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照剂量对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远远 郑怡磊 +3 位作者 王进炜 傅公维 周坚 朱伟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4,共6页
采用凝胶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拉伸性能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辐照剂量(60 kGy, 90 kGy, 120 kGy, 160 kGy和200 kGy)对辐照交联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的结构、热性能和力学... 采用凝胶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拉伸性能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辐照剂量(60 kGy, 90 kGy, 120 kGy, 160 kGy和200 kGy)对辐照交联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的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200 kGy辐照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P(VDF-HFP)中凝胶含量增加、交联度增加,而可溶解的未交联部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减小;P(VDF-HFP)的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降低,600℃残炭量增加;P(VDF-HFP)的力学性能在辐照剂量60 kGy时显著改善,且断裂伸长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对P(VDF-HFP)形状记忆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辐照剂量 结构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电共聚物——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飞鹏 夏钟福 邱勋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是PVDF家族备受关注的新成员,因为这种共聚物薄膜具有显著的电活性,如铁电性、压电性和热释电性,特别是其电致伸缩系数可高达1700pm/V。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这种新型铁电共聚物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铁电性 压电性 热释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对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小佳 冯海悦 +2 位作者 战再吉 彭桂荣 侯文龙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11,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P(VDF-HFP)/PC]共混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共混物的晶体结构、结晶度和熔融行为。结果发现PC对P(VDF-HFP)...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P(VDF-HFP)/PC]共混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共混物的晶体结构、结晶度和熔融行为。结果发现PC对P(VDF-HFP)的晶型基本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晶粒细化,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降低。同时对共混物的介电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介电常数和损耗都有所下降,并且EMT模型对共混物介电常数的预测更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聚碳酸酯 晶体结构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锂离子电池隔膜及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欣 裴广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5-89,93,共6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纳米纤维膜,并对纺丝工艺及纤维膜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VDF-HFP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液浓度为0.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纳米纤维膜,并对纺丝工艺及纤维膜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VDF-HFP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液浓度为0.26g/mL、溶剂DMF与丙酮的体积比为7∶3、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温度为30℃。制备的PVDF-HFP纤维膜中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150~300nm,膜的熔点为157.94℃,拉伸强度为10.09MPa,断裂伸长率为74.34%,孔隙率达84%,吸液率达到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乙烯-丙烯共聚物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插层结构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王园园 乔庆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3,共7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表面改性硅藻土,通过浇铸-热压法制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膜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 采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表面改性硅藻土,通过浇铸-热压法制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膜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验表明,添加2%改性硅藻土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相比于纯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孔隙率、吸液率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结晶度降低,界面稳定性极大改善,电导率(30℃)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分别达2.90 mS/cm和5.5V。表明在聚合物基体中嵌入高开孔结构的硅藻土构成插层结构的方案具有取代造孔剂制膜方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硅藻土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改性PVDF-HFP复合聚乙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6
作者 李明晔 李钒 +1 位作者 周敬源 郭红霞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将含β-环糊精(β-CD)添加剂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浇涂于预处理的聚乙烯(PE)基体上,制备了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FTIR、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等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 采用溶液浇铸法将含β-环糊精(β-CD)添加剂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浇涂于预处理的聚乙烯(PE)基体上,制备了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FTIR、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法等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不同β-CD添加量对PVDF-HFP/β-CD@PE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β-CD添加质量分数为5.0%时,得到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分别为4.85×10^(-4)S/cm、0.77和5.2 V(vs Li^(+)/Li),以其组装的Li||LiFePO4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160.4 mAh/g,循环150圈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隔膜 乙烯-丙烯共聚物 Β-环糊精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iO_2/PVDF-HFP/PP无纺布复合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玲妍 张明祖 +3 位作者 孟菊雯 何金林 李晓菲 倪沛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纳米SiO2(简称KH570@SiO2),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溶液混合,涂覆于聚丙烯(PP)无纺布上,制成KH570@SiO2/PVDF-HFP复合PP无纺布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复合隔膜的物理性...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纳米SiO2(简称KH570@SiO2),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溶液混合,涂覆于聚丙烯(PP)无纺布上,制成KH570@SiO2/PVDF-HFP复合PP无纺布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复合隔膜的物理性质,并分别与不含纳米SiO2的体系以及含未改性纳米SiO2的体系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材料试验机、交流阻抗和充放电循环等测试,对复合隔膜的形态、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SiO2能够在复合隔膜中更好地分散,微孔更加均匀,而且复合隔膜的热性能和吸液率也有明显的提高。KH570@SiO2/PVDF-HFP/PP无纺布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1.5×10-3S/cm,组装的电池在0.2 C的充放电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稳定,保持在146.6 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隔膜 乙烯-丙烯共聚物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丙烯无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填充的PVDF-HFP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朝晖 苏光耀 +1 位作者 王霞瑜 高德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65-2068,共4页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不同配方的 PVDF-HFP复合电解质膜 ,通过交流阻抗测试 ,优选出机械和电化学性能较好的 PVDF-HFP复合电解质的工艺参数 ,m (纳米 Al2 O3 )∶ m (增塑剂 DBP)∶ m ( PVDF-HFP) =1 0∶ 45∶ 45 .用丙酮抽提制得的 PVDF-...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不同配方的 PVDF-HFP复合电解质膜 ,通过交流阻抗测试 ,优选出机械和电化学性能较好的 PVDF-HFP复合电解质的工艺参数 ,m (纳米 Al2 O3 )∶ m (增塑剂 DBP)∶ m ( PVDF-HFP) =1 0∶ 45∶ 45 .用丙酮抽提制得的 PVDF-HFP聚合物膜中的增塑剂 ,再于 1 mol/L Li PF6/DEC-EC(体积比1∶ 1 )的液态电解质中浸渍 ,浸渍后聚合物膜的电导率达到 1 0 -3 S/cm数量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AL2O3 填充 pVDF—HFp 复合电解质 导电性 锂离子电池 乙烯-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弹性体对LLDPE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贝 王宁 +2 位作者 张娜 慕晶霞 吴其晔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2,共5页
通过改变含氟弹性体(PPA)的含量,研究了PPA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PPA加入到LLDPE中,熔体的挤出压力、挤出胀大比均减小,发生鲨鱼皮畸变和挤出压力振荡等不稳定流动现象时的临界剪切速率提高,扩大了... 通过改变含氟弹性体(PPA)的含量,研究了PPA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PPA加入到LLDPE中,熔体的挤出压力、挤出胀大比均减小,发生鲨鱼皮畸变和挤出压力振荡等不稳定流动现象时的临界剪切速率提高,扩大了加工范围;足量的PPA甚至可完全消除鲨鱼皮畸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能 乙烯-丙烯-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基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大明 刘辉 高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2,共4页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多微孔膜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Bellcore制膜法,用纳米材料对PVDF-HFP为基质的聚合物微孔膜材料进行了改性.利用XRD,SEM,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膜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多微孔膜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Bellcore制膜法,用纳米材料对PVDF-HFP为基质的聚合物微孔膜材料进行了改性.利用XRD,SEM,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膜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孔隙率增加、结晶度降低,PVDF-HFP/SiO2和PVDF-HFP/Al2O3聚合物电解质隔膜的电导率(20℃)分别达到2.762×10-3S/cm和3.517×10-3S/cm,相应的离子迁移数分别为0.80和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电解质膜 纳米粒子 离子电导率 离子迁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填充PVDF-HFP电解质的Li^+离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朝晖 苏光耀 +2 位作者 王霞瑜 李小平 高德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6-549,共4页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光谱图,从微观上说明了Al2O3与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PVDF-HFP基体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乙烯-丙烯共聚物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迁移数 离子输运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相法制备PVDF-HFP基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辉 顾大明 白继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67,共4页
为改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分散效果,采用倒相制膜法,以纳米SiO2为填料,以OP-10为分散剂,制备复合微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SiO2(OP-10).用SEM、XRD、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的微观形貌、内部结构和电化... 为改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分散效果,采用倒相制膜法,以纳米SiO2为填料,以OP-10为分散剂,制备复合微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SiO2(OP-10).用SEM、XRD、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的微观形貌、内部结构和电化学相关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结晶度,增强了电解质的拉伸强度,提高了PVDF-HFP-SiO2(OP-10)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在20℃时,可达到4.90×10-3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3 V,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为0.83.分散剂OP-10的加入改善了纳米SiO2与基质的界面相容性,改善了SiO2在基质中的分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纳米SIO2 倒相法 离子电导率 乙烯-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V三元共聚物/PMMA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帅 金涛 +1 位作者 谭志勇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4,60,共5页
将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三元共聚物(THV)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考察了共混物THV/PMMA的组成对流变特性、动态力学行为和热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组成对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值和平衡温度影响不大.共... 将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三元共聚物(THV)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考察了共混物THV/PMMA的组成对流变特性、动态力学行为和热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组成对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值和平衡温度影响不大.共混物组成对共混物中THV的结晶和PMM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过程没有影响.随组成不同,共混物熔融行为在两个不同组分的典型熔融特征之间逐渐变化.不同组成的THV/PMMA共混物均呈现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对应于两组成各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位置.在THV/PMMA质量比为70/30的共混物中,PMMA呈球状分散在连续相THV基体中,分散相粒子的尺寸在1-10μm之间.二者为典型的不相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进展
14
作者 刘建生 饶睦敏 +1 位作者 李伟善 周震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3-385,共3页
介绍了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质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如萃取法、相转化法及直接法等;讨论了该类电解质的主要问题,例如热力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差等,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措施,如共混、加入... 介绍了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质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如萃取法、相转化法及直接法等;讨论了该类电解质的主要问题,例如热力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差等,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措施,如共混、加入陶瓷粒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p(vdf-hfp)]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SiNPs-PVDF双层疏水复合膜电纺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春立 王德武 +2 位作者 侯得印 齐鹏 王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3,77,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筛孔75μm涤纶网为支撑层,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备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疏水气相纳米SiO_2颗粒-聚偏氟乙烯(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膜,考察了纺丝时间和SiNPs等对膜性能的...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筛孔75μm涤纶网为支撑层,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备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疏水气相纳米SiO_2颗粒-聚偏氟乙烯(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膜,考察了纺丝时间和SiNPs等对膜性能的影响,表征了膜特性,结果表明,复合膜红外特征峰明显;在双层膜总纺丝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随表层纺丝时间的延长,双层膜平均孔径均呈减小趋势,膜通量下降但抗润湿性能却得以提高;此外,添加SiNPs可进一步增强双层膜的抗润湿性,延长膜的可持续运行时间。以53℃、质量浓度35g/L的NaCl溶液为料液进行持续性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脱盐实验,当渗透温度为20℃时,各复合膜盐截留率均能达到99.99%以上,P(VDF-HFP)/SiNPs-PVDF复合膜最长可持续运行9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膜 乙烯-丙烯共聚物(p(vdf-hfp)) 疏水气相纳米SiO2颗粒(SiNps) 静电纺丝 复合膜 膜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结构P(VDF-HFP)/BN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亚楠 陈杰 +1 位作者 江平开 黄兴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0,共9页
含有纳米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常因填料团聚,出现泄漏电流增大和击穿强度降低等问题,不利于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提升。为了克服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制备了改性氮化硼纳米片为夹层的P(VDF-HFP)复合膜,首先向液相剥离得到的氮化硼纳米片(BN... 含有纳米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常因填料团聚,出现泄漏电流增大和击穿强度降低等问题,不利于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提升。为了克服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制备了改性氮化硼纳米片为夹层的P(VDF-HFP)复合膜,首先向液相剥离得到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表面引入高偶极矩的硫脲基团,然后用逐层溶液流延的工艺制备了夹层结构的P(VDF-HFP)复合膜,并对其表面形貌、介电性能、储能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夹层的氮化硼纳米片浓度为0.8 mg/mL时,其电气强度从472.37 MV/m提升至529.13 MV/m,泄漏电流从1.16×10^-6 A/cm^2降至3.7×10^-8 A/cm^2,放电能量密度高达5.63 J/cm3,在350 MV/m下储能效率比纯P(VDF-HFP)提升了4.5%,介电储能性质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乙烯-丙烯共聚物 储能性质 夹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接枝PEG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众 孙克宁 刘宇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49,共4页
以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接枝聚乙二醇(PEG)为基质,用萃取法制备了均相结构的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对此共聚物电解质和纯PVDF-HFP电解质进行比较表征,并以接枝共聚物电解质组装扣式电池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PVDF-HFP接枝... 以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接枝聚乙二醇(PEG)为基质,用萃取法制备了均相结构的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对此共聚物电解质和纯PVDF-HFP电解质进行比较表征,并以接枝共聚物电解质组装扣式电池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PVDF-HFP接枝PEG后可提高吸液率、保液能力和电导率。20℃时PVDF-HFP和PVDF-HFP-g-PEG的电导率分别为2.60×10-3S/cm和3.28×10-3S/cm。0.2 C充放电时,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3 mAh/g。5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充放电效率为99%,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0.7 mAh/g,终止放电容量为115.9 mAh/g。0.5、12、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0.2 C放电容量的96.2%、94.5%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接枝共聚物 乙烯-丙烯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聚合物PVDF-HFP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芮含笑 乔庆东 李琪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5-338,共4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形状多样化、灵活性及轻便等优点而用于商业化生产,满足微型电子工业的需要,而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由于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优良的界面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而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聚合... 锂离子电池由于形状多样化、灵活性及轻便等优点而用于商业化生产,满足微型电子工业的需要,而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由于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优良的界面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而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主要综述了PVDF-HFP固体电解质的组成、制备方法和进展,讨论了PVDF-HFP电解质的改性措施:填料改性、增塑剂改性、共聚共混改性及聚合物改性。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共聚物 聚合物电解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离子液体/P(VdF-HFP)复合膜的电导率影响初探
19
作者 唐玲 苗睿瑛 +2 位作者 方勇 李建玲 王新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42-43,共2页
通过用相转化法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离子液体/P(VdF-HFP)复合质子交换膜,研究纳米SiO2的添加对P(VdF-HFP)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膜的电导率,同时复合膜的机械性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乙烯-丙烯共聚物 纳米SIO2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对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奇 曾曦 +1 位作者 蒋永华 夏笑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了以PEO LiClO4(聚氧乙烯高氯酸锂)为基质的共混聚合物膜.运用差热示差扫描热分析和交流阻抗的测试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因素.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VDF(偏氟乙烯)的加入,含有PEO LiClO4... 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了以PEO LiClO4(聚氧乙烯高氯酸锂)为基质的共混聚合物膜.运用差热示差扫描热分析和交流阻抗的测试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因素.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VDF(偏氟乙烯)的加入,含有PEO LiClO4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会随之下降,然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 HFP)加入后,在适量范围内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会增加.当PEO∶P(VDF HFP)的质量分数为1∶0.5时,电导率(δ)最大,其值为2.3×10-4S/cm.DSC的测试结果表明,P(VDF HFP)的加入后,混合物的熔融温度和熔融峰热焓都会随之下降.研究表明对PEO的共混改性可以显著提高电解质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乙烯 乙烯-丙烯共聚物 交流阻抗法 差热示差扫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