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As光导开关lock-on模式的高倍增偶极畴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海娟 杨宏春 +2 位作者 阮成礼 曾刚 吴明和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9-713,共5页
采用瞬态电脉冲测试电路,对砷化镓(GaAs)光导开关线性与锁定(lock-on)工作模式的临界状态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试,得到阈值条件附近波形变化情况及lock-on模式下电压转换效率显著提高现象。根据实验测试结果,提出了高倍增偶极畴模型,并结... 采用瞬态电脉冲测试电路,对砷化镓(GaAs)光导开关线性与锁定(lock-on)工作模式的临界状态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试,得到阈值条件附近波形变化情况及lock-on模式下电压转换效率显著提高现象。根据实验测试结果,提出了高倍增偶极畴模型,并结合载流子雪崩倍增理论,对实验观察到的若干临界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开关 线性工作模式 锁定(lock-on)工作模式 高倍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偶极子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昌林 王长 曹俊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3-651,共9页
红外和太赫兹范围内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小的空间分辨率,在纳米尺度结构的光学特性分析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为了进一步理解探针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对探针近场的分析和数值描述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真实的探针... 红外和太赫兹范围内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小的空间分辨率,在纳米尺度结构的光学特性分析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为了进一步理解探针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对探针近场的分析和数值描述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真实的探针形状的解析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开发了源偶极子模型(SDM),能够直接获得近场检测信息,提高计算效率。基于模拟结果,解释了天线效应、尖端半径影响和电荷量的影响,并将SDM模型结果与全波仿真(FWS)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理解近场光学显微镜中的针尖-样品结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近场显微技术 数值模拟 偶极模型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海温偶极因子的长期月径流预报研究
3
作者 刘建华 徐文馨 +3 位作者 石昕颜 陈杰 胡召根 陈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3,共8页
可靠的月径流预报可以为水库科学运行与管理提供依据。通常而言,月径流预报模型可分为过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类。对于数据驱动模型而言,预报模型的选取和其对应的输入数据共同决定了预报的效果。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模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可靠的月径流预报可以为水库科学运行与管理提供依据。通常而言,月径流预报模型可分为过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类。对于数据驱动模型而言,预报模型的选取和其对应的输入数据共同决定了预报的效果。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模型结构的对比分析,就模型输入数据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的讨论较少。尽管海温与区域降水、径流的遥相关关系已被广泛证实,当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月径流预报在选择海温预报因子时通常仅考虑固定海域的海洋表面温度场作为遥相关因子,而忽视了海温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关联性。研究以天生桥一级(天一)水库入库径流为例,在考虑水库前期径流和大气环流因子的基础上,将海温偶极因子纳入待选预报因子集,在年内各月分别构建预见期为1~12个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各因子组合方式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只使用前期径流因子开展预报时效果较差,但在预见期为1~3个月时,将其与大气环流因子或海温偶极因子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两种因子单独使用时的预报精度;②含有海温偶极因子的预报因子组合在预见期较长时的预报效果优于只考虑大气环流因子和考虑径流和大气环流因子的模型,其中,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的月份为9月和11月,以径流和海温偶极为预报因子的模型对这两个月份在预见期1~12个月的平均精度较以径流和大气环流为预报因子的模型分别提升了7.1%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见期 多元线性回归 大气环流因子 海温偶极模型 因子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based on long-wave infrared metamaterial absorber
4
作者 ZHAO Ji-Cong DANG Yan-Meng +3 位作者 HOU Hai-Yang LIN Ye-Fan SUN Hai-Yan ZHANG Ku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ory which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structures,extend its design,and characterize...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RL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ory which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structures,extend its design,and character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in detail.By employing this model,we conducted computations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wavelength and bandwidth of variously sized metamaterial absorbers.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a remarkable level of consistency in the results.The designed absorbers were fabricated using micro-nano fabrication processes,and were experimentally tested to demonstrate absorption rates exceeding 90%at a wavelength of 9.28μm.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The comparison reveals good consistency in two aspects of the resonance responses,thereby confirming the rational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ATERIAL surface plasmons magnetic dipoles RLC circui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的辐射机制
5
作者 张承民 吴鑫基 贺龙松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77-81,共5页
介绍了脉冲星的磁偶极辐射模型,以及这个模型在理论与观测的比较上所存在的一些困难.还介绍了一种修正的脉冲星辐射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假定板冠区的低频偶极辐射。
关键词 脉冲星 磁场 辐射 中子星 偶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及脱氧核糖与水分子间三体作用强度的快速准确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蕾 孙云娇 +1 位作者 唐颖 王长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64-3671,共8页
快速准确预测醇及脱氧核糖分子与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强度,对准确模拟水环境下蛋白质和DNA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基于对多体极化作用的理解,在可极化偶极-偶极作用模型(PBFF)基础上,将体系中的极性化学键视为化学键偶极,通过... 快速准确预测醇及脱氧核糖分子与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强度,对准确模拟水环境下蛋白质和DNA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基于对多体极化作用的理解,在可极化偶极-偶极作用模型(PBFF)基础上,将体系中的极性化学键视为化学键偶极,通过模拟键偶极的极化计算了醇及脱氧核糖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能.通过拟合甲醇与水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能量曲线确定了所需的参数.将模型和所确定的参数应用于计算更多的甲醇、乙醇及脱氧核糖与水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能,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参数的可转移性.计算结果表明,可极化偶极-偶极作用模型及所确定的参数能够较好地预测具有不同结构的氢键复合物的三体作用强度,其精度可与MP2方法的计算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复合物 三体作用 化学键 化作用 -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