和花生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核桃和花生、6个不同产地核桃的红外光谱特性,对它们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核桃和花生、不同产地核桃的红外光谱的峰形和峰位基本相同,但在一些特征吸收峰上的吸光度值比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核桃和花生,吸光度值比A1746/A1653都大于1;而A1099/A1653核桃略大于1,花生小于1。根据吸光度值比A1746/A1653、A1099/A1653的差异可以区分6个产地的核桃。各样品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吸光度值比的差异,说明它们所含主要物质基本相同,但不同样品的主要物质含量有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方法可用于鉴别核桃和花生、不同产地的核桃,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核桃 花生 产地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及碳同位素比值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的温度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相贤 王振 +4 位作者 徐亮 高闽光 童晶晶 冯明春 刘建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8-1185,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温室气体及碳同位素比值光谱定量分析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得出温室气体浓度及δ13CO2值的定量反演主要取决于吸收系数,并研究了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其次结合HITRAN数据库,研究了温度对线强、展宽以及吸收系数的...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温室气体及碳同位素比值光谱定量分析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得出温室气体浓度及δ13CO2值的定量反演主要取决于吸收系数,并研究了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其次结合HITRAN数据库,研究了温度对线强、展宽以及吸收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强为1 atm(1 atm=1.013×105Pa)恒定条件下,温度变化时,吸收系数受线强变化的影响强于受展宽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温室气体和碳同位素比值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反演的温度依赖关系,其中碳同位素比值受温度变化影响幅度最大,单位温度变化对δ13CO2值的影响为14.37‰。文中结果为高精度温室气体及碳同位素比值红外光谱监测装置中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系数 碳同位素比值 温室气体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气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本化机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方 陈嘉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89-95,共7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桉木中各组分在碱性亚钠法化机浆预处理及漂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脱乙酰基作用;木素的烷基芳基醚键受到破坏;纸浆中纤维素的结晶度指数下降;随预处理时NaOH用量...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桉木中各组分在碱性亚钠法化机浆预处理及漂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脱乙酰基作用;木素的烷基芳基醚键受到破坏;纸浆中纤维素的结晶度指数下降;随预处理时NaOH用量的增加,本素中形成了新的共轭羰基和醌型结构,它们使纸浆白度下降。同时对不同纸浆在漂白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桉木 化机浆 傅里变换 纸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DCOS进行多组分混合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中同分异构体谱峰的辨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安新 汤晓君 +1 位作者 张钟华 刘君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3-2626,共4页
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中,针对烃类尤其是同分异构体等构成的混合气体其谱图特征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不易进行特征吸收成分的判别和特征变量选择的问题,为增强谱峰分辨力,采用广义二维相关光谱和傅里叶变化红... 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中,针对烃类尤其是同分异构体等构成的混合气体其谱图特征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不易进行特征吸收成分的判别和特征变量选择的问题,为增强谱峰分辨力,采用广义二维相关光谱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对烃类混合气体分析中同分异构体进行辨别,以异丁烷和正丁烷的红外光谱及受浓度扰动组成的光谱组为例进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通过观察全波段和主吸收峰波段单组分气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知其谱图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如果混合在一起,将基本无法辨别何种分子结构及成分。通过广义二维相关光谱的变换,其二维相关光谱的同步谱和异步谱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异丁烷和正丁烷的特征吸收峰及其各自强度,实验结果可知,异丁烷在2 893,2 954和2977cm-1,正丁烷在2 895和2 965cm-1具有强的吸收特征谱线。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在多组分混合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谱分辨率增强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光谱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谱分辨率增强 同分子异构体 多组分混合气体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山姜属植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艳 司民真 +4 位作者 李家旺 张川云 张德清 李伦 熊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49-51,54,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地光谱仪测试了草豆蔻、红豆蔻、云南草蔻、长柄山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比较其图谱的差异,再结合原始红外光谱,根据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形状和强度对山姜属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分析...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地光谱仪测试了草豆蔻、红豆蔻、云南草蔻、长柄山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比较其图谱的差异,再结合原始红外光谱,根据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形状和强度对山姜属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分析,由此进一步探讨山姜属植物的功效。结果表明,4种姜科植物的红外图谱峰形、峰位大体相似,化学物质大体相同,均有挥发油、强心苷、β-谷甾醇、二苯基庚烷、黄酮、鞣质、多糖、氨基酸等;但1600-1400、1300~l000cm^-1。范围的峰形、峰强差异明显,利用此波段的二阶导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云南草蔻与草豆蔻的相关系数最大、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山姜属植物 吸光度 光谱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109细胞光动力损伤效应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婉华 刘健 +2 位作者 刁振琦 李云涛 唐伟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光动力损伤效应。方法:将Eca109细胞分为光动力组和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不照光)。光动力组加入5mg/L的HMME培养6h后,用半导体激光器照射,光剂量为15J/cm2。采集对照组和光动力... 目的:研究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光动力损伤效应。方法:将Eca109细胞分为光动力组和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不照光)。光动力组加入5mg/L的HMME培养6h后,用半导体激光器照射,光剂量为15J/cm2。采集对照组和光动力组细胞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较2组的图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光动力组蛋白质的α螺旋、β折叠含量减少,无规卷曲和β转角含量上升,磷酸二酯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1082cm-1和反对称伸缩振动1244cm-1谱带均向高波数移动,强度减小,CH2、CH3基团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4条谱带峰值明显减弱。结论:光动力损伤作用使蛋白质主链的有序结构减少,无序性增加,磷酸二酯键损伤,DNA单、双链发生断裂,膜上多种功能基团结构受损,从而导致癌细胞凋亡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ECA109细胞 血卟啉单甲醚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视网膜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游 宋占军 +3 位作者 晋凌云 马萍 单清 钱焕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FTIR)技术研究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化学组成。方法在显微FTIR仪下选取正常Wistar大鼠视网膜冰冻切片上同一部位的感光细胞外节、外核层和内丛状层,分别测定反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各化学基团振动... 目的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FTIR)技术研究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化学组成。方法在显微FTIR仪下选取正常Wistar大鼠视网膜冰冻切片上同一部位的感光细胞外节、外核层和内丛状层,分别测定反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各化学基团振动吸收峰的来源和吸收强度,研究视网膜此三层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差异。结果外节层CH2基团(2925cm-1、2853cm-1)、CO基团(1738cm-1)和CH基团(3014cm-1)的吸收值均最高。外核层酰胺Ⅰ带(1660cm-1)、PO-2基团(1243cm-1和1089cm-1)吸收值最大。内丛状层CH2、CO和CH基团的吸收介于前两者之间,而酰胺Ⅰ带、PO-2基团吸收最少。结论显微FTIR技术可原位分析视网膜组织,在分子水平为其化学组成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显微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改性对杨木强度等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岳孔 陆栋 宋学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8-853,共6页
为研究高温改性对低质速生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基于强度等级的木材改性温度,以期为高温改性木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160~210℃宽温域范围内高温改性对国产低质速生杨木抗弯强度(f_(m))、顺纹抗拉强... 为研究高温改性对低质速生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基于强度等级的木材改性温度,以期为高温改性木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160~210℃宽温域范围内高温改性对国产低质速生杨木抗弯强度(f_(m))、顺纹抗拉强度(f_(t,0))、横纹弦向(f_(t,T,90))和径向抗拉强度(f_(t,R,90))、顺纹抗压强度(f_(c,0))、顺纹弦面剪切速度(f_(v,T))和径面剪切强度(f_(v,R)),以及弹性模量(E_(0))等共计560个试件的材性试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改性木材的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木材中半纤维素耐热性最低,最先受热降解,温度≥190℃时,热解加快。纤维素耐热性较强,高温作用下轻微热解,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域内,导致无定形区微纤丝排列有序性增加。高温对木材f_(m),f_(t,0),f_(t,90)和f_(v)劣化作用明显,常温时木材f_(m),f_(t,0),f_(t,T,90),f_(t,R,90),f_(v,T)和f_(v,R)分别为67.0,86.2,5.8,8.9,7.7和6.7 MPa,改性温度较低时,木材化学组分轻微热解,力学性能下降相对较慢,180℃时分别降至53.5,78.9,4.0,4.8,6.0和5.4 MPa,改性温度高于190℃时木材化学组分热解加剧,导致力学性能快速降低,210℃时分别降至常温时的44.5%,56.1%,43.1%,29.2%,34.5%和26.7%。160~210℃范围内,高温改性木材的f_(c,0)和E_(0)先升高后降低,20℃时f_(c,0)和E_(0)分别为41.4和8568 MPa,160~18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结晶度提高导致力学性能增加,180℃时达到峰值,较初始值分别高30.7%和12.8%,温度继续升高时,纤维素热解程度增加,f_(c,0)和E_(0)持续降低,210℃时,分别降至45.0和8104 MPa。未处理试件由于E_(0)未达到欧洲规范BS EN 338最低强度等级D18的要求,不能用作结构用材;160~170℃温度改性试件的E_(0)较未处理试件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规范中最低强度等级D18的要求;改性温度升至180℃时,E_(0)继续增加,杨木达到强度等级D18;190~200℃改性材的E_(0)略有降低,但仍满足规范中结构用材要求,而f_(v,R)降低幅度过大,木材强度等级不满足最低强度等级D18的使用要求。研究结果将为高温改性技术以及国产速生木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木 化学组分 高温改性 力学性能 强度等级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制乙苯塔底高沸物组成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婷婷 姜恒 宫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干气 塔底油高沸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