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光束整形元件位相编码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兵 陈林森 魏国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75,共3页
基于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提供了对具有 2个台阶二元光束整形元件进行位相编码的优化设计方法 ,详细研究了初始位相选取以及引入强度自由度、位相自由度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中对再现像品质的影响 。
关键词 光束整形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二元光学元件 衍射光学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
2
作者 刘亚飞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研究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分别对A相绕组和B相绕组的自感和二者间的互感展开分析,推导出反应转矩和永磁转矩。从速度波动和输出轨迹两方面入手,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的阻尼进行控制。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识别并量化速度信号中的谐波成分,并对谐波分量进行优化,实现对速度波动的阻尼控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识别并补偿在电镀过程中,由齿槽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波动,实现对输出轨迹的阻尼控制。将这两种控制结果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整体的阻尼控制。在对比实验中,针对57BYG250B型号步进电镀电机,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其它方法进行控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速度波动,还能保持反电动势的平稳状态,这为步进电镀电机在要求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 阻尼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永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实时频率和幅值测量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曹磊 赵庆生 +1 位作者 王旭平 郭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精确快速估计频率和幅值对智能电网的监测和运行至关重要;而频谱泄露会严重影响频率和幅值的测量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的实时频率和幅值测量算法。首先对考虑频率偏移的DF... 精确快速估计频率和幅值对智能电网的监测和运行至关重要;而频谱泄露会严重影响频率和幅值的测量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的实时频率和幅值测量算法。首先对考虑频率偏移的DFT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为了减弱频谱泄露的影响,对DFT变换结果进行再次计算,给出了频率和幅值计算表达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对频率值进行了二次估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弱频谱泄露对频率和幅值测量的影响,在不同信号模型下均能得到满足要求的频率和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幅值 频谱泄露 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傅里叶变换法模型并行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艳辉 张叔伦 +1 位作者 杨其强 田振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法模型算法实现三维叠前声波模型的并行计算,得到了三维合成地震记录,并且应用射线理论分析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算法允许速度纵横向变化。三维叠前模型计算的最大困难是内存需求量和计算量庞大,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法模型算法实现三维叠前声波模型的并行计算,得到了三维合成地震记录,并且应用射线理论分析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算法允许速度纵横向变化。三维叠前模型计算的最大困难是内存需求量和计算量庞大,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各主体计算部分均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成功地将向量化技术和复序列傅氏变换与实序列傅氏变换的关系用于二维、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从而优化了程序,提高了计算效率并节省了内存。理论分析和实际试算表明:适当调节空间和时间采样间隔、震源子波的主频和长度,可减少因差分逼近微分引起的频散,得到更佳的模拟效果。利用消息传递并行编程环境和微机机群运行并行程序,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省了计算时间;同时将波场快照与速度剖面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观测到波的传播过程。模型试算得到的合成记录表明,此项算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傅里变换 傅里变换法模型算法 频散 波场快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基4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器的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段小东 顾立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8-240,243,共4页
研究并设计高性能基4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器。采用基4算法、流水线结构的蝶形运算单元,提高了处理速度,使芯片能在更高的时钟频率上工作。运用溢出检测状态机对每个蝶形运算单元输出的数据进行块浮点检查,确保对溢出情况进行正确判... 研究并设计高性能基4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器。采用基4算法、流水线结构的蝶形运算单元,提高了处理速度,使芯片能在更高的时钟频率上工作。运用溢出检测状态机对每个蝶形运算单元输出的数据进行块浮点检查,确保对溢出情况进行正确判断。验证与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FFT处理器具有较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基4算法 块浮点算法 蝶形运算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对角化方法提升傅里叶变换质谱数据质量
6
作者 方剑委 张纪阳 +3 位作者 徐长明 张伟 刘伟 谢红卫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傅里叶变换质谱仪能够达到很高的分辨率,在分子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底层信号的处理,对于提升数据质量至关重要。滤波对角化(filter diagonalization method,FDM)相比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ast Fourier tra... 傅里叶变换质谱仪能够达到很高的分辨率,在分子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底层信号的处理,对于提升数据质量至关重要。滤波对角化(filter diagonalization method,FDM)相比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FFT),能进一步提高图谱分辨率、降低信号强度测量误差。本工作通过仿真以及实际质谱数据分析,证明了相对FFT而言,FDM可将图谱的分辨率提高1个数量级左右,并且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强度测量误差。另外,还研究了算法参数优化问题,为算法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质谱仪 分辨率 滤波对角化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勒展开模型的同步相量估计新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麦瑞坤 何正友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6,77,共6页
经典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在静态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相量估计性能,但在动态条件下其估计精度往往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文中分析了DFT算法在动态条件下产生估计误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一阶泰勒模型对DFT算法进行修正,设计了满足动... 经典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算法在静态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相量估计性能,但在动态条件下其估计精度往往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文中分析了DFT算法在动态条件下产生估计误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一阶泰勒模型对DFT算法进行修正,设计了满足动态要求的同步相量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利用一阶泰勒展开式对动态电力信号进行建模,然后引入相邻数据窗之间的相量变化率来表征相量一阶导数,通过相量一阶导数修正DFT算法的估计结果;最后将得到的中心时刻相量估计值相移到报告时刻,从而实现准确的相量估计。仿真分析及对实际采样数据的分析表明,该算法在频率偏移、低频振荡等动态情况下均优于DFT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 相量估计 泰勒展开 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总相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DFT谱的改进递归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宏伟 郑文秀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63-2268,共6页
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谱的传统算法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FFT算法适合全景频谱分析,不适合并行计算。在只需要计算少数感兴趣频点频谱时,基于递归计算的Goertzel算法比FFT... 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谱的传统算法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FFT算法适合全景频谱分析,不适合并行计算。在只需要计算少数感兴趣频点频谱时,基于递归计算的Goertzel算法比FFT算法更加快速、灵活。在介绍Goertzel算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种计算DFT谱的改进递归算法。其中,改进递归算法2比Goertzel算法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递归算法的递归单元所需要的加法器、乘法器等硬件资源少且相对固定,有利于利用多个递归单元构造多路并行工作的滤波器组来分析频谱,使信号处理的速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GOERTZEL算法 递归算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能谱分析中本底扣除算法特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兰 蔡小杰 +1 位作者 张志峰 郭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3,共3页
为更加有效地扣除60Co能谱本底影响,利用环境中的γ本底其频率低的特点,通过Matlab对几种本地扣除算法在60Co能谱的康普顿平台和全能峰区域进行本地扣除中的特性比较,发现SNIP-傅里叶处理后的峰本比和峰康比明显高于其他算法,有利于提... 为更加有效地扣除60Co能谱本底影响,利用环境中的γ本底其频率低的特点,通过Matlab对几种本地扣除算法在60Co能谱的康普顿平台和全能峰区域进行本地扣除中的特性比较,发现SNIP-傅里叶处理后的峰本比和峰康比明显高于其他算法,有利于提高对能谱数据处理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IP-傅里叶变换算法 γ本底 本底扣除 MATLAB 峰本比 峰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的多周期噪声的滤波-X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军陶 李凌慧 周亚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期104-106,109,共4页
为了弥补已有消噪技术的缺陷及不足,结合实际应用对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及针对多周期低频噪声主动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快速傅里叶算法(FFT)和凹槽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系统地研究并设计滤波-X算法,进行相关计算机仿真出结果分析;运用快速... 为了弥补已有消噪技术的缺陷及不足,结合实际应用对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及针对多周期低频噪声主动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快速傅里叶算法(FFT)和凹槽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系统地研究并设计滤波-X算法,进行相关计算机仿真出结果分析;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方法,将多周期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从而达到对多周期噪声消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多周期噪声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滤波-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估计的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
11
作者 肖玮 涂亚庆 +2 位作者 沈艳林 苏丹 张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6期186-191,共6页
多段正弦信号频谱融合法(简称"原融合算法")是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精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满足雷达、声纳、电子对抗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频率估计应用需求,提出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 多段正弦信号频谱融合法(简称"原融合算法")是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精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满足雷达、声纳、电子对抗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频率估计应用需求,提出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iscrete Time Fourier Transform,DTFT)快速算法、降维处理加权融合频谱矩阵和1/3主瓣相关性分析处理等措施来降低算法计算量,提高实时性。重点对上述三项措施的原理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计算量对比和仿真实验表明,多段正弦信号快速频谱融合算法在精度损失极小的前提下,能够大幅降低计算量;在信噪比极低的情况下(SNR≤-13 dB),其性能略优于原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频谱融合 多段正弦信号 离散时间傅里变换(DTFT)快速算法 降维 1 3主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相位中心近似与改进SLIM算法的稀疏阵列快速成像算法
12
作者 孟祥新 武帅 +2 位作者 涂昊 柳桃荣 靳学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05,共6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毫米波稀疏阵列成像的基于频率域成像算法和压缩感知技术相结合的成像算法。算法包含两个主要步骤,首先采用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原理,将快速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用于周边形阵列,由于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引入的残余相位误差无法... 提出一种应用于毫米波稀疏阵列成像的基于频率域成像算法和压缩感知技术相结合的成像算法。算法包含两个主要步骤,首先采用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原理,将快速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用于周边形阵列,由于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引入的残余相位误差无法在近距离成像应用中被完全补偿,因此在第二个步骤中,提出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基于迭代最小化的稀疏学习(SLIM)的改进算法用于重聚焦初始图像。通过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原理和改进的SLIM算法的结合,所提算法具备更高的计算效率、提升了图像质量、相比于传统的SLIM算法具备更少的迭代次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成像 傅里变换成像算法 改进的SLIM算法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间谐波的电能计量方法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文佳 赵伟 +2 位作者 黄洪涛 李世松 黄松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662,共7页
针对间谐波污染严重的电网,为准确计量相应负荷实际消耗的电能量,减小电能计量误差,在传统电能计量方法基础上,有必要增加计及间谐波产生的电能损耗。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间谐波源(变频装置、波动负荷、感应电机)产生间谐波的物理过程,为... 针对间谐波污染严重的电网,为准确计量相应负荷实际消耗的电能量,减小电能计量误差,在传统电能计量方法基础上,有必要增加计及间谐波产生的电能损耗。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间谐波源(变频装置、波动负荷、感应电机)产生间谐波的物理过程,为计及间谐波电能损耗的必要性提供了支撑。进而,依据IEEE 1459标准,推导出了存在间谐波条件下的电能计算公式,并对公式中表征间谐波电能损耗的附加项进行理论分析,阐明了各类间谐波电能项的特征,进而通过忽略频率之差大于5 Hz的间谐波与谐波,简化电能计算模型,提高电能测算速度,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简化计算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含有间谐波的电压电流信号的数值仿真分析,证明了在间谐波污染严重的电网中,采用提出的计及间谐波的电能计量方法,将更加合理、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电能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IEEE 1459 PRON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数据实用压缩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纯 杨帅雄 +3 位作者 梁勇超 刘琨 文超 郭振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7,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大量故障录波数据的传输问题,以故障录波数据在整体录波文件占据较小比例为依据,提出一种立足于录波数据整体的分通道分时段数据压缩新方案。对于周期信号的压缩,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具有压缩比高的特点,因此先对分段... 针对电力系统大量故障录波数据的传输问题,以故障录波数据在整体录波文件占据较小比例为依据,提出一种立足于录波数据整体的分通道分时段数据压缩新方案。对于周期信号的压缩,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具有压缩比高的特点,因此先对分段数据进行FFT计算,若误差较大则改用小波变换压缩。在电力系统频率偏移额定值的情况下,采用加窗傅里叶变换校正算法,保证压缩率和压缩精度。仿真研究和实际录波文件的压缩应用表明,算法能获得较高的压缩性能和较小的误差,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录波 数据压缩 快速傅里变换 加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触发环形振荡器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卜朝晖 常仙云 +2 位作者 陈文星 郑政 陈之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8,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代表事件的短脉冲去触发一个高速环形振荡电路,产生一个与该事件同步的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随后被用作模-数转换器(ADC)的采样时钟去采样一个正弦参考信号。因此,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代表事件的短脉冲去触发一个高速环形振荡电路,产生一个与该事件同步的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随后被用作模-数转换器(ADC)的采样时钟去采样一个正弦参考信号。因此,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被映射成正弦参考信号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初始相位差,随后对有限数量的样本进行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apFFT)运算,准确地计算出这个初始相位差,进而可以准确获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测量方法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当正弦参考信号的频率为10MHz,ADC的采样频率为133MHz、分辨率为12bits,apFFT运算点数为4096时,可以获得约2.8ps rms的单次测量精度和约Ips的时间分辨率,误差分布接近正态,实验结果与基于理论分析的误差范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间隔测量 可触发环形振荡电路 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御原子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细化技术在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兰炜 赵家骝 +1 位作者 王子影 庞丽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6,共8页
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在频谱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在整个频段上的频谱信息.在一些应用中,需要了解的仅仅是某一窄带内的频谱精细结构,要求频谱的分辨率较高.而要得到一个较高分辨率的频谱,直接采用快速傅... 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在频谱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在整个频段上的频谱信息.在一些应用中,需要了解的仅仅是某一窄带内的频谱精细结构,要求频谱的分辨率较高.而要得到一个较高分辨率的频谱,直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则会导致参加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的数据点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急剧增大,这样,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就不能满足要求了.本文介绍了基于复调制的频率细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接收机研制中的应用,阐述了采用这种技术如何实现高分辨率频谱的计算,并给出了理论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极低频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频率细化技术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的海浪实时仿真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侯学隆 黄启来 沈培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6-258,261,共4页
针对虚拟海战场仿真需求,提出一种真实感海浪的实时仿真方法。在改进Gerstner波形的基础上,构建海浪的基本模型,推导出海浪的离散FFT模型,并通过采样波数谱提取FFT模型所需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大面积海浪的实时仿真时,能获得... 针对虚拟海战场仿真需求,提出一种真实感海浪的实时仿真方法。在改进Gerstner波形的基础上,构建海浪的基本模型,推导出海浪的离散FFT模型,并通过采样波数谱提取FFT模型所需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大面积海浪的实时仿真时,能获得高度逼真的动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波数谱 海浪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阳 郭天焓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6-770,共5页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不同风速时程模拟方法计算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插值算法、自回归法和常规谐波叠加法,计算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谐波叠加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自回归法和插值算法.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风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风荷载 数值模拟 谐波叠加法 线性滤波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丸X射线数字图像的轮廓分析及功率谱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学森 高党忠 +4 位作者 马小军 唐永建 张林 孙涛 董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25-2929,共5页
针对多层靶丸X射线数字图像的成像原理和轮廓边缘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由靶丸边缘特征点确定靶丸圆心和半径的精确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于不同类型(阶跃状或屋顶状)的靶丸图像边缘,采用均化二阶微分算法或径向吸收强度最小二乘洛伦兹型... 针对多层靶丸X射线数字图像的成像原理和轮廓边缘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由靶丸边缘特征点确定靶丸圆心和半径的精确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于不同类型(阶跃状或屋顶状)的靶丸图像边缘,采用均化二阶微分算法或径向吸收强度最小二乘洛伦兹型拟合寻峰算法获取亚像素精度的靶丸圆周轮廓边缘数据;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靶丸圆周轮廓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靶丸表面外轮廓或内轮廓模数-功率谱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丸 射线数字图像 轮廓分析 功率谱 image X-ray ICF SHELL evaluation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最小二乘拟合算法 轮廓边缘 亚像素精度 圆周 寻峰算法 吸收强度 微分算法 图像边缘 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尚军平 左炎春 +2 位作者 胡永浩 王媛 宋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研究了利用天线近场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特性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极化探头在被测天线近场区两平行平面上采集场的幅度数据,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一采样面上各采样点场的相位数据,然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被测天线... 研究了利用天线近场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特性的无相位近场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极化探头在被测天线近场区两平行平面上采集场的幅度数据,通过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一采样面上各采样点场的相位数据,然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被测天线的远场特性.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表明,无相位近场天线测量技术可有效地重构天线远场,同时,合理地选择迭代初始相位将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相位测量 相位还原 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 近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