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研究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13 位作者 叶洁 马传凤 夏烨 沈琪幸 闵鸿祥 梅一南 方娅贝 王生宝 范春兰 王轶 董毅 王拥军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36-2442,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腰椎BMD值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髋部BMD在治疗12月时优于对照组(P <0.05)。②两组患者骨代谢比较,PTH、β-CTX、BGP、S-C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上升(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治疗6、12月均有下降(P <0.05);PINP试验组无变化,对照组在治疗后6、12月均有下降(P <0.05);ALP两组治疗前后均无变化(P>0.05);试验组S-P在治疗后12月时升高(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6、9、12月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在治疗9、12月后患者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可以增加髋骨骨量,减少骨量丢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减少 健腰密骨颗粒 实用性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