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慢诱导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
1
作者 汪锦秀 骆宏 +3 位作者 杨恒 郑汉 沈文理 章静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健忘镇痛慢诱导技术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Y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诱导,对照组采用咪达...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健忘镇痛慢诱导技术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Y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诱导,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氟哌利多诱导。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插管后即刻(T_(2))、手术结束(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D0)、插管后3 min(D_(1))、插管后15 min(D_(2))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2组患者喉镜暴露分级、术毕镇静评分、术后1、4 h疼痛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T_(1)、T_(2)、T_(3)时MAP和BIS均明显降低,且YM组低于C组(P<0.05);2组患者D_(1)、D_(2)时NA、AD及β-EP均显著降低,且YM组低于C组(P<0.05);YM组镇静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低于C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插管时间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联合BIS监测麻醉深度,能安全有效的处理气道插管问题,对困难气道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诱导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内插管 健忘镇痛慢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在卵巢囊肿剥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霞 赵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在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择期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0例,按手术先后将60例患者分为A(健忘镇痛慢诱导组)、B(常规快诱导...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在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择期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0例,按手术先后将60例患者分为A(健忘镇痛慢诱导组)、B(常规快诱导组)、C(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组)3组各20例,比较3组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苏醒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耐管时间及拔管后24h咽部不适、咽痛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T0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和T2时刻A、C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低于B组,A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耐管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h,B组患者咽部不适及咽痛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均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进行麻醉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拔管有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降低患者恢复期因血流动力改变引起的相应并发症的风险,减少患者恢复期咽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忘镇痛慢诱导 利多卡因乳膏 麻醉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