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氮二异丁腈在聚乙烯表面的反应及改性研究
1
作者 刘燕 林浩 +2 位作者 刘倚帆 龚仕洪 刘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9,共6页
为提高聚乙烯与金属的黏接性能,本研究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材,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自由基引发剂进行表面处理,以金属为被黏物制备单搭接接头,通过拉伸实验测试黏接强度,结合接触角测量、红外光... 为提高聚乙烯与金属的黏接性能,本研究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材,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自由基引发剂进行表面处理,以金属为被黏物制备单搭接接头,通过拉伸实验测试黏接强度,结合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分析表面改性前后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AIBN处理显著改善了聚乙烯的表面特性与黏接性能。接触角测试显示改性后表面亲水性增强,接触角降低;FTIR分析证实AIBN引发的反应在聚乙烯表面引入了极性含氧官能团,改变了表面化学性质;通过SEM观察发现改性后的聚乙烯表面与金属的界面结合更为紧密,黏附有更多聚乙烯残留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AIBN处理后试样的黏接强度较未处理试样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偶氮 表面改性 黏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与硝酸铈铵含量对电合成含铈硅丙烯酸树脂涂层的影响
2
作者 韩昊宇 刘春阳 +2 位作者 杨雨萌 朱本峰 卫国英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69,共12页
目的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时通常需要使用引发剂引发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偶氮二异丁腈是常用的引发剂之一。然而,偶氮二异丁腈在采用电合成方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涂层时能否发挥引发剂的作用仍有待研究。方法 在热场和电场协同作用的... 目的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时通常需要使用引发剂引发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偶氮二异丁腈是常用的引发剂之一。然而,偶氮二异丁腈在采用电合成方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涂层时能否发挥引发剂的作用仍有待研究。方法 在热场和电场协同作用的条件下,探索了电解液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与电解质(硝酸铈铵)的含量对电合成制备含铈硅丙烯酸树脂涂层的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分数从0%提升至1.2%时,所制备涂层的防护效率从86.4%降低至68.4%,涂层的水接触角从98.5°降低至65.0°。当电解液中硝酸铈铵的含量从2 g/L提升至6 g/L时,所制备涂层的防护效率从84.9%提高至96.9%,涂层的水接触角从84.9°提高至109.9°。结论 电解液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并没有起到提升涂层疏水性能以及涂层耐蚀性能的作用。如果将电解液中的硝酸铈铵换成硝酸钠等导电盐,则无法成功制备涂层,说明铈盐在电解液中不仅起到导电作用,同时也发挥了引发剂的作用。当电解液中硝酸铈铵的含量为6 g/L时所制备的涂层最为致密均匀,可有效提高涂层的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丙烯酸树脂 偶氮 硝酸铈铵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真丝纤维的反应性及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顾青 沈一峰 +1 位作者 王景景 杨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812,共5页
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是改善其抗皱性和耐水洗性能的方法之一。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将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研究接枝的反应性及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引发剂AIBA... 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是改善其抗皱性和耐水洗性能的方法之一。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将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研究接枝的反应性及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引发剂AIBA引发单体MAA接枝真丝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AA浓度0.31 mol/L,AIBA浓度2.95 mmol/L,浴比1∶30,反应液pH 9,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当单体MAA和引发剂AIBA的浓度分别为0.31 mol/L、2.95 mmol/L时,真丝纤维的活性基团与单体、引发剂之间的反应性(表观反应速率)Rg=K[MAA]1.58[AIBA]0.21,由此得出单体MAA在水相中接枝真丝纤维的表观活化能为148.4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纤维 接枝增重 偶氮盐酸盐 甲基丙烯酰胺 工艺条件 表现反应速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志勇 程原 +1 位作者 李蕾 张巧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0-1794,共5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原料,通过碱催化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讨论了偶氮二异丁腈甲醇溶液的浓度、甲醇钠用量、氯化铵用量、第一和第二反应时间对终产物产率的影响。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并通过红外光...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原料,通过碱催化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讨论了偶氮二异丁腈甲醇溶液的浓度、甲醇钠用量、氯化铵用量、第一和第二反应时间对终产物产率的影响。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并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将此引发剂用于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制得了聚乙酸乙烯酯,并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乙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分解反应级数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测定其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a为67.39kJ/mol,制得的聚乙酸乙烯酯聚合度为4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 偶氮盐酸盐 热分解动力学 聚乙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相凌 葛学武 +3 位作者 张志成 张曼维 左榘 牛爱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一种新的Y型乳化剂 1 2 丁酰氧基 9 十八烯酸 (BOA)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含量高达 2 0 %的微乳液 ,并以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引发其聚合 .实验表明 ,与单体含量较低的微乳液聚合相比 ,MMA在其含量较高的微乳液... 以一种新的Y型乳化剂 1 2 丁酰氧基 9 十八烯酸 (BOA)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含量高达 2 0 %的微乳液 ,并以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引发其聚合 .实验表明 ,与单体含量较低的微乳液聚合相比 ,MMA在其含量较高的微乳液中聚合时表现出一些明显不同的特征 ,如在聚合初期 ,聚合主要在大粒子内进行 .MMA的聚合与非极性单体的微乳液聚合相比也比较特殊 ,其聚合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乳化剂浓度的关系如下 :Rp ∝ [AIBN]0 .83 [MMA ]0 .49[BOA]-0 .98,Mn ∝ [AIBN]-0 .2 9[MMA]0 .61[BOA]-0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引发 偶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溶剂中偶氮二异丁腈热分解特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敏君 路贵斌 +2 位作者 陈网桦 陈利平 吕家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5-2100,共6页
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一种典型的相变吸热与分解放热重叠的物质,该重叠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其动力学规律的研究.为了正确解析AIBN相变吸热对其分解放热的影响,并研究AIBN在溶剂中的非等温热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苯胺、AIBN及AIBN... 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一种典型的相变吸热与分解放热重叠的物质,该重叠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其动力学规律的研究.为了正确解析AIBN相变吸热对其分解放热的影响,并研究AIBN在溶剂中的非等温热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苯胺、AIBN及AIBN-苯胺溶液(22.18%(w))进行动态扫描,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AIBN在苯胺溶剂中起始分解温度T_(onset)的范围为79.90 94.47°C,比放热量较固态AIBN高291 J·g^(-1)左右,该数值可以视为其比相变热.基于Kissinger法计算的AIBN与AIBN-苯胺溶液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的结果相差不大.采用Friedman法对AIBN与AIBN-苯胺溶液的热分解过程进行计算,发现固态AIBN相变吸热对其分解放热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反应进度α小于0.20的范围内,当α大于0.20后,两者活化能E(α)和ln(A(α)f(α))随α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析认为,相对于AIBN的分解反应而言,苯胺可以视为一种惰性溶剂,即其不会干扰AIBN的分解机理.AIBN在苯胺溶剂中的分解机理可以视为固态AIBN的分解机理.结合Friedman法的计算结果,采用一般积分法,即Coats-Redfern法得到AIBN在苯胺溶剂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为G(α)=α^(3/2),符合Mampel power法则,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39.93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热分解机理 苯胺 惰性溶剂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热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万伟 陈网桦 +2 位作者 卫水爱 沈紫晨 张彩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137,共7页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各种热应力条件下的危险参数,通过简化的压力容器试验测试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等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量热仪(ARC)对AIB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动力学与热稳定性分析软件AKTS计算动力学参数在...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各种热应力条件下的危险参数,通过简化的压力容器试验测试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等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量热仪(ARC)对AIB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动力学与热稳定性分析软件AKTS计算动力学参数在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根据ARC测试结果推算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结果表明:AIBN的热分解激烈性为Ⅱ类,易呈现爆炸特性;其初始分解温度和TSADT很低,分别约为78℃和61℃,且分解放热过程和熔融吸热过程同时发生。因此,在AIBN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安全 偶氮(AIBN)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绝热量热仪(ARC) 热分解激烈性 动力学参数 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UV催化臭氧去除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松 于忠臣 +2 位作者 孙冰 张雪娇 马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2-887,共6页
研究Al3+/UV催化臭氧对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降解特性。分析了pH、Al3+投加量和O3浓度对Al3+/UV催化臭氧降解CN-的影响。探讨Al3+/UV催化臭氧工艺中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pH值为9.0、Al3+投加量为0.61 g·L-1和气相... 研究Al3+/UV催化臭氧对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降解特性。分析了pH、Al3+投加量和O3浓度对Al3+/UV催化臭氧降解CN-的影响。探讨Al3+/UV催化臭氧工艺中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pH值为9.0、Al3+投加量为0.61 g·L-1和气相臭氧质量浓度为50~55 mg·L-1时,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CN-的降解效果较好。Al3+/UV催化臭氧工艺降解腈纶废水的反应符合类一级动力学反应,偶氮二异丁腈废水中的初始CN-值在600~1500 mg·L-1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3011~0.00651 min-1。所需水力停留时间为240 m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臭氧 AL^3+ UV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的CI-CAD质谱碎裂过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平 倪基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确定偶氮二异丁腈的质谱图及其质谱碎裂机理。方法:采用CI-CAD串联质谱技术。结论:其CI质谱图中主要离子峰有m /z165,m /z110和m /z69;在CAD条件下,主要离子峰有m /z110、m /z69 以... 目的:确定偶氮二异丁腈的质谱图及其质谱碎裂机理。方法:采用CI-CAD串联质谱技术。结论:其CI质谱图中主要离子峰有m /z165,m /z110和m /z69;在CAD条件下,主要离子峰有m /z110、m /z69 以及m /z54和m /z41。主要碎裂过程为脱去氮气的热分解过程和电荷中心引发的i断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碰撞活化分解 质谱 碎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5]芳烃对偶氮二异丁腈分子识别的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高芳 潘德杰 +1 位作者 张艳 杨富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43-45,64,共4页
以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1,4-对甲氧基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具有高亲和性的全甲氧基柱[5]芳烃,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全甲氧基柱[5]芳烃对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全甲氧基柱[5]... 以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1,4-对甲氧基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具有高亲和性的全甲氧基柱[5]芳烃,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全甲氧基柱[5]芳烃对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全甲氧基柱[5]芳烃和偶氮二异丁腈可在氯仿中形成1∶1的主客体络合物,同时,全甲氧基柱[5]芳烃对偶氮二异丁腈具有刺激响应性,可作为荧光分子探针检测偶氮二异丁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5芳烃 分子识别 偶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婷 柴晓伟 +3 位作者 金满平 张帆 谢传欣 曹永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7,共4页
为研究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600微量热仪对AIBN及AIBN与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混合的热分解反应进行试验探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 为研究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600微量热仪对AIBN及AIBN与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混合的热分解反应进行试验探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们的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IBN本身的热稳定性较差;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使AIBN的放热反应变剧烈,反应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常数增大;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会改变AIBN的热分解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偶氮(AIBN) 热稳定性 动力学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溶解度测定与关联
12
作者 周珊珊 梁杰珍 +4 位作者 陈小鹏 王琳琳 韦小杰 庞栋峰 周德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9-1635,共7页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在溶液聚合中应用、生产结晶分离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在温度19.6-71.8℃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以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为溶解度... 为获得偶氮二异丁腈在溶液聚合中应用、生产结晶分离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在温度19.6-71.8℃下,采用激光衍射辅助动态法测定了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以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为溶解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腈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碳酸二甲酯取代甲醇作为溶解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溶剂在节能、安全和绿色等方面优势明显。Apelblat方程、Wilson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均能很好地关联偶氮二异丁腈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中的溶解度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8%、1.97%和0.37%;Apelblat方程也适合于作为偶氮二异丁腈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模型,其平均相对偏差为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甲醇 碳酸甲酯 溶解度 固液相平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脒端基对聚丙烯腈原丝氧碳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素 陈友汜 +4 位作者 欧阳琴 皇静 杨建行 何流 刘引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7-553,共7页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分别制备了具有不同端基结构的丙烯腈与衣康酸共聚物PAN-AIBA和PAN-AIBN,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PAN原丝。采用两种梯度升温方式对PAN原丝进行热稳定化处理,对优选的预氧化纤维...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分别制备了具有不同端基结构的丙烯腈与衣康酸共聚物PAN-AIBA和PAN-AIBN,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PAN原丝。采用两种梯度升温方式对PAN原丝进行热稳定化处理,对优选的预氧化纤维进行高温碳化制得碳纤维。采用多种手段表征纤维结构与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脒端基可提高PAN预氧纤维的相对环化率,使其氧含量和体密度平稳增长,因此有利于预氧化纤维的结构调控。PAN-AIBA基碳纤维的皮芯结构差异小于PAN-AIBN基碳纤维,与其相对温和的热稳定化行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二异丁腈脒盐酸盐 聚丙烯 预氧化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偶氮盐引发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亚奇 蔡甜甜 +3 位作者 郭雯静 马浩龙 吴颐曼 雷顺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19,共5页
采用水溶性偶氮盐——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丙烯腈/丙烯酰胺/衣康酸(AN/AM/IA)为共聚合反应单体,根据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混合溶剂沉淀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聚合反应转化率和平均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共聚物。结果表明:反应时... 采用水溶性偶氮盐——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丙烯腈/丙烯酰胺/衣康酸(AN/AM/IA)为共聚合反应单体,根据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混合溶剂沉淀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聚合反应转化率和平均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共聚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分别影响聚合反应转化率和聚合产物平均分子量最明显的因素。结合不同反应因素的影响显著性,进行验证性实验表明:通过改进正交试验获得的聚合工艺条件能够制备出具有高转化率和高分子量的PAN共聚物。PAN产物的红外谱图上存在较强的氰基(C≡N)和不同波数的羰基(C=O)吸收峰,表明AM和IA单体与AN发生了共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沉淀 聚丙烯 偶氮盐酸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AIBA引发AN-MA-IA水相沉淀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统 奚桢浩 +1 位作者 赵玲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9-1155,共7页
以含有亲水基团的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IA)为单体,β-巯基乙醇(β-ME)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AN-MA-IA共聚物,研究了AIBA浓度、单体浓度和β-ME浓度... 以含有亲水基团的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IA)为单体,β-巯基乙醇(β-ME)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AN-MA-IA共聚物,研究了AIBA浓度、单体浓度和β-ME浓度对聚合过程的影响。根据AIBA分解半衰期和单体竞聚规律确定了聚合温度70℃和pH=4.7为较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AIBA浓度是影响聚合转化率的决定因素,通过调整AIBA浓度可以得到分子量60000~500000的PAN共聚物,较高的AIBA浓度会由于聚合场所的改变而造成分子量分散度小幅上升;浓度在0.2%(质量)以内时,分子量调节剂β-ME可以调控PAN共聚物的分子量,并使其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共聚物 偶氮盐酸盐 水相沉淀 自由基聚合 分子量调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言云 张志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线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采用红外光谱、乌氏粘度计、凝胶渗透色谱、粒径分布仪等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转化率、聚合物特性粘数、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合物水溶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线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采用红外光谱、乌氏粘度计、凝胶渗透色谱、粒径分布仪等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转化率、聚合物特性粘数、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合物水溶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化率、特性粘数、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均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为99.75%、0.3690mL/g、6.14×10-3g/mol(重均分子量)和2.7195。而聚合物水溶液的平均粒径则呈相反变化趋势,70℃下转化率在反应时间为7h时达到最大值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丙基丙烯酰胺) 偶氮 转化率 分子量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BN用量对聚丙烯腈立构的影响
17
作者 吴勇 林农 李文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1,65,共4页
通过13C-NMR和IR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用量对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产物立体结构的影响。利用13C-NMR中CH基团的吸收峰和IR上特定吸峰波的强度对聚合物的三元空间立体结构情况进行了定量的表征;同时,利用Randall方程及核磁碳谱... 通过13C-NMR和IR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用量对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产物立体结构的影响。利用13C-NMR中CH基团的吸收峰和IR上特定吸峰波的强度对聚合物的三元空间立体结构情况进行了定量的表征;同时,利用Randall方程及核磁碳谱的数据计算了聚合物的内消旋结构和外消旋结构的数均序列长度。研究表明,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聚合产物中全同立构体的含量增加,内消旋结构的数均序列长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聚丙烯 立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型聚偏氟乙烯膜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莉 陆尔力 +2 位作者 王闻宇 冯霞 赵义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90-1992,共3页
以经碱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作为聚合单体,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VDF-g-PNIPA接枝共聚物。设计了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通过红... 以经碱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作为聚合单体,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VDF-g-PNIPA接枝共聚物。设计了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物进行表征,计算接枝率。讨论了反应条件及不同的引发剂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IBN引发剂在较高温度、较长反应时间下有着更高的接枝率;而BPO引发剂在较低温度、较短反应时间下比相同条件下的AIBN更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N-丙基丙烯酰胺 偶氮 过氧化苯甲酰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引发剂引发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巧玲 程原 +1 位作者 罗小砚 谢龙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8,74,共4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偶氮二异(N-胺乙基)丁脒引发乙酸乙烯酯低温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及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表观活化能。得到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动力学关系式,...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偶氮二异(N-胺乙基)丁脒引发乙酸乙烯酯低温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及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表观活化能。得到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动力学关系式,该式与经典的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有较大偏差,聚合表观活化能为56.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烯酯 偶氮 低温乳液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属催化烯烃自由基环化合成多氟取代吲哚酮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石 邓佑林 +4 位作者 王琼 甘亚兵 袁世亮 李志豪 邹湘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6-1252,共7页
一种无金属催化的活泼烯烃与全氟碘代丁烷自由基环化合成含氟吲哚酮的反应被发展。在廉价易得的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介导下,多种N-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与全氟碘代丁烷发生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以53%~85%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的潜在生... 一种无金属催化的活泼烯烃与全氟碘代丁烷自由基环化合成含氟吲哚酮的反应被发展。在廉价易得的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介导下,多种N-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与全氟碘代丁烷发生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以53%~85%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的潜在生理活性的多氟取代吲哚酮。此工作为潜在药用价值的多氟取代吲哚酮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廉价、绿色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金属催化 偶氮 C—H环化 自由基 多氟吲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