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OF的合成及其对偶氮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性能
1
作者 田喜强 刘恩鑫 +2 位作者 叶文静 安晋辉 徐鹏宇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68,共4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Co-MOF,然后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缺陷Co-MOF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和刚果红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Co-MOF衍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Co-MOF,然后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缺陷Co-MOF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和刚果红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Co-MOF衍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Co-MOF催化剂在甲基橙和刚果红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其中,于焙烧温度200℃合成的Co-MOF-200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效果高于其他焙烧温度合成的Co-MOF衍生物催化剂,这归因于其特殊的缺陷结构和暴露较多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缺陷 偶氮染料 催化剂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包覆nZVI@Fe_(3)O_(4)类Fenton体系对偶氮染料的降解
2
作者 钟金魁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新昊 张尹 高原虎 朱彩亚 周鑫悦 王思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41-4353,共13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和stober水解法合成了SiO_(2)@nZVI@Fe_(3)O_(4)复合材料,并采用SEM-EDS、TEM、XRD、FTIR、VSM和XPS对其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SiO_(2)@nZVI@Fe_(3)O_(4)为非均相催化剂与H_(2)O_(2)耦合构建类Fenton体系... 通过液相还原法和stober水解法合成了SiO_(2)@nZVI@Fe_(3)O_(4)复合材料,并采用SEM-EDS、TEM、XRD、FTIR、VSM和XPS对其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SiO_(2)@nZVI@Fe_(3)O_(4)为非均相催化剂与H_(2)O_(2)耦合构建类Fenton体系,考察该体系对偶氮类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SiO_(2)包覆后nZVI@Fe_(3)O_(4)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得到提高,由其构建的类Fenton反应体系能促进Fe^(2+)和HO·的生成.在25℃,pH3,H_(2)O_(2)浓度为15mmol/L,材料投加量为0.6g/L的条件下,刚果红、橙黄Ⅱ和酸性黑210的去除率分别为99.68%、98.14%和99.35%.复合材料在循环利用3次后对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仍保持在79%以上,表明SiO_(2)@nZVI@Fe_(3)O_(4)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催化性能.活性氧物种淬灭实验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SiO_(2)@nZVI@Fe_(3)O_(4)类Fenton体系对偶氮染料的去除机理主要是通过nZVI的还原作用和HO·的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ZVI@Fe_(3)O_(4) SiO_(2)包覆 类FENTON 偶氮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裂解步骤对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影响
3
作者 王超 刘健 +1 位作者 季荣 夏建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9,共5页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已逐渐成为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并且该项目的快速检测方法也逐渐被各大检测认证机构所运用,但大部分关于该快速检测方法中还原裂解步骤的问题却鲜有提及。文章着重讨论关于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还原裂解步...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已逐渐成为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并且该项目的快速检测方法也逐渐被各大检测认证机构所运用,但大部分关于该快速检测方法中还原裂解步骤的问题却鲜有提及。文章着重讨论关于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还原裂解步骤,以及相关因素对试验数据和精确性的影响,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归纳。研究结果表明,还原裂解时间和振荡条件对裂解效率有很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 快速检测 还原裂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纳米导模共振结构的偶氮染料薄膜偏振片研究(特邀)
4
作者 江昊男 范祯桂 +6 位作者 邱健滨 李元行 陈宇怀 郑文俊 杨思恩 陈恩果 郭海成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高性能薄膜偏振片一直是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线栅偏振片,它在保持高二向色性的同时实现了小于微米级的厚度,是高对比度超薄LCD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氮染料(Azo Dye,AD)... 高性能薄膜偏振片一直是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线栅偏振片,它在保持高二向色性的同时实现了小于微米级的厚度,是高对比度超薄LCD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氮染料(Azo Dye,AD)类各向异性材料因其光致转向和强各向异性吸收的特点,拥有制备简单、厚度薄、大二向色性比(Dichroic Ratio,DR)等优势,被看作是用于超薄LCD显示器的高性能薄膜偏振片的理想材料。然而,AD在强线偏振光照射下,分子排列易被破坏导致性能下降,分子结构调控可以使其稳定性提升,但同时也使DR性能急剧下滑,因此,对其进行结构化调控以提升性能亟需突破。通过在AD薄膜层上引入纳米导模共振周期性结构,将分子级各向异性吸收和结构级强共振吸收相结合,实现了AD薄膜偏振片的双重吸收增强。通过针对纳米导模共振单元和薄膜层厚度的优化,与150 nm单一AD薄膜偏振片相比,实现平均DR提升83.3%,最小和最大值分别达到40.5%和149.5%,而偏振片总体厚度仅为220 nm。这项研究为AD高性能薄膜偏振片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思路,在高对比度超薄LCD显示设备的研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取向技术 薄膜偏振片 偶氮染料 液晶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诱导相变萃取快速测定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
5
作者 卢鸯 王晓晴 +2 位作者 王玲霞 王一薇 吴婷桦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改进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测试方法,采用氯化胆碱(ChCl)和六氟异丙醇(HFIP)合成的疏水性低共熔溶剂(DES)作为诱导剂,诱导乙腈和水样分离,快速萃取水相中还原得到的芳香胺。通过考察DES合成条件及其体积、乙腈体积等参数对芳香胺萃取... 为改进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测试方法,采用氯化胆碱(ChCl)和六氟异丙醇(HFIP)合成的疏水性低共熔溶剂(DES)作为诱导剂,诱导乙腈和水样分离,快速萃取水相中还原得到的芳香胺。通过考察DES合成条件及其体积、乙腈体积等参数对芳香胺萃取效率的影响,优化前处理过程。结果表明:由ChCl和HFIP按照1∶3的物质的量比合成的DES能实现乙腈和水相的有效分离,且对芳香胺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及选择性。21种芳香胺在0.25~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将建立的方法进行回收率和实际样品验证,所得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所建立的新方法大幅减少了有机溶剂用量,且萃取和富集同步完成,操作简单,适合于日常快速检测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DES) 溶剂诱导相变萃取(SIPTE)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 芳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性生物质炭强化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倪小岚 杨波 +1 位作者 徐辉 刘方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针对偶氮染料厌氧降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研究投加磁性生物质炭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考察铁碳材料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强化作用以及这种强化如何促进偶氮染料降解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的外... 针对偶氮染料厌氧降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研究投加磁性生物质炭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考察铁碳材料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强化作用以及这种强化如何促进偶氮染料降解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的外加碳源条件下,投加磁性生物质炭可使厌氧污泥降解偶氮染料的效率提升至97.1%,较空白组提升了23%~37%,同时,甲烷产量较空白组降低6%~16%,这一变化归因于磁性生物质炭诱导有效电子供体(电活性菌氧化胞内有机物产生的电子)为更多的染料所利用。因此,磁性生物质炭优化了厌氧生物处理的电子传递路径,促进了偶氮染料的降解。投加磁性生物质炭的厌氧反应器中,富集了大量电活性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具有染料降解能力的隐杆菌门_vadinHA17(Bacteroidetes_vadinHA17);同时,在该反应器中,嗜氢型产甲烷菌相较嗜乙酸型产甲烷菌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厌氧生物降解 磁性生物质炭 种间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高锰酸钾-过一硫酸盐体系的构建及对偶氮染料活性黄K-RN的降解
7
作者 张铭阳 孙志华 +3 位作者 陈翠忠 王健康 姬钰 赵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16-4227,共12页
为解决水中偶氮染料难降解的问题,构建了电-高锰酸钾-过一硫酸盐体系(E-PM-PMS体系),以活性黄K-RN为目标偶氮染料,考察了PM浓度、PMS浓度、电流密度、初始pH、水体背景对活性黄K-RN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E、PM、PMS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为解决水中偶氮染料难降解的问题,构建了电-高锰酸钾-过一硫酸盐体系(E-PM-PMS体系),以活性黄K-RN为目标偶氮染料,考察了PM浓度、PMS浓度、电流密度、初始pH、水体背景对活性黄K-RN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E、PM、PMS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PM浓度为0.8 mmol·L^(−1)、PMS浓度为1 mmol·L^(−1)、电流密度为26.29 mA·cm^(−2)、初始pH为6、硫酸钠浓度为50 mmol·L^(−1)的条件下,反应20 min对活性黄K-RN的降解率为95.8%,反应120 min对活性黄K-RN的矿化率为47.96%.电子自旋共振(ESR)测试证明,E-PM-PMS体系在降解活性黄K-RN的过程中产生了SO_(4)^(·−)、·OH、^(1)O_(2)和^(·)O_(2)^(−)等活性氧物种,E-PM-PMS体系降解活性黄K-RN是以自由基为主导的降解过程.此外,考察了E-PM-PMS体系对不同染料有显著的降解效果.该研究提出的E-PM-PMS体系为偶氮染料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高锰酸钾 过一硫酸盐 偶氮染料 活性黄 K-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型三维多孔纳米镍催化偶氮染料脱色性能
8
作者 彭秀英 高小艳 +1 位作者 王松柏 刘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偶氮染料是纺织印染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大量排放会严重危害生物健康。为了开发一类有效的纳米催化剂对废水中的偶氮染料进行脱色,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将Fe、Co元素掺杂到镍纳米材料中形成了具有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的三元金属... 偶氮染料是纺织印染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大量排放会严重危害生物健康。为了开发一类有效的纳米催化剂对废水中的偶氮染料进行脱色,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将Fe、Co元素掺杂到镍纳米材料中形成了具有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的三元金属纳米材料(Fe-Co-Ni NPs)。所制备的三元合金纳米材料为三维网状结构,少量的Fe、Co元素掺杂获得了更高的饱和磁化率,而未改变镍的多晶结构。在硼氢化钠存在条件下,由于多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Fe-Co-Ni NPs对刚果红的还原降解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2 min即可完全脱色,表观速率常数为1.24 min^(−1),明显优于二元Fe-Ni(1.00 min^(−1))、Co-Ni(0.96 min^(−1))及单金属Ni(0.83 min^(−1))纳米晶。Fe-Co-Ni NPs对其它偶氮染料甲基橙、直接红80及硝基苯酚类物质的还原降解也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性能。总之,该三元金属催化剂易于合成、成本低,对偶氮染料脱色效果好、稳定性高且可重复使用,非常适合工业偶氮废水的前期脱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镍基催化剂 催化还原 偶氮染料 硼氢化钠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杨超 柯丽霞 +2 位作者 龚仁敏 刘慧君 孙影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用低值的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对苋菜红、日落黄两种偶氮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目的是寻求经济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考察了pH、染料浓度、吸附剂量、吸附剂粒径、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 用低值的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对苋菜红、日落黄两种偶氮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目的是寻求经济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考察了pH、染料浓度、吸附剂量、吸附剂粒径、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初始pH2,两种偶氮染料的去除率较高。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式,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偶氮染料废水处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生物吸附 偶氮染料 苋菜红 日落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对偶氮染料的降解及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孙红文 黄国兰 +3 位作者 丛丽莉 邵敏 石静 赖成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通过研究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斜生栅藻( Scenedes m us obliquus) 对偶氮染料的降解作用,筛选出优势藻种... 通过研究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斜生栅藻( Scenedes m us obliquus) 对偶氮染料的降解作用,筛选出优势藻种并优化降解条件;对单偶氮染料进行了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关系( Q S B R) 研究.3 种藻均能利用偶氮染料为其生长的唯一 C、 N 源,使染料脱色,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更强的脱色能力;且藻在无 N 环境中的脱色率明显高于无 C 和正常环境;p H 值对染料脱色影响较大,最佳p H 值为中性;不同结构的单偶氮染料生物降解性相差很大,脱色率为9 .1 % (89 .8 % , Q S B R 研究表明, 偶氮键的最低未占据轨道能量是控制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而脱色率与染料的分子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绿藻 生物降解 定量结构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1
作者 董振 刘亮 +2 位作者 郝艳 蒋继宏 刘伟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偶氮染料易于合成、着色能力强,使用广泛。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偶氮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探索高效节能、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偶氮染料治理方法已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 偶氮染料易于合成、着色能力强,使用广泛。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偶氮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探索高效节能、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偶氮染料治理方法已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法脱色偶氮染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废水 脱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染料吸附和光催化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50
12
作者 范山湖 孙振范 +1 位作者 邬泉周 李玉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料的吸附显著减少;碱性(pH=9)条件下两种染料不发生吸附.光催化反应结果显示,碱性条件或酸性条件下两种染料降解速度都很快.说明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光催化反应按不同机理进行.酸性条件下,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光催化氧化在溶液中进行.提出了一个碱性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经过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表观一级方程,形式上和准一级L-H方程十分相似,但其含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偶氮染料 吸附 动力学 有机污染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偶氮染料释放的致癌芳香胺 被引量:21
13
作者 牛增元 罗忻 +2 位作者 叶曦雯 王卉卉 李晶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偶氮染料还原裂解产生的21种芳香族伯胺进行同时测定。塑料用有机溶剂溶解或溶胀,释放其中存在的偶氮染料,在连二亚硫酸钠的强还原性环境中,偶氮染料被还原为芳香胺。用甲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偶氮染料还原裂解产生的21种芳香族伯胺进行同时测定。塑料用有机溶剂溶解或溶胀,释放其中存在的偶氮染料,在连二亚硫酸钠的强还原性环境中,偶氮染料被还原为芳香胺。用甲基叔丁基醚提取芳香胺,提取液浓缩后用甲醇-水(1∶1,v/v)定容,HPLC-MS检测。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0.1%(v/v)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选择离子监测(SIM)采集数据,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21种芳香胺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出限为0.5mg/kg。除个别物质外,在空白塑料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为60.1%~12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0%。本研究表明电子电气塑料部件中的禁用偶氮染料还原产生的芳香胺能够被定性定量测定,本方法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偶氮染料 芳香胺 塑料 电子电气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均相光催化还原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克斌 赵锋 +2 位作者 魏红 张涛 王勤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12-1818,共7页
以磷钨酸(H3PW12O4,PW12)为光催化剂,在异丙醇作为电子给体的条件下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AR3R)进行光催化均相还原脱色研究.循环伏安测试、暗反应和O2竞争抑制等实验结果表明,杂多蓝PW12O440-对AR3R具有明显的还原脱色作用.研究了催化... 以磷钨酸(H3PW12O4,PW12)为光催化剂,在异丙醇作为电子给体的条件下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AR3R)进行光催化均相还原脱色研究.循环伏安测试、暗反应和O2竞争抑制等实验结果表明,杂多蓝PW12O440-对AR3R具有明显的还原脱色作用.研究了催化剂PW12用量、异丙醇浓度、染料浓度和盐浓度对PW12/异丙醇光催化还原降解AR3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R3R的光催化脱色速率随催化剂PW12和异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恒定;随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初始光解速率增大,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随盐浓度的增大,染料脱色速率减小,表现为负的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光催化 偶氮染料 酸性大红3R 还原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检测调味油中11种禁用偶氮染料及罗丹明B 被引量:44
15
作者 赵珊 张晶 +2 位作者 丁晓静 郭巧珍 邵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调味油中11种脂溶性偶氮类工业染料(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苏丹红7B、苏丹红G、苏丹黄、苏丹橙G、苏丹蓝Ⅱ、甲苯胺红、对位...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调味油中11种脂溶性偶氮类工业染料(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苏丹红7B、苏丹红G、苏丹黄、苏丹橙G、苏丹蓝Ⅱ、甲苯胺红、对位红)和罗丹明B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提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大分子油脂、天然色素等干扰物质;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调味油中12种工业染料的线性范围为1~50μg/L,定量下限(LOQ)为0.2~2.5μg/kg,在5、20、40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54%~125%,相对标准偏差为2.5%~17.2%。随机抽取市售35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两份样品检出罗丹明B。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实现了11种禁用偶氮染料和罗丹明B的同时提取和净化,适合于调味油中非法添加脂溶性偶氮工业染料和罗丹明B的筛查与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偶氮染料 罗丹明B 调味油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沿面放电生成臭氧方式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商克峰 鲁娜 +2 位作者 李杰 吴彦 张丹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36-1641,共6页
为提高臭氧降解和脱色染料废水的效果,通过沿面放电臭氧生成-废水处理一体化反应器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研究了供电电源类型、放电电压、放电反应器内注入的气体组分及流量、废水电导率、催化剂等因素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50H... 为提高臭氧降解和脱色染料废水的效果,通过沿面放电臭氧生成-废水处理一体化反应器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研究了供电电源类型、放电电压、放电反应器内注入的气体组分及流量、废水电导率、催化剂等因素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50Hz工频电源相比,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下,高频电源降解偶氮染料效果更快;沿面放电反应器内注入的气体成分影响染料降解率,注入氧气时,甲基红降解率最高,注入氮气时,甲基红几乎没有降解;注入气体流量影响气相和液相臭氧浓度及染料废水的湍流度,进而影响甲基红的降解率;废水电导率对甲基红降解影响不大;二氧化钛添加量影响甲基红的降解,染料降解初期,适量的二氧化钛有利于甲基红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放电 臭氧 偶氮染料 废水 二氧化钛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化合物强化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 被引量:21
17
作者 方连峰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李丽华 吕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氧化还原介质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菌群以AQDS(2,6-二磺酸蒽醌)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活性艳红KE-3B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6-9;外加葡萄糖浓度0.05%-0.10%;AQDS浓度... 考察了醌还原菌群利用氧化还原介质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菌群以AQDS(2,6-二磺酸蒽醌)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可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其中,对活性艳红KE-3B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6-9;外加葡萄糖浓度0.05%-0.10%;AQDS浓度10-100mg/L;染料起始浓度≤600mg/L.在此条件下,最大脱色率约为90%,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18h.该菌群能以多种蒽醌染料中间体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强化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E-3B的生物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还原菌群 氧化还原介质 偶氮染料 强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纺织品与皮革制品中23种禁用偶氮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卉卉 牛增元 +2 位作者 叶曦雯 钱翌 庞士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4-94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染色纺织品和皮革中的禁用偶氮染料。对国家标准SN/T1045.1—2002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优化了芳香胺的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和甲基叔丁醚(体积比1:3),净化试剂为Na8SiW11O39,同时液相色谱固定相由C8改为C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染色纺织品和皮革中的禁用偶氮染料。对国家标准SN/T1045.1—2002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优化了芳香胺的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和甲基叔丁醚(体积比1:3),净化试剂为Na8SiW11O39,同时液相色谱固定相由C8改为C18,获得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实现了23种芳香胺的同时分离检测。除2,4-二氨基甲苯外,对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1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满足国内外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法规限量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用偶氮染料 芳香胺 高效液相色谱 纺织品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花莉 解井坤 +2 位作者 朱超 马宏瑞 彭香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13,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高效脱色偶氮染料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驯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机制,并对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混合菌群脱色偶氮染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偶氮染料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脱色降解 细菌 真菌 混合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偶氮染料还原产物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隆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李丽华 吕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考察醌还原菌群利用酸性偶氮染料的生物还原产物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酸性红B等酸性偶氮染料的还原产物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以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当酸性红B还原产物浓度为0.2mol/L时,其对活性艳红KE-3B最佳脱... 考察醌还原菌群利用酸性偶氮染料的生物还原产物对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酸性红B等酸性偶氮染料的还原产物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可以强化多种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当酸性红B还原产物浓度为0.2mol/L时,其对活性艳红KE-3B最佳脱色pH值为7~11,在4~40℃范围内脱色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酸性红B还原产物的分析结果,推测起氧化还原介体作用的物质是2-氨基-4-磺酸基-1-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还原菌群 酸性红B 偶氮染料 氧化还原介体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