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代客泊车接受度及停车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传林 靳思缘 +1 位作者 武海娟 丁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259-15268,共10页
自动代客泊车是无人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自动代客泊车接受度及选择行为影响因素,首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选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感知风险、信任六个心理潜变... 自动代客泊车是无人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自动代客泊车接受度及选择行为影响因素,首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选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感知风险、信任六个心理潜变量构建自动代客泊车结构方程模型。随后基于线上调查问卷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考虑心理潜变量模型与不考虑心理潜变量模型,研究发现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随机森林模型拟合优度更高,更适合用于分析自动代客泊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袋外估算误差率对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变量筛选,结果表明当变量个数为9时,该模型的袋外估算误差率最小,筛选后的变量分别为停车费用、受教育程度、感知风险、出行总成本、行为意向、信任、月收入水平、感知易用性、年龄。最后将筛选后的9个变量纳入逻辑回归中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参数标定结果表明停车费用、受教育程度、感知风险、出行总成本、行为意向、信任、月收入水平、年龄变量均对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客泊车 结构方程模型 接受度 停车选择行为 随机森林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停车场选择行为的停车诱导优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龚成杰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2期175-175,共1页
文章通过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情况,统计了影响驾驶员停车场选择行为的多个影响因子,选取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步行距离、停车场收费、行程时间。通过模糊偏好下多目标决策的权重赋值方法确定各自权重大小,建立停车场选择模型... 文章通过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情况,统计了影响驾驶员停车场选择行为的多个影响因子,选取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步行距离、停车场收费、行程时间。通过模糊偏好下多目标决策的权重赋值方法确定各自权重大小,建立停车场选择模型。通过Matlab模拟仿真道路网及停车场位置,确定算法实现均衡城市中心道路车流量的目标。经过多次仿真,程序都能提供最佳停车场位置以及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选择行为 多目标决策 停车诱导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缙烨 胡军红 +2 位作者 傅文陵 刘开源 邱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57-12365,共9页
为缓解停车资源紧缺问题,合理利用现有泊位资源,在充分考虑商业区停车用户的出行目的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通过累积前景理论分析商业区用户的停车选择行... 为缓解停车资源紧缺问题,合理利用现有泊位资源,在充分考虑商业区停车用户的出行目的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通过累积前景理论分析商业区用户的停车选择行为,在考虑停车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对泊位满意程度的基础上,以泊位利用率和综合前景价值综合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模型泊位分配方案差异,发现相较于泊位利用率最大(maximum parking utilization rate,MPUR)模型的分配方案,CPT方案的泊位利用率与MPUR方案相同,但用户平均满意度提升了4.6%。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别在不同供需情况和不同停车规模下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供大于求、供需平衡和供不应求3种情况下,CPT模型能在保证泊位利用率的基础上,使用户平均满意度分别提升了10.72%、8.64%和24.62%。模型可根据不同用户个体特性和泊位选择心理,为用户分配该停车场景下更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泊位,提升用户对停车分配方案的满意度,为泊位管理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泊位分配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泊位分配 遗传算法 累积前景理论(CPT) 共享停车 停车行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价值的路内停车巡航行为建模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浣 郭宏伟 +1 位作者 张余杰 王武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7-191,221,共6页
停车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可能以低速寻找路内停车位,这种巡航行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基于停车者停车选择行为,综合分析停车持续时间、停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步行时间及停车费用等因素的关系,并且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停车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可能以低速寻找路内停车位,这种巡航行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基于停车者停车选择行为,综合分析停车持续时间、停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步行时间及停车费用等因素的关系,并且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建立了路内巡航停车行为模型.模型以停车选择过程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定量化描述停车价格对路内停车巡航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停车价格对调节巡航时间具有杠杆作用,非工作出行的巡航时间要长于工作出行.模型有助于解析影响巡航停车行为的关键决策变量,利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现停车价格的优化调整,从而引导停车选择行为实现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内停车巡航 停车价格优化 城市交通管理 停车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组合的停车诱导信息配置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梅振宇 项贻强 +1 位作者 陈峻 王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通过对停车选择的分析,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通过对停车选择的分析,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基于最优组合的可变信息板(VMS)信息显示组合方式来发挥停车选择诱导作用,并对它设计了遗传算法(GA)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目标函数的优化值.经浙江德清中心城区实例验证,设置诱导后最小总行程时间减少了49.9%,结果显示,该模型能通过引导停车者不选择"过热"的停车场而选择其他次选的停车场来减少总行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诱导信息 停车选择行为 优化组合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梅振宇 项贻强 +1 位作者 陈峻 王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168,共6页
针对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组合... 针对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组合寻优法"的VMS信息显示组合方式来发挥停车选择诱导作用,并对它设计了GA(遗传算法)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目标函数的优化值.通过浙江德清中心城区实例验证,设置诱导后最小总行程时间减少了49.4%,结果显示该模型能通过引导停车者不选择"过热"的停车场而选择其他次选的的停车场可减少总行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诱导 停车选择行为 优化组合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车诱导系统的诱导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宝玉 张维全 吴玲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4-599,共6页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诱导系统 效果 停车选择行为 LOGIT模型 停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