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引发聚合制备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包覆硅胶固定相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宏瑞 马乔 冯钰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包覆硅胶固定相。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以及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芳环类以... 以苯乙烯(St)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包覆硅胶固定相。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以及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芳环类以及磺胺类化合物为探针,在甲醇/水体系中对其色谱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相 表面引发聚合 4 4′-偶氮(氰基戊酸) 苯乙烯 乙烯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分散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细碳酸钙复合粒子 被引量:11
2
作者 史建明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在超细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接枝和包覆,对超细碳酸钙锚固偶氮引发剂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碳酸钙原位分散聚合进行了研究。碳酸钙粒子经氨基硅烷偶联剂处理后能与偶氮二氰基戊酸反应而实现锚固化,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 为了提高聚合物在超细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接枝和包覆,对超细碳酸钙锚固偶氮引发剂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碳酸钙原位分散聚合进行了研究。碳酸钙粒子经氨基硅烷偶联剂处理后能与偶氮二氰基戊酸反应而实现锚固化,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明了偶联和锚固反应。通过锚固在碳酸钙上的偶氮引发剂的引发作用,由MMA分散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率高的PMMA/超细碳酸钙复合粒子,PMMA接枝率随聚合转化率增加而增加,而接枝效率随之降低;接枝PMMA的碳酸钙粒子在四氢呋喃和MMA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优于未改性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碳酸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偶氮二氰基戊酸 原位分散聚合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物改性煅白的防吸湿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晓波 李明照 +4 位作者 王国卫 梁一然 张耀斌 毛嘉 任川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2-2028,共7页
对煅白表面锚固偶氮二氰基戊酸引发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聚合而制备的防吸湿煅白进行研究,利用XPS、IR、DSC、TG、SEM物理吸收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煅白的结构、比表面积、形貌和疏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后煅白吸... 对煅白表面锚固偶氮二氰基戊酸引发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聚合而制备的防吸湿煅白进行研究,利用XPS、IR、DSC、TG、SEM物理吸收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煅白的结构、比表面积、形貌和疏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后煅白吸湿性降低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煅白表面发生了偶联、锚固及聚合反应。锚固引发剂的煅白引发FM原位分散聚合而制得防吸湿煅白,其吸湿率随FM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FM质量分数达到7%时,吸湿率不再下降,改性后煅白1 h的吸湿率由1.39%下降到0.017%;聚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PFM)的接枝率为0.5%、接枝效率为26.6%,煅白表面出现一层连续而完整的全氟聚合物膜,其厚度约为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白 偶氮二氰基戊酸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锚固 接枝聚合 吸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