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管内偏离泡核沸腾机理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单建强 络纯珊 朱继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5,共6页
分析比较了基于壁面汽泡壅塞和汽泡下液膜烧干两种机理的圆管内偏离泡核沸腾机理的5个模型,并与偏离泡核沸腾(DNB)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关键词 沸腾机理 偏离泡核沸腾 下液膜烧下模型 临界热流密度 壁面汽壅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组件边角栅元偏离泡核沸腾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志红 王喆 +1 位作者 杨萍 史国宝 《核安全》 2016年第2期84-88,94,共6页
燃料组件边角栅元的阻力系数大于典型栅元和冷壁栅元。本文基于标准子通道模型,通过调整子通道模拟区域的位置,修改了通道、燃料棒以及格架阻力等相关参数,直接模拟燃料组件边角栅元的综合效应,进行偏离泡核沸腾比(Departure from Nucle... 燃料组件边角栅元的阻力系数大于典型栅元和冷壁栅元。本文基于标准子通道模型,通过调整子通道模拟区域的位置,修改了通道、燃料棒以及格架阻力等相关参数,直接模拟燃料组件边角栅元的综合效应,进行偏离泡核沸腾比(Departure from Nuclear Boiling Ratio,简称DNBR)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角栅元的偏离泡核沸腾比能被典型和冷壁栅元的计算结果所包络。本文同时对燃料组件间隙和边角栅元的偏离泡核沸腾比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边角栅元 偏离泡核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自然循环沸腾临界实验研究
3
作者 曾成天 周源 +3 位作者 黄彦平 罗乔 田耕源 黄家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亚临界侧近临界二氧化碳(CO_(2))由于其饱和气相密度高、潜热低和表面张力极低等物性特点而表现出独特的沸腾传热行为。本文针对近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开展自然循环沸腾临界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6.8~7.2 MPa的近临界条件下,过冷沸腾... 亚临界侧近临界二氧化碳(CO_(2))由于其饱和气相密度高、潜热低和表面张力极低等物性特点而表现出独特的沸腾传热行为。本文针对近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开展自然循环沸腾临界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6.8~7.2 MPa的近临界条件下,过冷沸腾条件下增加极小的热流密度(增加量仅0.6 kW/m2),出口侧的壁面温度迅速上升,并且壁面温度飞升不断向进口侧轴向传播。结合主流体处于过冷状态及临界热流密度随着流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判断沸腾临界为偏离泡核沸腾(DNB)式沸腾临界。不同边界条件下沸腾临界实验发现,压力和进口过冷度的变化对临界热流密度影响较大。基于近临界物性畸变及DNB式沸腾临界的特性建立了一个理论假说,解释了流固耦合条件下独特气泡行为导致的传热恶化轴向自蔓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 二氧化碳 沸腾临界 偏离泡核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丧失厂外电源对汽轮机事故停机的影响评价
4
作者 喻娜 陈宏霞 +2 位作者 张晓华 吴鹏 张丹 《核安全》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采用保守的分析方法,评价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中丧失厂外电源对汽轮机事故停机的影响,包括对堆芯完整性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堆芯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高于安全分析限值,一回路压力峰值低于相... 本文采用保守的分析方法,评价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中丧失厂外电源对汽轮机事故停机的影响,包括对堆芯完整性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堆芯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高于安全分析限值,一回路压力峰值低于相应的压力限值,从而证明了该核电厂的设计可以确保汽轮机事故停机叠加丧失厂外电源事件的结果满足安全准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机停机 丧失厂外电源 偏离泡核沸腾 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运行中ΔT超温度/超功率保护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大发 杨永新 陆古兵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9-12,共4页
从核电站压水堆动力装置在运行中ΔT超温度 /超功率保护功能出发 ,介绍了压水堆ΔT超温度 /超功率保护系统 ,分析了确定极限限制线以及保护区的方法 ,并对此作出了评价 .
关键词 △T超温度/超功率保护 偏离泡核沸腾 烧毁比 压水堆 反应堆 安全保护系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压力区垂直内螺纹管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海燕 李耀德 +1 位作者 蒋慧卿 杨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1-1577,共7页
在近临界压力区,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流动沸腾的偏离泡核沸腾(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段采用ф35 mm×5.67 mm六头内螺纹管。实验参数范围为:压力18~21 MPa,质量流速500~1 000kg/(m^2·s),进口过冷度3~... 在近临界压力区,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流动沸腾的偏离泡核沸腾(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段采用ф35 mm×5.67 mm六头内螺纹管。实验参数范围为:压力18~21 MPa,质量流速500~1 000kg/(m^2·s),进口过冷度3~5℃,内壁热负荷40~960kW/m^2。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内壁温度和传热系数分布特性,分析了流动参数对内螺纹管中DNB型CHF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两相区的传热关联式与临界热流密度(qCHF)预测关联式。内螺纹管的qCHF实验数据被用于与光管的qCHF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内螺纹管具有一定的CHF强化作用,但当压力越靠近临界压力时这种作用会被抑制甚至消失。实验结果表明:在近临界压力下,内螺纹管会在低干度区甚至过冷区发生DNB现象,压力的增大和质量流速的减小均会使DNB提前发生。qCHF随压力的减小和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特定工况下,试验段不同截面会分别发生偏离泡核沸腾与蒸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压力 内螺纹管 偏离泡核沸腾 临界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窄缝通道实验数据的DNB机理模型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磊 闫晓 +2 位作者 黄善仿 黄彦平 肖泽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7-1323,共7页
偏离泡核沸腾(DNB)对于压水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机理模型能否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缺乏足够的实验验证。本文基于矩形窄缝通道实验数据,对微液层蒸干模型和汽泡壅塞模型两类DNB机理模型进行了计算评价。结果显示:汽泡壅塞模型适用范... 偏离泡核沸腾(DNB)对于压水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机理模型能否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缺乏足够的实验验证。本文基于矩形窄缝通道实验数据,对微液层蒸干模型和汽泡壅塞模型两类DNB机理模型进行了计算评价。结果显示:汽泡壅塞模型适用范围较微液层蒸干模型宽;部分热工参数对模型计算性能有系统性影响。随空泡份额的增大,各模型的计算性能均变差,可能是通道几何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偏离泡核沸腾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螺纹管临界热流密度预测与数值计算
8
作者 谢海燕 蒋慧卿 +1 位作者 赵云杰 杨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8-1976,共9页
基于壁面汽泡壅塞理论,针对近临界压力区两相流动沸腾的偏离泡核沸腾(DNB)现象,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以内螺纹管为分析对象改进已有的汽泡壅塞模型,计算了汽泡层区与主流区的极限传递质量流... 基于壁面汽泡壅塞理论,针对近临界压力区两相流动沸腾的偏离泡核沸腾(DNB)现象,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以内螺纹管为分析对象改进已有的汽泡壅塞模型,计算了汽泡层区与主流区的极限传递质量流量、湍流速度分布、汽泡层区临界截面含气率等本构关系,汽泡脱离直径的计算考虑了汽泡接触角的影响。本文模型还根据大量CHF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新的αb关联式。最后,基于Fortran语言编制了CHF的理论预测数值模型程序,研究分析了压力、质量流速、热平衡干度及进口欠焓对CHF的影响,并根据CHF查表值对本文模型进行评估,同时将实验得到的内螺纹管CHF数据与采用Bowring模型、Katto模型、Shah模型和本文模型计算的CHF进行比较,发现本文模型的误差最小,与实验值吻合结果较好,说明本文模型能较好地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DNB型CHF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壅塞 内螺纹管 偏离泡核沸腾 临界热流密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束子通道CHF机理模型开发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桂民洋 田文喜 +4 位作者 吴迪 陈荣华 张魁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30-1938,共9页
目前棒束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多基于实验关系式,受限于特定的适用范围,无法有效外推或外推后预测精度下降。为满足不同轻水堆中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要求,有必要开发适用于不同几何尺寸及热工边界的宽范围临界热流密度预测方式。本... 目前棒束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多基于实验关系式,受限于特定的适用范围,无法有效外推或外推后预测精度下降。为满足不同轻水堆中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要求,有必要开发适用于不同几何尺寸及热工边界的宽范围临界热流密度预测方式。本文以子通道分析方法为基础,考虑偏离泡核沸腾和干涸两类临界现象,通过耦合子通道分析程序与临界热流密度机理模型,实现对棒束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通过与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数据的对比,初步证明了耦合程序对棒束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热流密度机理模型 偏离泡核沸腾 干涸 子通道模型 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DP和MSG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余 黄慧剑 +1 位作者 杜思佳 毕树茂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55-1959,共5页
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设计限值是反应堆安全分析的基础,合理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发掘更多的安全裕量。本文对比分析了核电站设计中常采用的RTDP和MSG方法,介绍了方法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广东岭澳一期核电站为例,分别进行了DNBR设计限值计... 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设计限值是反应堆安全分析的基础,合理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发掘更多的安全裕量。本文对比分析了核电站设计中常采用的RTDP和MSG方法,介绍了方法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广东岭澳一期核电站为例,分别进行了DNBR设计限值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的原理不同,但在相同的工况和统计学输入参数条件下,DNBR设计限值相近,设计中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DP MSG 偏离泡核沸腾 设计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FD模拟的圆管内DNB型CHF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乐乐 熊进标 卢川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5-943,共9页
偏离泡核沸腾(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的预测是压水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使用商用CFD软件STAR-CCM+,采用欧拉两流体模型,模拟了16 MPa下在不同出口平衡含气率、不同进口流速下圆管内水的核态沸腾,并基于Weisman-Pei... 偏离泡核沸腾(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的预测是压水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使用商用CFD软件STAR-CCM+,采用欧拉两流体模型,模拟了16 MPa下在不同出口平衡含气率、不同进口流速下圆管内水的核态沸腾,并基于Weisman-Pei气泡雍塞模型预测CHF值。通过与查询表值进行比较,发现过冷工况下,本文采用的模型组合得到的CHF预测值与查表值差别在10%之内,两者吻合良好;但是在饱和工况下,计算值较查表值偏差比较大。针对饱和条件下的偏离泡核沸腾预测,本文的模型仍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CFD计算 偏离泡核沸腾 雍塞模型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ND跳堆功能研究
12
作者 徐良军 刘跃辛 李卓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946-949,共4页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在发生设计基准工况DBC2~4工况下,反应堆保护系统自动启动,执行跳堆功能,使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目前在建的EPR反应堆跳堆功能,偏离泡...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在发生设计基准工况DBC2~4工况下,反应堆保护系统自动启动,执行跳堆功能,使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目前在建的EPR反应堆跳堆功能,偏离泡核沸腾比低(LDNBR)和线功率密度高(HLPD)均是基于自给能中子通量探测器(SPND)测量的中子通量计算的结果。本文对EPR核电厂基于SPND跳堆功能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反应堆保护功能的要求,以分析此设计是否满足标准法规对核电厂安全运行和审评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现有设计能满足标准法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保护系统 跳堆功能 偏离泡核沸腾 线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统计法DNBR限值设计的统计处理改进研究
13
作者 王琮 于雷 +1 位作者 李伟通 沙正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1,共4页
为了分析不同统计处理方法在释放核电厂热工水力设计裕量方面的差异,在全统计法蒙特卡罗正态分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改进的卡方分布参数法和非参数自助法进行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限值的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 为了分析不同统计处理方法在释放核电厂热工水力设计裕量方面的差异,在全统计法蒙特卡罗正态分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改进的卡方分布参数法和非参数自助法进行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限值的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卡方分布参数法和非参数自助法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收敛性,两种改进后的方法得到的DNBR限值相近,且能够获得更大的设计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统计法 偏离泡核沸腾 卡方分布参数统计法 非参数自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化方法在DNB传递分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俊强 黄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4-1008,共5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偏离泡核沸腾(DNB)传递分析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是确定燃料棒内压的概率分布。通常假设燃料棒的内压服从正态分布即传统的参数化方法。但燃料棒的内压不总是满足正态分布或与正态分布相差较远。为克服这一不足,本工...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偏离泡核沸腾(DNB)传递分析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是确定燃料棒内压的概率分布。通常假设燃料棒的内压服从正态分布即传统的参数化方法。但燃料棒的内压不总是满足正态分布或与正态分布相差较远。为克服这一不足,本工作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非参数化的方法计算燃料棒内压的概率分布。通过对压水堆核电厂燃料棒内压数据的非参数化处理,得到燃料棒内压的概率分布并进行DNB传递分析。由计算结果得出:在DNB传递分析中,相较于参数化方法,采用非参数化方法所得的棒内压概率分布具有普遍适用性及大样本下的良好精度,分析结果更为保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泡核沸腾传递 非参数化方法 燃料棒内压 反应堆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