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气健脾化痰法对痰湿体质患者Hcy、UA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段传皓 《国医论坛》 2021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化痰法中药代茶饮对痰湿体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高尿酸血症(HUA)的痰湿体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化痰法中药代茶饮对痰湿体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高尿酸血症(HUA)的痰湿体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50 mg+叶酸片0.8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理气健脾化痰法中药代茶饮。经治2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及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相当(P> 0.05);两组患者血清Hcy、UA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低,且无副作用。结论:理气健脾化痰中药代茶饮可以降低Hcy、UA水平,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健脾化痰法 痰湿体质 高尿酸血症 高脂血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痰法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冬月 魏明清 +1 位作者 田金洲 时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122-125,共4页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化痰法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区记忆门诊及周边社区具有认知功能下降主诉的患者进行初筛...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化痰法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区记忆门诊及周边社区具有认知功能下降主诉的患者进行初筛检查。筛选符合本研究诊断及纳入标准的aMCI患者共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试验组(105例)口服补肾健脾化痰药物,对照组(17例)未使用任何改善认知水平药物或疗法。观察时间12周,记录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中医痴呆证候要素量表(PES-D/11)积分。结果总体认知评估方面,试验组治疗12周后MMSE总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MSE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治疗12周后肾虚、脾虚、痰浊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肾虚、脾虚、痰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共发生5例(6.4%),停药1周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健脾化痰法治疗aMCI 12周的疗效性及安全性较好,远期疗效需开展大样本、长疗程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补肾健脾化痰法 中医证候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健脾化痰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钟玥 吴煜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95-97,共3页
通过验案1则探讨健脾化痰法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治疗中的应用,指出CRC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下焦气机失常,实邪积聚,而健脾化痰法可调气机、健脾气、除痰实,其主要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和六君子汤。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本虚标实 气机升降理论 健脾化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黄雅慧教授应用健脾化痰法异病同治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白凤仙 黄雅慧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4-27,共4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之一,强调以辨别病机为核心。黄雅慧教授认为脾虚、痰湿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故在从脾论治、异病同治核心治则的指导下,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大法,佐以疏肝理气,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黄雅慧教授 健脾化痰法 异病同治 病机 疏肝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健脾利湿化痰法治疗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志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应用健脾利湿化痰法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脾利湿化痰法治疗。对... 目的探究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应用健脾利湿化痰法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脾利湿化痰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肥胖指标、血脂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5.21±0.40)mmol/L、餐后2 h血糖(8.72±0.83)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5.42±0.75)%均比对照组的(5.67±0.43)mmol/L、(9.04±0.44)mmol/L、(5.84±0.78)%低,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67.42±3.52)kg、体质量指数(BMI)(22.84±2.11)kg/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81±5.24)kg、(25.18±3.16)kg/m^(2),腰围(84.49±2.07)cm以及皮褶厚度(45.36±2.71)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86.43±1.09)cm、(48.55±3.26)mm,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2±0.41)mmol/L、甘油三酯(TG)(1.46±0.28)mmol/L、总胆固醇(TC)(4.12±0.74)mmol/L均比对照组的(3.10±0.33)、(1.67±0.36)、(4.74±0.78)mmol/L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8±0.24)mmol/L比对照组的(1.08±0.16)更高,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利湿化痰法可有效降低超重或肥胖合并早期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肥胖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湿化痰 超重 肥胖 早期糖代谢紊乱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研究进展
6
作者 方以峻 熊常州 +2 位作者 覃慧敏 李刘邦 王志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众多学者聚焦于中药对肺癌防治作用的深入探讨。肺癌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病机复杂多样,其中脾肾两虚兼痰凝是一种重要的病机类型,深入研究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众多学者聚焦于中药对肺癌防治作用的深入探讨。肺癌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病机复杂多样,其中脾肾两虚兼痰凝是一种重要的病机类型,深入研究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健脾益肾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深入探讨该方法在肺癌防治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肺癌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痰 肺癌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颜青 董慧杰 +3 位作者 宋丽 党翔 张恒耀 党毓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就诊于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分别给予降糖、降压、降脂、饮食及...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就诊于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分别给予降糖、降压、降脂、饮食及运动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以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为治则的软化动脉胶囊。观察周期为90 d,检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90 d治疗周期中无脱落病例。经治疗,试验组中医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BP、DBP、FPG、2hPG、HbA1c、LDL、TG、TC均低于对照组(P<0.05),hs-CRP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UMA较对照明显改善(P<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结论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祛瘀化痰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龚一萍 周少玲 +2 位作者 张俊杰 姚力 范丽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成6组,高脂饲料喂养15d,于第16日眼眶取血查血脂,待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不同实验要求灌胃给药。第37日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成6组,高脂饲料喂养15d,于第16日眼眶取血查血脂,待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不同实验要求灌胃给药。第37日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结果用药后各组实验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用药后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素基因RT-PCR产物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利湿化痰健脾法通过升高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壁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素基因的表达而达到调节实验大鼠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湿化痰 高脂血症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组,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为观察组(40例)与尼莫地平治疗为对照组(40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组,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为观察组(40例)与尼莫地平治疗为对照组(40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积分(29.37±3.46)分,对照组(32.42±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理想,可使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最大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保障生活质量,且具较高安全性,对痴呆的预防控制意义重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活血化痰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逐瘀法对糖调节受损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晖 刘铭 +1 位作者 富晓旭 夏丽娜 《国医论坛》 2016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逐瘀法对糖调节受损(IGR)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疗效及机制。方法: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饲料复制IGR大鼠模型,合格入选的24只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六君子加味组、二甲双...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逐瘀法对糖调节受损(IGR)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疗效及机制。方法: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饲料复制IGR大鼠模型,合格入选的24只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六君子加味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各组动物按20mL/kg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健脾化痰逐瘀法治疗IGR大鼠可降低空腹血糖(FP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六君子加味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疗效相当(P>0.05)。与模型组相比,六君子加味组治疗后IL-6下降较二甲双胍组更明显(P<0.01)。结论:健脾化痰逐瘀法能纠正IGR大鼠糖代谢紊乱、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逐瘀 糖调节受损 炎症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11
作者 曹娟 王伟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58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结论]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汤,标本兼顾,补其不足,攻其有余,使气旺痰化,血行...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58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结论]健脾益气化瘀活血汤,标本兼顾,补其不足,攻其有余,使气旺痰化,血行瘀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气化痰活血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32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爱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用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观察组22例,用脂必妥咀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 目的为了观察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用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观察组22例,用脂必妥咀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P<0.01),且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益气、化痰活血法有明显的调脂作用,改善症状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益气、化痰活血 脂必妥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于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6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随机排号后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西药+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 目的分析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随机排号后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西药+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分别为(4.21±1.68)、(3.41±1.33)、(4.08±1.51)、(4.77±1.51)d,对照组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分别为(5.35±2.05)、(4.36±1.95)、(5.29±2.33)、(6.01±1.91)d。研究组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症状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止咳化痰 症状缓解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补益肾精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天舒 钱雷 +2 位作者 周俊青 万茜 王秀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调节其脂代谢的最佳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补益肾精治疗,对照组以健脾化痰法治疗。将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血脂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2%,对照组为64.78%,2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寻找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调节其脂代谢的最佳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补益肾精治疗,对照组以健脾化痰法治疗。将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性激素、血脂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2%,对照组为64.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均可显著改变FSH、LH、E2水平。治疗组可显著改变LDL-C、HDL-C水平,对潮热出汗、失眠、易激动等主要症状也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结论针刺补益肾精法及健脾化痰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均有良好疗效,针刺补益肾精法与健脾化痰法比较,其调节脂代谢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期综合征 补益肾精 健脾化痰法 针灸 性激素 血脂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肝脂康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剑锋 王日权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12期26-27,共2页
脂肪肝(Fatty Liver)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的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质超过肝湿重的5%即为脂肪肝.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20世纪90年代已达15%,特别是最近10年里,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 脂肪肝(Fatty Liver)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的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质超过肝湿重的5%即为脂肪肝.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20世纪90年代已达15%,特别是最近10年里,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古今文献研究表明,脂肪肝病因病机多因肝郁气滞、饮食伤脾、脾虚湿停,并由气滞湿停导致瘀血留滞,终成瘀血、气滞、停湿相兼为患.笔者多年来以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脂肪肝,并由此组方自制肝脂康.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们选择18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患者 治疗方 临床观察 肝脂 自制 化痰活血 前瞻性临床研究 肝郁气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