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利湿法对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李红娇 杜昕 王久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卫生宣教+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脾利湿法治疗,两组患儿均实施为期14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治疗前、后阴道pH值≤4.5及乳酸杆菌占优势情况,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记录随访3月、6月复发情况,其中复发标准则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瘙痒、疼痛、脓性分泌物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阴道pH值≤4.5、乳酸杆菌占优势例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TNF-α、IL-6、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法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且对患儿阴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改善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外阴阴道炎 脾利湿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2
作者 邹嘉仪 林琬宜 +2 位作者 霭嘉琪 方坚松 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6-2243,共1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交互映射得到“药物-疾病”靶点,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63首处方,白术-莪术-丹参-白花蛇舌草为代表药物集。药物活性成分85个,预测靶点590个,疾病相关靶点4726个,关键靶点412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3541个条目和196条通路。槲皮素、胡萝卜苷等通过肿瘤蛋白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皮生长因子等靶点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稳定结合。结论 本文通过挖掘有效处方,构建复杂网络,呈现了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并提供数据算法支持以及生物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脾化瘀解毒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武文平 张薇 佟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温肾正气法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甲状腺形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84/90),高于对照组(73.33%,6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抗体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促甲状腺素水平(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ies,anti-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 thyroglobulin antibodies,anti-TGAb)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更低(P<0.05)。治疗前IL-6、IL-10、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IL-6、IFN-γ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IL-10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叶、右叶、峡部厚度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正气法对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状态,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温肾正气 脾肾阳虚型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温肾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龙德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2 位作者 靳三省 李正菊 毛兰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散津液于全身;脾胃健运,气血津液化生有源,痰饮水湿自化,则清窍腠理得以濡润。辅以清热润燥、养血生津、活血祛瘀,标本同治,可获良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疏肝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疏肝 肝郁脾虚 名医经验 汪龙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对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夜平 杨芳 +6 位作者 孙鑫 刘洋 李俊儒 王致远 杨蓝鑫 刘彤 张李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3-958,共6页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 目的 探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大鼠肌骨中ULK1/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72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福善美),每组12只,模型组及各个用药组采用尾部悬吊法进行造模,造模时间为5周。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其余各组予以相应药物进行灌胃。造模结束后行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含量;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左侧股骨远端形态学变化;双能X线行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检测;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股骨、腓肠肌中线粒体蛋白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较,模型组ALP(P<0.01)降低、TRACP(P<0.01)升高,骨小梁面积、BMD(P<0.01)均下降,提示造模成功。Masson染色提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腓肠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得到缓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中医不同治法干预下与模型组股骨相比ULK1、LC3-Ⅱ/LC3-Ⅰ、FUNDC1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与模型组腓肠肌相比ULK1、FUNDC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结论 补肾健脾中医治法对于OP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ULK1/FUNDC1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发挥作用,综合来看补肾健脾法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不相亲 ULK1/FUNDC1通路 线粒体自噬 骨质疏松 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主肌肉”论健脾法在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艳 王栋 +3 位作者 李玉 李清波 唐林 孟静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肌肉萎缩是肿瘤恶病质晚期患者中最易出现的症状,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征兆,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营养神经肌肉药物等手段并不能逆转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虚劳”相似,其发生的病因病机... 肌肉萎缩是肿瘤恶病质晚期患者中最易出现的症状,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征兆,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营养神经肌肉药物等手段并不能逆转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虚劳”相似,其发生的病因病机多为脾摄乏源、运动减少、忧思伤脾、毒邪结聚、气血暗耗、脏腑虚衰等,最终导致脉络阻塞、气血亏空,从而肌肉失于濡养出现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发生究其根本是中焦脾土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乏源难以充养肌肉出现肌肉萎缩。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方面也越来越凸显出巨大优势,综合近数十年关于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研究发现,中医治则大多从健脾和胃、健脾益肾、健脾解毒、健脾疏肝入手,健脾法始终贯穿着其治疗的根本核心。脾主运化与气血的生成、肌肉的充实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导致肌肉萎缩的提法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因此基于“脾主肌肉”理论,结合中医整体观来探讨健脾法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中医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肌肉萎缩 脾主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方联合艾灸疗法对高脂血症患者RCT代谢途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华文 张颖 陈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5,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健脾祛痰方联合艾灸疗法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究健脾祛痰方降脂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2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健康宣教,治疗组予健脾... 目的研究健脾祛痰方联合艾灸疗法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究健脾祛痰方降脂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2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健康宣教,治疗组予健脾祛痰方颗粒剂配合双侧足三里、双丰隆穴、中脘穴、神阙穴温和灸治疗。对比两组受试者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疗效、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及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蛋白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porter protein,CETP)、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治疗后患者HDL功能指标血清ApoA-I、PON1、LCAT含量较治疗前升高,SAA、MPO、CETP、PLT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样本间差异明显,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比例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平衡有所恢复。结论健脾祛痰法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TC、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改善中医证候,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DL功能相关的胆固醇逆转运(RCT)过程继而改善血脂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祛痰 高脂血症 肠道菌群 艾灸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佟珺 罗静 崔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A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B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方治疗,C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劳累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指数、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9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A、B组的55.00%(33/60)、73.00%(44/60),B组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9个月后,3组6 MWD均延长,且C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慢阻肺患者评估测试(COPD patient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3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而3组酸碱度(pH)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劳累程度及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穴位贴敷 益气通络、脾补肾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清洁 杨士翔 岳周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究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1组采用骨... 目的 探究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对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血清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1组采用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对照2组采用益肾健骨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比较3组疗效、骨折愈合、肿胀消除、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血清骨转化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SA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MID、BSAP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肿胀消除、住院时间较对照1组、对照2组短,对照2组肿胀消除时间较对照1组短(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TNF-α、sVCAM-1、sICAM-1水平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P1NP、β-CTX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NMID、BSAP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P<0.05)。结论 益肾健骨法联合骨折端血肿回植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促进骨转化标志物改善与骨折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 骨转化标志物 四肢骨折 骨折端血肿回植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健脑法”防治老年性痴呆理论探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曾楚华 陈谦峰 +3 位作者 黄琼 袁林 王平 袁德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808-1810,共3页
老年性痴呆(AD)正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临床研究证实,根据对AD主要病机为"先后天之本脾肾亏虚、脑髓失养,兼有痰瘀"的认识而创立的"固本健脑法"确有疗效。对该治法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认为学习记忆与脑(髓... 老年性痴呆(AD)正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临床研究证实,根据对AD主要病机为"先后天之本脾肾亏虚、脑髓失养,兼有痰瘀"的认识而创立的"固本健脑法"确有疗效。对该治法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认为学习记忆与脑(髓)直接相关,但其根本在于五脏;"固本健脑"之"本"即"先后天之本",且蕴"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固本 先天之本 后天之本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近期和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声生 许文君 +1 位作者 陈贞 陈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nt,IBS-D)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方法107例IBS-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疏肝健脾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分别予基于随证加减的... 目的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nt,IBS-D)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方法107例IBS-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疏肝健脾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分别予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方及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随访3个月。重点观察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①治疗4周结束后,疏肝健脾组西医症状总有效率为90.6%,匹维溴胺组为70.4%,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改善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方面疏肝健脾组明显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治疗结束第1个月及第3月随访,疏肝健脾组在西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疏肝健脾组治疗4周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可持续至随访的3个月,疗效优于匹维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疏肝健脾法随证加减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近期和中期疗效,能够较持久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疏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脾法治疗血脂异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越 贾连群 +6 位作者 潘嘉祥 孔德昭 宋囡 隋国媛 杜莹 邰贺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健脾法对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健脾法治疗血脂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血脂四项及安全性进行Meta...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健脾法对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健脾法治疗血脂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血脂四项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对关键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和等级推荐进行分析判定。结果共纳入研究22例,(1)Meta分析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①健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P<0.00001[RR=1.14,95%CI(1.08,1,20)];②单纯健脾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0001[RR=1.15,95%CI(1.09,1.21)]。(2)Meta分析显示在TC、TG、HDL、LDL各指标方面:①健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P=0.0002[MD=-0.44,95%CI(-0.68,-0.21)]、P=0.001[MD=-0.44,95%CI(-0.71,-0.17)]、P=0.002[MD=0.28,95%CI(0.10,0.46)]、P<0.0001[MD=-0.38,95%CI(-0.56,-0.19)];②单纯健脾法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P=0.13[MD=-0.23,95%CI(-0.53,-0.07)]、P=0.13[MD=-0.43,95%CI(-0.75,-0.10)]、P=0.63[MD=0.05,95%CI(-0.16,0.26)]、P=0.02[MD=-0.27,95%CI(-0.51,-0.04)]。(3)Meta分析显示在ApoA、ApoB方面:P=0.02[MD=-0.01,95%CI(-0.21,-0.02)]、P=0.83[MD=0.04,95%CI(-0.31,0.39)];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优于对照组。GRADE系统显示总有效率、血脂四项及安全性的证据级别为低级别,推荐强度为弱推荐。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胃部不适、恶心,头晕等,患者均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中医健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脂异常或单纯中医健脾法均较单纯西药降脂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小;中医健脾法联合常规西药降脂可显著提高降脂效率,为降脂的最佳疗法。但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增加其证据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璐 许鸿新 +4 位作者 张思伟 陈璐 罗素云 林俊杰 刘长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刺点为针刺组穴位旁开2寸处。手法进针,留针30 min,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307,P<0.01),而假针刺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假针刺组(χ~2=33.61,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值较治疗前有提高趋势,但这种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BMD值较治疗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结论短疗程的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可以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并且这种临床症状的改善要早于骨密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补肾 针刺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彭美哲 王思玉 +5 位作者 李享 陈思 李帷 张琳 朱培一 汪红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痛泻药方加减...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痛泻药方加减以及匹维溴胺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记录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检测患者血清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腹痛即泻、腹胀腹痛、肠鸣矢气、情志抑郁、急躁易怒等主要单项症状,尤其在改善腹胀腹痛、情志抑郁、急躁易怒优于对照组(P<0.05)。3)胃肠激素水平检测:2组均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尤其在改善CGRP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疏肝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至久 张蜀 +2 位作者 唐学贵 李敏 杜丽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以谷参肠安胶囊口服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总体疗效进行...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以谷参肠安胶囊口服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总体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在改善患者某些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较安全、有效的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型 疏肝 痛泻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法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运用概况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文燕 孙珏 +3 位作者 许建华 王国娟 张瑞娟 范忠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50-1052,共3页
健脾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健脾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力,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文章就近年以健脾法为主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运用从主要具体治法及名医治验两方面... 健脾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健脾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力,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文章就近年以健脾法为主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运用从主要具体治法及名医治验两方面予以综述,以冀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临床运用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冠华 王长洪 +4 位作者 高文艳 多娜 高全勇 张旭 贾金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20-2622,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食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IBS-D食物不耐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辨证治疗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每日3次,治疗4... 目的: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食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IBS-D食物不耐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辨证治疗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每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次数、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排便急迫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法为主治疗IBS-D食物不耐受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及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不耐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气健脾法改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小鼠免疫失常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潇 宋囡 +4 位作者 周喜玉 曹慧敏 王智民 徐佳 高天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74-207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方对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小鼠甲状腺miR-155/SOCS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中医补气健脾法干预AIT部分免疫学机制。方法:60只8周龄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G)饲以蒸馏水,模型组(MG)、西药...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方对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小鼠甲状腺miR-155/SOCS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中医补气健脾法干预AIT部分免疫学机制。方法:60只8周龄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G)饲以蒸馏水,模型组(MG)、西药组(硒酵母片,Se G)、益气化痰活血方高剂量组(YG-1,36.40 g·Kg-1·d-1)、益气化痰活血方中剂量组(YG-2,18.20 g·Kg-1·d-1)、益气化痰活血方低剂量组(YG-3,9.10 g·Kg-1·d-1)饲以含0.05%碘化钠水8周成模,再灌胃给药8周。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小鼠甲状腺miR-155、白细胞介素-17(IL-17)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甲状腺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1)、p-STAT3蛋白表达。结果:(1)与NG组比较,MG组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明显;与MG组比较,各给药组甲状腺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与NG组比较,甲状腺IL-17、miR-155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甲状腺p-STAT3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MG组比较,Se G、YG-1、YG-2组甲状腺IL-17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Se G组比较,YG-2组IL-17mRNA下调更明显(P〈0.01);与MG组比较,各给药组miR-155mRNA均显著下调(P〈0.01),其中Se G、YG-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p-STAT3均显著下调(P〈0.01),与Se G组比较,YG-2组下调更明显(P〈0.05)。(3)与NG组比较,MG组甲状腺SOCS1蛋白明显下降(P〈0.01),与MG组比较,Se G、YG-2、YG-3组SOCS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YG-1组SOCS1蛋白上调(P〈0.05)。结论:中医补气健脾法可能通过调控miR-155/SOCS1/STAT3信号通路改善AIT免疫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补气 益气化痰活血方 MIR-155 SOCS1 STAT3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健脑法对老年健忘大鼠海马组织中AGEs/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作峰 黄密 +2 位作者 姜瑞雪 李庆琳 孙晓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4-957,I0011,共5页
目的:比较固本健脑法、补脾健脑法、补肾健脑法对老年健忘大鼠海马组织中AGEs/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及Na NO2建立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固本健脑方、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和石杉碱甲;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灌以生... 目的:比较固本健脑法、补脾健脑法、补肾健脑法对老年健忘大鼠海马组织中AGEs/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及Na NO2建立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固本健脑方、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和石杉碱甲;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灌以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GEs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RAGE、NF-κB p65的表达,ELISA检测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补脾组、补肾组、固本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补脾组、补肾组、固本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下调;与固本组比较,西药组、补脾组、补肾组上述指标的表达下调;补脾组、补肾组、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本健脑法、补脾健脑法、补肾健脑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健忘大鼠的记忆功能,但固本健脑法作用最佳,固本健脑法改善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与AGEs/RAGE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 老年忘大鼠 海马组织 AGEs/RAG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