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钰祥 张家铭 +3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申申 陈汉清 陈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方法尤为重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开发已较为成熟,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MPs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cal Plane Arra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PA-FTIR)技术作为FTIR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高通量光谱扫描的优势,目前用于MPs的鉴定、分析与表面特性研究,为研究MPs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FPA-PFTIR技术在MPs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着重介绍,同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实现FTIR技术在识别MPs污染问题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技术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焦平面阵列-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结合残差神经网络鉴别黄精属物种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晓燕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9-1724,共16页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SG)5种预处理方法,构建了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同时构建了深度学习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绘制了不同维度的光谱图像,包括一维MIR,同步、异步和综合二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投影图像的10个数据集,并将其与ResNet模型相结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不同,MSC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DT、RF和SVM 3种算法的准确率。基于同步二维相关光谱数据集的ResNet算法建模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100%,损失值较小,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时间成本低,可以准确鉴别黄精属物种,为食品、中草药等其他领域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物种 傅里变换红外光 不同维度光图像 机器学习算法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对浓香型原酒中酸类成分快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厚博 廖丽 +4 位作者 甘巧 胥佳 荆雄 钱宇 邹永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0.90,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0.041 g/L,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9个、19个、8个、9个,总酸、己酸、乙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均<10%,丁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51%。综上,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总酸、乙酸、己酸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为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和品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浓香型原酒 酸类化合物 快速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用于人体胃镜样品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庆波 孙学军 +4 位作者 张元福 徐怡庄 杨丽敏 石景森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24-1627,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测定了 1 84例胃镜样品 ,总结不同病变类型组织的光谱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不同类型病变组织会在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相应改变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织具有不同...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测定了 1 84例胃镜样品 ,总结不同病变类型组织的光谱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不同类型病变组织会在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相应改变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织具有不同的 FTIR光谱 ,可据此进行胃镜样品疾病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判别 .研究结果表明 ,FTIR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用于胃镜样品无创、快速、准确的在体临床诊断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胃镜 分析 红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技术在骨病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尹建华 黄凤玲 +1 位作者 钱志余 谢捷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0-343,共4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化症等骨病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显微成像 高分辨 骨病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中的重构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中华 李燕 王俊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3-975,共3页
在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中 ,对于是否能够快速、经济地得出气体空间浓度分布图及预测浓度峰位置 ,重构算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理想的重构算法即使在仪器噪声较大、存在测量误差、光线数量少以及待测气体在空间的分布不稳定... 在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中 ,对于是否能够快速、经济地得出气体空间浓度分布图及预测浓度峰位置 ,重构算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理想的重构算法即使在仪器噪声较大、存在测量误差、光线数量少以及待测气体在空间的分布不稳定情况下 ,也能够通过有限的测量数据和非对称的光线构型 ,得出理想的重构图。本文对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中采用的几种重构算法 ,如ART法、MART法、SIRT法和SBFM法等 ,作了扼要描述。与传统的ART法相比 ,MART法在迭代速度和迭代精度上有较大的优越性 ,SIRT法克服了采用代数重构技术所带来的模糊性 ,SBFM法使重构结果噪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算法 遥感 傅里变换红外光 计算机层析技术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红外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老化行为研究
9
作者 肖忠良 袁荣耀 +6 位作者 付壮 刘成 尹碧露 肖敏之 赵亭亭 匡尹杰 宋刘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2,共9页
为解决现阶段油品老化分析工作复杂、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红外光谱与机器学习(ML)相融合的技术。借助傅里叶变换中红外(FT-MIR)光谱仪采集三种变压器油在不同老化时间的样本光谱,运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对样本光谱进行预处理,以自动寻峰... 为解决现阶段油品老化分析工作复杂、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红外光谱与机器学习(ML)相融合的技术。借助傅里叶变换中红外(FT-MIR)光谱仪采集三种变压器油在不同老化时间的样本光谱,运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对样本光谱进行预处理,以自动寻峰并求得特征峰面积之和。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算法建立了变压器油老化程度定量分析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多种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对红外光谱降噪、基线校正等处理效果以及对两种模型定量分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品光谱预处理效果最好的是平滑法,其中SG+SVR和SG+PLSR模型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814、0.991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3124、0.2880,均方根误差(RMSE)仅有0.0977、0.3790。在合适的预处理条件下,两种机器学习算法鲁棒性和可靠性均较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间差异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傅里变换红外光 变压器油 老化程度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定中国字画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那娜 欧阳启名 +2 位作者 乔玉青 欧阳津 王雅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7-1330,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优点,适于珍贵字画的无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拉曼光 无损鉴定 傅里变换红外光 荧光光 补充 红外 ftir 样品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庆华 王冰冰 +8 位作者 来国桥 徐怡庄 张元福 吴奇光 孙开华 彭歆 俞光岩 刘玉峰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3-846,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腮腺、良性和恶性腮腺肿瘤体表皮肤的FTIR光谱中存在显著的差异,用相关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可以表征这些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体表组织的红外光谱主要差别在于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的改变.根据这一区域的差异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一类恶性肿瘤具有上述的光谱特征(如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另一类恶性肿瘤因为类型的不同在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于上述的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红外光 腮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大气层析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中华 王俊德 陈作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7-408,共2页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是一项新的气体分析技术 ,它可用于构造气体浓度峰图形、定量分析工业污染气体总释放量等方面。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 ,在重构气体在空间的分布方面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层析技术正在不断成长。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监测 遥感傅里变换红外光 大气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混合毒性气体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建华 高明亮 +1 位作者 魏周君 武秀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修正。模型中各组分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的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9,校正集误差均方根S^(RMSEC)低于15×10^(-6)。利用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样本各组分的预测浓度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各组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S^(RMSEP)不超过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气体定量分析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混合毒性气体 PLS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膜瘤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伟庆 潘庆华 +8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6,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同一种类型的脑膜瘤组织,其恶性倾向的程度不同,他们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峰强等信息的变化来区分脑膜瘤,并可以初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如1 160cm-1)峰位的变化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大于85%,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胶质瘤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庆华 万伟庆 +9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华小辉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3-1707,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谱峰强度等信息来区分脑胶质瘤,并初步鉴别脑胶质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来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0%,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和二阶导数用于混合物含量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本祥 董新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试样,再利用二阶导数重构图谱。分别以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为校正集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优选压缩,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苯甲...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试样,再利用二阶导数重构图谱。分别以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为校正集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优选压缩,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的成分含量测定,所得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二阶导数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检测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的气体释放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酒少武 杨爱武 陈延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基固硫剂中在35~1 450℃煅烧过程中主要释放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气体,共发生四步反应。第一步反应为吸附水解吸附和石膏脱结晶水,水积分流量峰值为121.56,154.72℃,总失重为3.19%;第二步反应为矿物相中结晶水的脱除,失重为0.29%,水积分流量峰值为423.83℃;第三步反应为碳酸钙分解,失重为24.40%,二氧化碳气体积分流量出现最大值为818.87℃,在819.54℃水积分流量峰出现最小值;第四步反应为硫酸钙分解,共失重1.83%,二氧化硫气体积分流量在1 415.69℃出现释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变换红外光联用技术 气体 释放特征 水泥生料 固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预包装纯菠萝汁中外源糖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密 柯剑 +6 位作者 李宝丽 唐翠娥 谭军 刘睿 王红 李涛 周胜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4-2739,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预包装纯菠萝汁是否掺有外源性糖,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技术采集900~1 500cm^-1范围内不同批次的预包装纯菠萝汁样品和掺入甜菜糖浆、大米糖浆、木薯糖浆的菠萝汁掺假样品的中红外光谱共计234例,以线...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预包装纯菠萝汁是否掺有外源性糖,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技术采集900~1 500cm^-1范围内不同批次的预包装纯菠萝汁样品和掺入甜菜糖浆、大米糖浆、木薯糖浆的菠萝汁掺假样品的中红外光谱共计234例,以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分析为掺假鉴别模型的建模方法,比较了全波段谱图与通过主成分载荷系数分析选取特征波长图谱的两种掺假鉴别模型。研究表明,全波段图谱的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验证集的判断正确率均高于88%;选取8个特征波长之后,线性判别分析模型验证集判断正确率提高至96.15%,支持向量机模型验证集判断正确率提高至94.87%,且模型输入变量由312个减少到8个。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选取特征波长后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预包装纯菠萝汁外源糖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化学计量学方法 预包装纯菠萝汁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快速测定蕨菜总多糖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惠敏 郝经文 +1 位作者 陈乃富 陈乃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857-1864,共8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预测蕨菜总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40份蕨菜总多糖含量作为参比值,采集140份蕨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蕨菜总多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多元散射校正法、标准正态...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预测蕨菜总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40份蕨菜总多糖含量作为参比值,采集140份蕨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蕨菜总多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多元散射校正法、标准正态变换法、一阶导数法、二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法、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法以及标准正态变换+二阶导数法共8种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多糖类化合物的中红外光谱学特征吸收筛选建模波段,对蕨菜多糖含量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正态变换法作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以1750~1600、1500~1400、1350~1290、1160~1070、1060~970、930~800 cm^(-1)作为建模波段,获得校正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308,校正均方差(RMSEC)为0.374%,检验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145,预测均方差(RMSEP)为0.418%,20组样品进行完全外部验证误差为:-0.35%~0.31%,相对误差值为:-0.83%~5.24%,所构建定量模型可用于蕨菜总多糖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傅里变换红外光 总多糖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定小麦品种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花荣 王晓燕 +1 位作者 陈冠华 温树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8个不同小麦品种根部的红外光谱图,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通过对各谱图的比对发现,在相同波数范围内,不同的小麦品种其红外谱图的形状、波数及吸收峰的多少有所不同。结果表明不同...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8个不同小麦品种根部的红外光谱图,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通过对各谱图的比对发现,在相同波数范围内,不同的小麦品种其红外谱图的形状、波数及吸收峰的多少有所不同。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其一在2800~2980cm-1波数范围内,此区反映的主要是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化合物分子链的长短、分子量的大小在此区有显现;其二差别较大的区域在1510~1730cm-1范围内,它反映的主要是酰胺的氮原子及α碳原子取代基的性质,可能是源于基因的差异,此区域内谱图差异较大。因此FTIR光谱法可用于不同小麦品种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 亚甲基 伸缩振动 取代基 ftir 氮原子 碳原子 傅里变换红外光 鉴别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