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煤中吡咯型氮的热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谭厚章 廖晓伟 +3 位作者 赵科 徐通模 惠世恩 车得福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选取吡咯为煤中吡咯氮的模型化合物,在石英管流动反应器中550°C~1020°C温度范围内研究了其热解规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吡咯高温热解时,含氮产物最终几乎全部以HCN的形式存在,也... 选取吡咯为煤中吡咯氮的模型化合物,在石英管流动反应器中550°C~1020°C温度范围内研究了其热解规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吡咯高温热解时,含氮产物最终几乎全部以HCN的形式存在,也能观测到不饱和腈类物质的生成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吡咯 模型化合物 热解 FT-IR NOx 氮氧化物 傅立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花椒药材鉴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培英 陶朝阳 +1 位作者 朱斌 陆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本实验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定性鉴别花椒属生药材。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花椒药材 ,且与经典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 ,是一种快速、简便。
关键词 花椒 药材鉴别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28
3
作者 俞雄飞 林振兴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实现了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别。对聚氯乙烯的定性采用了衰减全反射技术,用锗作为晶体材料,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定性则采用透射法。用溶解-沉淀法对试样进行分离和纯化,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实现了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别。对聚氯乙烯的定性采用了衰减全反射技术,用锗作为晶体材料,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定性则采用透射法。用溶解-沉淀法对试样进行分离和纯化,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沉淀剂为无水乙醇。经过此方法,聚合物与增塑剂达到很好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聚氯乙烯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测定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 被引量:7
4
作者 俞雄飞 张伟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根据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特征性,寻找较好的峰位,使用通用型制膜机制得厚度均匀一致的膜片,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快速检测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的方法。将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与核磁共振法分析结果进行比...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根据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特征性,寻找较好的峰位,使用通用型制膜机制得厚度均匀一致的膜片,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快速检测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的方法。将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与核磁共振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2%以内,测得不同丙烯单元含量的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红外光谱 丙烯-乙烯共聚物 丙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定量检测褐煤的六个关键指标 被引量:4
5
作者 武中臣 熊智新 +6 位作者 张淑宁 王海东 张鹏彦 贾滨 贺守波 高虎 杨田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6-348,356,共4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同时对褐煤中的内水分、挥发分、含硫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和折合率6个指标进行了基于最小二乘法(PL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内水分、挥发分、含硫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和折合率的相对误... 采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同时对褐煤中的内水分、挥发分、含硫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和折合率6个指标进行了基于最小二乘法(PL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内水分、挥发分、含硫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和折合率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4%、2.0%、4.0%、1.4%、2.5%和2.2%,得到了满意的预测结果。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的方式实现了一种快速分析煤炭品质的新方法,为工业在线分析煤炭品质论证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褐煤 水分 挥发分 含硫量 发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研究氰酸酯树脂及其改性体系的固化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季茹 梁国正 赵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双酚 A型氰酸酯、环氧树脂 /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酚醛环氧 /双马来酰亚胺 /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等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在位监控分析 ,着重讨论了各体系的反应性。研究表明 ... 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双酚 A型氰酸酯、环氧树脂 /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酚醛环氧 /双马来酰亚胺 /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等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在位监控分析 ,着重讨论了各体系的反应性。研究表明 ,未加催化剂的双酚 A型氰酸酯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 175 .0 k J/ mol,频率因子 A=2 .5 5× 10 14 min-1;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的氰酸酯树脂体系的活化能 Ea=5 1.7k J/ mol,A=6.12× 10 2 min-1;环氧树脂改性的氰酸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温度明显降低 ,引入催化剂后转化率也明显提高 ;酚醛环氧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氰酸酯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红外光谱 氰酸酯树脂 改性体系 固化反应 研究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玉米秆茬培肥土壤胡敏酸的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楠 吴景贵 夏海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4-978,共5页
关键词 土壤胡敏酸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玉米秆 土壤腐殖质 培肥 表征 土壤有机碳库 玉米植株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褶合变换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用于鉴别中药材血竭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培英 肖杰 +2 位作者 钟蕾 王洪 娄子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建立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中药材血竭的新方法。方法:采集傅立叶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可视化褶合变换光谱变换软件以及相关系数判别定性鉴别不同产地的血竭药材。结果:16个样品的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图显示,国... 目的:建立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中药材血竭的新方法。方法:采集傅立叶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可视化褶合变换光谱变换软件以及相关系数判别定性鉴别不同产地的血竭药材。结果:16个样品的可视化褶合变换红外光谱图显示,国产、进口血竭、草血竭差异显著,与红外光谱、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该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来源血竭药材,与经典的形态分类学鉴别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低耗的新型分析技术,可用于血竭中药材的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褶合变换 傅立叶红外光谱 鉴别 中药材 血竭 树脂类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炜 俞湘麟 +2 位作者 孙东东 陈鲁勇 刘全 《养猪》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肉样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模型预测值和化学分析测定值的配对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110、0.238和0.193;模型重复预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67%、0.192%和0.007%。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鲜猪肉 肌内脂肪 蛋白质 水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黄姜中皂素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霞丽 李雪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70-71,78,共3页
直接对黄姜进行压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黄姜中皂素含量。结果表明,以1647cm-1处的吸收峰作为分析峰,在0.5%~5.0%含量范围内峰面积和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690,加标回收率为99.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2%。... 直接对黄姜进行压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黄姜中皂素含量。结果表明,以1647cm-1处的吸收峰作为分析峰,在0.5%~5.0%含量范围内峰面积和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690,加标回收率为99.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2%。测定结果与传统的重量分析法相近,实现了黄姜中皂素含量的无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皂素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通道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边归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共4页
近年来,开放式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对化工厂、水泥厂、燃煤发电厂、炼油厂、建材厂、机动车、飞机以及垃圾场等点源和面源中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遥测和实时在线监测。
关键词 开放通道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环境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测定大气飘尘中的铅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小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32-34,共3页
介绍和讨论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定量测定大气飘尘中铅的最新技术。从方法原理、技术操作步骤,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进行了论述。这种新技术方法具有结果可靠、操作简易、快捷,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气... 介绍和讨论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定量测定大气飘尘中铅的最新技术。从方法原理、技术操作步骤,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进行了论述。这种新技术方法具有结果可靠、操作简易、快捷,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气体样品,准确度好和精密度高等诸多优点,其检出限达到0.075~0.4μg,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 环炉 大气飘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边归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综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固体和土壤环境监测,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化学战争"和"反恐怖活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指出该方法已成为鉴别未知污染物和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环境监测 FTIR 污染物 水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 无机物监测 有机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监测与补充成像的绘画清洁技术:三维形态学测量和反射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14
作者 松田康夫 小野信介 +3 位作者 水池隆治 真田纱英 美加片桐 韩知佑(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0-65,共6页
在清洗绘画作品时,为避免对原画造成损害,有必要对准备清洁的绘画作品上的污垢等无用材料进行把控。如果保护工作者能够在清洗过程中获得在线分析信息,那么清洗带来的相关风险就会降低。原位监测清洗过程,直观地评估残留材料是优化清洗... 在清洗绘画作品时,为避免对原画造成损害,有必要对准备清洁的绘画作品上的污垢等无用材料进行把控。如果保护工作者能够在清洗过程中获得在线分析信息,那么清洗带来的相关风险就会降低。原位监测清洗过程,直观地评估残留材料是优化清洗的一种方式。本文探讨了将两种互补的成像技术,即多光谱投影的三维形态学测量和多变量分析的反射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绘画真迹表面监测的可能性。在清洗过程中,形态学分析显示污垢随着表面形态的变化而减少,而光谱分析确定了表面材料的去除程度,为停止清洗提供了判断依据。成像技术与物理化学方法的配合使用,被证明是清洁绘画表面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清洁技术 无损方 三维形态学测量 反射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挥发分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邬蓓蕾 林振兴 +1 位作者 王群威 林力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中挥发分的数学模型,并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建模参数。并用此分析方法,测定无烟煤中的挥发分,结果与国标的高温炉隔绝空气加热法的相对误差小于6.0%,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小于4.0%。实...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中挥发分的数学模型,并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建模参数。并用此分析方法,测定无烟煤中的挥发分,结果与国标的高温炉隔绝空气加热法的相对误差小于6.0%,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小于4.0%。实验表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的低含量挥发分可行,且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煤炭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和人造革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丹 陈海波 +1 位作者 张宗才 戴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真皮和人造革进行鉴定,然后用扫描电镜对样品的横截面进行观察,鉴定出天然皮革中猪、牛、羊皮等。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皮革和人造革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别,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图很容易对它们进行分析鉴别,但... 本研究主要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真皮和人造革进行鉴定,然后用扫描电镜对样品的横截面进行观察,鉴定出天然皮革中猪、牛、羊皮等。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皮革和人造革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别,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图很容易对它们进行分析鉴别,但在测定时应该注意测试条件和规范操作;而用扫描电镜法通过观察样品的横截面的显微结构可以很清楚地鉴定出各种真皮和人造革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真皮 人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NIR)快速诊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残留 被引量:51
17
作者 周向阳 林纯忠 +3 位作者 胡祥娜 金同铭 王瑞 林润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本文首次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T-NIR)对十字花科、旋药科、菊科、伞形花科、苋科等二十余种叶菜类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农药甲胺磷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三种高、中、低毒有机磷类进行分析测试,讨论了各... 本文首次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T-NIR)对十字花科、旋药科、菊科、伞形花科、苋科等二十余种叶菜类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农药甲胺磷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三种高、中、低毒有机磷类进行分析测试,讨论了各种蔬菜样品谱图的差异,利用含磷基团在倍频区的特征吸收,采用差谱技术、导数预处理等进行指认,与GC-MS法比对,取得满意的鉴别效果,为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有机磷农药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GC—MS 农药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境保护分析系统——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沈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0-92,共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法是气态污染源中气体分析的新技术,它可对高湿度烟气进行微量、多组份 分析,克服了以往常规红外分析方法存在的分析方法存在的分析误差大和高腐蚀性问题。本文介绍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系 统的分析原理、性能、特点,...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法是气态污染源中气体分析的新技术,它可对高湿度烟气进行微量、多组份 分析,克服了以往常规红外分析方法存在的分析方法存在的分析误差大和高腐蚀性问题。本文介绍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系 统的分析原理、性能、特点,并论述该系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 环境保护 环境评价 大气污染 气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及其5种伪品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季晓晖 李娜 +1 位作者 王俊儒 张跃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1-835,共5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天麻及其伪品(马铃薯、红薯、芋头、黄精、菊芋等)的材料粉末和提取物粉末进行了光谱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天麻与其5种伪品的红外图谱之间在指纹区分别存在明显差异;红外指纹图谱差异程度依次为醇提...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天麻及其伪品(马铃薯、红薯、芋头、黄精、菊芋等)的材料粉末和提取物粉末进行了光谱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天麻与其5种伪品的红外图谱之间在指纹区分别存在明显差异;红外指纹图谱差异程度依次为醇提物〉水提物〉原粉末,与伪品的主要差异集中在1750~950cm^-1区,该区是天麻有效成分的重要特征区。研究表明,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简便直观地将天麻粉末、天麻提取物粉末与其相应的伪品区分开来,为天麻中药材生产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伪品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法测定籼米淀粉回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跃 陈正行 +2 位作者 林亲录 吴伟 肖华西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51,共7页
研究了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快速检测籼米淀粉回生,发现FT-IR光谱中一些特征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与761.76 cm-1处峰高的比值)会随淀粉回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振动模式包括:3 415 cm-1附近的O—H伸缩振动、2 927.46 cm-1处的CH2伸... 研究了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快速检测籼米淀粉回生,发现FT-IR光谱中一些特征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与761.76 cm-1处峰高的比值)会随淀粉回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振动模式包括:3 415 cm-1附近的O—H伸缩振动、2 927.46 cm-1处的CH2伸缩振动、1 155.17 cm-1处C—O和C—C伸缩振动、1 081.89 cm-1处的C—O—H弯曲振动、1 043.32,1 020.18和998.96 cm-1处未确定的振动模式、609.41和578.55 cm-1处的吡喃环骨架振动模式.将以上这些特征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倒数与DSC回生焓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1 081.89,1 043.32,1 020.18,609.41和578.55 cm-1处吸收峰的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以上,因此可将这5种FT-IR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变化作为定量指示淀粉回生程度的多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淀粉 回生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振动模式 相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