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法在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芳 李伟岭 +3 位作者 江兆玲 王米 郑文丽 薛飞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3,共3页
对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进行荧光光谱鉴定。结果显示,对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的荧光光谱与其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相比均发生变化,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 对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进行荧光光谱鉴定。结果显示,对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的荧光光谱与其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相比均发生变化,苯甲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和苯胺-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合成成功。研究表明,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鉴定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的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抗原-载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AM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建立
2
作者 熊千波 沙洲 +2 位作者 魏荣 尼博 杨凌宸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制备荧光标记分子5-FAM多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5-FAM分子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采用活泼酯法将5-FAM分子偶联至血蓝蛋白(KLH),随后免疫SPF级小鼠获得针对5-FAM分子的多克隆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 为制备荧光标记分子5-FAM多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5-FAM分子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采用活泼酯法将5-FAM分子偶联至血蓝蛋白(KLH),随后免疫SPF级小鼠获得针对5-FAM分子的多克隆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5-FAM分子包被质量浓度为0.50μg/mL,用PBS 37℃包被2 h后4℃过夜包被,5%脱脂奶粉37℃封闭1 h,多克隆抗体1:1000稀释后37℃孵育0.5 h,二抗1:5000稀释后37℃孵育1 h为最优反应条件;经验证,本方法与CY5、HEX、VIC和ROX等常见小分子无交叉反应,能够检测出12800倍稀释的阳性血清,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7%。结果说明: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5-FAM相关分子的血清学检测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AM 偶联抗原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毒素大田软海绵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士英 周玉 +5 位作者 任洪林 霍方珍 潘风光 柳增善 于师宇 于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9,54,共5页
为了建立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活泼酯法将OA分子中的羧基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偶联,人工制备OA的免疫抗原(OA-IgG)和检测抗原(OA-BSA),经电泳、动物实验及ELISA法进行了鉴定,完全抗原的偶联成功,为利用杂... 为了建立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活泼酯法将OA分子中的羧基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偶联,人工制备OA的免疫抗原(OA-IgG)和检测抗原(OA-BSA),经电泳、动物实验及ELISA法进行了鉴定,完全抗原的偶联成功,为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OA的单克隆抗体和海产品OA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 活泼酯法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氨嗪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芳琴 金邦荃 +1 位作者 侯翔 王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45,共3页
本研究拟通过抗原合成、多克隆抗体制备等途径建立快速的环丙氨嗪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戊二醛桥连法,偶联半抗原环丙氨嗪和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制备酶联检测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紫外光谱和气相-... 本研究拟通过抗原合成、多克隆抗体制备等途径建立快速的环丙氨嗪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戊二醛桥连法,偶联半抗原环丙氨嗪和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制备酶联检测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紫外光谱和气相-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在紫外265ntll波长处得到环丙氨嗪-BSA吸收峰;在红外3350-3300cm^-1、1660—1500cm^-1和1695~1665cm^-1波长处分别得到环丙氨嗪-BSA和环丙氨嗪-OVA特征性偶联吸收峰,证实本试验人工合成的2对抗原均偶联成功。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的偶联比分别达到25.9:1、23.1:1,为进一步制备抗血清和酶联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氨嗪 人工抗原 光谱鉴定 抗原 戊二醛桥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闫东明 于师宇 +5 位作者 任洪林 周玉 孟宪梅 林超 柳增善 卢士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00,抗体亲和常数为3.71×106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抗原 单克隆抗体 亲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BSA不同表位构型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丽华 刘文泰 +4 位作者 戴军 窦玉红 王茹 刘艳臣 彭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测免疫原性及其抗体特异性。结果: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血清与大黄素反应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44 0±357.771和1∶440±219.089,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6)。分别与大黄素等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反应,前者对大黄素有较高特异性,抗原结合效价可达1∶1 843.2±457.947。后者对大黄素的特异性较低,结合效价仅为1∶8.8±4.382。结论:两种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表位构型不同,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免疫原性较高、大黄素特异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抗体反应 双向免疫扩散法 大黄素 抗原-载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