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廉”从对做官者的要求之一进而成为第一要求的历史考察──从《红楼梦》的“官箴”谈起
1
作者 吕友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51-53,共3页
“清廉”从对做官者的要求之一进而成为第一要求的历史考察──从《红楼梦》的“官箴”谈起吕友仁《红楼梦》第九十九回的回目是“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其中的“官箴”当作何解?窃以为说者多不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 “清廉”从对做官者的要求之一进而成为第一要求的历史考察──从《红楼梦》的“官箴”谈起吕友仁《红楼梦》第九十九回的回目是“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其中的“官箴”当作何解?窃以为说者多不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注文是:“官箴,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历史考察 做官者 官箴 吕本中 “清” 《四库提要》 士大夫 《人臣儆心录》 “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责制”使做官难了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兆柱 司林波 《人民论坛》 2006年第12B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问责制 做官 行政权力 制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台阁诗人——陈廷敬——兼及古人做官与做诗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杜贵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共7页
清康熙帝称陈廷敬"姚房比雅韵",史称陈廷敬为"燕许大手笔",都以陈氏为"台阁"诗人优秀之选。陈氏一生为做官而做诗,长期处于做官与做诗的矛盾之中,不断地戒诗,又不断地做诗,从而在官越做越大的同时,"... 清康熙帝称陈廷敬"姚房比雅韵",史称陈廷敬为"燕许大手笔",都以陈氏为"台阁"诗人优秀之选。陈氏一生为做官而做诗,长期处于做官与做诗的矛盾之中,不断地戒诗,又不断地做诗,从而在官越做越大的同时,"诗未因官减",并不时在"颇觉风流似牧之"的诗人感受中写下优秀的诗篇,使其作为诗人的成就,并高官、理学而三,在清诗中自成一家,尤能于清代台阁诗人中独领风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诗人 陈廷敬 做官 做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做官:历史与现实图景
4
作者 陈海春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0-41,共2页
“学者从政”的着眼点是“从政”而不是“学者”。学界和政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二者有各自遵循的规律、规则和办法。
关键词 现实图景 学者 历史 做官 从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世昌:比李鸿章还会做官的人
5
作者 张鸣 《人民论坛》 2008年第6期58-59,共2页
徐世昌在晚清位极人臣,做到军机大臣、太傅衔太保,在民国时期,做过袁世凯的国务卿,最后居然成了民国大总统。可细想起来,此公虽然一路大官做上去,但好像什么事也没做过。李鸿章拼命做官,也赶不上徐世昌。
关键词 徐世昌 李鸿章 做官 民国时期 军机大臣 国务卿 袁世凯 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三宝”中的做人做官智慧
6
作者 周黎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46,共2页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大意是,我有三件法宝,执守且保全...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大意是,我有三件法宝,执守且保全它,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做人做官都能做到"无为"取天下,取得"不争之争"的大胜利:第一是慈善,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天下人之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做官 做人 智慧 老子 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坚守为人做官准则
7
作者 陈友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2-42,共1页
切实加强高素质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基础是要每一个党员骨干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到“五个更要”,始终坚守为人做官准则。
关键词 做官 骨干队伍建设 执政 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妙来无过熟”的“做官”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7,共3页
曾国藩白滚自爬,悟出一套别具匠心的做官秘诀。他仅用一字,作了最富实践性的概括——“熟”。曾国藩对求“熟”深有感慨:“人有恒言,日‘妙来无过熟’,又曰‘熟能生巧’,又日‘成熟’,故知妙也、巧也、成也,皆从极熟之后得之者... 曾国藩白滚自爬,悟出一套别具匠心的做官秘诀。他仅用一字,作了最富实践性的概括——“熟”。曾国藩对求“熟”深有感慨:“人有恒言,日‘妙来无过熟’,又曰‘熟能生巧’,又日‘成熟’,故知妙也、巧也、成也,皆从极熟之后得之者也。不特写字为然,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定规模,后求精熟。”[《曾国藩全集·日记一》,岳麓书社1987年版(以下同),第376页]这段话很有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官 曾国藩 岳麓书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官必须先做人
9
作者 陈胜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人民群众 做官 权力 党组织 权利义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直接影响 信任 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把握中升华人生--与新任领导干部谈做官、做人、做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江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4-46,共3页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段精辟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中关于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想,有助于新任领导干部摆正自己与组织、个人追求与党的事业的关系。
关键词 有限与无限 领导干部 辩证思想 为人民服务 做官 人生 做人 做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做人做官的纠结与解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子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2,共2页
时下,非常流行“做官先做人”一说,然而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领导干部做人与做官原则提出的新挑战,不少领导干部对做人与做官的标准认识模糊,对做人与做官的艺术内心纠结... 时下,非常流行“做官先做人”一说,然而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领导干部做人与做官原则提出的新挑战,不少领导干部对做人与做官的标准认识模糊,对做人与做官的艺术内心纠结,对做人与做官的底线把握不准。针对诸多影响领导干部做人与做官原则的因素,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思考,认为应积极消除“六小”,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善小”修养人生,用“善小”涵养官德,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做人与做官纠结问题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做官 做人 经济体制 社会结构 利益格局 思想观念 自我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凭一首好诗也能做官
12
作者 王贞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唐代诗人不经科举考试而当官任职的极为鲜见,然而诗人韩搁和李益却有这样的好运气,成为京城长安的官员。
关键词 唐代诗人 做官 科举考试 官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书”和“做官”
13
作者 筑肃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1,共2页
如果说,做官是为造福一方百姓,那么,做书可以泽被天下读书人。何况,出版社的责任分工就是做书,一心做官者不要误入此门,以免两败俱伤。
关键词 做官 出版行业 莫泊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善于向曹操学做事、向包拯学做官
14
作者 肖俊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4,共2页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以史为鉴,要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吸收古人的正能量,完善优良品格,以利于做好事、做好官。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做事 曹操 做官 包拯 以史为鉴 古人 明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办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三风”素养
15
作者 邓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48,共1页
党办干部是党办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能力素质和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党办的职责履行和对外形象。作为党办干部,必须自觉提升做人、做事、做官的境界。
关键词 干部 做官 做事 做人 素养 职责履行 品德修养 能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事 做官 做人
16
作者 赵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2-32,共1页
多年前看到著名爱国学者、思想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给侄子写的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他叮嘱侄子为人处世要切记几句话:事繁勿慌,事闲勿荒;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短短几句话让我明白了许多处世哲理,多年来,我也一直... 多年前看到著名爱国学者、思想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给侄子写的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他叮嘱侄子为人处世要切记几句话:事繁勿慌,事闲勿荒;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短短几句话让我明白了许多处世哲理,多年来,我也一直把黄炎培先生的这几句家训作为我的人生格言,因为我确信,无论是做事、做官还是做人,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事 做官 做人 为人处世 外圆内方 人生格言 黄炎培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官“秘诀”
17
作者 刘荣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做官“秘诀”》 中国 当代 杂文 刘荣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官居与做知识分子
18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29,共2页
龙应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知识分子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能负责解决问题。曾有学者指责他,说他不该批评领导者,而应该提出具体做法,否则就没资格批评。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读过韩愈的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做官 记者采访 提出问题 龙应台 领导者 负责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好做人做官的原则底线
19
作者 谢建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1-51,共1页
要有大局观念、集体意识。胸中有全局,脚下才有路子。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站在全局和集体的位置上,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指头与拳头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 做官 做人 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 集体利益 大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官与做好人
20
作者 丁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I0001-I0001,共1页
北宋奸相蔡京颇赏识吴伯举的才华。把他从苏州太守任上调至京都为官,又接连三次“拔擢”,使其升任“中书舍人”,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副秘书长。哪知吴伯举竟是个“一根筋”,处处不能和“恩相”蔡京保持一致,蔡京一气之下,把吴伯举贬... 北宋奸相蔡京颇赏识吴伯举的才华。把他从苏州太守任上调至京都为官,又接连三次“拔擢”,使其升任“中书舍人”,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副秘书长。哪知吴伯举竟是个“一根筋”,处处不能和“恩相”蔡京保持一致,蔡京一气之下,把吴伯举贬黜到外地做地方官去了:有人为吴伯举不平,向蔡京提意见,蔡京说:“既做官,又要做好人,两者可得兼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官 副秘书长 中央政府 蔡京 地方官 才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