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光谱傅里叶变换光声光谱的气体检测研究
1
作者 崔佳佳 袁宇鹏 +7 位作者 李尚志 刘小利 邸劲 王耀鑫 崔茹悦 薛积禹 董磊 武红鹏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共振光声池的傅里叶变换光声光谱技术,并系统地评估了其在宽带检测和多气体同步检测方面的性能表现。通过引入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和机械斩波器的强度调制,实现了对宽带光源的统一调制,从而实现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与谐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共振光声池的傅里叶变换光声光谱技术,并系统地评估了其在宽带检测和多气体同步检测方面的性能表现。通过引入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和机械斩波器的强度调制,实现了对宽带光源的统一调制,从而实现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与谐振光声探测模块的高效结合。实验采用卤钨灯热光源与碳棒热光源对甲烷、乙炔等单组分气体及其多组分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实现了在1~20μm波段范围内的宽带响应。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光声光谱技术融合了傅里叶变换光谱和光声光谱的优势,具备宽光谱响应、高分辨率、并行复用、无背景干扰及无波长选择的特性,可支持气体宽带检测和多气体同步检测,展现出全光谱检测的潜力,广泛适用于从可见光到红外甚至太赫兹波段的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光声光谱 多气体同步检测 宽带检测 光声池 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Transformer和自适应傅里叶变换的动态图卷积交通流预测研究
2
作者 张红 伊敏 +2 位作者 张玺君 李扬 张鹏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9-2262,共14页
针对交通流长期趋势性与非平稳性不易有效建模,以及交通流的隐藏动态时空特征难以捕捉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期Transformer和自适应傅里叶变换的动态图卷积交通流预测模型(ADGformer)。其中,长期门控卷积层通过掩码子序列Transforme... 针对交通流长期趋势性与非平稳性不易有效建模,以及交通流的隐藏动态时空特征难以捕捉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期Transformer和自适应傅里叶变换的动态图卷积交通流预测模型(ADGformer)。其中,长期门控卷积层通过掩码子序列Transformer从长历史序列中学习压缩的、上下文信息丰富的子序列表示,并利用膨胀门控卷积从子序列的时间表示中有效捕捉交通流的长期趋势特征。并设计一种动态图构造器生成动态可学习图,并利用可学习动态图卷积对节点间潜在的和时变的空间依赖关系进行建模以有效捕获交通流的动态隐藏空间特征。其次,自适应频谱块利用傅里叶变换来增强特征表示并捕获长短期的交互作用,同时通过自适应阈值处理来降低交通流的非平稳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ADGformer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图卷积 长期Transformer 傅里变换 非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植物油种类判别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向燕 陆佳怡 +2 位作者 何强 邓莎 董怡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7,共7页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植物油种类的可行性。对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可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混合油、橄榄油。LF-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可较好地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和油酸型植物油(橄榄油和花生油)。FTIR结合PCA能进一步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的种类。综上,采用LF-NMR与FTIR鉴别植物油的种类具有可行性,且两种方法联用的效果互补。该研究可为快速鉴别食用油掺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无损 种类判别 低场核磁共振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星座缩放加密的扩展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安全通信方法
4
作者 孟庆微 贠彦直 王晗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为解决无线通信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从信号层面入手,提出一种三维星座缩放加密的扩展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设计了混沌三维布朗运动序列,利用其控制缩放参数生成随机缩放矩阵,进而对每个星座符号进行缩放加密。随后... 为解决无线通信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从信号层面入手,提出一种三维星座缩放加密的扩展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设计了混沌三维布朗运动序列,利用其控制缩放参数生成随机缩放矩阵,进而对每个星座符号进行缩放加密。随后,将缩放加密后的星座符号组合为I/Q信号,并进行扩展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处理。此外,还给出了三维星座缩放加密的概率模型,并证明了其具有完全保密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加密后有效扰乱了原本分布规律的星座图,且即使密钥空间发生微小变化,也无法解密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星座 缩放加密 扩展加权分数傅里变换 混沌三维布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恶意代码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亚姝 邱晓华 +2 位作者 孙世淼 赵潇逸 严寒冰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恶意代码数量越来越庞大,恶意代码分类检测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恶意代码分类检测框架MGFG(malware gray image Fourier transform gist)模型被提出,其将恶意代码可执行(portable executable,PE)文件转换... 恶意代码数量越来越庞大,恶意代码分类检测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恶意代码分类检测框架MGFG(malware gray image Fourier transform gist)模型被提出,其将恶意代码可执行(portable executable,PE)文件转换为灰度图像,应用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对恶意代码的灰度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其频谱图。通过对频谱图频率的处理,达到恶意代码图像去噪的效果。最后,提取全局特征(gist)并实现恶意代码的检测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个数据集上,MGFG模型对于加壳的、采用了混淆技术的恶意代码分类问题都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 灰度图像 傅里变换 G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快速频谱感知方法
7
作者 陈李 叶芃 +1 位作者 杨慧芝 杨扩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9,共6页
在通信、雷达等应用场景中,常常需要对稀疏信号进行高精度的频谱运算。传统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需要大量运算资源,频谱分析效率低。为了解决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利用延时采样的... 在通信、雷达等应用场景中,常常需要对稀疏信号进行高精度的频谱运算。传统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需要大量运算资源,频谱分析效率低。为了解决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利用延时采样的相位旋转效应,在低采样率下实现宽带信号的快速频谱感知。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在欠采样且存在混叠的稀疏信号测试场景下大幅减少了运算压力,运算效率比FFT提升了2倍以上,在典型的稀疏场景下,对信号恢复精度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信号 傅里变换 频谱感知 可重构采样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两阶段深度迁移学习的多频段振荡源定位
8
作者 余明 姚伟 +5 位作者 赵一帆 石重托 刘海光 陈汝斯 李大虎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4,共14页
随着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入电力系统以及大型水轮机组的新型调速器的投入使用,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从传统的低频振荡扩展到多频段振荡,准确定位多频段振荡源是抑制不利影响扩大的关键手段。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 随着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入电力系统以及大型水轮机组的新型调速器的投入使用,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从传统的低频振荡扩展到多频段振荡,准确定位多频段振荡源是抑制不利影响扩大的关键手段。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两阶段深度迁移学习的定位方法。首先,该方法将系统中发电机的有功量测信号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转换得到时频表征矩阵,并通过线性映射将其转化为特征图像,从而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图像分类问题。然后,将所得到的图像输入到基于ResNet50的两阶段分类器。第一阶段用于确定振荡的类型,第二阶段则用于确定该类型振荡源的具体位置。采用融入图像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和定位准确率。含风电的新英格兰系统和湖北电网算例仿真结果均表明:相较于支持相量机、决策树和单阶段迁移学习方法,所提方法在面对噪声时兼顾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段振荡 短时傅里变换 特征图像 深度迁移学习 振荡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分析与研究
9
作者 李一熙 汪镭 +1 位作者 薛愈 吴启迪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0-760,共11页
在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引入梅尔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作为输入特征,并对STFT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音乐生成的质量。在对音符输入信号... 在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引入梅尔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作为输入特征,并对STFT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音乐生成的质量。在对音符输入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需要对时域信号进行截断并添加窗函数,对信号添加时域窗等效于在频域信号中进行卷积。时域信号在截断过程中存在频谱分析误差,使得频谱以实际频率值为中心,以窗函数频谱波形的形状向两侧扩散,从而产生频谱泄漏。不同窗函数的选择对最终生成音乐的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校正因子、频域最大副瓣和主瓣增益的窗函数分析与选择方法,并开发相应脚本工具,从而完成基于符号域音乐的混合窗函数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窗函数在不同的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数据集上均可有效减少频谱泄漏对信号截断的影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基于STFT的智能音乐生成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变换 人工智能 音乐生成 窗函数 梅尔倒谱系数 频谱泄漏 主瓣增益 混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抗衰减直流分量强鲁棒性相量估计算法
10
作者 曲以凡 靳宗帅 +1 位作者 张恒旭 石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56-5466,I0011,共12页
工频同步相量是支撑电力系统分析、保护和稳定控制的基本信息,不同场景对其估计精度与速度要求日益严格。短路故障初期,工频分量、衰减直流分量(decaying DC component,DDC)以及谐波之间频域混叠,导致工频相量准确估计面临严峻挑战。针... 工频同步相量是支撑电力系统分析、保护和稳定控制的基本信息,不同场景对其估计精度与速度要求日益严格。短路故障初期,工频分量、衰减直流分量(decaying DC component,DDC)以及谐波之间频域混叠,导致工频相量准确估计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多种干扰影响相量测量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强鲁棒性相量估计算法。首先,对DDC误差原理进行分析,利用多个1/4波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计算频域误差,同时引入放大乘子以提升算法鲁棒性;然后,在改进DFT基础上提出算法计算量精简方法,将算法计算效率提升近一倍;最后,构建二次谐波陷波滤波器配合所提算法,弥补了二次谐波难以滤除的缺陷。算例测试表明,所提算法不受DDC参数与采样频率限制,并在多种干扰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有效缩短了相量估计的暂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里变换 衰减直流分量 相量估计 谐波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成像系统鉴定典型鱼种消化道内微塑料的比较
11
作者 刘子祺 王俊杰 +4 位作者 柯怡 于璐 邬艳妮 孟龄 罗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7,共8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cr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μ-FTIR)和最新先进的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aser Direct Infrared Imaging System,LDIR)鉴定我国海岸带常见罗非鱼的消化道微塑料丰度及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改进微塑料的鉴定方法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鉴定鱼消化道微塑料丰度(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LDIR鉴别的微塑料丰度为346个/条,μ-FTIR鉴定结果为66个/条。两种方法鉴定的微塑料主要化学组分皆以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为主,其占比相差不大、其中LDIR鉴定的PET占比是42%~51%,而μ-FTIR鉴定的PET占比是64%。两种仪器鉴定的主要微塑料大小及占比不同,LDIR鉴定的微塑料以50~100μm的小粒径为主,其占比为76%~87%,而μ-FTIR鉴定的微塑料以≥100μm的大粒径为主,其占比为80%~94%。与常规μ-FTIR相比,LDIR不仅准确地鉴别了更多微塑料的化学组分,也获得了微塑料的大小和形状等关键信息,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推荐LDIR作为生物体内微塑料鉴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废物 水生动物 微塑料的丰度和特性 显微-傅里变换红外光谱仪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微塑料的分析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傅里叶逆变换的苗语语声合成方法
13
作者 蔡姗 王林 +2 位作者 郭胜 邹雪 吴磊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声合成研究作为语声合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人机交互领域备受关注。针对现有两阶段语声合成模型复杂度高、演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逆变换的苗语语声合成方法。该方法根据语声特征提取的过程,减少... 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声合成研究作为语声合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人机交互领域备受关注。针对现有两阶段语声合成模型复杂度高、演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逆变换的苗语语声合成方法。该方法根据语声特征提取的过程,减少过采样卷积的使用,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同时结合短时傅里叶逆变换进行语声波形相位和幅度谱的重建,实现从频域到时域的快速转换。此外,文中采用残差编码器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以保留更多的输入文本信息。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自建苗语语声语料库HmongSpeech(下载链接:http://sxjxsf.gzmu.edu.cn/info/1728/1214.htm)作为基准数据集,与典型的两阶段和单阶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没有降低合成语声质量的同时提高了45倍的演算速度,且实时因子为0.01,满足实时应用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合成的词错误率仅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语语声合成 短时傅里变换 演算速度 残差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高效空频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14
作者 赵正义 南普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8-1785,共8页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SFAP方法。首先通过STFT将采样信号转换到时频域,并利用恒虚警门限检测方法检测干扰频点,然后仅在干扰频点进行空域滤波,相较于传统SFAP算法在所有频点进行空域滤波处理,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SFAP的计算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所提方法除了能够应对平稳干扰,也能够有效抑制威胁更大的非平稳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空频自适应处理 短时傅里变换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量质摘酒模型的初步探索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廖丽 张贵宇 +4 位作者 邹永芳 朱雪梅 彭厚博 张维 李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进行光谱预处理及波长筛选,结合主成分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量质摘酒模型。结果表明,PCA提取出17种主成分,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及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较优,其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0.8951、0.03;结合RF构建的量质摘酒模型效果较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9.10%、99.62%、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近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量质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
16
作者 刘亚飞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 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镀领域的电机,由于电镀环境的特殊性,在外界环境干扰时,电机运行的波动会降低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导致电镀过程中镀液的流动不稳定性,从而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为此,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研究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阻尼控制方法。分别对A相绕组和B相绕组的自感和二者间的互感展开分析,推导出反应转矩和永磁转矩。从速度波动和输出轨迹两方面入手,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的阻尼进行控制。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识别并量化速度信号中的谐波成分,并对谐波分量进行优化,实现对速度波动的阻尼控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识别并补偿在电镀过程中,由齿槽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波动,实现对输出轨迹的阻尼控制。将这两种控制结果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整体的阻尼控制。在对比实验中,针对57BYG250B型号步进电镀电机,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其它方法进行控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速度波动,还能保持反电动势的平稳状态,这为步进电镀电机在要求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镀电机 阻尼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离散傅里变换算法 永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高频干扰下并网变换器PWM幅频特性的多重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17
作者 崔越 彭晗 王思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7-4457,I0027,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是导致电网中出现复杂频率谐波和间谐波的重要原因。掌握并网变换器的PWM幅值和频率特性对于研究电网电压/电流在异常频率下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以及形成对应的抑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调制波幅值和频率干扰下的变换器PWM幅值和频率特性研究。基于调制波的幅值和频率干扰特性以及多元周期函数多重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原理,提出多重傅里叶级数PWM分析方法,实现对由复杂频率分量构成的调制波和载波调制生成的PWM信号的准确建模和频谱分析;揭示PWM中基频、干扰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PWM信号中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及幅值和频率特性与调制波、载波和干扰之间的关联;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增强多重傅里叶级数法在PWM分析中的适用性为目标,提出一种简便的多重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建模和分析 多重傅里级数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 干扰 高频谐波和间谐波 并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锐锐 李勇军 +1 位作者 黄有晖 左安鑫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瞬时中心频率,并利用峰值频移法来估算品质因子Q。首先,利用固定窗长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提取信号的瞬时中心频率作为初始频率;然后,根据初始频率自适应计算不同频率的窗长,并利用自适应窗长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求取瞬时中心频率;最后,结合峰值频移法得到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利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时窗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该结果可以为地下介质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工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下结构和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短时傅里变换 窗函数 自适应 峰值频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托辊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苗 孟庆爽 +3 位作者 李博 卢进南 李玉岐 杨志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4,共10页
托辊故障已成为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若不能及时诊断托辊故障,则将严重制约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某矿带式输送机中间段托辊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融合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托辊故障已成为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若不能及时诊断托辊故障,则将严重制约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某矿带式输送机中间段托辊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融合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托辊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分布式光纤为基础,对托辊在正常、轴承损坏及筒皮断裂工况下运行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作STFT处理,得到对应的时频图样本集,并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将训练集输入CNN模型以进行诊断模型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更新不同工况下托辊的运行状态特征。最后,将训练好的CNN模型应用于测试集,并输出托辊运行状态的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NN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6%。基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某矿上开展现场实验,以进一步验证CNN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CNN模型对带式输送机中间段托辊的运行状态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6.5%,与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仅相差3.1个百分点,说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后续可通过不断增加不同工况下托辊的运行数据来提高该故障诊断方法的鲁棒性,这可为煤矿企业有效诊断托辊故障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辊 故障诊断 分布式光纤 短时傅里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深度网络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IGBT开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琴跃 于逸尘 +2 位作者 占岩文 李杰 华润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0-3854,共15页
针对现有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子模块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需传感器较多、测量干扰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MMC子模块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在对MMC子模块开路故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提取桥臂电... 针对现有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子模块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需传感器较多、测量干扰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MMC子模块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在对MMC子模块开路故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提取桥臂电压信号的谐波分量信息作为故障诊断所需的特征参数。将所得到的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后构建故障诊断样本,在通过深度置信网络实现故障类型快速检测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故障类型,构建多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网络,进而实现开路故障的检测与定位。通过129电平的MMC系统仿真模型和降功率的MMC实验系统搭建,对该文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在减少传感器数量的基础上实现子模块开路故障的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开路故障诊断 短时傅里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