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置率和扭曲度对空气弹簧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伟 吴盛斌 米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40,125,共7页
空气弹簧对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和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车辆行驶工况中,空气弹簧会受到来自横向的载荷和沿垂向的扭矩载荷的影响,严重影响空气弹簧的承载性能。以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在ABAQUS软件中建立... 空气弹簧对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和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车辆行驶工况中,空气弹簧会受到来自横向的载荷和沿垂向的扭矩载荷的影响,严重影响空气弹簧的承载性能。以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在ABAQUS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不同初始内压下的位移-载荷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盖偏置率和扭曲度对空气弹簧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弹簧的承载性能随着偏置率的增大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同时,由偏置率引起的横向载荷随着偏置率的增大而增大;扭曲度方面,0~20°的扭曲度对空气弹簧的承载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此范围内,扭曲度产生的扭矩随着扭曲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空气弹簧 力学特性 有限元仿真 偏置率 扭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不同偏置率碰撞场景的AEB系统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成勇 吴昆伦 +2 位作者 周祥祥 苏占领 胡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5,共7页
为提升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两款同类型商用的AEB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评价。设置白天、夜间2种光线环境,50%、75%、100%3种不同偏置程度的2种目标物(标准假车、骑自行车人模型),研究在光线变化条件下,系统的预警时机... 为提升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两款同类型商用的AEB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评价。设置白天、夜间2种光线环境,50%、75%、100%3种不同偏置程度的2种目标物(标准假车、骑自行车人模型),研究在光线变化条件下,系统的预警时机、制动效能、避免碰撞时的刹停距离、制动策略等性能表现。结果表明:与偏置场景相较,正碰撞场景下的预警时机较早,制动时机介入滞后,制动效能增大;与白天相比,夜晚场景下几种偏置率场景对AEB系统的预警时机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加;车辆制动停止后与目标车的距离随偏置程度的增加、光线变暗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不同偏置率碰撞 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 测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RRT^(*)算法的机械臂复杂狭窄场景路径规划 被引量:1
3
作者 秦鹏飞 王军茹 +1 位作者 张菂 孙广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针对目前RRT^(*)算法在机械臂复杂狭窄场景路径规划中,存在着规划时间长、路径冗长、狭窄环境规划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偏置采样DBS-RRT^(*)(dynamic biased sampling RRT^(*))算法。首先,DBS-RRT^(*)算法采用动态偏置率,设计智... 针对目前RRT^(*)算法在机械臂复杂狭窄场景路径规划中,存在着规划时间长、路径冗长、狭窄环境规划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偏置采样DBS-RRT^(*)(dynamic biased sampling RRT^(*))算法。首先,DBS-RRT^(*)算法采用动态偏置率,设计智能椭球子集采样作为偏向采样方法,利用自适应生长策略调整新节点的生长方向与步长,实现动态选择采样方法,提高采样效率,减少无效空间探索,改善搜索导向性的效果;然后,通过设计二维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证明DBS-RRT^(*)算法与RRT^(*)算法相比,规划效率更高,规划路径更短;最后,将DBS-RRT^(*)算法应用于复杂狭窄场景中的机械臂仿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DBS-RRT^(*)算法与RRT^(*)算法相比,规划路径长度减少了26%,规划时间减少了22.6%,成功率提高了32%。DBS-RRT^(*)算法在复杂狭窄场景中,相比RRT^(*)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RRT^(*)算法 动态偏置率 机械臂 路径规划 复杂狭窄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FET刻蚀中刻蚀选择比及离子损伤的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荣 张洁 +5 位作者 赵馗 耿振华 曹思盛 刘志强 刘身健 张兴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由于常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所产生的离子能量分布(IED)为离散的双峰且分布较宽,很难满足在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刻蚀中对高刻蚀选择比及低离子损伤的要求。利用减速场能量分析仪对比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对离子能量分布... 由于常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所产生的离子能量分布(IED)为离散的双峰且分布较宽,很难满足在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刻蚀中对高刻蚀选择比及低离子损伤的要求。利用减速场能量分析仪对比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对离子能量分布的影响,在偏置射频频率为60 MHz的条件下得到较为收敛的离子能量分布。进一步分析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条件下FinFET器件制造中底部抗反射层工艺的刻蚀选择比、Ar等离子体对氧化硅晶圆的刻蚀速率及刻蚀后鳍(Fin)表面氮化钛的剩余厚度。结果显示,当偏置射频频率由13 MHz提高为60 MHz时,获得了对氧化硅材料121.9的刻蚀选择比,且对氮化钛薄膜的刻蚀离子损伤降低了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刻蚀 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 偏置射频频 离子能量分布(IED) 刻蚀选择比 离子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