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
1
作者 刘海龙 严清虎 何佳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08,共5页
针对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响应唯一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在基于可编程延时线(PDL)的仲裁器PUF电路中插入多路选择器(MUX)粗调开关单元和PD... 针对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响应唯一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在基于可编程延时线(PDL)的仲裁器PUF电路中插入多路选择器(MUX)粗调开关单元和PDL微调开关单元,使路径延时可受调节激励控制。通过实时改变调节激励,控制每个响应分组中有效响应的汉明重量达到50%可提高响应唯一性;通过偏置控制筛选出延时差异较大的响应可提高响应稳定性。在Xilinx XC7Z020 FPGA器件上实现带偏置控制功能的64级仲裁器PUF电路,仅消耗143个查找表(LUT)和425个触发器(DFF)资源。在温度为-20~80℃、供电电压0.9~1.1 V范围内,该仲裁器PUF响应唯一性为49.89%,有效响应稳定性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偏置控制 响应分组 可编程延时线 调节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阀控电液激振器偏置控制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任燕 阮健 贾文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6,127,共6页
为实现对液压缸活塞杆振动中心平衡位置偏置量的精确控制,提出2D阀与电液数字阀并联机构的新方案.在产生相同流量平均值的条件下,将并联机构等效为正开口滑阀,求解出振动中心的平衡位置,然后将并联数字阀等效为恒定负载,推导出偏置控制... 为实现对液压缸活塞杆振动中心平衡位置偏置量的精确控制,提出2D阀与电液数字阀并联机构的新方案.在产生相同流量平均值的条件下,将并联机构等效为正开口滑阀,求解出振动中心的平衡位置,然后将并联数字阀等效为恒定负载,推导出偏置控制下振动波形的解析解.在5~200Hz范围内进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2D阀阀开口一定时,并联数字阀阀口与活塞杆振动中心平衡位置点成线性关系,但偏置量不会大于最大振幅,振动波形类似正弦波;当并联数字阀阀口一定时,随2D阀阀口面积系数的增大,偏置的平衡位置点减小,振动的最大位置点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规律;当振动频率为200Hz、并联数字阀开口面积占最大并联阀阀口面积的25%时,振动的最大位置点在2D阀阀口面积的20%处最小.这一并联机构不仅能提高频响,保证电液激振器工作频率和激振幅值的分别控制,而且能够实现偏载量的独立、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阀 偏置控制 振动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中马赫曾德调制器无抖动偏置控制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良 吴志勇 +3 位作者 李学良 谷雨聪 胡金田 尹景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5-171,共7页
为实现马赫曾德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工作时偏置点的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光功率斜率值检测的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MZM工作时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然后,利用Mat... 为实现马赫曾德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工作时偏置点的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光功率斜率值检测的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MZM工作时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然后,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MZM工作偏置点稳定控制系统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多种调制格式的简单有效的无抖动偏置控制技术,并且实验观察结果表明系统误码率性能在72 h内没有下降,能稳定在10-9附近,有效地保证了激光通信调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马赫曾德调制器 偏置控制 平均输出光功率 斜率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偏置点的电光调制器自动偏置控制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轩 赵尚弘 +4 位作者 李勇军 朱子行 董毅 韩磊 赵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漂移达-0.15rad~0.08rad,移相器引入附加相位漂移-0.55rad~0.55rad时,经偏置控制后相位漂移被限制在-3.0×10-4rad~1.7×10-4rad范围内。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直流偏置点自动控制 闭环反馈控制 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率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自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唐雁峰 李洪祚 李锐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
采用电光检测的方法和误差分析的方式判断和识别电光调制晶体半波电压的漂移。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高速率电光调制系统偏置电压高精度自动调节。最后对将研究的偏置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光调制晶体,进行高速率调制实验。实验结果表... 采用电光检测的方法和误差分析的方式判断和识别电光调制晶体半波电压的漂移。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高速率电光调制系统偏置电压高精度自动调节。最后对将研究的偏置电压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光调制晶体,进行高速率调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偏置电压自动控制技术,改变了给电光调制晶体加载一个固定偏置电压的传统方式,使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始终位于线性区的中点,以保证不失真调制,克服了电光调制器的半波电压受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而电光调制晶体的半波电压发生漂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电光调制 偏置电压自动控制 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零动量卫星在轨转偏置动量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军 魏懿 +5 位作者 王哲 王淑一 傅秀涛 王新民 王胜刚 周剑敏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资源一号02B卫星运行中主份陀螺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轨注入偏置动量控制程序到控制计算机(AOCC),将三轴零动量控制系统转为偏置动量控制加磁控的方案.给出了整星偏置动量控制器设计,通过在轨飞行数据分析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该... 针对资源一号02B卫星运行中主份陀螺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轨注入偏置动量控制程序到控制计算机(AOCC),将三轴零动量控制系统转为偏置动量控制加磁控的方案.给出了整星偏置动量控制器设计,通过在轨飞行数据分析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该卫星转为无陀螺的偏置动量控制的成功经验,为三轴零动量卫星在关键部件(如陀螺、动量轮等)故障时实现高可靠运行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卫星 零动量控制 偏置动量控制 姿态和轨道控制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调制器偏置点抖动控制对射频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任铁铁 徐晨 +3 位作者 郑史烈 池灏 金晓峰 章献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3-776,共4页
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点控制是光载射频传输链路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为了分析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偏置点抖动控制对射频信号的影响,用贝塞尔级数展开再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对系统输出信号成分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马赫-曾... 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点控制是光载射频传输链路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为了分析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偏置点抖动控制对射频信号的影响,用贝塞尔级数展开再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对系统输出信号成分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任意点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用MATLAB进行仿真后可知,在输入射频功率为18dBm时,抖动信号幅度需小于45mV,2次射频信号对抖动信号引起的频率分量抑制比才能大于20dB;而在输入射频功率为10dBm时,这个幅度要小于19mV。改变抖动信号幅度进行实验,得到2次射频信号对抖动信号引起的频率分量抑制比与仿真结果误差始终保持在3dB^3.2dB左右。结果表明,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工作在线性偏置点时,抖动信号引起的频率分量是可以忽略的;但将调制器偏置控制在最低偏置点时,对射频信号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载射频传输 偏置点抖动控制 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偏置动量卫星的三轴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丹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3期51-54,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滚动-偏航平面两自由度偏置动量控制方法。在分析某通信卫星平台所受的环境干扰力矩对姿态扰动的基础上,依据Y轴偏置动量大小的影响、构型的角动量包络、动量轮最大角动量变化值和可靠性等参数,与现有的四轮金字塔构型两自由... 提出了一种滚动-偏航平面两自由度偏置动量控制方法。在分析某通信卫星平台所受的环境干扰力矩对姿态扰动的基础上,依据Y轴偏置动量大小的影响、构型的角动量包络、动量轮最大角动量变化值和可靠性等参数,与现有的四轮金字塔构型两自由度偏置动量控制进行了比较,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动量控制 通信卫星 姿态控制 动量轮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置比例导引末制导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静 金玉华 杨晓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5-820,共6页
在空间航天器近距离观测和故障诊断过程中,要求距离航天器足够近。从防碰撞角度出发,提出了偏置导引近距离飞跃的要求。针对此要求,在相对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二维平面内期望的偏置距离与视线转率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三维空间中重新构... 在空间航天器近距离观测和故障诊断过程中,要求距离航天器足够近。从防碰撞角度出发,提出了偏置导引近距离飞跃的要求。针对此要求,在相对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二维平面内期望的偏置距离与视线转率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三维空间中重新构造偏置项,推出了一种具有终端偏置距离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在视线坐标系的两平面内分别应用该导引律进行偏置控制来实现垂直于视线的平面内任意方向的偏置。最后对顺轨低速和逆轨高速两种不同交会方式进行了六自由度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交会方式的脱靶量误差均小于0.5 m,能成功将飞行器导引到目标近旁飞跃点,且在偏置末制导过程中稳定了飞行器的姿态,从而验证了偏置制导控制的可行性,为对目标近距离观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近距离观测 故障诊断 防碰撞 偏置导引 偏置制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偏置动量卫星气动干扰力矩补偿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献忠 张肖 张丽敏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针对低轨卫星由于气动干扰力矩较大导致偏置动量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理论分析了气动干扰力矩并进行建模,讨论了基于角动量与角速率作用产生陀螺力矩的影响。固定偏置动量卫星X、Z轴基于磁力矩器控制,气动干扰力矩严重时又处于磁不可控区... 针对低轨卫星由于气动干扰力矩较大导致偏置动量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理论分析了气动干扰力矩并进行建模,讨论了基于角动量与角速率作用产生陀螺力矩的影响。固定偏置动量卫星X、Z轴基于磁力矩器控制,气动干扰力矩严重时又处于磁不可控区,为确保姿态控制精度,考虑增加1台反作用飞轮抑制气动干扰力矩,反作用飞轮可与偏置动量轮组成单自由度偏置动量控制,反作用飞轮用作补偿轮,沿X轴安装。采用飞轮角动量补偿和磁补偿方法提高固定偏置动量控制精度:为防止赤道上空X轴处于磁不可控区时补偿轮角动量变化对X轴的干扰,对补偿轮角动量输出进行限幅,给出了补偿算法;为防止反作用飞轮限幅后角动量对Z轴产生干扰,设计了磁补偿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时采用角动量补偿和磁补偿后三轴姿态控制精度0.2°,较无补偿时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姿态控制 偏置动量控制 飞轮 磁力矩器 气动干扰 力矩补偿 对日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偏置电压自动控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永维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0期30-30,139,共2页
近年来,马赫-曾德尔(以下简称M-Z)光调制器被广泛应用在光通信,传感器和光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由于马赫-曾德尔光调制器在大功率、高速率光通信系统中,外部环境是影响工作点漂移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外部模块快速、准确、稳定的对偏置... 近年来,马赫-曾德尔(以下简称M-Z)光调制器被广泛应用在光通信,传感器和光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由于马赫-曾德尔光调制器在大功率、高速率光通信系统中,外部环境是影响工作点漂移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外部模块快速、准确、稳定的对偏置电压进行补偿,以实现工作点的稳定。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M-Z光调制器偏置电压自动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电光调制器 工作点漂移 DSP 偏置电压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兴团队提出一种由偏置电压控制切换的双稳态锥形介电弹性体振荡器
12
《集成技术》 2020年第6期91-91,共1页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高兴团队在电压控制切换的双稳态锥形介电弹性体振荡器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应成果为“Cao CJ,Hill TL,Li B,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a conical dielectric elasto...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高兴团队在电压控制切换的双稳态锥形介电弹性体振荡器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应成果为“Cao CJ,Hill TL,Li B,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a conical dielectric elastomer oscillator with switchable mono to bi-s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20,10.1016/j.ijsolstr.2020.02.012(具有单稳态到双稳态切换能力的锥形介电弹性体振荡器的非线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电压控制 介电弹性体 单稳态 振荡器 双稳态 医疗机器人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和谐波同步检测的马赫曾德调制器偏压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鹏威 卢田 +2 位作者 张益溢 李宁钏 李廷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为了克服马赫曾德调制器工作点随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漂移,需要对它的直流偏压进行补偿。以往采用微扰信号谐波检测的方案偏置点定位精度高,但由于需要在回路中附加小幅抖动信号,会引入一定的噪声,影响信号的纯度;而功率检测的方案... 为了克服马赫曾德调制器工作点随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漂移,需要对它的直流偏压进行补偿。以往采用微扰信号谐波检测的方案偏置点定位精度高,但由于需要在回路中附加小幅抖动信号,会引入一定的噪声,影响信号的纯度;而功率检测的方案易受光源功率自身扰动的影响,稳定性不高,且偏置点定位性能差。提出了一种平均功率和谐波检测相结合的MZ调制器偏置点控制技术,通过谐波探测确定最佳工作点,并以电光调制器前后光功率比值作为基准值进行反馈控制,提高了偏压控制的定位精度和噪声性能,同时克服了激光功率自身扰动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还提出了一种通过操控误差信号实现偏置点任意调节的方案,实现了大范围灵活的偏置点控制。实验发现,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和偏置点调节范围广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马赫曾德调制器偏置点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调制器 偏置电压控制 功率比 无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多星编队的脉冲构型保持控制方法
14
作者 杨盛庆 陈筠力 +2 位作者 钟超 刘艳阳 王文妍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2,共12页
近地轨道的双星编队通常设计具有自稳定性的编队构型参数初值,通过保持编队构型参数形成长期稳定的相对周期运动。针对编队中卫星数量增多产生的相对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Hill坐标和三角函数公式的多星相对运动分析方法。基于SAR载... 近地轨道的双星编队通常设计具有自稳定性的编队构型参数初值,通过保持编队构型参数形成长期稳定的相对周期运动。针对编队中卫星数量增多产生的相对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Hill坐标和三角函数公式的多星相对运动分析方法。基于SAR载荷测量基线定义,结合多星编队构型参数的相对运动特性,提出了编队构型参数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多星编队的最大有效基线组合。通过分析J_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的长期影响,研究了异构多星编队的相对运动衍化规律,提出了主从形式的脉冲偏置控制,能够有效保持针对异构多星编队设计的编队构型。通过面质比异构的四星编队控制仿真,验证了脉冲偏置控制形式下异构多星编队构型保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编队 相对运动耦合 构型参数 载荷测量基线 脉冲控制 偏置控制 面质比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新型偏置电路的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洪树 张晓发 袁乃昌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2,45,共4页
针对温度等因素会改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进而影响放大器性能的问题,采用一种直流偏置反馈控制技术,设计了一个X波段的低噪声放大器。同时,采用等资用功率增益圆和等噪声系数圆相结合的方法,以加快LNA的设计过程。对成品的实际测试和调... 针对温度等因素会改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进而影响放大器性能的问题,采用一种直流偏置反馈控制技术,设计了一个X波段的低噪声放大器。同时,采用等资用功率增益圆和等噪声系数圆相结合的方法,以加快LNA的设计过程。对成品的实际测试和调试表明,此放大器达到了预定的技术要求,性能良好,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0.2 GHz~10.8 GHz,噪声系数小于2 dB,增益达到34.5 dB,S参数S11优于-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直流偏置反馈控制技术 低噪声放大器 噪声系数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瞄准式杀伤技术的防空导弹总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达 薛林 +1 位作者 陈阳阳 李建国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定向战斗部技术是利用目标方位信息通过导弹弹体变化或战斗部起爆逻辑控制改变爆破方向以取得最大毁伤效果的新型杀伤技术,是未来新一代防空导弹实现能力跨越的关键技术之一。以装备有径向转向式定向战斗部的瞄准杀伤式防空导弹为研究对... 定向战斗部技术是利用目标方位信息通过导弹弹体变化或战斗部起爆逻辑控制改变爆破方向以取得最大毁伤效果的新型杀伤技术,是未来新一代防空导弹实现能力跨越的关键技术之一。以装备有径向转向式定向战斗部的瞄准杀伤式防空导弹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相关总体问题。研究了补偿导弹法向过载的脱靶信息预测方法,满足了瞄准式杀伤提前获取脱靶信息的需求;研究了预测着靶点的散布规律和预测模糊问题的形成机理,为解决模糊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了小脱靶量遭遇时的瞄准精确度提升方法;对瞄准杀伤式防空导弹实例进行了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瞄准式杀伤技术 脱靶信息预测 预测模糊机理 冗余杀伤 偏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倾角GEO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特性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余军 周志成 曲广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从轨道、天线和指向控制角度,对小倾角轨道GEO卫星多波束天线对地覆盖特性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研究。首先对小倾角轨道、天线波束安装与排布、倾斜轨道控制以及波束动态指向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建模,得到了基于姿态偏置控制的天线动... 从轨道、天线和指向控制角度,对小倾角轨道GEO卫星多波束天线对地覆盖特性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研究。首先对小倾角轨道、天线波束安装与排布、倾斜轨道控制以及波束动态指向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建模,得到了基于姿态偏置控制的天线动态覆盖计算模型;接着构造了天线覆盖性能的评估指标,并从指向角度建立了覆盖特性优化模型;最后,工程算例仿真表明,通过天线指向优化既可以解决覆盖问题,又能改善对服务区的覆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用于覆盖计算、评估和优化的模型合理正确,可用于天线覆盖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倾角轨道 姿态偏置控制 多波束天线 覆盖特性优化 建模 仿真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_3强度调制器的光脉冲整形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灏 谢征 +3 位作者 吕宏伟 徐明阳 欧阳竑 刘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共3页
光脉冲产生系统(前端系统)需要输出初步整形的光脉冲,电光调制器可以较好地满足该需求。根据Li NbO3强度调制器特性,设计出一种整形方法,采用一级Li NbO3强度调制器进行输出光脉冲整形,可使输出直流消光比优于36dB,可生成纳秒级方波、... 光脉冲产生系统(前端系统)需要输出初步整形的光脉冲,电光调制器可以较好地满足该需求。根据Li NbO3强度调制器特性,设计出一种整形方法,采用一级Li NbO3强度调制器进行输出光脉冲整形,可使输出直流消光比优于36dB,可生成纳秒级方波、凹型等整形光脉冲,凹型脉冲对比度优于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bO3强度调制器 整形脉冲 自动偏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微波光发射机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岑少忠 朱少林 +1 位作者 席虹标 熊平戬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4,共3页
介绍了超宽带微波信号光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对使用中存在的外调制器偏置控制点漂移、超宽带微波光发射机非线性失真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自动偏置控制及预失真补偿等解决方案,通过采用这些关键技术成功设计完成了超宽带微波光发... 介绍了超宽带微波信号光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对使用中存在的外调制器偏置控制点漂移、超宽带微波光发射机非线性失真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自动偏置控制及预失真补偿等解决方案,通过采用这些关键技术成功设计完成了超宽带微波光发射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外调制器 偏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功耗C类压控振荡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阳 袁圣越 +1 位作者 赵辰 田彤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2期173-176,180,共5页
基于UMC 65 nm CMOS工艺,设计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系统射频前端的新型C类超低功耗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VCO起振后通过动态偏置环路将其锁定在C类状态。动态偏置环路包含幅度检测器、锁存器、反相器和偏置控制器... 基于UMC 65 nm CMOS工艺,设计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系统射频前端的新型C类超低功耗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VCO起振后通过动态偏置环路将其锁定在C类状态。动态偏置环路包含幅度检测器、锁存器、反相器和偏置控制器等模块,动态偏置环路自动改变偏置电压并关闭动态偏置环路,将VCO从初始的AB类锁定在C类稳定工作。通过后仿真验证,在0.6 V电压供电下,功耗低至0.5 m W;中心频率为2.4 GHz时,在频偏100 k Hz和1 m Hz处的相位噪声分别为-96.1 d Bc/Hz和-115 d Bc/Hz;VCO输出频率的调谐范围为2.33~2.49 GHz,且线性度较高,FOM达到-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低功耗 动态偏置控制 C类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