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杨木单板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立军 刘振权 +3 位作者 雒鹰 廖丽华 李继平 刘冰 《吉林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通过热压聚合方法,利用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杨木进行强化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聚合时间和引发剂、促聚剂的添加数量等因素是次要影响因素;聚合温度x与单体转化率y高度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7x-0.036 7... 通过热压聚合方法,利用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杨木进行强化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聚合时间和引发剂、促聚剂的添加数量等因素是次要影响因素;聚合温度x与单体转化率y高度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7x-0.036 7;最优制备工艺为: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h,环烷酸钴、氯化锌以及引发剂AIBN所占混合树脂掖比分别为2%、6%、3%;最大转化率为64.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强化杨木单板中含有大量的苯环聚合物,羰基官能团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强化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直接液化固体及液相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培勤 衡明星 +1 位作者 孙绍晖 陈俊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泡桐以铁粉为催化剂在280-360℃去离子水中直接液化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原料与残渣的红外基团差异,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生物质泡桐直接液化进程及重油和轻油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铁粉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对...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泡桐以铁粉为催化剂在280-360℃去离子水中直接液化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原料与残渣的红外基团差异,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生物质泡桐直接液化进程及重油和轻油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铁粉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对液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泡桐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在320℃时反应完全;木质素从280℃开始降解,在考察的反应温度范围内,固体残渣中还包含有芳香环结构;最终液化产物重油的官能团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不大;重油和轻油是复杂的混合物,含有烃、醛、酮、羧酸、酚和酯等各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官能团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泡桐 直接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峰混叠的红外混合气体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继鹏 刘君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8-412,共5页
针对5种主次吸收峰严重交叠的红外混合气体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重叠的吸收谱线映射到彼此相互分开的四阶累积量空间;在四阶累积量空间中提出一种基于正则理论和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支持向量机多维数据建... 针对5种主次吸收峰严重交叠的红外混合气体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重叠的吸收谱线映射到彼此相互分开的四阶累积量空间;在四阶累积量空间中提出一种基于正则理论和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支持向量机多维数据建模方法.在小样本下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准确度和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系统的引用误差小于4%,因而能满足外场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析 高阶累计量 支持向量机 特征提取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的检测与分析
4
作者 罗红英 张煜盛 +1 位作者 吴宏伟 孙海英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4期80-82,共3页
用气相色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燃用DME的ZS195柴油机的排气中的甲醛(HCHO)、甲酸甲酯(CHCOOCH3)、甲酸(HCOOH)非常规排放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ME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中,均检测到HCHO,HCOOCH3,HCOOH排放物,且甲醛是非常规排... 用气相色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燃用DME的ZS195柴油机的排气中的甲醛(HCHO)、甲酸甲酯(CHCOOCH3)、甲酸(HCOOH)非常规排放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ME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中,均检测到HCHO,HCOOCH3,HCOOH排放物,且甲醛是非常规排放物中的主要成分,甲醛、甲酸甲酯的排放量随转速上升而略有上升,随负荷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甲酸排放量变化则不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非常规排放物 气相色谱法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甲醛 甲酸甲酯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织金锦之织纹结构与材料分析之研究——源至张大千先生收藏之古书画 被引量:1
5
作者 章以庆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4期40-47,共8页
已故张大千先生所收集之古书画,因重新"装池"后所取下之古裱褙织物,其中有16块具扁平片金纬的古织金锦,经由FTIR(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量测与纤维鑑别燃烧法,16块具扁平片金纬的古织金锦之地经与地纬材质皆为蚕丝,透过EDS(... 已故张大千先生所收集之古书画,因重新"装池"后所取下之古裱褙织物,其中有16块具扁平片金纬的古织金锦,经由FTIR(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量测与纤维鑑别燃烧法,16块具扁平片金纬的古织金锦之地经与地纬材质皆为蚕丝,透过EDS(X射线能量散射光谱仪)无机材质分析,此批扁平片金纬纱的材质表面金箔之主要成分有15块织片为金、一块织片为白金,底衬材质经由S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与FTIR(光谱有机物分析)观察与量测比对,扁平片金纬纱底衬材质皆属纤维素纸质之材质,其中可辨识出6块材质为苎麻。16块扁平片金纬的古织金锦织纹结构皆为通梭织金,扁平片金纬与经纱之接结方式:扁平片金纬纱以地经接结有8块、以特结经接结有8块。扁平片金纬与地纬排列数量的比例为1:1(全越)有9块、1:2(半越)有7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裱绫锦 金线织物 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 古织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和SE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抗老化性能 被引量:38
6
作者 钱春香 解建光 王鸿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5-949,共5页
为了对比SBS和SE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抗老化的能力,设计紫外光老化试验,模拟在野外光氧条件下的长期老化;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沥青及SBS,SE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紫外光辐射试验表明,SE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热稳定性... 为了对比SBS和SE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抗老化的能力,设计紫外光老化试验,模拟在野外光氧条件下的长期老化;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沥青及SBS,SE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紫外光辐射试验表明,SE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抗光氧老化能力好于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沥青老化后性能下降主要是改性剂中双键断裂造成的.综合红外微观分析和宏观性能试验结果,SE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使用寿命可以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1倍以上.适合于南方和高原紫外线强烈地区使用,尤其适用于对老化性能要求较高的开级配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老化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A/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甘厚磊 易长海 +2 位作者 吕鹏举 陈洁 徐卫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双邻氯苯胺(MOCA)/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并对其固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固化行为与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及固化剂的用量有密切关系。其中固化剂的用量以MOCA质量分数在26%~33... 采用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亚甲基双邻氯苯胺(MOCA)/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并对其固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固化行为与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及固化剂的用量有密切关系。其中固化剂的用量以MOCA质量分数在26%~33%为宜。当MOCA含量在28.6%时,最佳固化条件为:由最佳起始固化温度165℃左右缓慢升温到208℃左右恒温固化,最后在258℃左右恒温一段时间使树脂充分固化。其固化反应方程为:-da/dt=k(1-a)^1.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行为 固化动力学 亚甲基双邻氯苯胺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彩绘类文物保护涂层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静 王丽琴 +1 位作者 何秋菊 习阿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3期11-17,共7页
针对彩绘类陶器保护的特殊要求,筛选性能优良的保护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对所选择的9种有机高分子文物保护涂层材料进行人工老化试验,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量试验材料的分子结构,分光光度仪测量颜料的主波长、色纯度和高度的变化... 针对彩绘类陶器保护的特殊要求,筛选性能优良的保护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对所选择的9种有机高分子文物保护涂层材料进行人工老化试验,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量试验材料的分子结构,分光光度仪测量颜料的主波长、色纯度和高度的变化,粘接强度仪测量颜料的粘接强度变化。结果表明:PrimalAC33、B72、有机硅的耐老化性能好,颜色变化小,粘接强度高,能很好的起到保护彩绘文物的作用,建议在文物保护领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涂层材料 人工老化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的微波辅助苯醇抽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国斌 李淑君 张春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对比了木材的微波辅助苯醇抽提和传统方法的分离效果。从含量测定角度看 ,微波辅助法确实表现出了省时、高效的优点 ,但是抽提出成分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两种方法的苯醇抽提物的组成有明显差别 ,而这种差别在乙醚萃取物组成上表... 对比了木材的微波辅助苯醇抽提和传统方法的分离效果。从含量测定角度看 ,微波辅助法确实表现出了省时、高效的优点 ,但是抽提出成分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两种方法的苯醇抽提物的组成有明显差别 ,而这种差别在乙醚萃取物组成上表现不明显 ,可能是微波能使极性物质产生瞬间的高热 ,会增加溶出或使其官能团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抽提物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微波辅助法 苯醇抽提 含量测定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乙醚萃取物 极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射性核废料玻璃固化体结构与化学稳定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文旵 周萘 +1 位作者 Day Delbert E Ray Chandra S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4-658,共5页
用溶解速率法(dissolutionrate)、试样坚固法(productconsistencytest)和蒸汽水化侵蚀法(vaporhydrationtest)对高放射性核废料(HLW)玻璃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作了全面的测试,并对它们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F... 用溶解速率法(dissolutionrate)、试样坚固法(productconsistencytest)和蒸汽水化侵蚀法(vaporhydrationtest)对高放射性核废料(HLW)玻璃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作了全面的测试,并对它们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FTIR分析表明,在较高的HLW包容量的玻璃固化体中,含有较少的容易被水化(PO3)1-的长链单元,因此它们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XRD分析表明,玻璃固化体中分离的(P2O7)4-和(PO4)3-阴离子团被金属离子Fe3+,Cr3+等所连接,形成O—Me—O—P键,不仅提高了玻璃的抗析晶的能力,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化学稳定性.这些高包容量的玻璃固化体的原子比O/(Si+P)为3.7~4.1,从结构上也印证了HLW包容量达70%和75%(质量分数)的玻璃固化体会具有卓越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构 核废料处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类暂时修复材料表面厌氧层厚度的测定
11
作者 谢超 王忠义 +2 位作者 何惠明 韩颖 沈丽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体外测量2种丙烯酸树脂基暂时修复材料固化后的表面厌氧层(oxygen-inhibited layer,OIL)厚度,并观察其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首先建立树脂基体中苯环共轭双键振动峰(1583cm-1)吸光度值与树脂薄膜厚... 目的:体外测量2种丙烯酸树脂基暂时修复材料固化后的表面厌氧层(oxygen-inhibited layer,OIL)厚度,并观察其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首先建立树脂基体中苯环共轭双键振动峰(1583cm-1)吸光度值与树脂薄膜厚度之间的回归直线,然后测定固化后材料表面OIL中苯环共轭双键的吸光度值,代入已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中计算出不同时间点的OIL厚度。结果:2种材料树脂薄膜厚度在200μm以下时,树脂薄膜厚度与苯环共轭双键振动峰吸光度值直线相关。固化后,2种材料的表面OIL厚度在2min以内下降显著,5min后OIL厚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树脂基暂时修复材料固化后会在表面存留一定厚度的OIL,需要进一步研究OIL厚度与树脂修补强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修复材料 丙烯酸类树脂 厌氧层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受阻胺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爱兵 赵芳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73,共3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光稳定剂受阻胺944(HS-944)新的检测方法。通过HS-944与具有紫外吸收的对硝基苯甲酰氯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分别对上层清夜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实现定量分析,对反应后的沉淀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提出了一种针对光稳定剂受阻胺944(HS-944)新的检测方法。通过HS-944与具有紫外吸收的对硝基苯甲酰氯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分别对上层清夜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实现定量分析,对反应后的沉淀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实现光稳定剂HS-944的定性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波长为25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稳定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酰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