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度偏移因子的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虎升 王文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15-2324,共10页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集样本规模、分布密度的不平衡性可能会使传统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得到的分类超平面不是最优.在对传统支持向量机最优分类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粒度计算(granular computing,GrC)理论,针对数据规模...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集样本规模、分布密度的不平衡性可能会使传统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得到的分类超平面不是最优.在对传统支持向量机最优分类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粒度计算(granular computing,GrC)理论,针对数据规模和分布密度不平衡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粒度偏移因子的粒度支持向量机(granular SVM,GSVM)学习方法,称为S_GSVM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样本用Mercer核映射到高维空间,然后在高维空间中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粒划分,通过对不同的粒计算不同的超平面偏移因子,重新构造支持向量机的凸二次优化问题,以得到一个泛化能力更好的分类超平面.S_GSVM方法充分考虑了数据复杂分布对于泛化能力的影响,对基于最大间隔的分类面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S_GSVM方法在非平衡数据集上能得到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粒度支持向量机 不平衡分布 偏移因子 S—GSV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中心偏移因子的欠采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东霞 谢林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4,共5页
针对不平衡数据集在实际应用中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k近邻中心偏移因子对多数类样本欠采样的数据处理方法。k近邻中心是样本的k个最近邻覆盖区域的中心点,所在位置随着k值的增加而发生偏移,偏移变化的波动程度用中心偏... 针对不平衡数据集在实际应用中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k近邻中心偏移因子对多数类样本欠采样的数据处理方法。k近邻中心是样本的k个最近邻覆盖区域的中心点,所在位置随着k值的增加而发生偏移,偏移变化的波动程度用中心偏移因子来表示。中心偏移因子的值反映了样本周围的局部密度,数值较小的因子代表样本及其近邻处于密集区域,或近邻在样本的同一侧密集分布,样本可能为冗余样本。为了在不改变原始数据分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删除冗余度较高的多数类样本,首先,移除多数类样本中的噪声点,计算多数类样本的中心偏移因子;然后,将多数类样本按照偏移因子的数值从低到高排序;最后,通过比较样本与k近邻的中心偏移因子来删除部分多数类样本,使数据集趋于平衡。实验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多种欠采样方法平衡后的14个数据集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大多数数据集上表现较优,有效提高了少数类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数据集 欠采样 K近邻 中心偏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的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仁乐 李东阳 +3 位作者 刘文学 万金涛 刘学勇 李金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31-4237,共7页
针对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较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对当前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与前一次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进行计算,动态调整归一化因子与偏移因子,使得到的改进算法更接近于置信传播... 针对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较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对当前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与前一次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进行计算,动态调整归一化因子与偏移因子,使得到的改进算法更接近于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层式调度策略,提出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提升译码算法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6时,所提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与分层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相比有0.25 dB的增益,与分层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十分接近,迭代次数仅有1次的增加,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 归一化因子 偏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数据同步精度的自适应插值算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向珉江 高厚磊 +3 位作者 安艳秋 杜强 刘凯 苏将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81,91,共6页
研究了电子式互感器采样不同步时数字化智能电子设备(IED)的数据同步问题。在推导一阶Lagrange插值算法精确误差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内、外2种插值方法的瞬时和相量误差,以及对继电保护和测量的影响。传统减小误差的算法只涉及采样率,... 研究了电子式互感器采样不同步时数字化智能电子设备(IED)的数据同步问题。在推导一阶Lagrange插值算法精确误差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内、外2种插值方法的瞬时和相量误差,以及对继电保护和测量的影响。传统减小误差的算法只涉及采样率,而一阶Lagrange插值算法与采样率和采样偏移时间都相关。通过研究误差随采样偏移时间变化的规律,用最小二乘法以抛物线方程拟合复杂误差轨迹方程,在限定误差的前提下简化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插值基准时刻的算法,经分析验证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步 自适应插值 LAGRANGE插值 采样因子 偏移因子 插值基准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江 王建军 +2 位作者 王健 秦春霞 梅少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7-223,共7页
针对蚁群算法在无人机(UAV)三维航迹规划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空间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UAV)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改进了局部搜索策略、初始信息素调整因子并在启发函数中加入了路径偏移因子,从而降... 针对蚁群算法在无人机(UAV)三维航迹规划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空间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UAV)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改进了局部搜索策略、初始信息素调整因子并在启发函数中加入了路径偏移因子,从而降低了航迹搜索空间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速度。在利用DEM数字高程数据建立的搜索空间中,该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规划航迹缩短约24.08%,运行时间减少约11.56%,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在无人机(UAV)三维航迹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航迹规划 信息素调整因子 路径偏移因子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目标距离像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海英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2-597,共6页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是一种高距离分辨率信号形式,它通过子脉冲载频的步进变化来获得大的有效带宽,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瞬时带宽和对接收机硬件的要求。但该信号对目标径向速度非常敏感,雷达与目标间的径向运动将造成距离像峰值的移动、衰减...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是一种高距离分辨率信号形式,它通过子脉冲载频的步进变化来获得大的有效带宽,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瞬时带宽和对接收机硬件的要求。但该信号对目标径向速度非常敏感,雷达与目标间的径向运动将造成距离像峰值的移动、衰减和发散。该文深入分析了目标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一维合成距离像的影响,推导出不同距离取样分辨率条件下的距离像偏移因子和发散因子表达式。通过对复数距离像相位的分析,证明了采用补零法来增加逆傅里叶交换点数只能提高距离取样分辨率,而不会影响雷达的距离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速度 雷达 脉间频率步进波形 合成距离像 距离分辨率 距离取样分辨率 偏移因子 发散因子 逆博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约束凸规划内点法及其修正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峰 张连生 《运筹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9-94,共16页
凸规划的内点算法是目前较热门的课题之一,参考资料[2];[3]等均给出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参考前人的工作前提下,提出了带线性约束凸规划的内点算法结论(定理2.8)及相应算法.另外,木文定义了偏移因子,偏移因子对的概念,对下... 凸规划的内点算法是目前较热门的课题之一,参考资料[2];[3]等均给出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参考前人的工作前提下,提出了带线性约束凸规划的内点算法结论(定理2.8)及相应算法.另外,木文定义了偏移因子,偏移因子对的概念,对下降方向作出了修正,并给出了相关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点法 偏移因子 线性约束 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环境下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雷月菊 陈光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20-4322,4326,共4页
基于网络中节点之间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交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还包括了第三方推荐信任的事实,提出了在P2P网络环境下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该模型用成功次数与失败次数在总交易数目中的比例作为直接信任度,将交易信誉与推荐信誉明确区分... 基于网络中节点之间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交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还包括了第三方推荐信任的事实,提出了在P2P网络环境下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该模型用成功次数与失败次数在总交易数目中的比例作为直接信任度,将交易信誉与推荐信誉明确区分出来,引入了偏移因子计算推荐节点的可信性,通过惩罚因子和风险因素动态平衡节点直接信任度和其他节点的推荐信任度,得到目标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并给出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模型计算的综合信任值更趋近其真实值,并且能抵抗恶意节点的诋毁、协同作弊等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交易信誉 推荐信誉 推荐 偏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