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育并举”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永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教育体系逐步健全、监测预警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但是,面临数字化时代和家庭结构变化等新挑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建议全面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坚持“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回顾与展望——基于2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
作者 俞国良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本文首先从角色理论破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标准和教师承受的角色压力、角色期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本文首先从角色理论破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标准和教师承受的角色压力、角色期望进行了理论探索,重新审视并定位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其次重点梳理并概述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以及大中小幼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其特点、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最后从生涯发展视角,对加强与改善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强调以教师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横坐标,以个体、学校、社会、环境为纵坐标,纵横交错、系统治理。通过2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期真正促使教师自觉树立并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主动识别并纠正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心态与行为,并通过自律与自我提升,展现出积极向上的职业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使命、践行困境及纾困之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健 卓贞梅 +1 位作者 何毅 黄爱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体育教师践行健康教育使命的困境主要有:健康教育乏力,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素养相对偏低;资格认证缺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性、合法性存疑;角色认同危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保障机制缺失,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落实;权责范围模糊,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等。提出:优化职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在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以“课程本位”的资格认证为突破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角色认同,搭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学习与发展平台;重视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明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岗位职责,积极探索长效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狂犬病防控为例的校园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4
作者 解瑞谦 郭然 +7 位作者 马震 杨宠 蒙晓宇 邓星超 江河 何建忠 张颖颖 吴敬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0,165,共5页
目的对农村狂犬病高发地区中学生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并探索校园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方法设计本研究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教师授课和小组活动两阶段,选取广西某两所乡镇中学开展研究。受试者分为制作海报和制... 目的对农村狂犬病高发地区中学生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并探索校园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方法设计本研究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教师授课和小组活动两阶段,选取广西某两所乡镇中学开展研究。受试者分为制作海报和制作微视频两组,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收集其对狂犬病防控的认知等相关信息,从而对教育模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健康教育效果方面,干预前学生对于狂犬病防控知识了解相对片面,对于狂犬病预防、治疗和辨认方面的信息反馈较少,且对于狂犬病的警惕意识差;干预后学生对狂犬病防控知识的反馈较为全面,在狂犬病高风险动物识别、狂犬病预防、伤口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素养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健康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健康传播效果,学生开始向家人和村民进行健康宣教。在教育模式方面,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态度更佳,其中微视频制作组的反馈优于海报制作组。结论教师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校园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狂犬病防控认知,并产生一定的健康传播效应。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率,对于农村地区的狂犬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防控 健康教育 模式研究 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段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5
作者 陈婷 张忠敏 马丽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学校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打通各学段健康教育衔接脉络,达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一体推进的效果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但现有学校健康教育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特定学段展开,未能充分分析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因此... 学校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打通各学段健康教育衔接脉络,达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一体推进的效果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但现有学校健康教育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特定学段展开,未能充分分析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总结湖北省各学段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步构建了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理论框架,继而提出了多元协同、动态发展的学段贯通式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健康教育 学段 理论框架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
6
作者 贾艳庆 高学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肿瘤医院放疗科的90例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脑转移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肿瘤医院放疗科的90例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接受微视频联合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手臂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17.78%)低于对照组(64.44%),手臂功能锻炼总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71.11%);干预组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视频联合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肿瘤脑转移后PICC置管病人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手臂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回授法 健康教育 PICC 并发症 依从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核心素养的问题诊断、时代要求与发展策略
7
作者 尹志华 刘皓晖 +1 位作者 孙铭珠 孟涵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不仅承担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健康教育教学任务,其在素养导向课程改革时代就不仅要具备体育核心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健康教育核心素养。当前,我国体育教师面临自身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 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不仅承担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健康教育教学任务,其在素养导向课程改革时代就不仅要具备体育核心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健康教育核心素养。当前,我国体育教师面临自身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健康应急处理素养有待提升、健康传播素养有待加强、健康教育教学素养有待强化等问题。新时代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大力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强化健康应急处理素养、扩大自身健康传播影响力、提升健康教育教学素养水平。基于此,未来需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中贯彻“健康共治”思想、构建健康导向的职前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系统开展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题研修、引导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实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体育教师 核心素养 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8
作者 王艳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5,共4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应从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应从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稿约
9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是我国目前惟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是我国目前惟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健康促进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卫生健康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健康教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稿约
10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是我国目前惟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是我国目前惟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健康促进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卫生健康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健康教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泽 孙国强 +2 位作者 沈蔷 宋妍 王虎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20-1328,共9页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 背景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及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质量及效果有待提升。目的探究基于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群体的影响,为进一步强化社区慢性病治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90例患有4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50~70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为期1年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保持原有的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慢性病随访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健康教育指导方案的方式,即添加了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干预,共持续12个月。在所有患者入组1年后进行终线调查。本研究主要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健康信息化接受程度”等方面来分析两组慢性病患者在基线与终线调查之间数据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90例4种慢性病患者,其中干预组患者3673例,对照组患者3717例。两组慢性病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障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疾病知识、慢性病基础知识、高血压知识、糖尿病知识、冠心病知识知晓正确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知识知晓正确率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问卷、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态度问卷、健康信息化接受度问卷得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信息化接受度方面可看出干预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角度方面,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均有提升,干预组效果更为显著。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信息化知识库模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教育 知识库模型 卫生服务 效果评估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语言模拟聊天机器人在孕产妇尿失禁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艳 李洁 +2 位作者 钟珍童 梁素瑞 蔡文智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孕产妇尿失禁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干预方案,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小组基于文献研究、组内讨论初步构建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论证并完善内容。人工智能专家在方案指导下基于提示学...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孕产妇尿失禁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干预方案,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小组基于文献研究、组内讨论初步构建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论证并完善内容。人工智能专家在方案指导下基于提示学习理论反复调试和训化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完成聊天机器人的开发。将17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模式,干预组在其基础上使用聊天机器人。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以及产后4周使用尿失禁症状问卷简表、妊娠期尿失禁知识问卷、系统可用性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82例、对照组83例孕产妇完成研究。干预组尿失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尿失禁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聊天机器人系统可用性总分为82.96±3.13。结论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拟器构建的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类聊天机器人可用性良好,有助于提高孕产妇尿失禁知识水平,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尿失禁 人工智能 聊天机器人 语言模拟器 盆底肌训练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CEPS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宏昌 刘二鹏 +2 位作者 刘特 王健 黄爱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健康成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参考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运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健康成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参考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运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健康教育通过促进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正向影响;(3)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西部地区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对乡村地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作用大于城市地区;对女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大于男性学生。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以下建议: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估;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健康效应;因地制宜调整健康教育实施侧重点,推动不同区域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学生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适时适度调整健康教育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身心健康 作用机制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英 刘铁芳 肖继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思想,为引导人们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充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文化润心”策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的学理探析,构建融合知识体系和数字资源库,创新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思想,为引导人们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充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文化润心”策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的学理探析,构建融合知识体系和数字资源库,创新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优化校园心理文化环境以及重构心理干预理念和文化育心网络,以达到涵养学生心理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新时代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文化润心 本土化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5
作者 汤璘瑞 吴利平 +1 位作者 张学兵 杨陈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日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虚拟漫游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 目的探讨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日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虚拟漫游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合度、术后疼痛、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各42例完成研究。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术后1 d及3 d行为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1周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漫游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日间手术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稳定心率及血压,改善术后早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日间手术 虚拟漫游 虚拟现实技术 健康教育 焦虑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处理-输出模型的基层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实践
16
作者 刘聪颖 刘洋 +3 位作者 李正迁 崔晓玲 雷瑞芳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 :开展基层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并评价其效果,以期提升基层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县人民医院7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4月—12月,基于输入-处理-输出(Input-Proc... 目的 :开展基层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并评价其效果,以期提升基层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县人民医院7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4月—12月,基于输入-处理-输出(Input-Process-Output,IPO)模型开展基层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实践,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结果 :干预后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评分为(217.35±28.93)分,高于干预前的(203.83±37.48)分(P<0.05);护士健康教育开展率从干预前的54.93%提升至干预后的9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PO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实践能够提高基层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是落实健康帮扶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基层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士 健康教育能力 提升策略 健康帮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儿童主要照护者出院健康教育清单的构建
17
作者 罗梦雨 陈劼 +1 位作者 马丽丽 姜媛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背景肠造口儿童术后需居家康复,现有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流程尚不完善。目的构建肠造口儿童主要照护者出院健康教育清单,旨在引导临床医护人员为肠造口儿童照护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其顺利康复。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检索和... 背景肠造口儿童术后需居家康复,现有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流程尚不完善。目的构建肠造口儿童主要照护者出院健康教育清单,旨在引导临床医护人员为肠造口儿童照护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其顺利康复。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检索和总结现有研究证据,结合对主要照护者及临床护士的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出院健康教育清单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清单条目进行修改。主要结局指标清单目录和内容的合适程度及变异系数。结果最终形成包含7个目录条目、20个内容条目的肠造口儿童主要照护者出院健康教育清单。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98;协调系数第一轮的目录和内容条目分别为0.046和0.067,第二轮的目录和内容条目分别为0.137和0.102,均P<0.05。结论构建的肠造口儿童主要照护者出院健康教育清单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强,适用于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造口 健康教育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现状
18
作者 郑茹 黄剑辉 +3 位作者 陈海华 薛培颖 郭铭杰 刘秀荣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现状,为下一阶段中小学健康教育相关规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数据依据。方法2023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7个区作为调查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7个区3354名体育老师...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现状,为下一阶段中小学健康教育相关规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数据依据。方法2023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7个区作为调查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7个区3354名体育老师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情况,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健康教育课开展情况的差异。结果73.43%的学校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排健康教育课≥4学时,26.57%的学校<4学时。高中、完全中学安排健康教育课≥4学时的比例均低于其他学段学校(P均<0.05)。98.75%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有教学计划,99.25%的学校有教学目标。9.69%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没有教师教学用书,41.44%没有学生教材,33.84%没有教具。郊区学校没有教具的比例高于城区(χ^(2)=6.017,P=0.014)。18.19%的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没有考核、评价机制。初中、一贯制学校没有考核、评价机制的比例高于小学(χ^(2)=6.983,P=0.008;χ^(2)=5.263,P=0.022)。92.01%的学校每学期组织体育老师进行1次及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训,7.99%的学校未组织培训。郊区学校未组织培训的比例高于城区(χ^(2)=11.182,P=0.001),高中学校未组织培训的比例高于小学、完全中学(χ^(2)=17.563,P<0.001;χ^(2)=10.675,P=0.001)。结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课时数不足,缺乏教材教具、考核评价机制等问题,应不断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健康教育课及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健康教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本互动阅读健康教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的影响
19
作者 谭益香 朱文燕 +3 位作者 焦琨 程萌 白方萌 张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对学龄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围手术期实施绘本互动阅读健康教育方案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2月住院的239例学龄前患儿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8例,试验组121例。两组均于住院前1... 目的探讨对学龄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围手术期实施绘本互动阅读健康教育方案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2月住院的239例学龄前患儿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8例,试验组121例。两组均于住院前1周开始接受互动阅读健康教育,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材料,试验组使用《学龄前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绘本》开展绘本互动阅读健康教育。结果两组均有115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同时间疼痛得分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时间、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第1天进食量及术后第2天进食、饮水(含牛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14、30天行为改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绘本互动阅读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学龄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术前焦虑水平,减轻术后疼痛,增加进食行为,减少术后行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绘本 互动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 疼痛 进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
作者 蒋维 张海燕 +3 位作者 朱欣 刘佳 向诗语 罗梦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0-344,37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 目的评价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中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4所中学的80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07人)和对照组(39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中学生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动机和行为技巧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回答总正确率为82.8%,高于对照组的70.7%;干预组的5个生殖健康相关动机比例分别为92.8%、50.1%、73.8%、48.3%和71.0%,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干预组的4个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技巧比例分别为65.3%、73.8%、90.7%和86.1%,均高于对照组,且优于干预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干预模式在提高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性态度与性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生殖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