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R-FTIR结合PCA及DPLS快速识别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 被引量:6
1
作者 童红 唐军 张正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品种区分,DPLS法以68个样本作为校正集,交叉验证均方根标准差(RMSEE)为0.1590,以未知的28个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均方根标准差(RMSEP)为0.1860,品种识别率为100%,DPLS法建立的模型对薰衣草精油品种有很好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将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为薰衣草精油品种的优良宏观质控提供一个快速、直观、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辨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分析加工炮制对玄参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静哲 刘震 +5 位作者 马立满 李军 尚明英 刘广学 徐风 蔡少青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全面阐明玄参加工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UPLC-Q-TOF MS技术对烘干玄参和传统加工玄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法(OPLS-DA)进行数据统计,寻找差异性成分,同时依据一级质谱精... 为了全面阐明玄参加工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UPLC-Q-TOF MS技术对烘干玄参和传统加工玄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法(OPLS-DA)进行数据统计,寻找差异性成分,同时依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进行成分解析。结果表明:与烘干玄参相比,传统加工玄参中共有26种成分的含量变化显著,实验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包括9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和6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含量降低的成分有桃叶珊瑚苷、6-O-甲基梓醇、哈巴俄苷、8-O-香豆酰基哈巴俄苷、8-O-阿魏酰基哈巴俄苷、阿格托苷、异阿格托苷、安格洛苷C和scrophuloside B1,其中scrophuloside B1为玄参中首次发现的成分;含量增加的成分有哈巴苷、哈巴俄苷同分异构体、6″-O-α-D-半乳糖哈巴俄苷、6-O-α-D-半乳糖哈巴俄苷、斩龙剑苷A和肉桂酸。本工作对研究玄参加工炮制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阐明玄参药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加工炮制 UPLC-Q-TOF MS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最小乘辨别分析(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