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闲涉入”与“社会支持”——基于积极心理干预的大学校园健康支持性环境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晨 严永红 徐华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38,共6页
当代大学生需要应对激烈竞争、自身价值实现等多重压力,在学习与交往过程中逐渐滋生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环境作为学生们日常休闲交往的重要场所,不仅应满足功能使用、文化审美、技术生态等方... 当代大学生需要应对激烈竞争、自身价值实现等多重压力,在学习与交往过程中逐渐滋生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环境作为学生们日常休闲交往的重要场所,不仅应满足功能使用、文化审美、技术生态等方面的诉求,还需兼顾健康支持性。利用环境干预促成积极的日常行为也因此成为当代健康校园研究的重点。从积极心理学研究出发,尝试分析积极心理与健康支持性环境之间的关联。提出休闲涉入与社会支持可作为健康环境与积极心理干预的重要中介途径,帮助充分激活积极心理资本,并结合案例对其具体实现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积极心理干预 健康支持性环境 大学校园 休闲涉入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陶丽丽 严李嫣然 +1 位作者 齐智 李书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8-403,416,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中的不同特征变量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汇总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社区环境的各个维度进行评分,采用Likert评分等级法计算客观扫描社区环境及主观感...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中的不同特征变量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汇总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社区环境的各个维度进行评分,采用Likert评分等级法计算客观扫描社区环境及主观感知社区环境的得分情况,同时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朝阳区居民的身体活动、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4个社区180名居民进行调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身体活动水平得分(r=0.528)、饮食行为得分(r=0.427)均与健康支持性环境得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商店、设施情况、社区各类设施可及性、社区街道情况、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情况均为影响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社区商店、设施情况、社区各类设施可及性均为影响居民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场所类型(OR=1.823,95%CI:1.303~4.569)、是否对公众开放(OR=1.576,95%CI:1.606~2.071)、是否全年开放(OR=2.357,95%CI:1.289~5.606)、收费情况(OR=1.821,95%CI:1.261~4.332)、经营的项目(OR=1.561,95%CI:1.289~3.396)、场所维护状况(OR=2.285,95%CI:1.199~5.345)、场所卫生状况(OR=1.869,95%CI:1.317~4.258)是运动健身场所影响居民身体活动的因素(P<0.05)。场所维护状况(OR=1.814,95%CI:1.156~2.882)、销售蔬菜水果种类(OR=1.582,95%CI:1.003~2.504)、合理膳食宣传情况(OR=1.869,95%CI:1.220~2.267)是食品零售和餐饮场所影响居民饮食行为的因素(P<0.05)。结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多途径合理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对居民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支持性环境 健康促进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身体活动水平 饮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支持性环境对城乡居民规律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基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依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7,共7页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和环境健康支持性感知的异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识别对城市与乡村居民规律性体力活动有显著促进或制约作用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社区的体...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和环境健康支持性感知的异同,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识别对城市与乡村居民规律性体力活动有显著促进或制约作用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影响城市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社区的体育锻炼适宜性、设施丰富性影响乡村居民的规律性体力活动参与,据此提出相应城市与乡村环境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支持性环境 规律性体力活动 社会生态学 自然环境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范式创新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慧蕴 杨婷婷 谭少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城市压力环境是引发多种精神类疾病的重要外部因素,为了有效应对环境与健康之间日益严重的挑战,通过借鉴神经科学领域相关理论与方法,基于神经都市主义视角的范式创新,探索发现“大脑-身体-环境”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 城市压力环境是引发多种精神类疾病的重要外部因素,为了有效应对环境与健康之间日益严重的挑战,通过借鉴神经科学领域相关理论与方法,基于神经都市主义视角的范式创新,探索发现“大脑-身体-环境”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支撑体系、概念模型、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构建基于神经都市主义视角的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框架。以期为未来开展实证研究提供指导,推动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研究与营造,对神经都市主义研究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支持性环境 神经都市主义 影响机制 压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主题公园建设及使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威 薛晓丹 +5 位作者 潘怡 沈文达 李丹丹 解美秋 张颖 郑文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78,186,共5页
目的评估健康主题公园建设情况及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为促进其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观察并记录健康主题公园的健康相关设施布置情况,采用拦截调查的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对进入公园的锻炼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 目的评估健康主题公园建设情况及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为促进其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观察并记录健康主题公园的健康相关设施布置情况,采用拦截调查的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对进入公园的锻炼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对公园内健康设施的使用频率、时间、公园离家距离等情况,以及居民的身体活动情况,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等。结果93.2%的健康主题公园采用了不同形式媒介开展健康宣传。建设有健康步道的公园占比84.1%,公园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器材依次是漫步机、双杠和扭腰训练器;51.4%被调查者居住地点距公园在1 km以内。55.2%的被调查者几乎每天来公园锻炼,其中主要以4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主。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5点至7点(100%)和晚上7点到10点(43.7%);平均锻炼时长主要集中在30 min~1 h(40.8%)和1~2 h(44.2%)。被调查者来公园参与的锻炼项目主要包括公园散步(75.8%)、利用跑道跑步或快步走(63.1%)、使用健身器材(57.8%)。被调查者对每日食盐摄入量、"三减三健"含义和每天中速步行量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54.8%、51.9%、47.4%。被调查者在"疼痛或不适"和"焦虑或抑郁"两个维度上存在问题较多,占比分别为18.0%和10.2%。结论健康主题公园的建设有助于人们增加运动量,获取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主题公园 健康支持性环境 效果评估 健康生活方式 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