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调查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强 韩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97-103,共7页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在青少年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影响。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青春期)和生理特征,对偶像的崇拜更凸显出独特的方式和特点...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在青少年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影响。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青春期)和生理特征,对偶像的崇拜更凸显出独特的方式和特点,他们对偶像的自由感知和多元理解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这对于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状况十分必要。由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天津市两所中学在校生的三个初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和两个高中年级(高一、高二),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83.0%。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偶像崇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偶像崇拜现象 青少年文化 偶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透视 被引量:5
2
作者 益广 水易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0年第10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偶像崇拜现象 理想教育 心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人物与中学生偶像崇拜——兼谈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区别 被引量:15
3
作者 章洁 詹小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5,共2页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的信息需求之外,大众传媒也提供给了我们大量的人物形象。电子传媒特别是电视直观地将各种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介性接触产生类同于现场情景下的某些亲密性,从而使...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的信息需求之外,大众传媒也提供给了我们大量的人物形象。电子传媒特别是电视直观地将各种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介性接触产生类同于现场情景下的某些亲密性,从而使它成为一种特殊情景下的人际交流。受众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做出情感和认知的反应,这就是195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Horton and Wohl提出的“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种对媒介人物的依恋表现得尤为显著,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上升到偶像崇拜的层面。本研究对浙江省近5000名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62份.对其中103名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我们将有关偶像的选择设计为开放型问题,调查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现象 人物形象 中学生 榜样学习 媒介 现代社会生活 大众传媒 开放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像崇拜也有正面影响
4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6,共1页
徐红波、彭怀祖在《偶像崇拜现象的德育思考》一文中指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本质上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向往等心理和情感以及... 徐红波、彭怀祖在《偶像崇拜现象的德育思考》一文中指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本质上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向往等心理和情感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行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现象 正面影响 社会心理现象 自我认同 行为表现 青少年 形象化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像当道
5
作者 吕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 流行文化 心理需求 偶像崇拜现象 人格魅力 个性气质 中国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像的黄昏
6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 偶像崇拜现象 情感表达 追星族 社会问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城市规划的终极关怀 被引量:6
7
作者 吕传庭 曹小曙 闫小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79,83,共4页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及其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在文化认同的影响下目前在中国的城市规划领域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现象,这种偶像崇拜现象导致的偶像崇拜心理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与之对立的城市规划的终极关怀,中...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及其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在文化认同的影响下目前在中国的城市规划领域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现象,这种偶像崇拜现象导致的偶像崇拜心理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与之对立的城市规划的终极关怀,中国城市规划界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终极关怀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中应加强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现象 文化认同 教育体系 全球化背景 终极关怀 人文 理念 中国城市 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星族:我选择我喜欢
8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 追星族 偶像崇拜现象 叛逆心理 中国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