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介导β-catenin、C-myc表达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喜周 张涛 +2 位作者 陈远能 黄适 潘怀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表达变化以及健脾清热活血方(救必应、白术、白芍、水蛭、三七、炙甘草)干预溃结癌变的机制。方法 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表达变化以及健脾清热活血方(救必应、白术、白芍、水蛭、三七、炙甘草)干预溃结癌变的机制。方法 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药提取物干预20周。分别应用光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黏膜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其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特点;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部分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充血肿胀,未见溃疡及癌变,结肠β-catenin、C-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比较,β-catenin、C-my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介导β-catenin、C-myc表达,发挥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 Β-CATENIN C-MYC 健脾清热活血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肠黏膜屏障修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文韬 吴金萍 王业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效果。方法:将8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健脾清热活血方...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效果。方法:将8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健脾清热活血方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肠黏膜功能、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2组临床有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乳果糖(Lactulose,LAC)水平、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比值、血清内毒素(Endotoxin,ET)、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溃疡、充血水肿、糜烂、腹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3例(6.70%),对照组复发8例(18.6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UC可提高患者肠黏膜愈合质量,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方药 肠黏膜功能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