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梦华录》:古装偶像剧的宋韵文化想象与女性意识表达 |
童晓康
范志忠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海峡两岸青春偶像剧的叙事形态差异比较 |
林晨
夏源
|
《电影评介》
|
2012 |
1
|
|
3
|
从“灰姑娘模式”看台湾偶像剧的流行 |
王敏
沈中禹
|
《电影评介》
|
2009 |
4
|
|
4
|
台湾偶像剧发展史(2000—2010) |
田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5
|
国产青春偶像剧两大奇葩的成功突围 |
齐桂华
刘瑞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魅力探析 |
梁淑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青春偶像剧的“狂欢化”特色 |
易晓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浅析韩国偶像剧中的唯美主义呈现 |
王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试论谍战题材影视作品中偶像剧元素的应用——以电视剧《麻雀》为例 |
丁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向 |
金震茅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4
|
|
11
|
20世纪90年代日本偶像剧综述 |
刘凤娟
|
《日语知识》
|
2006 |
3
|
|
12
|
青春偶像剧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其文化意义 |
易晓莉
|
《戏剧之家》
|
2018 |
1
|
|
13
|
赵宝刚青春偶像剧中的“新北京”形象研究 |
郑坚
岑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浅析偶像剧的类型化与反类型化 |
杨泽华
|
《戏剧之家》
|
2022 |
1
|
|
15
|
中韩偶像剧叙事形态差异对比 |
张希
|
《艺海》
|
2011 |
1
|
|
16
|
台湾偶像剧《想见你》热播原因探析 |
刘影
|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20 |
1
|
|
17
|
青春偶像剧中“偶像”的双重内涵 |
易晓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8
|
青春偶像剧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
秦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20世纪90年代日本偶像剧探讨 |
刘凤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0
|
偶像剧叙事研究现状综论(2000-2010) |
田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