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铁皮石斛产地无损溯源 被引量:9
1
作者 柳薇 邱熙文 +3 位作者 蒋立文 范伟 李跑 郑郁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以主成分分析(PCA)、PLS-DA方法建立了铁皮石斛产地的鉴别模型;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获得特征变量进一步提升PLS-DA模型鉴别准确性;此外,首次探究了积分时间对铁皮石斛产地溯源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原始光谱还是优化预处理后的光谱,PCA方法均无法实现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45 ms和65 ms积分时间的PLS-DA模型可以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CARS和MC-UVE模型显著优于SPA模型,可在获得较少变量数的前提下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基于便携式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PLS-DA方法可实现对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铁皮石斛 产地溯源 变量筛选方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金银花与山银花近红外无损鉴别
2
作者 柳薇 谭惠珍 +3 位作者 蒋立文 杜国荣 李跑 唐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5-1611,共7页
金银花和山银花均为忍冬科植物,二者外形颇为相似,但化学组成和含量、功效以及价格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超额利润,以价廉的山银花冒充金银花进行售卖,消费者仅凭肉眼较难准确鉴别。现阶段尚缺少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无损鉴别... 金银花和山银花均为忍冬科植物,二者外形颇为相似,但化学组成和含量、功效以及价格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超额利润,以价廉的山银花冒充金银花进行售卖,消费者仅凭肉眼较难准确鉴别。现阶段尚缺少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无损鉴别研究。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样品的快速无损分析,通过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来源样品的鉴别分析。然而,光谱变量过多易导致PLS-DA方法出现过拟合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产地的643份金银花与本地200份山银花的光谱。此外,一个月后收集3个产地金银花与本地山银花样品各50份作为独立验证集。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式识别方法——随机检验(RT)-PLS-DA,并与主成分分析(PCA)、PLS-DA以及现有的变量筛选-PLS-DA方法如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PLS-DA和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PLS-DA进行了比较,利用光谱预处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NIR原始光谱中存在严重的谱峰重叠、基线漂移及背景干扰;即使结合优化预处理方法,PCA模型仍无法实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准确鉴别;一阶导数(1st)或连续小波变换(CWT)预处理结合PLS-DA模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鉴别结果,验证集和独立验证集的鉴别率分别为100%和98%;3种变量筛选方法-PLS-DA方法中,CARS方法选择变量数最少,RT方法在选择特征变量的同时还可获得满意的鉴别率。1st-RT-PLS-DA模型最佳,验证集和独立验证集的鉴别率分别为100%和99.50%。以上结果表明,便携式NIR光谱仪结合变量筛选-PLS-DA策略可实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掺伪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金银花 山银花 无损鉴别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技术分析酵母-藿香复合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学博 陈秋翰 +4 位作者 刘寿春 刘美娇 黎铸毅 周春霞 洪鹏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9-326,共8页
为探究酵母-藿香复合液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脱腥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罗非鱼肉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 为探究酵母-藿香复合液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脱腥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罗非鱼肉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区分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腥液质量浓度为2.1 g/100 mL,料液比为1∶3.09(g∶mL),浸泡时间为32 min条件下,腥度最低,感官评分最高。GC-IMS技术共检出2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类和醇类。经过脱腥后,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从50.64%降至40.82%,醇类物质从34.00%降至27.77%,根据气味阈值计算出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1的物质有1-辛烯-3-醇、正己醇、庚醛、壬醛、辛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通过OPLS-D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5种关键腥味物质(VIP>1),分别是辛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正己醇,这些物质相互作用对罗非鱼腥味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性值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降维在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钱国华 荀鹏程 +1 位作者 陈峰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高维数据降维,然后再用Fisher’s线性判别。文中同时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讨论了成分数选择等问题,并以实际微阵列数据展示了其效果。结果偏最小二乘...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高维数据降维,然后再用Fisher’s线性判别。文中同时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讨论了成分数选择等问题,并以实际微阵列数据展示了其效果。结果偏最小二乘法降维不但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后期判别效果。结论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新的实用的降维方法,可用于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的前期降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 微阵列数据 降维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核磁共振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鹿龟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冉坚 张琦 +4 位作者 刘淼 雷羽 王霞 蔺恒 黄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1H-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基于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 S-DA)。结果:鹿龟酒与不同的缺味样品及仿制品在所得的散点图中能得到明显区分。结论: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能够更全面体现其质量情况的鹿龟酒质量控制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龟酒 1H-NMR 最小-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蒋程 韩冰 +3 位作者 吕健刚 石佳娜 李功华 张美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算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模型,探讨医院癌痛管理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本院2013年95名和2014年76名癌痛患者的基本信息,确定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的10项评价指标,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目的: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算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模型,探讨医院癌痛管理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本院2013年95名和2014年76名癌痛患者的基本信息,确定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的10项评价指标,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构建反映患者基本信息和指标评分的多变量数据矩阵。建立PLS-DA模型,构建得分图对比研究2013和2014年的整体差异,构建载荷图筛选差异较显著的变量。结果:与2013年相比,2014年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得到了改善。其中有无入院和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滴定药物种类选择和剂量换算是否正确等指标改善最为显著。结论:本研究证明了PLS-DA算法在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价中的有效性,可为医院癌痛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规范化治疗 评价指标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草X-射线粉末衍射指纹图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天鸣 苏瀚博 +4 位作者 龚小霞 姜杜 刘杨茜 付海燕 兰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3期63-65,共3页
采集不同产地来源的甘草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对其原始图谱进行潜在的差异信息判别。结果表明,PLSDA模型对不同产地来源的甘草药材鉴别正确率达到100%。以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合PLSDA方法快速... 采集不同产地来源的甘草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对其原始图谱进行潜在的差异信息判别。结果表明,PLSDA模型对不同产地来源的甘草药材鉴别正确率达到100%。以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合PLSDA方法快速、准确判别了不同产地来源及野生和家种甘草,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产地归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在中药材质量鉴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X-射线粉末衍射 中药材产地判别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牛肝菌种类鉴别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凤霞 杨天伟 +3 位作者 李杰庆 刘鸿高 范茂攀 王元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9-554,共6页
牛肝菌作为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牛肝菌种类繁多,不易区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可信的种类鉴别技术,可为牛肝菌提高品质提供一种方法。本研究采集云南不同地区7种野生牛肝菌共计683株,获取样品中红外... 牛肝菌作为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牛肝菌种类繁多,不易区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可信的种类鉴别技术,可为牛肝菌提高品质提供一种方法。本研究采集云南不同地区7种野生牛肝菌共计683株,获取样品中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平均光谱图特征。基于多种预处理组合(SNV+SG,2D+MSC+SNV,1D+MSC+SNV+SG,MSC+2D)的单一光谱数据结合两种特征值提取法(PCA,LVs)构建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并结合数据融合策略对牛肝菌进行种类鉴别,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果表明:(1)中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不同种类牛肝菌平均光谱吸收峰差异较小,吸光度具有细微差异。(2)合适的预处理可提高光谱数据信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的中红外光谱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最佳预处理组合为2D+MSC+SNV,SNV+SG,2D+MSC+SNV,1D+MSC+SNV+SG。(3)单一光谱模型中,中红外光谱模型优于紫外光谱模型,中红外光谱最佳预处理组合2D+MSC+SNV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正确率训练集99.78%,验证集99.12%;随机森林模型正确率训练集93.20%,验证集99%。(4)数据融合策略提高了分类正确率,低级融合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为100%,99.12%。随机森林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为92.32%,99.14%。(5)随机森林算法中级数据融合Latent variable(LVs)正确率为训练集92.76%,验证集96.04%;中级数据融合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CPA)正确率为训练集97.15%,验证集100%。(6)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级数据融合(LVs)正确率为训练集100%,验证集99.56%;中级数据融合(CPA)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均能达到100%。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数据融合策略对牛肝菌进行种类鉴别,鉴别效果理想。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级数据融合(CPA)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牛肝菌种类鉴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中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最小判别分析 随机森林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用于血清和血浆中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石书婷 章晓娟 易伦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建立了肟化-硅烷化衍生血清和血浆中代谢物的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可实现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多类代谢物的同时分析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满足血清和血浆样本代谢物... 建立了肟化-硅烷化衍生血清和血浆中代谢物的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可实现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多类代谢物的同时分析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满足血清和血浆样本代谢物分析的要求。利用建立的方法,对40个健康人血清样本和34个健康人血浆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吲哚-3-乙酸是血浆中特有的代谢物;共有的39个代谢物中,有32种在血清和血浆中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血清和血浆的判别模型,并筛选出了5种区分血清和血浆的重要代谢物,即磷酸、异亮氨酸、2,3,4-三羟基丁酸、柠檬酸和硬脂酸。研究结果为代谢组学研究中血清和血浆样本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肟化-硅烷化方 最小乘-判别分析 血清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在代谢组学特征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海滨 张涛 +1 位作者 赵发林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特征筛选性能,并将其应用于高维代谢组学数据。方法通过模拟试验验证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特征筛选能力,同时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代谢组学数据特征筛选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特征筛选性能,并将其应用于高维代谢组学数据。方法通过模拟试验验证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特征筛选能力,同时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代谢组学数据特征筛选分析。结果模拟实验显示,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对信息变量的筛选能力明显优于偏最小二乘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显示,使用遗传算法筛选出的变量能够获得更低的误差率,该方法筛得的变量具有更大的概率包含了与某种生物学结果相关的代谢物。结论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的遗传算法作为一种优化技术,在小样本条件下对高维数据的特征筛选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 判别分析 遗传算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宁夏和河北产区市售马瑟兰葡萄酒理化特征和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彩虹 王悦 +5 位作者 吕毅 邱鑫宇 吴博略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3-292,共10页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和河北产区共27款市售酒的理化性质、有机酸、花色苷和其他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区样品检测中除总酸含量外,其他基础理化指标含量都具有显著差异。有机酸中,琥珀酸是两地区含量差异最大的有机酸;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花青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0.0011 g/L),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比宁夏地区酒样低0.033 g/L。基于单体酚含量建立的OPLS-DA模型区分效果最佳,其中11种单体酚对该模型的建立起关键作用。抗氧化能力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宁夏地区,且总酚和单体酚类物质对此有重要贡献,特别是表儿茶酸没食子酸酯和龙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瑟兰 葡萄酒 正交最小判别分析(OPLS-DA) 有机酸 酚类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方法在不同白酒香型判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泉增 范江涛 +3 位作者 刘嘉玲 宋丽君 李瑞 谢玉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3-187,共5页
为建立一种白酒香型鉴别方法,以DB-WAX为色谱柱,样品加标后直接采用气相色谱(GC)法进样分析。结果表明,香气成分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测限<5.11 mg/L,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11%;平均回收率为80.20%~97.93%... 为建立一种白酒香型鉴别方法,以DB-WAX为色谱柱,样品加标后直接采用气相色谱(GC)法进样分析。结果表明,香气成分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测限<5.11 mg/L,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11%;平均回收率为80.20%~97.93%。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不同香型白酒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不同香型白酒样品在PLS得分图中能分开,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较高,校正均方差(RMSEE)和预测均方差(RMSEP)值也说明PLS模型对不同白酒香型具有较强的预测性。该方法在判别白酒香型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 白酒香型 气相色谱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指标的烟叶产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俊 许多宽 +3 位作者 肖勇 王勇 陈志华 陈维建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构建基于化学指标的不同产区烟叶的模式识别模型,收集2003—2007年5个年度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份共计1262份烤烟样品的21种化学指标,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基于21种化学指标所构建的OPLS-DA模型显著可靠,... 为构建基于化学指标的不同产区烟叶的模式识别模型,收集2003—2007年5个年度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份共计1262份烤烟样品的21种化学指标,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基于21种化学指标所构建的OPLS-DA模型显著可靠,模型参数R^2X、R^2Y和Q^2值分别为0.429、0.702和0.627;模型提取出2个预测主成分,对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未知烟样识别正确率分别为76.67%、93.33%和93.33%。基于化学指标的烟叶产区OPLS-DA模型,可以有效识别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筛选出各产区特征指标并解释产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指标 正交最小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在基因微阵列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蒋红卫 夏结来 +1 位作者 李园 于莉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由于疾病,特别是肿瘤的识别模型,其分型准确度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疾病分型识别模型建模方法。方法结合白血病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利用基因微阵列... 目的由于疾病,特别是肿瘤的识别模型,其分型准确度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探讨了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疾病分型识别模型建模方法。方法结合白血病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利用基因微阵列数据予以建立白血病分型模型,并与Golub等提出的建模方法相对照,比较它们的判别效果。结果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白血病识别模型的拟合准确度和预测准确度均达到100%。结论研究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模型明显提高了白血病的分型正确率,无论是拟合精度,还是预测精度,均高于Golub等提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 最小乘判别分析 肿瘤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的红木快速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碧莹 廖世莉 +1 位作者 吴霞 冯毅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奥氏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刺猬紫檀、大果紫檀和檀香紫檀6类国标红木及胶漆树、染料紫檀2类混淆品的甲醇超声提取液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奥氏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刺猬紫檀、大果紫檀和檀香紫檀6类国标红木及胶漆树、染料紫檀2类混淆品的甲醇超声提取液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利用PLS-DA法建立的模型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9%,能将国标红木与混淆品进行有效区分,且能大致区分不同种类的国标红木。该方法快速、高效,在红木快速鉴别分析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区分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丽君 殷沛沛 +4 位作者 殷艳飞 王浩雅 王保兴 武士杰 刘恩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9-814,共6页
本文采集162个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了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模型,实现了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快速分类,并对45个预测集样品的牌号进行了分类预测。所建模型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正确率... 本文采集162个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了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模型,实现了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快速分类,并对45个预测集样品的牌号进行了分类预测。所建模型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100.0%和95.5%,与主成分分析(PCA)相比,PLS-DA对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具有更好的效果。该模型为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鉴别分析的方法,同时可初步监测再造烟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乘判别分析 造纸再造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陈醋理化指标和品质
17
作者 李婉 常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以南阳市大型商超市售的3种陈醋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陈醋的总酸含量、不挥发性酸含量及pH值进行对比分析;以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法,确定最佳进光光程、最优流量及最佳预处理方式,并在此条件下对3种... 以南阳市大型商超市售的3种陈醋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陈醋的总酸含量、不挥发性酸含量及pH值进行对比分析;以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法,确定最佳进光光程、最优流量及最佳预处理方式,并在此条件下对3种陈醋进行判别分析,从而确定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陈醋理化指标的方法。结果显示,3种陈醋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陈醋pH值(pH 3.6~3.9),3种陈醋样品的pH值分别为3.71±0.02,3.65±0.01和3.82±0.01;3种陈醋样品中总酸和不挥发性酸含量略有不同,分别在(0.567±0.011)~(0.593±0.02)g/L和(0.148±0.012)~(0.215±0.018)g/L。在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中,在最佳光程选择上,去掉异常样品后pH值检测和不挥发性酸检测的最佳光程为3 mm,总酸检测的最佳光程为2 mm;在陈醋流量选择上,pH值检测和总酸检测应控制流量为0.2 L/min,不挥发酸检测应控制流量为0.6 L/min;在光谱预处理条件选择上,pH值检测和不挥发性酸检测应选择SNV预处理方式,而总酸检测应选择5点平滑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可以进行陈醋理化性质的检测,其检测效果良好、检测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醋 最小乘回归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模式特征——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波 林馨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8,共15页
文化产品兼具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能有效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4-2013年十年间六个文化产品出口领域的面板数据,选取六个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 文化产品兼具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能有效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4-2013年十年间六个文化产品出口领域的面板数据,选取六个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找出文化产品出口的典型模式及影响因素。PCA分析显示六国均具有各自的文化产品出口模式,且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PLS-DA对三类模式进行进一步区分,所构建模型的R2X(cum), R2Y(cum)和Q2(cum)值分别为0.995,0.863,0.829,模型稳健性好(R2=0.869,Q2=0.850)。这三类文化产品出口模式分别为以英国、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传承发展模式",以法国、新加坡为代表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模式"。造成出口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视听与互动媒体、书籍与报刊、表演与庆典等领域。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进一步调整文化国际贸易的结构,拓宽文化产品类型,理顺国际贸易渠道,从以工业输出为主导的文化出口大国,向以价值输出为核心的文化出口强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贸易 文化产品 国际比较 模式识别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及判别分析
19
作者 许明磊 侯小东 +5 位作者 张忠锋 田雷 魏玉磊 韩晓 谭效磊 杜咏梅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82,共7页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花干燥方式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干燥方式烟花挥发酸为具有特征香气的苯甲酸、苯乙酸、3-甲基戊酸,总量为116~181μg/g;非挥发酸总量为59.7~77.0 mg/g,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之和占92.5%~97.8%;高级脂肪酸总量为22.4~65.2 mg/g,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占58.7%~76.6%。(2)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影响显著:烟花挥发酸总量以晾干最高,其次是程序升温干燥和晒干,冷冻干燥最低;非挥发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恒温65℃干燥最低;高级脂肪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晾干最低。(3)应用PLS-DA可将7种干燥方式分为5类:冷冻干燥、程序升温干燥、恒温干燥、晒干、晾干,并基于PLS-DA模型VIP值,筛选出不同干燥方式的7种关键差异有机酸(戊二酸、油酸、硬脂酸、草酸、柠檬酸、肉豆蔻酸、苯乙酸),由此建立了5类烟花干燥方式的Fisher判别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6.7%、100%。综上,晾干、晒干或程序升温(至59℃)干燥的烟花有机酸组成更适用于烟用香料,有机酸可作为烟花资源干燥方式有效判别的特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 干燥方式 有机酸 最小乘-判别分析(PLS-DA) FISHER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和多酚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鉴别油菜蜜产地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佘僧 李熠 +1 位作者 宋洪波 陈兰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29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6 种低聚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18种酚酸物质,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来自湖北钟祥市、江苏盐城市、青海刚察...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6 种低聚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18种酚酸物质,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来自湖北钟祥市、江苏盐城市、青海刚察县3个具有显著地理、气候、环境差异的51 个油菜蜜样本进行产地鉴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产地油菜蜜中松二糖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青海刚察油菜蜜低聚糖含量相对偏高;油菜蜜的18种多酚类物质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地理差异性且湖北钟祥的油菜蜜中多酚含量相对偏高。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酚具有显著的地理特征性。油菜蜜中低聚糖和多酚的含量结合PLS-DA产地鉴别的预测精度可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酚酸 油菜蜜 产地溯源 最小乘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