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测定大气飘尘中的铅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小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32-34,共3页
介绍和讨论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定量测定大气飘尘中铅的最新技术。从方法原理、技术操作步骤,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进行了论述。这种新技术方法具有结果可靠、操作简易、快捷,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气... 介绍和讨论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与环炉法相结合,定量测定大气飘尘中铅的最新技术。从方法原理、技术操作步骤,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进行了论述。这种新技术方法具有结果可靠、操作简易、快捷,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气体样品,准确度好和精密度高等诸多优点,其检出限达到0.075~0.4μg,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 环炉法 大气飘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成像系统鉴定典型鱼种消化道内微塑料的比较
2
作者 刘子祺 王俊杰 +4 位作者 柯怡 于璐 邬艳妮 孟龄 罗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7,共8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鉴定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关于常规和最新先进仪器系统鉴定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常规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Micr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μ-FTIR)和最新先进的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aser Direct Infrared Imaging System,LDIR)鉴定我国海岸带常见罗非鱼的消化道微塑料丰度及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改进微塑料的鉴定方法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鉴定鱼消化道微塑料丰度(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LDIR鉴别的微塑料丰度为346个/条,μ-FTIR鉴定结果为66个/条。两种方法鉴定的微塑料主要化学组分皆以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为主,其占比相差不大、其中LDIR鉴定的PET占比是42%~51%,而μ-FTIR鉴定的PET占比是64%。两种仪器鉴定的主要微塑料大小及占比不同,LDIR鉴定的微塑料以50~100μm的小粒径为主,其占比为76%~87%,而μ-FTIR鉴定的微塑料以≥100μm的大粒径为主,其占比为80%~94%。与常规μ-FTIR相比,LDIR不仅准确地鉴别了更多微塑料的化学组分,也获得了微塑料的大小和形状等关键信息,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推荐LDIR作为生物体内微塑料鉴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废物 水生动物 塑料的丰度和特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塑料的分析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晓露 白帆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4-670,共7页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免了传统手段采用单组分分离富集过程中物理分选和化学试剂对显微组分造成的影响。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由壳质组、镜质组到惰质组,其脂肪烃含量和含氧基团呈减少趋势,芳香烃含量和芳构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反映生油潜力逐渐减小。壳质组脂族结构以长链脂肪烃为主,有利于生油;镜质组和惰质组以短链为主,有利于生气。壳质组中孢子体的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树皮体、角质体和树脂体的生烃潜力较好。同一种有机显微组分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脂肪族含量降低,芳香烃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组分 衰减全反射(ATR)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微塑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丁钰祥 张家铭 +3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申申 陈汉清 陈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 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塑料废物,其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健康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伴随MPs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影响,开发MPs的有效检测技术或方法尤为重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开发已较为成熟,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在MPs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cal Plane Arra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PA-FTIR)技术作为FTIR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高通量光谱扫描的优势,目前用于MPs的鉴定、分析与表面特性研究,为研究MPs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FPA-PFTIR技术在MPs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着重介绍,同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实现FTIR技术在识别MPs污染问题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检测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技术 焦平面阵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烟气气溶胶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
5
作者 王健 李超 +1 位作者 王欣 葛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54-157,202,共5页
[目的]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建立快速区分模型。[方法]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模型,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烟气烟碱量、烟气水分、焦油量、一氧化... [目的]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建立快速区分模型。[方法]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测定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模型,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烟气烟碱量、烟气水分、焦油量、一氧化碳量进行比较。[结果]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H7、H11、H12、B1、B13和B14与其他样本距离较远,与传统方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结论]显微红外光谱能快速区分同一品牌不同系列卷烟的烟气气溶胶,为卷烟的品质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气溶胶 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的浓香型基酒快速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云翠 吕志远 +5 位作者 刘玉涛 张梦梦 张晨曦 卢春玲 邱振清 汪俊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78,285,共8页
为在线监测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同馏分的质量情况,以摘酒工艺过程中的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乙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酸、丁酸8种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为在线监测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同馏分的质量情况,以摘酒工艺过程中的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乙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酸、丁酸8种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模型。酒精度、乙酸乙酯、乳酸乙酯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己酸乙酯分析模型的R2为0.95,丁酸乙酯、乙酸、己酸检测模型的R2约为0.90,丁酸模型的R2为0.79。8种化合物的红外光谱预测结果与化学值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且化合物含量范围越宽,含量分布越均匀,模型的拟合度越好。不同季节温差大会引起基酒红外吸收光谱波动,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降低,通过温度补偿全局校正的方法建立的检测模型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实现在线自动化摘酒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偏最小二乘法 浓香型基酒 温度补偿全局校正 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的3种石首鱼科鱼类品种区分
7
作者 王世光 杨梦琼 +4 位作者 杨盈悦 梅光明 张小军 黄丽英 顾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27-334,共8页
为实现鲈形目石首鱼科中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的品种快速准确区分,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肌肉样品在4000~650 cm-1范围内的近中红外光谱吸收特征进行了测定,基于特征波段下的光谱吸收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 为实现鲈形目石首鱼科中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的品种快速准确区分,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肌肉样品在4000~650 cm-1范围内的近中红外光谱吸收特征进行了测定,基于特征波段下的光谱吸收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数据建模对3种石首鱼类样品进行品种区分。结果表明:3种鱼类肌肉样本在特征波段1800~650 cm-1下的红外吸光谱选择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 Der)+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和1st Der+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2种方式预处理后进行PCA,3种鱼样本间彼此间距远、无重叠;特征波段1800~650 cm-1下的红外光谱数据经1st Der结合SNV预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时各自聚为一类;特征波段1800~650 cm^(-1)下的红外光谱经过1st Der、SNV、MSC预处理建立的LDA模型和经过SNV、MSC预处理建立的SVM模型测试集准确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中红外光谱吸收特征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能够有效对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进行品种判别,为水产品真实性鉴别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首鱼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种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近红外光谱的蛋白饲料原料与抗生素滤渣的判别分析研究
8
作者 乐婧钰 冯玉超 +4 位作者 宫平 魏佩玲 李阳 索德成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9-274,281,共7页
抗生素滤渣含有微量抗生素成分,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禁止应用到饲料中。针对饲料行业内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抗生素滤渣的行为,目前尚缺少能检测饲料中是否添加抗生素滤渣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定性判别抗生素滤... 抗生素滤渣含有微量抗生素成分,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禁止应用到饲料中。针对饲料行业内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抗生素滤渣的行为,目前尚缺少能检测饲料中是否添加抗生素滤渣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定性判别抗生素滤渣与蛋白饲料原料的方法。以土霉素滤渣、硫酸链霉素滤渣、硫酸粘菌素滤渣、豆粕、棉籽粕、玉米酒精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3种抗生素滤渣的近红外光谱库,然后以光谱库为标准计算验证集样品光谱的全局马氏距离(Global Mahalanobis Distance,GH),并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判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微区光谱建立光谱库,结合GH,能有效判别抗生素滤渣与蛋白饲料原料,且判别结果优于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 抗生素滤渣 饲料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分析微塑料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庆峰 李琴梅 +2 位作者 王佳敏 张裕祥 高峡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2-180,共9页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鉴别了不同粒径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纤维或橡胶碎片),系统阐述了反射、透射、衰减全反射3种测量模式及其微区成像技术在微塑料鉴别分析中的优缺点。基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鉴别了不同粒径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纤维或橡胶碎片),系统阐述了反射、透射、衰减全反射3种测量模式及其微区成像技术在微塑料鉴别分析中的优缺点。基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分析了北京景观水样中的微塑料,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反射 透射 衰减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技术在骨病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建华 黄凤玲 +1 位作者 钱志余 谢捷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0-343,共4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化症等骨病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成像 高分辨 骨病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荧光和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显微组分的热演化规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素平 张景荣 金奎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共10页
镜质体反射率是确定油源岩成熟度最广泛使用的参数,显微荧光强度及其变化也已成为检测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尤其是生油的标志之一,而红外光谱在研究生油母质干酪根的结构、类型和生烃潜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傅立叶红外... 镜质体反射率是确定油源岩成熟度最广泛使用的参数,显微荧光强度及其变化也已成为检测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尤其是生油的标志之一,而红外光谱在研究生油母质干酪根的结构、类型和生烃潜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傅立叶红外显微镜的问世,给单显微组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应用上述方法对一套人工熟化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显微组分的光性演变特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显微组分的生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红外光 组分 烃源岩 热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丽平 赵铁军 +5 位作者 刘建玲 王金洪 宋庆慧 朱嘉 张万强 孔焕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51-2655,共5页
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原位分析雌性Hartley豚鼠胫骨关节软骨的化学组成。红外光谱测定包含三种月龄(1月、2月和3月)和3个软骨层次(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果表明,随着月龄的增加,表层和中层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红移,深层... 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原位分析雌性Hartley豚鼠胫骨关节软骨的化学组成。红外光谱测定包含三种月龄(1月、2月和3月)和3个软骨层次(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果表明,随着月龄的增加,表层和中层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峰位红移,深层吸收峰先红移后蓝移。软骨中胶原蛋白、核酸和蛋白多糖的红外光谱具有如下特征:峰强比I1 657/I1 548,I1 074/I1 548和I1 074/I1 237在软骨表层和中层随月龄递降,而在软骨深层2月龄的比值最低。结果符合关节软骨在不同退变阶段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且显微光谱成像技术转化的各月龄胫骨平台二维图像高度符合相应的病理描述。初步研究显示,显微FTIR技术可原位分析不同层次软骨组织的分子组成,能为研究软骨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位分析铀矿物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林飞 欧光习 +3 位作者 张敏 黎琼 吴迪 尚长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技术,对下庄矿田338矿床矿石中的铀矿物进行了原位无损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KBr压片法)需要剂量大及纯度高的缺陷。实验表明: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位分析铀矿物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用量少(薄...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技术,对下庄矿田338矿床矿石中的铀矿物进行了原位无损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KBr压片法)需要剂量大及纯度高的缺陷。实验表明: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位分析铀矿物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用量少(薄片面积大于20μm×20μm)及原位无损的特性,而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MAPING"功能可以快速、大面积的鉴定不同矿物的接触关系,确定矿石的成分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原位无损分析 铀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视网膜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游 宋占军 +3 位作者 晋凌云 马萍 单清 钱焕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FTIR)技术研究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化学组成。方法在显微FTIR仪下选取正常Wistar大鼠视网膜冰冻切片上同一部位的感光细胞外节、外核层和内丛状层,分别测定反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各化学基团振动... 目的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FTIR)技术研究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化学组成。方法在显微FTIR仪下选取正常Wistar大鼠视网膜冰冻切片上同一部位的感光细胞外节、外核层和内丛状层,分别测定反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各化学基团振动吸收峰的来源和吸收强度,研究视网膜此三层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差异。结果外节层CH2基团(2925cm-1、2853cm-1)、CO基团(1738cm-1)和CH基团(3014cm-1)的吸收值均最高。外核层酰胺Ⅰ带(1660cm-1)、PO-2基团(1243cm-1和1089cm-1)吸收值最大。内丛状层CH2、CO和CH基团的吸收介于前两者之间,而酰胺Ⅰ带、PO-2基团吸收最少。结论显微FTIR技术可原位分析视网膜组织,在分子水平为其化学组成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热分析mLLDPE/EVA共混体系的结晶过程
15
作者 吴彤 宋亮 +1 位作者 吴刚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30,共4页
采用显微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mLLDPE/EV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通过采集150℃~67℃连续降温过程的显微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在等压条件下的van′tHoff关系式推导计算特征基团在降温结晶过程中起点和终点振动的两种能态吸光度... 采用显微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mLLDPE/EV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通过采集150℃~67℃连续降温过程的显微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在等压条件下的van′tHoff关系式推导计算特征基团在降温结晶过程中起点和终点振动的两种能态吸光度比值的变化和振动能态转变的表观焓变。对比DSC分析结果来看,结晶过程中观察到的两个放热峰分别对应着mLLDPE和EVA的富集区。而从计算得到的各种特征基团在两个放热峰处表观焓变的数据可知,共混物中亚甲基的弯曲振动的表观焓变数值最大,表明在结晶过程中,亚甲基的弯曲振动方式对mLLDPE和EVA分子链段向各自富集区迁移和规整排列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酯 结晶过程 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 表观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鉴定纸张圆珠笔字迹及书写时间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雅琴 蒋晓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86-888,共3页
本文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 ,测定了不同圆珠笔在不同纸张上书写字迹油墨的红外光谱。比较了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不同品牌的圆珠笔字迹的红外光谱是不同的 ,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也是不同的... 本文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技术 ,测定了不同圆珠笔在不同纸张上书写字迹油墨的红外光谱。比较了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不同品牌的圆珠笔字迹的红外光谱是不同的 ,零时测定和三个月测定的红外光谱也是不同的。讨论了影响书写时间鉴定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技术 笔迹鉴定 书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白酒总酸和总酯 被引量:35
17
作者 彭帮柱 龙明华 +1 位作者 岳田利 袁亚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219,共4页
该文研究白酒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解析不同白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用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102-5446cm^-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 该文研究白酒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解析不同白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用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102-5446cm^-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模型,效果较好。其中,总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6.7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48g/L,总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5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85g/L,进一步对总酸和总酯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总酸模型验证集的相关系数为99.2%,预测标准偏差为0.074g/L;总酯模型验证集的相关为99.7%,预测标准偏差为0.134g/L,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白酒生产中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 白酒 总酸 总酯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志军 彭明生 +1 位作者 谢先德 苑执中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金刚石的形成是一个结晶物化条件变异 ,原始物质变换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杂质N、H等在其中的分布不均匀 ;同一晶体的中心部位其氮聚合态的转变时间与边缘相差约 60 2Ma;金刚石中的成键氢以对应 -C...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金刚石的形成是一个结晶物化条件变异 ,原始物质变换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杂质N、H等在其中的分布不均匀 ;同一晶体的中心部位其氮聚合态的转变时间与边缘相差约 60 2Ma;金刚石中的成键氢以对应 -CH3 的C -H键形式存在要比对应于 >C =CH2 的C -H键形式存在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挥发分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邬蓓蕾 林振兴 +1 位作者 王群威 林力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中挥发分的数学模型,并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建模参数。并用此分析方法,测定无烟煤中的挥发分,结果与国标的高温炉隔绝空气加热法的相对误差小于6.0%,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小于4.0%。实...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中挥发分的数学模型,并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建模参数。并用此分析方法,测定无烟煤中的挥发分,结果与国标的高温炉隔绝空气加热法的相对误差小于6.0%,方法的精密度(RSD,n=10)小于4.0%。实验表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煤炭的低含量挥发分可行,且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煤炭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花椒药材鉴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培英 陶朝阳 +1 位作者 朱斌 陆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本实验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定性鉴别花椒属生药材。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花椒药材 ,且与经典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 ,是一种快速、简便。
关键词 花椒 药材鉴别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