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C-167832对偶发分枝杆菌的体外和胞内抑菌活性评价
1
作者 齐真言 于霞 +1 位作者 黄海荣 段鸿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评估OPC-167832作为治疗偶发分枝杆菌感染新型候选药物的潜力。方法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OPC-167832对偶发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44株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DprE1过表达株,探究OPC-167832对偶... 目的评估OPC-167832作为治疗偶发分枝杆菌感染新型候选药物的潜力。方法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OPC-167832对偶发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44株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DprE1过表达株,探究OPC-167832对偶发分枝杆菌MIC的变化;进行细胞内杀菌和棋盘格试验验证OPC-167832对细胞内偶发分枝杆菌的杀灭能力以及与阿米卡星、克拉霉素、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和氯法齐明5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44株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03125μg/mL和0.0625μg/mL;流行病学临界值(ECOFF)为0.0625μg/mL。DprE1的过表达导致偶发分枝杆菌对OPC-167832产生耐药性。克拉霉素、氯法齐明和阿奇霉素与OPC-167832联用有协同作用,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与OPC-167832联用有加和作用。OPC-167832处理24 h后,1μg/mL OPC-167832对胞内细菌生长的抑制率为81.37%,高于1μg/mL阿米卡星的抑制率(74.05%)。结论OPC-167832在体外和巨噬细胞中对偶发分枝杆菌表现出显著抑制活性,可作为治疗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DprE1抑制剂 OPC-167832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皮肤感染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林 宋英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9-520,共2页
报告1例皮肤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男,42岁。左膝关节结节、斑块2年,逐渐增大。1个月前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破溃。皮肤科检查可见左膝关节有一7cm×5cm暗红色斑块,中心有脓性分泌物。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鉴定为龟分枝... 报告1例皮肤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男,42岁。左膝关节结节、斑块2年,逐渐增大。1个月前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破溃。皮肤科检查可见左膝关节有一7cm×5cm暗红色斑块,中心有脓性分泌物。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鉴定为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经抗分枝杆菌治疗,皮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皮肤 分枝杆菌 偶发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符彬莎 黄梅会 王旭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8个月,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为表现,血培养发现偶发分枝杆菌,经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有效。结论偶发... 目的分析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8个月,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为表现,血培养发现偶发分枝杆菌,经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有效。结论偶发分枝杆菌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常规细菌培养不易检出。儿童感染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时抗感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脓毒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播散性偶发分枝杆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丽莎 罗百灵 +5 位作者 唐薇 邓双林子 胡新月 牛瑞超 胡成平 冯俊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全身播散性偶发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身多系统累及(包括肺部、淋巴结、皮肤、关节),淋巴结组织培养偶发分枝杆... 目的探讨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全身播散性偶发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身多系统累及(包括肺部、淋巴结、皮肤、关节),淋巴结组织培养偶发分枝杆菌阳性,给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治疗,病情缓解。结论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罕见,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存在GATA2的缺乏和IFN-γ自身抗体有关,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但阳性率偏低,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 偶发分枝杆菌 播散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的研究
5
作者 逄文慧 李园园 +3 位作者 胡忠义 范琳 赵阳国 崔振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3-767,773,共6页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RIARD-MF)的方法,评估其在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偶发分枝杆菌的16SrRNA特异序列作为目的靶标进行检测,设计含T7启动子逆转录扩增引物和RNA探针,分别对5种...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RIARD-MF)的方法,评估其在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偶发分枝杆菌的16SrRNA特异序列作为目的靶标进行检测,设计含T7启动子逆转录扩增引物和RNA探针,分别对5种非分枝杆菌细菌、20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259株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参考标准为PCR基因测序结果。结果RIARD-MF方法学检测灵敏度可达60CFU/mL。在25种细菌的RIARD-MF特异性检测中:只有偶发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24种细菌均为阴性,与测序检测结果一致。在检测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时,RIARD-MF鉴定偶发分枝杆菌5株,其余为非偶发分枝杆菌,与测序结果一致,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RIARD-MF鉴定偶发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且检测快速,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恒温扩增 鉴定 偶发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9α-OH-AD偶发分枝杆菌的诱变选育及其转化工艺优化
6
作者 高华义 杨佳浩 +4 位作者 何蔓 苏振华 周海杰 申雁冰 王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662,共6页
偶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作为重要的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α-OH-AD)生产菌株,在甾体药物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偶发分枝杆菌的9α-OH-AD生产水平,对原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处... 偶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作为重要的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α-OH-AD)生产菌株,在甾体药物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偶发分枝杆菌的9α-OH-AD生产水平,对原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处理。在最佳诱变处理时间(35 s)下,筛选得到一株高产9α-OH-AD的诱变株Mycobacterium fortuitum AR-2。当投加10 g/L植物甾醇时,转化96 h,该菌株9α-OH-AD摩尔生成率达87.6%,较原始菌株提高14.9%。进一步,对AR-2进行ARTP-LiCl复合诱变,确定最佳LiCl诱变浓度为3.5%,得到一株高产9α-OH-AD的诱变菌株Mycobacterium fortuitum#91。当RM-β-CD添加量与底物摩尔比为1:1,投加10 g/L植物甾醇时,该菌株9α-OH-AD摩尔生成率达95.7%,较原始菌株提高34.9%,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诱变选育 诱变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发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免水平的测定
7
作者 张伟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8-128,134,共2页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免疫性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发分枝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一例
8
作者 王会玉 陈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9-301,共3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麻风分枝杆菌外的一类抗酸染色阳性的分枝杆菌的统称。根据其生长速度,可划分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和缓慢生长分枝杆菌(s...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麻风分枝杆菌外的一类抗酸染色阳性的分枝杆菌的统称。根据其生长速度,可划分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和缓慢生长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a,SGM)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麻风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 偶发分枝杆菌 血流感染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渐严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挑战
9
作者 闫丽萍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2-352,共1页
近几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发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第一个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拮抗剂应用临床后不久就发现接受其治疗的患者感染分枝杆菌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增大。医生现已意识到在准备给各种风湿病及其他系... 近几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发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第一个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拮抗剂应用临床后不久就发现接受其治疗的患者感染分枝杆菌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增大。医生现已意识到在准备给各种风湿病及其他系统炎症患者应用α-TNF拮抗剂治疗前进行肺结核筛查的重要性。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执业呼吸科医生都已经意识到治疗结核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等所面临的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Α-肿瘤坏死因子 脓肿分枝杆菌 偶发分枝杆菌 应用临床 α-TNF 治疗前 系统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