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卡马克放电过程中偏滤器位形的演化
1
作者 张锦华 高庆弟 +1 位作者 李芳著 牟宗泽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研制了适合偏滤器位形的1-1/2维托卡马克输运程序(TDTR),并用该程序模拟了托卡马克装置放电期间(等离子体电流平顶段)偏滤器位形的演化。在纯欧姆加热和有辅助加热两种放电方式下,对不同等离子体电流分布、拉长比、... 本文研制了适合偏滤器位形的1-1/2维托卡马克输运程序(TDTR),并用该程序模拟了托卡马克装置放电期间(等离子体电流平顶段)偏滤器位形的演化。在纯欧姆加热和有辅助加热两种放电方式下,对不同等离子体电流分布、拉长比、三角形变等参数下等离子体平衡位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初始电流分布较平坦时,X点的位置几乎不随时间变化;对中心峰化的电流分布,偏滤器位形只能维持0.3—0.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滤器位形 计算机模拟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M常规偏滤器位形抽气对碳杂质分布影响的模拟分析
2
作者 周月 郑国尧 +8 位作者 杜海龙 潘宇东 李佳鲜 薛雷 潘卫 黄文玉 薛淼 彭媛媛 曲成海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4,共8页
在小角度V型结构的HL-2M常规偏滤器位形下,采用SOLPS 5.0程序研究了抽气速率S_(p)对装置粒子排除控制能力及溅射产生的碳杂质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进入边缘区域的能量为4MW、上游密度为n_(sep)=3.0×10^(19)m^(-3)靶板电子温... 在小角度V型结构的HL-2M常规偏滤器位形下,采用SOLPS 5.0程序研究了抽气速率S_(p)对装置粒子排除控制能力及溅射产生的碳杂质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进入边缘区域的能量为4MW、上游密度为n_(sep)=3.0×10^(19)m^(-3)靶板电子温度T_(e)的上升和表面材料溅射增强,导致有效电荷量Z_(eff)升高。在抽气速率约为20~40m^(3)·s^(-1)时,常规偏滤器的粒子排除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PS 5.0 偏滤器位形 粒子控制 热负载 有效电荷量Z_(e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位形及垂直不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芳著 高庆弟 张锦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9-202,共4页
优化设计了HL 2A装置双零偏滤器位形,使拉长比k95和三角形变δ95分别达到1 2和0 4,同时研究了它们的垂直不稳定性控制问题。
关键词 HL-2A装置 控制 双零偏滤器位形 拉长比 三角 垂直不稳定性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流三号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的进展
4
作者 李波 张均钊 +10 位作者 陈逸航 刘攀乐 孙江 杨宗谕 李达 陈翔 马瑞 朱晓博 夏凡 周建 HL-实验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中国环流三号自2020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科研进展,其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近年在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方面取得的进展。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中国环流三号已经通过纯欧姆感应... 中国环流三号自2020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科研进展,其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重点介绍了中国环流三号近年在等离子体控制和运行方面取得的进展。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中国环流三号已经通过纯欧姆感应驱动将等离子体电流从2020年首次放电的~0.1 MA提升至1.5 MA以上,成功实现了由圆截面孔栏位形向大形变单零位形,以及雪花、鼎型等多种先进偏滤器位形的过渡。研发了大电流软着陆、破裂预测、破裂缓解等专用控制算法,有效减少了等离子体大破裂次数,从而保障了装置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流三号 等离子体控制 偏滤器位形 兆安级放电 电流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