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顾小元
贠国俊
+4 位作者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白雪
张冬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试验组患儿在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同时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近端部分(FMAPU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远端部分(FMA-DUE)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任务导向
性
训练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上肢功能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衡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康复改善步态的应用及体会
2
作者
柳淑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84-84,共1页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而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另一侧上、下肢正常。异常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姿...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而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另一侧上、下肢正常。异常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在站立与步行时,常由于一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肌肉力量不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差而出现患侧髋关节后伸、内旋、膝关节过伸,踝、足趾跖屈;在步行周期摆动期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型
偏瘫
平衡疗法
脑
瘫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下肢痉挛
型
步态
康复
姿势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建博
尚清
+1 位作者
李想遇
张晓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AFO)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CP)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96例偏瘫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FO治疗组(对照组,n=48)和ICB矫正鞋垫联合AFO治疗组(观察组,n=48)...
目的探究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AFO)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CP)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96例偏瘫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FO治疗组(对照组,n=48)和ICB矫正鞋垫联合AFO治疗组(观察组,n=48)。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步行功能(步长、步宽、步速)、自理能力[儿童功能独立检查(WeeFIM)]及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MAS评分、步宽较治疗前降低(P <0.05),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步长、步速、WeeFIM及PedsQLTM4.0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CB矫正鞋垫配合AFO应用于偏瘫型CP患儿康复治疗中可改善其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并提升患儿步行能力,亦能提高患儿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对于促进患儿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性瘫痪
ICB
矫正鞋垫
踝足矫形器
步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顾小元
贠国俊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白雪
张冬雪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试验组患儿在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同时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近端部分(FMAPU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远端部分(FMA-DUE)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任务导向
性
训练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上肢功能
肌张力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衡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康复改善步态的应用及体会
2
作者
柳淑芬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出处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84-84,共1页
文摘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而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另一侧上、下肢正常。异常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在站立与步行时,常由于一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肌肉力量不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差而出现患侧髋关节后伸、内旋、膝关节过伸,踝、足趾跖屈;在步行周期摆动期时,
关键词
痉挛
型
偏瘫
平衡疗法
脑
瘫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下肢痉挛
型
步态
康复
姿势异常
分类号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建博
尚清
李想遇
张晓东
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59-6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AFO)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CP)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96例偏瘫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FO治疗组(对照组,n=48)和ICB矫正鞋垫联合AFO治疗组(观察组,n=48)。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步行功能(步长、步宽、步速)、自理能力[儿童功能独立检查(WeeFIM)]及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MAS评分、步宽较治疗前降低(P <0.05),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步长、步速、WeeFIM及PedsQLTM4.0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CB矫正鞋垫配合AFO应用于偏瘫型CP患儿康复治疗中可改善其肌张力及踝关节功能,并提升患儿步行能力,亦能提高患儿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对于促进患儿康复有利。
关键词
偏瘫型脑性瘫痪
ICB
矫正鞋垫
踝足矫形器
步行功能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顾小元
贠国俊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白雪
张冬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衡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康复改善步态的应用及体会
柳淑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ICB矫正鞋垫配合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儿步行功能效果探析
张建博
尚清
李想遇
张晓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