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及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守伟 王华忠 +1 位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83-1891,共9页
首先比较了深度聚焦速度分析和剩余曲率速度分析中的成像条件,然后通过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得到了时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统一了偏移速度分析中通常应用的两个偏移速度判断准则:深... 首先比较了深度聚焦速度分析和剩余曲率速度分析中的成像条件,然后通过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得到了时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统一了偏移速度分析中通常应用的两个偏移速度判断准则:深度聚焦准则和成像道集拉平准则.最后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推导了速度更新公式,并设计了速度分析流程.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上的测试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移动成像条件 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启振 李芳 +2 位作者 侯波 秦童 毕丽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7-1339,共13页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偏移速度分析的方法.基于空移成像条件的弹性波Kirchhoff偏移方程提取了弹性波局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Fourier域角度分解求得以纵波入射角为参数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提出的反射纵波和转换横波成像深度一致性准则,依据导出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剩余时差方程分别对纵波、横波偏移速度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深度一致性原则 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 弹性Kirchhoff偏移 多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资料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叠前偏移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辉 韩波 +2 位作者 邱东玲 裴建新 王兆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2,256,共6页
地质雷达资料偏移成像的精度与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确定精度有直接关系。提出用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求取介电常数分布。目标函数定义为各共成像点道集零延迟归一化互相关值之和。在假设地下介质是分块的,且每块介质的介电常... 地质雷达资料偏移成像的精度与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确定精度有直接关系。提出用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求取介电常数分布。目标函数定义为各共成像点道集零延迟归一化互相关值之和。在假设地下介质是分块的,且每块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用有限项的与空间坐标有关的多项式函数来表示的前提下,用遗传算法由浅至深逐块确定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多项式函数的各项系数从而确定介电常数。叠前偏移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逆时偏移方法实现。合成雷达记录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叠加结果表明,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有较高的精度,偏移叠加剖面与实际构造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叠前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全局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昌龙 张叔伦 +1 位作者 赵景霞 杨其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0-8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与其他类似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的不同点在于:(1)叠前深度偏移采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快速合成震源记录算法;(2)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震源,与速度分析方... 提出了一种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控制照明的合成震源记录交互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与其他类似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的不同点在于:(1)叠前深度偏移采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快速合成震源记录算法;(2)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震源,与速度分析方法一致;(3)应用控制照明技术,避免了因横向变速而导致的平面波震源波场在传播过程中的畸变,从而减小了速度分析的误差;(4)实用的速度谱设计,使交互偏移速度分析可行且易于操作.模型和新疆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震源记录 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平面波震源 波动理论 控制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中心点道集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振春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6,共7页
偏移速度分析是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的质量。考虑到效果和计算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射线追踪进行速度扫描的共中心点 (CMP)道集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它适用于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不受上覆... 偏移速度分析是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的质量。考虑到效果和计算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射线追踪进行速度扫描的共中心点 (CMP)道集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它适用于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不受上覆地层的复杂性、横向变速、地层倾角和炮检距大小的影响。经模型试算 ,浅、中层速度误差小于 1%~ 1.5% ,深层小于 2 %~ 3% ,反射层深度总体误差小于 2 0m ,薄互层分辨率可达半个有效地震子波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共中心点道集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与观测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管路平 冯波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偏移速度是决定叠前地震数据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参数。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观测孔径)及成像方法的影响,很难进行定量的估计。针对此,在常速介质情况下建立了速度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与... 偏移速度是决定叠前地震数据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参数。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观测孔径)及成像方法的影响,很难进行定量的估计。针对此,在常速介质情况下建立了速度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与地震数据分辨率、观测孔径及地下反射界面倾角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在进行观测系统设计时,可以根据目标反射层的速度估计精度设计观测系统的参数(主要是最大偏移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地震观测系统 速度分析精度 信噪比与分辨率 观测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射线域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成龙 方伍宝 +2 位作者 孔祥宁 王于静 段文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61-464,共4页
根据波场外推理论和共角度成像条件,给出了基于深度-射线域共成像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速度扫描技术,以共成像点道集同相轴拉平,即成像质量最优为准则提取速度修正量,可以采取沿构造层位或道集深度2种方式进行交互式速度... 根据波场外推理论和共角度成像条件,给出了基于深度-射线域共成像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速度扫描技术,以共成像点道集同相轴拉平,即成像质量最优为准则提取速度修正量,可以采取沿构造层位或道集深度2种方式进行交互式速度分析。用Marmousi模型对该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沿深度方向和沿层位的偏移速度分析测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速度修正量与预设的偏移速度误差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共成像道集 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CA偏移速度分析相干谱计算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成谷 张宝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58-260,共3页
相干谱在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中,是判别速度是否正确以及求取速度更新量的重要工具。然而利用SU相干公式计算的相干谱,对小幅度相干成分和大幅度相干成分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降低了在相干谱上拾取的准确度。基于"使相干值的大小... 相干谱在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中,是判别速度是否正确以及求取速度更新量的重要工具。然而利用SU相干公式计算的相干谱,对小幅度相干成分和大幅度相干成分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降低了在相干谱上拾取的准确度。基于"使相干值的大小反映信号的能量(幅度)"的思想,采用"幅度归一化"的措施进行了改进,使相干谱中能量团更集中,更能反映主要反射层位,提高了在相干谱中信息拾取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相干谱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敏 李振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6期421-427,共7页
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地质体成像的有力工具,其成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所用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从不同出发点对各种求取速度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比较,讨论了影响速度精度的因素及处理参数的选择,最后从初始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更新修正... 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地质体成像的有力工具,其成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所用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从不同出发点对各种求取速度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比较,讨论了影响速度精度的因素及处理参数的选择,最后从初始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更新修正及模型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进行速度分析与建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速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广义屏偏移加Born反演 被引量:17
10
作者 辛可锋 王华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20-26,共7页
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 ,速度是最关键的成像参数。首先分别对各种求取速度的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然后按照判断速度正确性的不同标准将求取速度的方法分为 3类 :第 1类是以正演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拟合最优作为判断标准 ;第 2类是以... 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 ,速度是最关键的成像参数。首先分别对各种求取速度的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然后按照判断速度正确性的不同标准将求取速度的方法分为 3类 :第 1类是以正演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拟合最优作为判断标准 ;第 2类是以成像质量最优作为判断标准 ;第 3类是解析类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 ,基于逆散射理论反演慢度扰动的方法和双域偏移成像方法在理论基础上有相当的一致性 ,所以在利用波形信息的高精度速度分析中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了一种将广义屏偏移与Born反演结合在一起实现速度分析的新思路。该方法保证了速度分析和偏移在理论基础上的一致性 ,能够充分发挥波动方程偏移在振幅保真方面的优势 ,是一种稳定的、高精度的速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广义屏偏移加Born反演 反演 逆散射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分析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勇 郑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倾角校正后的剩余NMO方法、剩余层析成像反演估算速度结构方法、提高速度分析效率的波径偏移法、角度域共成像道集的速度更新、差异相似优化法自动速度分析等已发展成为最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技术。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一定的效果 ... 倾角校正后的剩余NMO方法、剩余层析成像反演估算速度结构方法、提高速度分析效率的波径偏移法、角度域共成像道集的速度更新、差异相似优化法自动速度分析等已发展成为最新的偏移速度分析技术。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一定的效果 ,只有根据实际资料合理使用 ,才能实现地震资料的准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技术 倾角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地震成像技术 偏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技术在iCluster软件中的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兵 王华忠 +1 位作者 孙成龙 刘少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RCA)是提高偏移速度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推导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与偏移速度的关系,基于iCluster地震数据处理研发平台,开发了剩余曲率分析法偏移速度分析模块。... 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偏移速度分析(RCA)是提高偏移速度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推导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曲率与偏移速度的关系,基于iCluster地震数据处理研发平台,开发了剩余曲率分析法偏移速度分析模块。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该模块能够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有机结合,可以对均方根速度场进行局部、定量的修正,完善了iCluster软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曲率分析 偏移速度分析 叠前时间偏移 iClu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下合成震源记录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13
作者 王昌龙 张叔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06,共4页
提出一种起伏地表下新的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应用控制照明技术,克服了由于在起伏地表上合成的震源波场不是平面波震源波场而不能应用剩余速度校正公式的障碍,使得射线参数在偏移和速度分析过程中保持一致,且避免了因横向变速而导致的... 提出一种起伏地表下新的剩余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应用控制照明技术,克服了由于在起伏地表上合成的震源波场不是平面波震源波场而不能应用剩余速度校正公式的障碍,使得射线参数在偏移和速度分析过程中保持一致,且避免了因横向变速而导致的平面波震源波场在传播过程中的畸变.利用改进的合成震源记录叠前深度偏移,直接从起伏地表延拓波场和成像,偏移前无需对地震数据做静校正或重定基准面.合成数据试算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合成震源记录 剩余偏移速度分析 控制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方根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奇琳 刘伊克 常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91-1898,共8页
传统的剩余校正(RMO)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走时原理,在陡倾角和欠照明地区,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角度域信息而失效.本文将展示一种基于波场延拓理论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即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WEMVA).这种方法先利用成像优化方法获得剩... 传统的剩余校正(RMO)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基于走时原理,在陡倾角和欠照明地区,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角度域信息而失效.本文将展示一种基于波场延拓理论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即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WEMVA).这种方法先利用成像优化方法获得剩余成像,再利用剩余成像反演剩余速度.此类方法继承了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是一种线性反演方法,它要求对Born近似的展开序列作一阶截断.高阶部分的丢失必然带来巨大的截断误差,因此剩余成像必须也进行线性化,以适应大速度扰动和大延拓步长.因此,在此类算法中,剩余成像的获取和线性化是偏移速度分析的关键.在叠前偏移算子中,因为双平方根算子的数学表达式更为简洁,所以本文基于对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初步讨论,并通过模型验证其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方根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时移成像条件 剩余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建光 王赟 +2 位作者 芦俊 胡莲莲 王彦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4-699,670+854,共6页
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是基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形成纵波和转换波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准则,分别对纵波和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更新。当两分量地震数据成像深度不一致时,通过调整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深度匹配,完成高精度的... 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是基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形成纵波和转换波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准则,分别对纵波和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更新。当两分量地震数据成像深度不一致时,通过调整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深度匹配,完成高精度的弹性波场偏移速度分析。文中分别给出速度更新及深度匹配方法。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 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 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深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自动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超 马坚伟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5-654,668,共11页
在地震偏移成像过程中,成像精度依赖于速度模型,因此偏移速度分析对高精度叠前偏移成像至关重要。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提出了基于剩余曲率分析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 在地震偏移成像过程中,成像精度依赖于速度模型,因此偏移速度分析对高精度叠前偏移成像至关重要。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提出了基于剩余曲率分析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采用逆时偏移近似估计转换S波散射位,然后结合入射P波和转换S波散射位,重构得到上行转换S波,最后利用伴随状态法导出剩余时差关于波速的梯度。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有效保证了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中梯度的稳定求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导出了高质量的梯度。初步测试表明反演的速度模型有效地校平了共成像点道集,改善了成像质量。此外,剩余时差曲率智能识别等技术简化了中间处理流程,构建的智能化速度分析框架有望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动方程 逆散射成像条件 伴随状态法 Born近似 偏移速度分析 剩余时差曲率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方法在偏移速度分析中的推广及应用
17
作者 周洪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62-564,614,共4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需要通过一个相对准确的速度来获得地层深处的结构。作为一种反问题方法,偏移速度分析利用共成像点道集上的剩余曲率成像点来反演速度模型。但由于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噪声及不具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化假设,偏移速度分...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需要通过一个相对准确的速度来获得地层深处的结构。作为一种反问题方法,偏移速度分析利用共成像点道集上的剩余曲率成像点来反演速度模型。但由于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噪声及不具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化假设,偏移速度分析是不适定和病态的。为了得到合理的和稳定的解我们必须使用正则化方法。首先对统计学中的贝叶斯定理和经典的基于信息论的最大熵方法进行了回顾;然后将模型参数的导数项引进到经典最大熵方法,将其推广到正则化速度模型中,使得既能得到合理的解,同时又能保持速度模型的间断面;最后,通过讨论一个数值算例说明了算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最大熵 正则化方法 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3D偏移速度分析中速度/深度的不确定性
18
作者 Meng,ZB 杨红霞 《石油物探译丛》 2001年第4期21-27,共7页
引言 Bickel(1990)和Lines(1993)曾经研究了水平反射层常规偏移前(时间域)速度分析中速度/深度的不确定性.Rathor(1997)将这种分析扩展到了倾斜反射层.这些研究回答了在传统共中心点(CMP)时间域速度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然而,他们... 引言 Bickel(1990)和Lines(1993)曾经研究了水平反射层常规偏移前(时间域)速度分析中速度/深度的不确定性.Rathor(1997)将这种分析扩展到了倾斜反射层.这些研究回答了在传统共中心点(CMP)时间域速度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然而,他们的结论能否应用到叠前-偏移深度域的偏移速度分析(MVA)是不清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偏移 方位角 速度 深度 不确定性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路径积分算法进行高密度偏移速度建模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瑶 王真理 +2 位作者 陈雨红 李学良 段秋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7,164,共8页
针对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偏移速度分析算法求出的偏移速度值偏高及有效速度选取方法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加权参数对速度建模精度的影响,提出采用拉冬变换求取CRP道集的曲率作为加权参数,有效地解决了拾取速度偏高的问题;在... 针对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偏移速度分析算法求出的偏移速度值偏高及有效速度选取方法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加权参数对速度建模精度的影响,提出采用拉冬变换求取CRP道集的曲率作为加权参数,有效地解决了拾取速度偏高的问题;在共成像点道集中应用相干阈值约束成像结果,选取有效成像点,显著提高了有效偏移速度的精度,改进了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自动偏移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获得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而且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高质量偏移成像。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路径积分偏移 自动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波及P-SV波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05-318,共14页
针对多波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的建立问题,提出在CDP道集上利用互换原理组成伪地集作为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数据道集,先用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求取层间互不影响的等效偏移速度模型,再用餐前深度偏移方法逐层求取层速度模型.对各层的速... 针对多波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的建立问题,提出在CDP道集上利用互换原理组成伪地集作为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数据道集,先用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求取层间互不影响的等效偏移速度模型,再用餐前深度偏移方法逐层求取层速度模型.对各层的速度质量、整个速度模型层位结构及速度横向变化,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监控,并在速度叠代中引入全局寻优的遗传算法,使整个速度模型建立过程具有稳定、可靠和可视化的优点.经理论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明,本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速度模型 等效偏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