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结合残差神经网络鉴别黄精属物种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晓燕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9-1724,共16页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SG)5种预处理方法,构建了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同时构建了深度学习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绘制了不同维度的光谱图像,包括一维MIR,同步、异步和综合二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投影图像的10个数据集,并将其与ResNet模型相结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不同,MSC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DT、RF和SVM 3种算法的准确率。基于同步二维相关光谱数据集的ResNet算法建模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100%,损失值较小,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时间成本低,可以准确鉴别黄精属物种,为食品、中草药等其他领域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物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不同维度光图像 机器学习算法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用于人体胃镜样品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庆波 孙学军 +4 位作者 张元福 徐怡庄 杨丽敏 石景森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24-1627,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测定了 1 84例胃镜样品 ,总结不同病变类型组织的光谱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不同类型病变组织会在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相应改变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织具有不同...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测定了 1 84例胃镜样品 ,总结不同病变类型组织的光谱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不同类型病变组织会在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上发生相应改变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织具有不同的 FTIR光谱 ,可据此进行胃镜样品疾病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判别 .研究结果表明 ,FTIR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用于胃镜样品无创、快速、准确的在体临床诊断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胃镜 分析 红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膜瘤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伟庆 潘庆华 +8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6,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同一种类型的脑膜瘤组织,其恶性倾向的程度不同,他们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峰强等信息的变化来区分脑膜瘤,并可以初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如1 160cm-1)峰位的变化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大于85%,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胶质瘤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庆华 万伟庆 +9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华小辉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3-1707,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谱峰强度等信息来区分脑胶质瘤,并初步鉴别脑胶质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来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0%,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和二阶导数用于混合物含量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本祥 董新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试样,再利用二阶导数重构图谱。分别以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为校正集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优选压缩,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苯甲...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试样,再利用二阶导数重构图谱。分别以吸收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为校正集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优选压缩,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物的成分含量测定,所得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二阶导数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快速测定蕨菜总多糖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惠敏 郝经文 +1 位作者 陈乃富 陈乃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857-1864,共8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预测蕨菜总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40份蕨菜总多糖含量作为参比值,采集140份蕨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蕨菜总多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多元散射校正法、标准正态...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预测蕨菜总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40份蕨菜总多糖含量作为参比值,采集140份蕨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蕨菜总多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多元散射校正法、标准正态变换法、一阶导数法、二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法、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法以及标准正态变换+二阶导数法共8种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多糖类化合物的中红外光谱学特征吸收筛选建模波段,对蕨菜多糖含量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正态变换法作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以1750~1600、1500~1400、1350~1290、1160~1070、1060~970、930~800 cm^(-1)作为建模波段,获得校正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308,校正均方差(RMSEC)为0.374%,检验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145,预测均方差(RMSEP)为0.418%,20组样品进行完全外部验证误差为:-0.35%~0.31%,相对误差值为:-0.83%~5.24%,所构建定量模型可用于蕨菜总多糖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总多糖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区熟地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军 连笑雅 +3 位作者 王君 任美玲 尚星晨 孙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建立怀区熟地的中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对比分析软件对不同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的10个熟地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建立了怀区熟地指纹图谱,得到13个共有特征峰;(2)不同熟地指纹谱相似... 目的:建立怀区熟地的中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对比分析软件对不同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的10个熟地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建立了怀区熟地指纹图谱,得到13个共有特征峰;(2)不同熟地指纹谱相似度较好,说明怀区大多数熟地样品的组分、质量相近;(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9号、10号聚为一类,其他相同方法炮制的均聚为一类,可能是因为9号炮制时间为2012年,对熟地质量有影响.说明炮制方法、贮存时间对熟地品质有影响.结论:为鉴别不同炮制方法的熟地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手段,为地黄的深加工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区 熟地黄 傅里变换红外光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识别正常食用植物油和精炼潲水油模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红 赵博 +2 位作者 冉晓鸿 屠大伟 陈世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高效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检测的新要求。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FT-MIR)对精炼潲水油(refini...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高效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检测的新要求。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FT-MIR)对精炼潲水油(refining hogwash oils, RHOs)和4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进行快速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建立了RHOs和4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4000-450cm^-1)内,经二阶求导(Savitzky—Golay,5点)后,RHOs和4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FT—MIR有显著差异。PLS-DA模型对22个未知样品预测发现,判别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为100%。此结果表明FT-M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作为RHOs和4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区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潲水油 正常食用植物油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10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植物油种类判别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向燕 陆佳怡 +2 位作者 何强 邓莎 董怡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7,共7页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植物油种类的可行性。对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可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混合油、橄榄油。LF-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可较好地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和油酸型植物油(橄榄油和花生油)。FTIR结合PCA能进一步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的种类。综上,采用LF-NMR与FTIR鉴别植物油的种类具有可行性,且两种方法联用的效果互补。该研究可为快速鉴别食用油掺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无损 种类判别 低场核磁共振 傅里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成像系统鉴定典型鱼种消化道内微塑料的比较
12
作者 刘子祺 王俊杰 +4 位作者 柯怡 于璐 邬艳妮 孟龄 罗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7,共8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cr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μ-FTIR)和最新先进的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aser Direct Infrared Imaging System,LDIR)鉴定我国海岸带常见罗非鱼的消化道微塑料丰度及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改进微塑料的鉴定方法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鉴定鱼消化道微塑料丰度(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LDIR鉴别的微塑料丰度为346个/条,μ-FTIR鉴定结果为66个/条。两种方法鉴定的微塑料主要化学组分皆以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为主,其占比相差不大、其中LDIR鉴定的PET占比是42%~51%,而μ-FTIR鉴定的PET占比是64%。两种仪器鉴定的主要微塑料大小及占比不同,LDIR鉴定的微塑料以50~100μm的小粒径为主,其占比为76%~87%,而μ-FTIR鉴定的微塑料以≥100μm的大粒径为主,其占比为80%~94%。与常规μ-FTIR相比,LDIR不仅准确地鉴别了更多微塑料的化学组分,也获得了微塑料的大小和形状等关键信息,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推荐LDIR作为生物体内微塑料鉴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废物 水生动物 微塑料的丰度和特性 显微-傅里变换红外光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微塑料的分析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量质摘酒模型的初步探索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廖丽 张贵宇 +4 位作者 邹永芳 朱雪梅 彭厚博 张维 李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进行光谱预处理及波长筛选,结合主成分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量质摘酒模型。结果表明,PCA提取出17种主成分,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及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较优,其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0.8951、0.03;结合RF构建的量质摘酒模型效果较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9.10%、99.62%、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气相色-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量质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钰祥 张家铭 +3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申申 陈汉清 陈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方法尤为重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开发已较为成熟,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MPs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cal Plane Arra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PA-FTIR)技术作为FTIR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高通量光谱扫描的优势,目前用于MPs的鉴定、分析与表面特性研究,为研究MPs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FPA-PFTIR技术在MPs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着重介绍,同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实现FTIR技术在识别MPs污染问题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技术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焦平面阵列-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估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新春 刘建国 +7 位作者 徐亮 沈先春 徐寒杨 束胜全 王钰豪 金岭 邓亚颂 孙永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1,共12页
根据统计学的参数估计理论,提出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浓度反演的参数误差估计方法。实验中,通过光谱平均次数来控制噪声水平,以此来评估不同噪声水平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反演结果的估计误差。结果表明... 根据统计学的参数估计理论,提出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浓度反演的参数误差估计方法。实验中,通过光谱平均次数来控制噪声水平,以此来评估不同噪声水平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反演结果的估计误差。结果表明,对于自研抽取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8次平均光谱即可满足反演误差小于3%的需求,64次平均光谱的反演结果配合估计误差可以实现对平均浓度的覆盖率达到100%。随着噪声水平的降低,仪器、环境等非噪声因素的扰动是估计误差的主要部分。该方法在优化光谱定量分析的参数配置和指导光谱仪器系统设计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定量分析 非线性最小二乘 多组分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饲料中不同成分的监测研究
16
作者 刘海涛 张宝伟 +4 位作者 吴勃 王云龙 王昌禄 刘欢欢 郭庆彬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5-122,共8页
为实现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的在线监测,通过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1份麦麸固体发酵饲料样本的蛋白质、水分、总酚和粗纤维含量,采集样本近红外光谱(NI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经过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为实现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的在线监测,通过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1份麦麸固体发酵饲料样本的蛋白质、水分、总酚和粗纤维含量,采集样本近红外光谱(NI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经过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平滑(smoothing)等9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4种成分的NIR和FT-IR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4种成分NIR和FT-IR模型的训练集决定系数(Rc^(2))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p^(2))均大于0.8,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小于2.0,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和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小于1.0。因此,所建立的NIR和FT-IR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实行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固体发酵 红外光 傅里变换红外光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庆华 王冰冰 +8 位作者 来国桥 徐怡庄 张元福 吴奇光 孙开华 彭歆 俞光岩 刘玉峰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3-846,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腮腺、良性和恶性腮腺肿瘤体表皮肤的FTIR光谱中存在显著的差异,用相关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可以表征这些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体表组织的红外光谱主要差别在于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的改变.根据这一区域的差异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一类恶性肿瘤具有上述的光谱特征(如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另一类恶性肿瘤因为类型的不同在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于上述的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红外光 腮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对浓香型原酒中酸类成分快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厚博 廖丽 +4 位作者 甘巧 胥佳 荆雄 钱宇 邹永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0.90,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0.041 g/L,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9个、19个、8个、9个,总酸、己酸、乙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均<10%,丁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51%。综上,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总酸、乙酸、己酸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为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和品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浓香型原酒 酸类化合物 快速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阳 韩伟 +5 位作者 黄连鹏 刘尧 陈宇 郭培 刘懿莹 汤晓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3,100,共9页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气光谱分析过程中,采用分段比基线校正法对游离气吸收光谱进行校正,采用Tikhonov正则化特征变量方法从混合气体吸收光谱图冗杂的谱线中挑选特征变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分析计算红外吸收光谱图,得到变压器游离态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完成对游离气体的自动取气和气体检测功能,实现对游离气体的在线监测以及多组分游离气体的高精度检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游离气体 傅里变换红外光 多组分气体检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鸦胆子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敏桃 刘文佳 +4 位作者 黄庶识 王巧贞 梁梅华 朱昌叁 温中林 《南方农业》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理方法,对不同产地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成分差异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不同产地鸦胆子红外光谱数据,其成分含量变化与9个特征峰强度的变化相关,分别是3 471、2 931、2 854、1 743、1 463、1 377、1 238、1 165、723...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理方法,对不同产地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成分差异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不同产地鸦胆子红外光谱数据,其成分含量变化与9个特征峰强度的变化相关,分别是3 471、2 931、2 854、1 743、1 463、1 377、1 238、1 165、723 cm^(-1)。不同产地鸦胆子在特征峰上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广西玉林和广东湛江产地鸦胆子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较高,其次为广西百色的靖西、右江,广西田林与广州,含量最低为广西柳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傅里变换红外光 油酸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