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系统反向建模方法及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付忠广 靳涛 +3 位作者 周丽君 戈志华 郑玲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常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反向建模方法,即利用实际复杂热力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学术思想。阐述了反向建模方法的思想、建模过程的模式。以烟气含氧量为例,... 针对常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思想--反向建模方法,即利用实际复杂热力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学术思想。阐述了反向建模方法的思想、建模过程的模式。以烟气含氧量为例,利用华能福州电厂1号机所采集的大量现场运行数据,选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square regression,PLS),利用文中所提的反向建模思想尝试建立了一个局部系统的数学模型,验证结果初步表明该建模思想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所提方法可望提高复杂热力系统的建模效率和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热力系统 反向方法 最小乘法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在气动数据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开锋 钱炜祺 +1 位作者 张勇 王文正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探索将偏最小二乘方法推广应用于带翼轴对称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建模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复杂气动问题,从已有的轴对称飞行器气动力数学模型出发,利用交叉校验法确定模型中的成分数,建立泛化能力较强的偏最小二乘数学模型。此后以某轴对称飞... 探索将偏最小二乘方法推广应用于带翼轴对称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建模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复杂气动问题,从已有的轴对称飞行器气动力数学模型出发,利用交叉校验法确定模型中的成分数,建立泛化能力较强的偏最小二乘数学模型。此后以某轴对称飞行器滚转舵偏时的法向力建模和三个舵面都偏转时的轴向力建模为算例来对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与正交最小二乘方法的建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将偏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气动特性建模是可行的,且其建模效果整体上优于正交最小二乘法,在工程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气动特性 带翼轴对称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法的湿法冶金萃取过程建模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溥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针对铜的溶剂萃取过程,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由参数未知(传质速率)的机理模型串联参数未知的数据预测模型组成,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据预测模型。并通过仿真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混合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核偏... 针对铜的溶剂萃取过程,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由参数未知(传质速率)的机理模型串联参数未知的数据预测模型组成,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据预测模型。并通过仿真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混合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方法的串联混合模型有较好性能,可用于优化铜的溶剂萃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机理 最小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探讨 被引量:68
4
作者 罗批 郭继昌 +1 位作者 李锵 滕建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3-786,共4页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的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所不具有的特点.数值实例研究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在自变量间存在强相关的情况下建立模型,但最小二乘回归不能.同时,电路成品率估计研究表明,在较...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的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所不具有的特点.数值实例研究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在自变量间存在强相关的情况下建立模型,但最小二乘回归不能.同时,电路成品率估计研究表明,在较少样本点的情况下,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进行成品率估计是行之有效的,其预测精度能满足实际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要求,且大大优于最小二乘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回归 电路成品率估计 回归分析 方法 工程应用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相关算法在系统建模中的两类典型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尹力 刘强 王惠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5-137,145,共4页
讨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相关算法对两类典型实际系统建模的有效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批处理算法及由此产生的一种简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递推算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直接采用自变量主... 讨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相关算法对两类典型实际系统建模的有效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批处理算法及由此产生的一种简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递推算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直接采用自变量主元t的回归系数矩阵P和R来取代旧的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简化了计算过程。针对上述两种算法的特点,分别对无人机费用模型(少样本,多变量)和切削力峰值模型(多样本,少变量)参数进行了估计计算,说明了各自算法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相关算法 系统 参数估计 系统辨识 主成分分析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差分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的过程自适应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小锋 葛志强 宋执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4-728,共5页
工业过程软测量模型常常因为过程的变量漂移、非线性和时变等问题而使得预测性能下降。因此,时间差分已被应用于解决过程变量漂移问题。但是,时间差分框架下的全局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过程非线性和时变等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 工业过程软测量模型常常因为过程的变量漂移、非线性和时变等问题而使得预测性能下降。因此,时间差分已被应用于解决过程变量漂移问题。但是,时间差分框架下的全局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过程非线性和时变等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差分模型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的自适应软测量建模方法。时间差分模型可以大大减少过程变量漂移的影响,而局部加权偏最小二乘算法作为一种即时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过程非线性和时变问题。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数值例子和工业过程实例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差分 局部加权最小乘算法 即时学习 软测量 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勇 黄彩霞 +1 位作者 刘鑫 杜荣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47,共7页
就有效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效率而言,借助高精度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准确分析事故原因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基于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这3个事故指标的11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相关... 就有效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效率而言,借助高精度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准确分析事故原因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基于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这3个事故指标的11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线性相关性;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建模;进而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精度分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仅能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线性关系准确建模,测定系数最大为0.98,相对误差最大为21.77%。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事故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均能准确建模,测定系数最大为1.相对误差最大为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影响因素 事故指标 非线性最小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软测量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游 刘吉臻 杨婷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824,共7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存在的多变量、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PLS作为模型的外部框架来提取输入输出主成分变量,同时消除变量间的相关性,然后用...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存在的多变量、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PLS作为模型的外部框架来提取输入输出主成分变量,同时消除变量间的相关性,然后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作为内部函数来描述主成分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引入基于误差最小化的权值更新策略,来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以pH中和过程的Benchmark模型来验证该方法的性能,并与其他建模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电站燃煤锅炉的NOx排放软测量建模之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最小 最小乘支持向量机 权值更新 软测量 燃煤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被引量:4
9
作者 曾三友 孙星明 +1 位作者 夏利民 金可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9,共5页
把 Chebyshev多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基于 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算法 .它自动建立一个预测误差较小的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多元多项式模型 ,它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多元多项式模型 .本文算... 把 Chebyshev多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基于 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算法 .它自动建立一个预测误差较小的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多元多项式模型 ,它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多元多项式模型 .本文算法是偏最小乘法的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BYSHEV多项式 最小乘法 回归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落叶松木粉粒径数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洪娥 沈雯雯 +1 位作者 白杰云 官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170,共7页
【目的】建立落叶松木粉粒径与长宽比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和其二阶导数,揭示木粉长宽比随粒径减小的变化趋势及变化的根本原因,获得最大长宽比对应的粒径,为建立长宽比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 【目的】建立落叶松木粉粒径与长宽比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和其二阶导数,揭示木粉长宽比随粒径减小的变化趋势及变化的根本原因,获得最大长宽比对应的粒径,为建立长宽比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获得木粉的显微图像,测算获得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以及木粉粒径的大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单木粉颗粒的矩形度、长宽比:将原始木粉显微图像由 RGB颜色空间转到Lab颜色空间,提取其b分量;对b分量图像用3&#215;3模板进行中值滤波;用K-means算法将去噪后图像聚类为2类,得木粉的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用5&#215;5的结构元素进行先开启后闭合的数学形态学运算;用八连通区域法标记图像中的单木粉颗粒;对标记后图像用目标区域像素点个数统计法计算获得单木粉颗粒的几何面积,用主轴法获得单木粉颗粒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面积;计算获得单木粉颗粒的长宽比、矩形度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木粉粒径与长宽比进行数据拟合,通过分析评判多项式、高斯和傅里叶3种拟合函数后选用高斯方程表达得木粉粒径与木粉长宽比的数学模型,再根据其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得其二阶导数,结合模型的二阶导数和测算得的木粉管胞数据对高斯模型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矩形度不随木粉粒径的减小而变化,均值在0.6~0.8之间。长宽比随粒径减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木粉粒径在1100~576μm 时,长宽比数值从接近于1开始逐渐增大;木粉粒径为576μm时(与本文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长度563.82μm接近),长宽比达到最大数值4.6;木粉粒径在576~30μm时,长宽比逐渐减小;而粒径小于50μm 时(与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宽度46.498μm接近),长宽比数值再次趋近于1。【结论】长宽比的变化与管胞破裂密切相关:木粉粒径大于管胞长度时,木粉主要通过纵向断裂使粒径减小;粒径与管胞长度接近时,长宽比较大;粒径小于等于管胞宽度范围内,木粉主要是横向断裂,而长宽比基本不再发生变化且趋近于1。长宽比和冲击强度随粒径减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长宽比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本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粒径 长宽比 最小乘法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局部形状关系建模的颅面复原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毅岳 马自萍 +1 位作者 高妮 耿国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0-826,共7页
针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颅面联合统计复原中建模方法未充分考虑颅骨对面皮表面形状影响的局部性、模型对颅骨与面皮之间形状变化关系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局部形状关系建模的颅面复原方法。首先,深... 针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颅面联合统计复原中建模方法未充分考虑颅骨对面皮表面形状影响的局部性、模型对颅骨与面皮之间形状变化关系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局部形状关系建模的颅面复原方法。首先,深入分析基于PCA的颅面整体形状统计建模方法的缺陷,以及利用PLSR进行局部形状关系统计建模的优势;然后,将PLSR引入到颅面形状关系建模过程中,以按照法医人类学知识分类和具有生理点对应关系的颅面三维表面模型为训练集,针对每一类面皮上的每一个表面顶点,建立关于与其局部紧密相关的颅骨表面顶点集的PLSR坐标计算模型;进而,利用面皮表面顶点的坐标计算模型获得待复原面皮各顶点坐标来实现面貌复原,并给出基于PLSR局部形状关系建模的颅面复原方法的具体步骤;最后,给出通过PLSR局部形状关系建模进行颅面复原的多个实例,并采用有效复原能力和绝对误差等多种评估指标进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LSR局部形状关系建模方法能显著提高颅面复原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复原 局部形状关系 统计 最小乘回归 复原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超微弱发光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桂雄 林绪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9-32,共4页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以生物超微弱发光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鱼类在繁殖阶段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要因素,建立鱼类超微弱发光的预测方程,并阐述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对应的物理意义,确定了影响鱼类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次因素.通过对鲤鱼...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以生物超微弱发光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鱼类在繁殖阶段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要因素,建立鱼类超微弱发光的预测方程,并阐述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对应的物理意义,确定了影响鱼类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次因素.通过对鲤鱼超微弱发光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鲤鱼超微弱发光的最显著的指标是温度和性腺成熟系数,体重和性腺重次之,光照和盐度对发光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弱光 最小 回归分析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主轴热误差数值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满蛟 王新 +1 位作者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张燕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11期17-19,共3页
采用五点法测量了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和热误差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两者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研究分析,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较为理想的精度,可以满足热误差实时补偿的需要。
关键词 主轴 热误差 最小乘回归法 交叉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量化隐写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子文 李慧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9-713,721,共6页
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建模方法应用到估计隐写信息长度中,提出一种新的量化隐写分析方法。分别从空域,DCT域,DWT域提取隐写图像的统计特征作为建模的自变量,隐写图的嵌入改变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统计特征和嵌入改变... 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建模方法应用到估计隐写信息长度中,提出一种新的量化隐写分析方法。分别从空域,DCT域,DWT域提取隐写图像的统计特征作为建模的自变量,隐写图的嵌入改变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统计特征和嵌入改变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为量化隐写分析器。针对3种典型的JPEG隐写算法F5,outguess,MB1隐写图进行量化隐写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估计JPEG隐写图的信息嵌入改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隐写分析 最小乘回归 嵌入改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稳态测试法的两步最小二乘法的发电机建模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超 张俊峰 +2 位作者 朱守真 郑竞宏 韩睿 《广东电力》 2011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目前获取准确的发电机组参数存在很大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即动态测试和稳态测试相结合的两步最小二乘法,对发电机参数进行辨识。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辨识发电机参数,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 参数辨识 修正阻尼最小乘法 电力系统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鱼类超微弱发光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廷东 洪晓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62-2964,3006,共4页
针对鱼类超微弱发光信息建模中存在的信息降维、多重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筛选与双层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的多维信息建模方法。该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变量筛选,然后采用双层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方法实现对... 针对鱼类超微弱发光信息建模中存在的信息降维、多重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量筛选与双层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的多维信息建模方法。该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变量筛选,然后采用双层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方法实现对多维信息的非线性建模。检测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偏最小二乘方法相比,可以在少用拟合自变量的情况下,预测准确度分别提高了56.2%和24.7%,实现了对多维信息的有效降维与非线性建模,以及鱼类超微弱发光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 变量筛选 多项式 超微弱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锅炉传热预测建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初云涛 谈锋 +1 位作者 华志刚 陈仁深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4,共5页
由于传热机理复杂,形式简单的、适用于实时在线计算的锅炉传热模型精度通常不高。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锅炉传热量预测模型。该方法将建模预测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与非模型式的数据认识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克服了自变... 由于传热机理复杂,形式简单的、适用于实时在线计算的锅炉传热模型精度通常不高。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锅炉传热量预测模型。该方法将建模预测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与非模型式的数据认识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克服了自变量的多重相关性。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锅炉传热量预测模型精度高,物理意义明确,较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更合理的解释了锅炉传热机制。该建模方法可用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等大型动力系统的仿真以及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多变量相关性 最小乘回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区间选择偏最小二乘算法的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59,63,共4页
偏最小二乘是在光谱多变量校正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算法,现已经发现高效的变量选择不仅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也可大大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为了建立具有鲁棒性和低复杂度的基于光谱的在线软测量模型,考虑到光谱变量之间高度相关这一事实,... 偏最小二乘是在光谱多变量校正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算法,现已经发现高效的变量选择不仅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也可大大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为了建立具有鲁棒性和低复杂度的基于光谱的在线软测量模型,考虑到光谱变量之间高度相关这一事实,提出一种基于后向区间选择策略的偏最小二乘算法。该算法主要步骤是:先将光谱波长域细分为一定数量的等长子区间;再采用后向淘汰的策略,将各个子区间逐步淘汰,形成一个淘汰序列;最后,再反向选择一定数量的子区间建立最终的模型。通过一个实例以及与传统基于全谱的偏最小二乘算法比较,显示出了该算法的在建立软测量模型方面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区间选择 最小 软测量 变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因网络数学建模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洵 荣起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8-1154,1158,共8页
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是理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其难点之一在于数据的小样本特性、多重相关性及粗糙性。针对基因表达数据的这些特点,偏最小二乘回归被首次引入基因网络的数学建模领域,通过轮换计算将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拓展为... 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是理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其难点之一在于数据的小样本特性、多重相关性及粗糙性。针对基因表达数据的这些特点,偏最小二乘回归被首次引入基因网络的数学建模领域,通过轮换计算将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拓展为VIP矩阵,建立了基因网络模型。经验证所构建的网络具有生物学意义,运用图论分析可证实其符合"无尺度网络"的特性,从而证明了这种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回归 VIP矩阵 基因网络 数学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生产配置参数建模系统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仇昌荣 姜岳道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了提高生产控制系统的可维护性,提出面向生产线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即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生产配置参数建模系统,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生产线配置模型结构,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生产线配置模型参数进行估计,获得生产线配置参数模型;在仿... 为了提高生产控制系统的可维护性,提出面向生产线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即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生产配置参数建模系统,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生产线配置模型结构,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生产线配置模型参数进行估计,获得生产线配置参数模型;在仿真软件的环境下,采用模型设计器通过基础数据,并分别从生产线配置参数模型和逻辑管理程序库中选择匹配的建模对象,以生产线配置参数模型实例化过程替代从无到有的模型创建过程,实现仿真生产配置参数建模。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自主完成生产配置参数建模,对生产配置参数值的估计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配置 参数 最小乘法 对象选择 系统设计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