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城市景观特征识别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迁安市为例
1
作者 崔家豪 徐磊 +1 位作者 张贵军 周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51-63,共13页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影响-风险”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景观特征区域为评价单元,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分析1995-2020年迁安市景观健康状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迁安市可分为17类景观特征类型和11类景观特征区域。1995-2020年间,乡村聚落景观、城镇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等级以III级为主,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等级相对较高,为IV级;(2)1995-2020年,水域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3)以相关规划为依据,结合迁安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按照“问题识别-重点优化”的思路,针对主要景观特征区域,即低海拔耕地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城镇景观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评估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健康-影响-风险模型 资源型城市 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典型城市PM2.5污染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莎 刘影影 +3 位作者 李素梅 石晓丹 吕鹤 王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6-1153,共8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一直远超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限值(35μg/m^3),其中石家庄市在2013年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高达156μg/m^3。而PM2.5...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一直远超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限值(35μg/m^3),其中石家庄市在2013年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高达156μg/m^3。而PM2.5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是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大气污染物。定量评价PM2.5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还可以为空气质量和卫生指标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根据京津冀典型城市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市的PM2.5污染特征、基础健康资料和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选择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作为健康终端,研究三地受PM2.5污染的影响。并且采用效益转换法估算了3个城市PM2.5质量浓度变化引起的健康风险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及其经济损失受PM2.5污染影响最大。其中,2017年北京市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比例分别高达87. 75%和7. 86%。同一暴露水平下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所受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更大。2017年北京市由PM2.5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风险的经济损失为333. 91亿元,天津市为211. 09亿元,石家庄市为169. 34亿元;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开展,由PM2.5引起的健康风险及其经济损失也随之下降,相比于2013年三地的降幅分别达到32. 5%、35. 5%和3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M2.5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效益转换法 健康风险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炼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兰鹏鹏 万大娟 +1 位作者 董法秀 王开心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湖南省某冶炼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子指数法、空间插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ALM模型,进行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场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因子为砷、锑、锌、铅,重污染区域分布在1~2.5m的土壤深... 以湖南省某冶炼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子指数法、空间插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ALM模型,进行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场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因子为砷、锑、锌、铅,重污染区域分布在1~2.5m的土壤深度,砷污染单因子风险值最大为29.7,污染最严重,健康风险分析中砷的最大致癌风险和危害商为10-3和87.69,均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具有明显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锑的非致癌风险在0.88~4.43之间,锌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土壤铅含量引起成人孕妇腹中胎儿血铅水平超过10ug/dL的概率为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分析 健康风险模型 AL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某电池收储场地铅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彤宇 邓小文 +3 位作者 周滨 宋文华 张良运 李红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对天津市某电子垃圾回收站内的7个电池收储场进行土壤铅污染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提供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回收站蓄电池收储场地的表层土壤非致癌风险已经超过人类健康生存所能承受的限度,需要及时采取... 对天津市某电子垃圾回收站内的7个电池收储场进行土壤铅污染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提供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回收站蓄电池收储场地的表层土壤非致癌风险已经超过人类健康生存所能承受的限度,需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对该回收站的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河饮用水源地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恒 方自力 +1 位作者 李云祯 贺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163-166,共4页
饮用水水质问题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河流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将污染物质与人体健康定量地联系起来,能够对化学污染物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大小做出科学的估算的一种方法。综合目前国内外河流... 饮用水水质问题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河流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将污染物质与人体健康定量地联系起来,能够对化学污染物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大小做出科学的估算的一种方法。综合目前国内外河流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将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到河流饮用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中,建立了饮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通过对峨眉山市峨眉河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了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得出定量的健康风险指标,为该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依据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水源地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环境 人体健康 饮用水安全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2013—2017年饮用水源水质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文琪 丁文广 +3 位作者 吴守霞 吕泳洁 李颖 弥应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1-1831,共11页
以天水市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7个监测点2013—2017年饮用水源常规指标监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监测点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年间天水市西十里、慕滩、武山、... 以天水市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7个监测点2013—2017年饮用水源常规指标监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监测点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年间天水市西十里、慕滩、武山、清水的4个监测点地下水F值在2.13—2.20之间,质量级别属良好,甘谷、秦安的2个监测点F值在4.29—7.14之间,质量级别属较差;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在0.944×10-5—1.932×10-5 a-1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张家川>慕滩>西十里>武山>秦安>甘谷>清水,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公众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风险主要由Cr(Ⅵ)产生,占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的63.28%—84.85%;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在5.453×10-9—1.777×10-8 a-1之间,主要由硝酸盐、氟化物、铅产生,远低于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所以应重点关注包括Cr(Ⅵ)在内的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嘉陵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跃晨 王云 +3 位作者 吴树宝 王春雷 陈立娜 李坤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6,46,共7页
利用形QI模型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09-2011年嘉陵江干流重庆段6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价,并将影响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且城郊差异不大,但健康风险等级普遍偏高,城区明显高于... 利用形QI模型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09-2011年嘉陵江干流重庆段6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价,并将影响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且城郊差异不大,但健康风险等级普遍偏高,城区明显高于郊区;各污染物都可能影响到形凹值,而砷、镉尤其是六价铬等化学致癌物是影响总健康危害风险的主要因素。两种模型侧重点不同,综合运用将更有助于客观全面评价水体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源地 WQI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浅型山区和引黄水库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侯伟 孙韶华 +2 位作者 李桂芳 李伟 贾瑞宝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研究黄河下游山区和引黄水库水质状况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确定主要污染物及治理的优先顺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5座典型水源水中有毒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水... 为研究黄河下游山区和引黄水库水质状况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确定主要污染物及治理的优先顺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5座典型水源水中有毒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水库基因毒物质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Cd:0.25×10^(-3)~1.6×10^(-3)mg/L、As:0.24~3.5×10^(-3)mg/L、Cr(Ⅵ):0.0020~0.0170 mg/L;躯体毒物质浓度较低。5座水库中基因毒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大小排序均为Cr(Ⅵ)>Cd>As,躯体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序为Pb>NH_4^+>Hg>CN^(-1)>挥发酚,前组水平远大于后组。5座水库各污染物所致个人年总风险基本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10^(-5)a^(-1),其中以卧虎山和玉清水库污染最严重,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基本在10^(-4)a^(-1)水平;Cr(Ⅵ)是5座水库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水库 引黄水库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有毒污染物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接“健康云”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建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新一代家庭健康监护系统不仅要求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和低体积等特点,还要求快速适应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医疗信息化发展,为此,亟待设计一种联接"健康云"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在介绍"健康云"层次化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 新一代家庭健康监护系统不仅要求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和低体积等特点,还要求快速适应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医疗信息化发展,为此,亟待设计一种联接"健康云"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在介绍"健康云"层次化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健康监护系统联接"健康云"的工作过程,并解决了该系统的四项关键技术,包括:基于生理参数传感器的家庭健康监测网络设计,基于HL7RIM的数据交换机制、融合灰色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基于BPEL4WS的健康服务个性化组装.采用厦门市集美区案例数据验证原型系统的有效性,为"健康云"服务走入家庭健康监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7 RIM数据转换框架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暴露风险评价在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孙贻超 邓小文 +1 位作者 周滨 卢学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51-355,共5页
我国目前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常规评价指标无法表征特征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暴露风险。以环境暴露风险理论为基础,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及土壤构建复合环境要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 我国目前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常规评价指标无法表征特征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暴露风险。以环境暴露风险理论为基础,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及土壤构建复合环境要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的综合判别值为12.68×10-5 a-1,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1.0×10-5 a-1,且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保护区北部农药厂周边地区潜在健康风险最高、东八里庄附近次之、而后蒲棒村周边相对较小。最终根据评估区域内环境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为保护区环境暴露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风险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复合环境要素 健康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高氟地区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邰苏日嘎拉 李永春 +4 位作者 周文辉 王永亮 陈国栋 苏日力格 张祥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29,共11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氟中毒性地方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关注氟污染源分析及暴露途径研究的同时,开展氟暴露途径评价健康风险研究也十分必要。据调查,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地区表层土壤氟含量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氟中毒性地方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关注氟污染源分析及暴露途径研究的同时,开展氟暴露途径评价健康风险研究也十分必要。据调查,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地区表层土壤氟含量高于当地区域背景值,本文针对当地存在氟超标导致地方病的实际情况,重点采集了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地区表层土壤、地层岩石、农作物、地下水等样品,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分析方法对相关元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高氟区氟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谷物和蔬菜氟暴露途径健康风险指数HQ<1,没有非致癌风险。当地人体氟暴露风险主要途径为饮用地下水摄入,相关的健康风险指数HQ>1,这表明通过饮用氟超标的地下水,可能具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年度总健康风险为1.69×10^(-8),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的最大可接受年健康风险水平5.0×10^(-5),属于人类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根据氟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该地区饮用水安全性方面还需多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健康风险指数 原州区彭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赫淑杰 梁忠民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嵘 刘俊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度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各污染物的风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Pb>氟化物>硝酸盐>Mn>Fe>氨氮。研究成果可为二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二河水源地 多指标综合评价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