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锆偶联剂改善生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利 梁文鑫 +1 位作者 栗培龙 龚芳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了提高生物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黏附性,采用铝锆偶联剂对石灰岩集料进行改性.采用改进水煮试验、接触角试验分析铝锆偶联剂对生物沥青与石灰岩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基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分析微观变化和改性机理;采用沥青混合... 为了提高生物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黏附性,采用铝锆偶联剂对石灰岩集料进行改性.采用改进水煮试验、接触角试验分析铝锆偶联剂对生物沥青与石灰岩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基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分析微观变化和改性机理;采用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对石灰岩集料性能变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0.2%铝锆偶联剂掺量下的15 min水煮试验中,生物沥青质量损失率相较改性前降低了20.52%;铝锆偶联剂使石灰岩集料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生物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配伍率提升;红外光谱表明改性石灰岩集料表面引入了铝锆偶联剂的有机长链;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铝锆偶联剂能在石灰岩集料表面形成薄膜,完成化学包裹;改性后的生物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与冻融劈裂强度比相较于改性前分别提升了7.91%与1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铝锆偶联剂 石灰岩 黏附性 生物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酸大分子偶联剂乳液的合成及其在回收玻璃纤维增强高温尼龙的界面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博翔 王智玉 +2 位作者 沈洋 傅雅琴 钱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为提升回收玻璃纤维(Recycled glass fiber,rGF)在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价值,制备用于rGF表面处理的耐高温型玻璃纤维浸润剂。以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酸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然... 为提升回收玻璃纤维(Recycled glass fiber,rGF)在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价值,制备用于rGF表面处理的耐高温型玻璃纤维浸润剂。以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酸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然后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大分子偶联剂(PAA-KH550);通过调控ODPA与ODA单体比例,制备得到稳定分散的自乳化PAA-KH550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对乳液的粒径、化学结构及PAA-KH550乳液固化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纤维强力机、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及复合材料界面评价装置对乳液涂覆的GF进行形貌观察、单丝性能测试、浸润性测试及与聚酰胺46(PA46)的界面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乳液平均粒径均为110~125 nm,且粒径分布较小;PAA-KH550乳液固化膜耐高温性能优于PAA乳液固化膜,其5%热分解温度(T_(d5))在350℃以上;制得的乳液能在rGF表面均匀成膜,有效弥补纤维表面缺陷,从而提升rGF的力学性能。此外,乳液涂敷固化后在纤维表面形成的涂层可有效提高纤维表面能,有助于改善GF与PA46的界面结合性能;实验测得经PAA-KH550乳液处理的GF/PA46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最高达到(31.29±6.39)MPa,相比未经乳液处理的样品提高了37%。制备的水体系分散稳定的PAA乳液和PAA-KH550乳液,将其应用于rGF表面可有效恢复rGF的综合性能,同时可改善与PA46的界面结合,提高rGF/PA46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为rGF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玻璃纤维 聚酰胺酸 大分子偶联剂 高温尼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对LiMn_(2)O_(4)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蔡海洋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孟德轩 刘超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3,30,共7页
通过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在LiMn_(2)O_(4)表面包覆TiO_(2),研究包覆处理对LiMn_(2)O_(4)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0℃下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可使TiO_(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表面包覆不改变LiMn... 通过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在LiMn_(2)O_(4)表面包覆TiO_(2),研究包覆处理对LiMn_(2)O_(4)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0℃下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可使TiO_(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表面包覆不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但能明显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特别是高温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包覆TiO_(2)后的LiMn_(2)O_(4)材料在55℃、5C下比容量为75.34 mAh/g,高于原始材料的比容量(43.05 mAh/g);经150次循环后,未包覆TiO_(2)的材料容量保持率为62.85%,包覆TiO_(2)后的材料容量保持率提高至77.27%。表面处理后LiMn_(2)O_(4)电化学性能提升的原因是TiO_(2)包覆层减少了正极材料中Mn的溶解,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降低了电极极化和电荷转移阻抗,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及Li+的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Mn_(2)O_(4) TiO_(2) 钛酸酯偶联剂 表面包覆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种类和用量对铁氧体注塑磁体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熊君 孙威 +3 位作者 张鹏杰 马斌 缪冰锋 阚绪材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280-283,共4页
首先在配料混合阶段对磁粉分别添加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挤出造粒法得到塑磁颗粒,再通过注射成型制备铁氧体塑磁产品,重点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注塑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硅烷偶联剂制备得到注塑铁... 首先在配料混合阶段对磁粉分别添加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采用挤出造粒法得到塑磁颗粒,再通过注射成型制备铁氧体塑磁产品,重点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注塑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硅烷偶联剂制备得到注塑铁氧体的磁性能都较高,KH-792(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制得注塑磁体的力学性能最好,而钛酸酯作偶联剂制得塑磁颗粒的流动性较低,注射成型过程中取向变差,注塑磁体的磁性能较低。对铁氧体磁粉使用KH-792进行表面处理,偶联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优选为1.0%。磁粉经过表面处理后再制得塑磁颗粒的流动性能较未处理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表面改性 铁氧体 注塑磁体 磁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炭黑导电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鹏波 杜仕国 +1 位作者 闫军 施冬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研究了三种钛酸酯偶联剂NTC 4 0 1、CT 136、JSC ,两种硅烷偶联剂KH 5 5 0、KH 5 70对炭黑导电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TC 4 0 1、CT 136、JSC后体系的电阻升高 ,而KH 5 5 0、KH 5 70降低了体系的电阻值 ,其中以加入质量分数... 研究了三种钛酸酯偶联剂NTC 4 0 1、CT 136、JSC ,两种硅烷偶联剂KH 5 5 0、KH 5 70对炭黑导电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TC 4 0 1、CT 136、JSC后体系的电阻升高 ,而KH 5 5 0、KH 5 70降低了体系的电阻值 ,其中以加入质量分数为 2 5 %的KH 5 5 0效果最好。利用SEM分析了加入KH 5 5 0对炭黑与树脂的界面状态的影响 ,并研究了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对导电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导电涂料 KH-570 钛酸酯偶联剂 导电性能 硅烷偶联剂 树脂 影响 CT-1 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改性对脱水坡缕石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杜菲 何林 管琪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77,共3页
通过实验,得到铝锆偶联剂和XD-172硅烷类偶联剂最佳改性工艺,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对脱水坡缕石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段性能影响较小,但在超过200℃的高温阶段,脱水坡缕石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可提高50%以上,磨损率可... 通过实验,得到铝锆偶联剂和XD-172硅烷类偶联剂最佳改性工艺,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对脱水坡缕石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段性能影响较小,但在超过200℃的高温阶段,脱水坡缕石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可提高50%以上,磨损率可降低约70%,两种偶联剂改性效果都显著,但总体上铝锆偶联剂改性效果明显优于XD-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锆偶联剂 XD-172硅烷类偶联剂 脱水坡缕石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在钢结构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邱童 王国建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填料和防火助剂在涂料中的分散状况是影响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对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可使填料与基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从... 填料和防火助剂在涂料中的分散状况是影响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对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可使填料与基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从而提高防火涂料的耐腐蚀性、物理性能以及装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涂料 耐腐蚀 装饰性 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淑荣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3-37,共5页
硅烷偶联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在聚合物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概括地论述了它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征,反应机理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烷偶联剂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青 刘亚群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28-333,共6页
本文介绍了有机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偶联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硅烷类偶联剂 有机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处理PZT压电陶瓷效果研究
10
作者 刘爱云 张建芹 +1 位作者 陶炜 王清海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3,166,共3页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PZT压电陶瓷的表面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照片对比了不同偶联剂的处理效果,同时与未经偶联剂处理的陶瓷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了偶联剂处理前、后陶瓷与高分子树脂之间的结合力,经硅烷偶联剂KH-55...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PZT压电陶瓷的表面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照片对比了不同偶联剂的处理效果,同时与未经偶联剂处理的陶瓷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了偶联剂处理前、后陶瓷与高分子树脂之间的结合力,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陶瓷与高分子树脂间互相浸润、渗透,增加了二者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表面处理 PZT压电陶瓷 钛酸酯偶联剂 KH一5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在LDPE填充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凡瑞 《黑龙江石油化工》 1998年第4期13-15,共3页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处理CaCO3、Sb2O3填料表面微观的结构变化及对LDPE/CaCO3、LDPE/Sb2O3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了LDPE/CaCO3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具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改善了LDP...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处理CaCO3、Sb2O3填料表面微观的结构变化及对LDPE/CaCO3、LDPE/Sb2O3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了LDPE/CaCO3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具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改善了LDPE/Sb2O3体系的阻燃性及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LDPE 填充 性能 偶联剂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对包硅铝钛白粉表面的有机改性 被引量:34
12
作者 林玉兰 王亭杰 +1 位作者 覃操 金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The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TiO2 particles with titanate coupling reagent,which was pre-coated with double layers of SiO2 and Al2O3,was studied.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particles exhibited hydropho... The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TiO2 particles with titanate coupling reagent,which was pre-coated with double layers of SiO2 and Al2O3,was studied.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particles exhibited hydrophobic characteristics.The modification state of the particle surfac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pyrolytic gas chromatography,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The titanate coupling reagent binding with the hydroxyl on the particle surface was analyzed.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re-modification and post-modification particles were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钛酸酯 表面改性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姚海松 刘伟区 +1 位作者 侯孟华 申德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采用侧链氨基硅油(AEAPS)和小分子偶联剂KH-560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氨基硅油高分子偶联剂(APCA)并用作双酚A型环氧树脂(EP)/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体系的改性剂,系统研究了改性剂含量等对改性环氧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 采用侧链氨基硅油(AEAPS)和小分子偶联剂KH-560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氨基硅油高分子偶联剂(APCA)并用作双酚A型环氧树脂(EP)/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体系的改性剂,系统研究了改性剂含量等对改性环氧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断裂面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PCA能明显提高固化体系的性能,其中环氧树脂经10份APCA-60改性后,与未改性环氧相比,抗冲强度提高了近一倍,断裂伸长率增加了94.55%,拉伸强度也提高了59.55%,而Tg也提高了5℃,达到了明显的增强增韧和提高耐热性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偶联剂 氨基硅油 环氧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表面分析与表面偶联剂处理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新东 丘哲明 +1 位作者 王斌 杨建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通过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PBO纤维表面涂层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单丝拔出实验研究了偶联剂浓度与单丝拔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涂层是由几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用偶联剂表面处理后 ,纤维单丝拔出强度得到了提... 通过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PBO纤维表面涂层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单丝拔出实验研究了偶联剂浓度与单丝拔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涂层是由几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用偶联剂表面处理后 ,纤维单丝拔出强度得到了提高 ,其中用KH5 6 0处理后的强度要比经KH5 5 0 ,KH5 70 ,KH5 90处理的强度高 ,提高率最高可达 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表面分析 表面偶联剂 涂层 表面处理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及油石界面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肖庆一 钱春香 解建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试验探讨了偶联剂作为油石界面改性剂对沥青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可能性 .试验发现 ,偶联剂无论对酸性花岗岩石料还是中性玄武岩石料的沥青混凝土性能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添加偶联剂的沥青 ,对石料的黏附等级达到 5级 ,而改性前的沥青与... 试验探讨了偶联剂作为油石界面改性剂对沥青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可能性 .试验发现 ,偶联剂无论对酸性花岗岩石料还是中性玄武岩石料的沥青混凝土性能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添加偶联剂的沥青 ,对石料的黏附等级达到 5级 ,而改性前的沥青与花岗岩和玄武岩的黏附等级仅为2级和 3级 ;马歇尔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混凝土提高 1 0 %~ 2 0 % ,马歇尔模数提高约 6%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提高 1 8%~ 2 8% ,3次冻融循环后的劈裂强度比相对于基质沥青混凝土提高 2 5 %~33% .红外光谱分析证实 ,偶联剂在花岗岩和玄武岩石料表面均形成一层偶联层 .消耗石料表面残留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油石界面 沥青混凝土 花岗岩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李凯夫 戴东花 +2 位作者 谢雪甜 李晓增 彭万喜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重点研究了钛酸酯和铝酸酯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通过ESEM和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揭示了两种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加入钛酸酯或铝酸酯可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重点研究了钛酸酯和铝酸酯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通过ESEM和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揭示了两种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加入钛酸酯或铝酸酯可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随着钛酸酯或铝酸酯用量增大,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钛酸酯使木塑复合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加入铝酸酯则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偶联剂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在无机填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7
作者 魏明坤 王雪飞 +1 位作者 宋剑敏 陈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0-42,共3页
简要介绍了钛酸酯偶联剂在无机填料中的用法和适用范围。并介绍了钛酸酯偶联剂的两种偶联机理 (化学键理论和配位理论 )
关键词 钛酸酯 偶联剂 无机填料 应用 配位理论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在碳酸钙填充PVC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瞿雄伟 姬荣琴 +1 位作者 潘明旺 张留成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84-88,共5页
用红外光谱分析( FTIR)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碳酸钙填料的活化作用,探讨活化碳酸钙对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经钛酸酯 偶联剂处理,改善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流变性能,冲击强度... 用红外光谱分析( FTIR)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碳酸钙填料的活化作用,探讨活化碳酸钙对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经钛酸酯 偶联剂处理,改善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流变性能,冲击强度比未处理碳酸钙的冲 击强度提高了56%,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形貌,揭示形态结 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碳酸钙 PVC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红外光谱分析 填充塑料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三聚体和偶联剂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毛科人 邱建辉 +2 位作者 徐方圆 孙振乾 谢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9-643,共5页
用传统的高分子树脂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高分子树脂的渗透、润湿性能较差 ,容易增加纸张光泽 ;会产生内应力加速纸张老化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研究了一种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新方法 ,采用低分子预聚物 ... 用传统的高分子树脂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高分子树脂的渗透、润湿性能较差 ,容易增加纸张光泽 ;会产生内应力加速纸张老化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研究了一种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新方法 ,采用低分子预聚物 HDI三聚体对纸张聚氨酯化 ,并用偶联剂 KH-5 5 0协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处理工艺中各种因素对纸张拉伸干强度的影响 ;并通过对拉伸湿强度、光泽度的测试和酸碱加速老化、干热加速老化等试验验证了 HDI三聚体和 KH-5 5 0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作用 ,并用 DSC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 ,这种处理方法在保护纸张原有质感的同时提高了纸张强度 ,降低了纸纤维的吸湿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保护 HDI三聚体 偶联剂 纸质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_3/PVC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余海峰 张玲 +1 位作者 包华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1,125,共4页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添加了改性纳米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由疏油变为亲油;改性后的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与PVC基体之间的结合良好。复合...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添加了改性纳米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由疏油变为亲油;改性后的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与PVC基体之间的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当m(CaCO3)∶m(PVC)=20∶10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为纯PVC的5倍多,而拉伸强度仅减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纳米CACO3 PVC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