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滢 姜欣彤 王萍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5-1600,共6页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4年1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调查数据,选取≥60岁女性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n=4594)。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层、行为特征层、人际网络层、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政策环境层5个层面,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8.06%(2208/4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0.601,95%CI=0.449~0.804)、睡眠时间≥6 h(OR=0.561,95%CI=0.493~0.639)、对生活满意(OR=0.256,95%CI=0.199~0.330)、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好(OR=0.459,95%CI=0.395~0.533)、城市户口(OR=0.717,95%CI=0.603~0.853)、对子女满意(OR=0.666,95%CI=0.472~0.940)、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712,95%CI=0.582~0.871)、家庭收入>5万元(OR=0.822,95%CI=0.704~0.959)、所在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万~10万元(OR=0.841,95%CI=0.730~0.970)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已失能(OR=1.786,95%CI=1.556~2.050)、患慢性病(OR=1.159,95%CI=1.014~1.324)、中部地区(OR=1.298,95%CI=1.107~1.522)和西部地区(OR=1.407,95%CI=1.183~1.675)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个人特征层的年龄,行为特征层的睡眠时间、对生活满意度、自评身体健康情况、失能情况、慢性病情况,人际网络层的户口类型、对子女满意度、地理分布,生活和工作条件层的受教育情况、家庭收入,政策环境层的所在城市人均GDP。应从各个层面,针对重点人群,联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健康生态学模型 老年人 女性 患病率 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识别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士红 葛怀举 +5 位作者 苏文钰 官为民 于晴 柳言 齐元涛 马桂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追踪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根据IADL量表测定≥60岁老年人失能状况,依据CESD-10...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追踪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根据IADL量表测定≥60岁老年人失能状况,依据CESD-10量表检出抑郁症状,最终纳入样本2207名。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回顾文献纳入自变量,用stata17.0进行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60岁失能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65.02%(1435/22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质中男性(OR=0.564, 95%CI:0.407,0.782)、80岁及以上(OR=0.605,95%CI:0.417,0.782),行为特征中夜晚睡眠时间6~8小时(OR=0.507,95%CI:0.399,0.644)和8小时及以上(OR=0.448,95%CI:0.339,0.592),生活和工作条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上(OR=0.356,95%CI:0.145,0.877)、居住在非农村(OR=0.754,95%CI:0.592,0.962)是失能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低风险因素;行为特征层中度失能(OR=1.364,95%CI:1.042,1.785)、重度失能(OR=2.342,95%CI:1.481,3.704)、对生活比较满意(OR=1.539,95%CI:1.210,1.958)和不太满意(OR=5.465,95%CI:3.535,8.449)、自评健康不好(OR=2.514,95%CI:1.738,3.638),人际网络层对子女比较满意(OR=1.529,95%CI:1.207,1.937)和不太满意(OR=1.808,95%CI:1.084,3.017),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未受过正规教育(OR=1.761,95%CI:1.007,3.079)是抑郁发生的高风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抑郁影响因素在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各个维度都有涉及,建议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失能老年人抑郁提供科学干预措施,提升失能老年人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抑郁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
4
作者 姜欣彤 张滢 王萍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识别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比例为74.84%,大部分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影响... 目的:识别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比例为74.84%,大部分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因素较多,根据个人特质、行为特征、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政策环境5个维度,构建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结论:根据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应重点关注健康状况差、有抑郁症状、有不良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差、农村地区、健康意识薄弱的老年人,从相应维度实施有效干预,更好满足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自评健康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罗金萍 孙嘉颖 +5 位作者 张宝轩 牟艺帆 耿铭慧 尹文强 陈钟鸣 马东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问卷进行调查,使用中国人群建立的EQ-5D-5L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进行计算,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Tobit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029例慢性病共病患者,其健康效用值为0.942(0.783,1.000),在EQ-5D-5L量表的五个维度中,存在困难占比最高的是疼痛/不舒服(57.8%)。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慢性病共病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当前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状态进行关注。应当从个人、环境和政策等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发生率,优化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慢性病共病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广东省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林瑾 肖丽勤 张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共病患者数是持续上升。随着慢性疾病数量的增加,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失。目前分析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的多层次因素研究尚少。目的结合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从不同层面探讨...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共病患者数是持续上升。随着慢性疾病数量的增加,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失。目前分析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的多层次因素研究尚少。目的结合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从不同层面探讨影响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的因素,为我国社区老年共病患者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社区老年(≥60岁)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共病患者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该问卷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包含个人特质层、行为特征层、人际关系层、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政策环境层。以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因变量,根据5个层次纳入自变量,进行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7%。987例老年共病患者中,同时患2种慢性病346例(35.1%),同时患3种慢性病456例(46.2%),同时患>3种慢性病185例(18.7%)。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老年共病患者为对照,患慢性病的时间<6年和6~10年、本地城镇户口是老年共病患者患3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2.100(1.284~3.435)、1.948(1.201~3.158)、4.103(1.496~11.250);每天均可以保证至少6 h睡眠、自评健康状况比较好、每天服药1~3种类型、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专学历、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老年共病患者患3种慢性病的保护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0.528(0.322~0.867)、0.570(0.325~0.998)、0.385(0.261~0.569)、0.348(0.208~0.582)、0.412(0.175~0.972)、0.486(0.298~0.790)、0.392(0.242~0.634);男性、1周运动3次以下是老年共病患者患3种以上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2.563(1.634~4.021)、2.990(1.429~6.256);每天均可以保证至少6 h睡眠、自评健康状况比较好和一般、每天服药1~3种类型、年平均收入≤3万元和>3~5万元、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老年共病患者患3种以上的慢性病的保护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0.300(0.159~0.565)、0.247(0.125~0.487)、0.448(0.240~0.837)、0.288(0.178~0.467)、0.318(0.155~0.654)、0.489(0.293~0.816)、0.416(0.229~0.755)。结论广东省老年共病患者同时患2~3种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占80%以上)。影响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的因素复杂,包括性别、患慢性病时间、运动情况、睡眠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服药情况、户籍类型、子女或家人督促吃药或锻炼情况、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和医保类型,且不同共病数量的危险因素差异较大。因此,应该从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老年共病患者患慢性病数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老年共病 患病数量 患病率 健康生态学模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被引量:56
7
作者 范涛 曹乾 +1 位作者 蒋露露 许珍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40,共5页
目的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角度,分层次探讨老年人的慢性病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探究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因变量,生活习惯、个人... 目的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角度,分层次探讨老年人的慢性病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探究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因变量,生活习惯、个人特征、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对疾病的感知、体质指数、饮水习惯、家庭人口、是否在职、饮用水获得方式和人均收入是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每加入一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对结果的解释程度也增加,其中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两大分类因素增加后对结果解释的程度提高最明显。结论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且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健康生态学模型将近端因素和远端因素相结合,可更加全面地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模型 慢性病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歆瑀 蒲川 +2 位作者 邱岚 彭杨 郭黛瑶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6-460,480,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分析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份数据,纳入45岁及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T...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分析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份数据,纳入45岁及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TATA15.0统计分析软件筛选出符合HEM中5个维度以及EQ-5D量表所需的变量。运用中国版EQ-5D-3LTTO积分换算表计算健康效用值,选择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二分类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多分类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运用Tobit回归等统计学方法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得到符合条件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效样本703份,患者平均健康效用值(0.710±0.225),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特质中的“年龄”,行为与生活方式中的“运动习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社会参与”,工作与生活条件中的“稳定收入”“居住环境”以及环境政策中的“养老保险”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呈负相关;个人特质中的“残疾”,行为与生活方式中的“吸烟”以及“睡眠时长”与患者的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合健康生态学模型(HEM)发现,目前我国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生命质量水平还存在提升空间,且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五个维度,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应通过个人行为、经济、环境、政策等多角度对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途径干预,提高该群体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模型 糖尿病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于凯 王宇 +4 位作者 王晓庆 张臣臣 周郁秋 侯冬玉 张维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两所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两所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家庭功能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56.09±9.92)分。心理韧性、自我表露、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得分依次为(59.33±12.71)、(33.95±9.12)、(5.73±3.10)、(48.87±9.52)分。不同年龄、家族史、复发次数等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韧性、自我表露、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均呈负相关(均P<0.01)。年龄、复发次数、生育意愿、痛苦表露、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降低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水平应从个人、家庭、医疗环境三方面着手,还需考虑不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生育忧虑 影响因素 健康生态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齐元涛 柳言 +2 位作者 杜金 刘永文 马桂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趋普遍。目的 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基础,系统了解我国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趋普遍。目的 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基础,系统了解我国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8年追踪数据库中选取年龄≥60岁的样本(n=10 779),剔除研究涉及变量有缺失的样本后,最终纳入样本7 354例。以是否发生慢性病共病(患≥2种慢性病)为因变量,根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维度纳入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65.16%(4 792/7 354),患2种慢性病者居多〔32.16%(1 541/4 792)〕,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二元慢性病共病组合为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16.42%(253/1 5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71(1.177,1.596)〕,>70岁者高于60~70岁者〔OR(95%CI)=1.189(1.061,1.333)〕,夜晚睡眠时间为6~8 h者和>8 h者低于<6 h者〔OR(95%CI)分别为0.759(0.678,0.850)、0.686(0.572,0.821)〕,午睡时间为0.5~1.0 h者和>1.0 h者高于<0.5 h者〔OR(95%CI)分别为1.238(1.102,1.391)、1.219(1.604,1.396)〕,对健康感到一般和不太满意者高于非常满意者〔OR(95%CI)分别为1.755(1.537,2.004)、5.890(4.930,7.037)〕,城市户口者高于农村户口者〔OR(95%CI)=1.167(1.036,1.315)〕,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者高于东部地区者〔OR(95%CI)分别为1.311(1.158,1.483)、1.491(1.315,1.692)〕,正在工作者低于曾经工作过者〔OR(95%CI)=0.768(0.680,0.866)〕,人均年收入>5万元者高于<2万元者〔OR(95%CI)=1.413(1.009,1.978)〕。结论 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较高,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的影响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建议从个体到环境多维度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和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健康生态学模型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姚泽坤 李振苏 +3 位作者 张进 张嘉瑜 张泽敏 闫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894-2899,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门诊术后1个月复查的2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门诊术后1个月复查的2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甲状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重返工作者占64%,未重返工作的病人多处于意向阶段(28例,38.9%),已重返工作的病人多处于不确定维持阶段(71例,5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强度、社会支持、特异性生活质量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重返工作准备度仍需提高,医务人员应多关注病人术后特异性症状,评估病人身心水平以及工作情况,为病人提供个体化重返工作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重返工作准备度 生活质量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流动人口职业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丁晓 韩瑞阳 +6 位作者 王岩 杨满洲 蔡伟芹 井淇 高润国 高倩倩 马安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1-795,820,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流动人口接受职业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依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确定自变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评价影响因素重要性,将筛选的变量... 目的:探讨我国流动人口接受职业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依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确定自变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评价影响因素重要性,将筛选的变量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138954人,其中36.4%的流动人口接受过健康教育。随机森林算法显示,当变量数为7时袋外估算误差率最低,依次为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家庭月均收入、年龄、学历、流动时间、流动范围、区域。回归结果显示,30~44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初中及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3000~9000元、省内跨市流动、流动时间6年以上、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非东部地区是职业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率低,需完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教育的覆盖面,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健康生态学模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闵淑慧 郭芮绮 +2 位作者 成晓芬 张锦丹 李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索我国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利用潜在类别方法识别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多元logi... 目的:探索我国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流动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利用潜在类别方法识别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736名60周岁以上的流动老人,其多维健康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可分为健康良好型(43.15%)、心理问题突出型(47.58%)和认知躯体障碍(9.27%)三种模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锻炼、睡眠时长、医疗费用由谁承担、流动时长、流动范围、参加文娱活动、生活条件、社区服务以及养老保障均为流动老人多维健康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流动老人心理问题突出的占比较高,流动老人的多维健康受到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流动老人自身、家庭、社区及社会多方合力,尤其是流动老人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流动老人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潜在类别 多维健康 健康生态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我国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被引量:18
14
作者 傅华 李洋 +4 位作者 彭伟霞 高峻岭 钱海红 戴俊明 郑频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4,341,共5页
本文在陈述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慢性病发生因素的复杂关系,提出必须以健康生态学的社会系统论思维模式,把资源和精力重点放在干预慢性病发生的上游因素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多... 本文在陈述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慢性病发生因素的复杂关系,提出必须以健康生态学的社会系统论思维模式,把资源和精力重点放在干预慢性病发生的上游因素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改革当前卫生系统只是适合诊断和治疗急性病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只有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各负其责,才可有效应对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预防控制 思维模式 健康生态学模型 卫生系统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建平 王克芳 +4 位作者 吕宝玉 肖海云 闫荣 赵沁 李芝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健康坚韧性评定量表修订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组成。结果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3.75%,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得出影响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上游因素为:家庭成员中有无医疗卫生工作者、户口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中游因素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健康价值观、外源性健康控制观、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下游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结论: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比较普遍,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时就医,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模型 食管癌 就医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等级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邱岚 蒲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等级状况,探寻影响跌倒风险的五类健康生态学因素,为本土化全方位的防跌倒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测评了 6271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状况;以健康生... 目的:调查中国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等级状况,探寻影响跌倒风险的五类健康生态学因素,为本土化全方位的防跌倒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测评了 6271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状况;以健康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跌倒风险老年人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6 271例样本中,约有40%的老年人(2 540例)处于跌倒高风险,老年人跌倒风险受到五层健康生态学因素共同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差、患有慢性病共病、曾髋骨骨折、居住地在农村、家中不通电是影响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OR=18.115、1.561、3.082、1.282、2.14,均P<0.05),性别为男性、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已婚、广泛参与社交活动、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处于跌倒高风险状态的概率更低(OR=0.624、0.491、0.24、0.648、0.759,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处于高跌倒风险的比例较高,不同跌倒风险在个人特质、行为特质、人际关系、生活工作、制度福利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应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老年人特质进行聚焦性、细分化干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风险 影响因素 健康生态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7
作者 刘雅琼 多杰朋毛 +2 位作者 李婕珂 陈继婕 张雪琨 《中国卫生统计》 2025年第5期713-720,72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孕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CMA 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生命质量现状共纳入33篇... 目的系统评价不孕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CMA 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生命质量现状共纳入33篇文献,结果显示,FertiQoL量表的生命质量水平为60.841[95%CI(58.029,63.654),P<0.001],SF-36量表的生命质量水平为67.630[95%CI(59.541,75.718),P<0.001];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共纳入45篇文献,结果显示个人特质因素中年龄小(r=0.181,P=0.006)、有妊娠史(r=0.258,P<0.001)与生命质量呈低度正相关;不孕年限长(r=-0.267,P<0.001)、有治疗失败史(r=-0.292,P<0.001)、治疗时间长(r=-0.213,P<0.001)与生命质量呈低度负相关。行为特征因素中焦虑(r=-0.547,P<0.001)、抑郁(r=-0.556,P<0.001)、病耻感(r=-0.530,P<0.001)与生命质量呈高度负相关;生育压力大(r=-0.333,P=0.010)与生命质量呈中度负相关;心理弹性好(r=0.383,P<0.001)、自尊高(r=0.343,P=0.001)与生命质量呈中度正相关。人际网络因素中与丈夫关系好(r=0.337,P<0.001)与生命质量呈中度正相关;有生育史(r=0.124,P<0.001)与生命质量呈低度正相关。工作和生活条件因素中职业好(r=0.149,P=0.002)与生命质量呈低度正相关;家庭年收入高(r=0.307,P<0.001)与生命质量呈中度正相关。政策环境中有医疗保险(r=0.131,P<0.001)与生命质量成低度正相关。结论不孕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存在一定程度受损且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生命质量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