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酸性森林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景恒 张晓山 +4 位作者 蒋春来 赵大为 姜平 向仁军 罗家海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采集了华南和西南酸性森林小流域中的土壤和土壤水并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了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以综合评价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连续3年(2000~2002)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尽管土壤水中铝的浓度存在显著差... 采集了华南和西南酸性森林小流域中的土壤和土壤水并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了土壤中铝的释放过程,以综合评价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连续3年(2000~2002)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尽管土壤水中铝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铝的形态分布在各流域之间基本相似。大多数土壤水中单体铝(Ala)主要以无机态(Ali)存在,有机铝(Alo)一般不足10%。在pH3.6~5.6范围内,土壤水中Al3+活度(pAl)与土壤水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上层和下层土壤中pH-pAl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8和2.00,明显偏离三水铝石(gibbsite)的溶解平衡模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示,上层和下层土壤中铝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主导影响因素。上层土壤中,铝主要来源于有机键合铝(Alorg),土壤水离子强度(I)是造成铝浓度差异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铝的释放过程明显受到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下层土壤中,铝近乎全部来源于无机键合铝(Alinorg),土壤水H+浓度成为影响铝释放过程的最主要因素。与上层土壤相比,离子交换对土壤铝释放过程影响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释放过程 森林土壤 酸沉降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推荐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春华 杜建强 +1 位作者 程春雷 李智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基于已有的相关PLS算法,提出了针对QSAR研究和工业过程控制建模的环境要求的PLS回归改进算法:加强递归PLS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时建模过程中,该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PLS回归算法.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kernel算法 算法改进 加权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馥郁香型白酒基酒中4种主要有机酸检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张云霞 余佶 +3 位作者 李运通 余冰 靳喜庆 姚茂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对47个馥郁香型白酒基酒中的4种主要有机酸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划分样本,结合归一化(Normalization)、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平滑等预处理策略...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对47个馥郁香型白酒基酒中的4种主要有机酸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采用Kennard-Stone(K-S)算法划分样本,结合归一化(Normalization)、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平滑等预处理策略,通过交叉验证优化模型参数,并评估主成分数和波段选择对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PCR模型对4种主要有机酸(乙酸、正丁酸、正戊酸、正己酸)的预测相关系数均高于0.9,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7;PLSR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均高于0.8,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CR和PLSR建模方法可有效实现馥郁香型白酒基酒中4种有机酸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回归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料组成对高温芝麻饼粕蛋白酶解物制备肉味香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芦鑫 张丽霞 +2 位作者 孙强 游静 黄纪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0-61,共12页
为分析配料(硫化物、糖)组成对高温芝麻饼粕蛋白酶解物(High temperature sesame cake protein hydrolysate,HTSPH)制备肉味香精的影响,首先固定木糖与HTSPH含量,考察5种硫化物如半胱氨酸(LCys)、甲硫氨酸(L-Met)、硫胺素(VB1)对美拉德... 为分析配料(硫化物、糖)组成对高温芝麻饼粕蛋白酶解物(High temperature sesame cake protein hydrolysate,HTSPH)制备肉味香精的影响,首先固定木糖与HTSPH含量,考察5种硫化物如半胱氨酸(LCys)、甲硫氨酸(L-Met)、硫胺素(VB1)对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感官特性、挥发性成分、pH、褐变与糖基化程度的影响,随后对比木糖、核糖、半乳糖等9种糖与L-Cys、HTSPH反应得到MRPs的特性差异,最后,混料试验考察L-Cys、木糖、HTSPH三者组成对MRPs感官特性与挥发性成分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硫化物形成MRPs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明显,L-Cys的MRPs肉味突出,感官评价得分最高(69.32±1.34)。对比不同糖的MRPs的性质组成发现,戊糖的MRPs中感官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已糖的MRPs,其挥发性成分中富含肉香味成分,木糖是适宜由HTSPH制作肉味香精的糖类。混料试验表明L-Cys、木糖与HTSPH组成会显著影响MRPs风味特征。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22种关键挥发性成分。5-甲基-2-噻吩甲醛、二糠基二硫醚、5-乙基噻吩-2-甲醛、4,6-二甲基-1H,3H-噻吩并[3,4-c]噻吩、苯甲醛、2-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化物、2-糠硫醇与感官得分正相关。本研究为高温芝麻饼粕制备肉味香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戊糖 醛糖 混料设计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水乡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测量模型 被引量:23
5
作者 钟士恩 章锦河 +3 位作者 丁蕾 万绪才 钟静 吴丽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5-1721,共7页
以江南水乡实证为例,从资源价值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心理满足维度、场所环境维度、负面评价维度等5个维度,探讨江南水乡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显示,就江南水乡这种特定类型的旅游地而言,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 以江南水乡实证为例,从资源价值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心理满足维度、场所环境维度、负面评价维度等5个维度,探讨江南水乡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显示,就江南水乡这种特定类型的旅游地而言,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依次是:资源价值维度(0.203)>场所环境维度(0.183)>旅游功能维度(0.179)>心理满足维度(0.173)>负面评价维度(0.072)。重要的实践指示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游客满意度测评,包括其多维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及其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不同影响重要性的组合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游客满意度 旅游统计 探索性因子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材料组合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份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红燕 杨柳 +3 位作者 朱文辉 杨继 吴亿勤 丁中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为研究卷烟设计对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NNK、氨(NH3)、苯并[a]芘、苯酚及巴豆醛等7种有害成份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选择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及滤棒吸阻5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与响应面优... 为研究卷烟设计对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NNK、氨(NH3)、苯并[a]芘、苯酚及巴豆醛等7种有害成份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选择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及滤棒吸阻5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与响应面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卷烟设计方案,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上述因素与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上述7种成份释放量之间的多因素影响模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卷烟设计中,对7种分析物释放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接装纸透气度,而卷烟纸克重影响较小。随着成型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升高,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模型拟合和验证,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实际验证拟合度较好。运用该模型,可在限定的研究区域内对该7种有害成份的释放量进行预测,以确定较好的卷烟材料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材料 卷烟设计 主流烟气 7种有害成份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方林 吴慧明 +2 位作者 程敬丽 刘迎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80,共8页
以2%阿维菌素微乳剂为研究对象,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表面活性剂总用量,保留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作为自变量,其余表面活性剂均作为自变量,同时将助表面活性... 以2%阿维菌素微乳剂为研究对象,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表面活性剂总用量,保留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作为自变量,其余表面活性剂均作为自变量,同时将助表面活性剂、防冻剂作为自变量的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因变量选择微乳剂透明温度区域(TTS)的下端温度(TL)、上端温度(TH)及整个区域范围(TR=TH-TL)。以TH作为因变量,对正交设计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极差分析,所获得优化配方的TTS为-15.0℃~66.5℃;对均匀设计测试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同时对TH及TR进行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45和0.9851,TH、TR预测结果分别为71.5℃和87.1℃,实测结果分别为71.6℃和87.3℃;Turbiscan扫描结果表明,应用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优化得到的制剂在54℃下热贮14d,体系均相当稳定。研究结果表明:(1)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均可成功应用于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可大幅度减轻工作量,快速获得性能优异的制剂配方;(2)将微乳剂TTS作为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试验时的考察指标是合适的,TTS可拆分成TL、TH及TR3个因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剂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透明温度区域 Turbi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华恐龙园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雪娇 钟士恩 +1 位作者 徐文燕 任晓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游客满意度评价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惯常思维下往往被视为一个"经济问题",事实上游客满意度评价同样是一个"地理问题"。主题公园作为一种人工构筑的旅游吸引物,有效突破了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然而,当前游客... 游客满意度评价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惯常思维下往往被视为一个"经济问题",事实上游客满意度评价同样是一个"地理问题"。主题公园作为一种人工构筑的旅游吸引物,有效突破了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然而,当前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尚未完全兼顾主题公园的特殊性。通过构建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将游客满意度分为情感表达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场所环境维度、主题价值维度、负面评价维度,借助中华恐龙园的实证研究,探讨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影响因素。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个维度对中华恐龙园游客满意度的影响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情感表达维度、负面评价维度、主题价值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场所环境维度"的结论。通过对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多维度的设计和思考,打破传统测量系统中更多的关注旅游功能维度的简约化测评局限,兼顾了游客情感层面和负面评价层面等相关指标的设计。同时,基于中华恐龙园游客满意度测评分析,探讨了中华恐龙园游客管理理念和模式的空间扩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游客满意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中华恐龙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地形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空间分布影响的估算和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忆 毕硕本 +1 位作者 张余庆 黄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8555-8560,共6页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研究区,采用2001 ~2010十年的降水整编资料、NCEP风向资料以及DEM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降水空间分布与地理地形因子及风向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和讨论.结果表...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研究区,采用2001 ~2010十年的降水整编资料、NCEP风向资料以及DEM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降水空间分布与地理地形因子及风向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和讨论.结果表明: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实测降水量进行降水空间分布估算结果相比,加上地理地形因子及风向因子后的PLS回归模型更能直观反映出该区降水空间分布受到局部地理地形因子及风向因子综合影响的特征,其结果能为该区实行因地制宜的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分布 地理地形因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两种混合氨基酸太赫兹光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婧 刘海顺 +3 位作者 左剑 张存林 赵跃进 梁美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61-3065,共5页
L-苯丙氨酸和L-酪氨酸在合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两种氨基酸具有极为相似的分子结构,但在生物功能上却具有明显区别。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氨基酸在低频振动上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太赫兹(THz)光谱学技术作为... L-苯丙氨酸和L-酪氨酸在合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两种氨基酸具有极为相似的分子结构,但在生物功能上却具有明显区别。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氨基酸在低频振动上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太赫兹(THz)光谱学技术作为研究生物分子低频动力学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太赫兹光谱对氨基酸进行研究,对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和相关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多变量校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太赫兹多组分光谱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中。然而,传统校准技术由于仅在光谱和目标之间建立单个模型预测未知样品,其预测性能有时仍不尽人意。因此,具有更好精度的集成建模方法(ensemble modeling method)应运而生。集成建模的基本概念是组合多个单独模型的优势以产生更好的预测结果。由黄锷博士提出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方法,可以将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一系列的本征模式函数(IMF),成功地应用于信号和光谱处理中。基于该方法的信号分析也已在太赫兹波段开始使用。然而,在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报道基于EMD方法的太赫兹光谱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PLS的EMD分析,并对不同浓度氨基酸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定量研究。具体而言,原始的太赫兹时域信号首先通过EMD手段在不同频段被分解为一系列的IMF和一个残差函数。随后,将前几个IMF相加作为一个整体(此处研究了前两、三、四和五个IMF叠加的结果),对其进行吸收光谱的重建。最后,建立PLS回归模型,用于进一步的物质定量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与原始吸收光谱及其他分解后重组光谱的PLS结果相比,基于前四个IMF信号之和的吸收谱具有更高的R(0.9961)和最小的RMSEP(0.0198)。由此可知,EMD-PLS法可以在太赫兹波段对两种氨基酸混合物进行有效地定量分析,实现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经验模态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及多方法集成的复杂工艺优化模型
11
作者 刘跃华 蒋伟进 李超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773,共7页
针对复杂工艺中涉及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过程关系和模糊对象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多种智能计算方法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多Agent技术来组织,划分为决策支持层、系统重构层和数据集成层,Agent间以Ontology来实现信息传递。在建模过程中,... 针对复杂工艺中涉及多因子、高噪声、非线性过程关系和模糊对象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多种智能计算方法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多Agent技术来组织,划分为决策支持层、系统重构层和数据集成层,Agent间以Ontology来实现信息传递。在建模过程中,利用Chebyshev多项式的正交性质和递推性质,将过程输入变量正交化、线性化后,再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计算模型参数,优化Agent在交互方式下通过变异的遗传算法来获取模糊工艺的最优解。以MOLDFLOW软件获取的注塑数据来训练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结果表明:该优化系统的平均预测精度较BP神经网络提高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系统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遗传算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菝葜乙酸乙酯部位抗肿瘤活性谱效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艺粼 晁利芹 +3 位作者 苏秀红 董诚明 兰金旭 陈随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18-3523,共6页
目的建立短梗菝葜乙酸乙酯部位抗肿瘤活性谱效关系。方法以SMMC-7721、A549、MGC80-3细胞为供试细胞,采用MTT法对短梗菝葜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其HPLC指纹图谱与抗MGC80-3细胞作用之间的谱效关系... 目的建立短梗菝葜乙酸乙酯部位抗肿瘤活性谱效关系。方法以SMMC-7721、A549、MGC80-3细胞为供试细胞,采用MTT法对短梗菝葜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其HPLC指纹图谱与抗MGC80-3细胞作用之间的谱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短梗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47.71、71.98、27.87μg/mL,对MGC80-3细胞的效果最为明显。活性部位指纹图谱中共有峰有22个,其中13个与药效呈正相关,9个呈负相关,X_(1)、X_(2)、X_(4)、X_(7)、X_(13)、X_(17)、X_(18)、X_(19)、X_(21)为主要药效峰。结论短梗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MGC80-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取物中多种成分与抗肿瘤作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菝葜 抗肿瘤活性 谱效关系 MTT法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融合连续投影算法估算棉花地上部生物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易翔 张立福 +5 位作者 吕新 张泽 田敏 印彩霞 马怡茹 范向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4-234,共11页
【目的】地上部生物量是表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参数。探索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实现对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快速、无损、准确的估算,对棉花长势监测和大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新陆早53号、新陆早45号为研究对象,... 【目的】地上部生物量是表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参数。探索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实现对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快速、无损、准确的估算,对棉花长势监测和大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新陆早53号、新陆早4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于出苗后不同阶段获取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和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通过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筛选不同预处理[一阶导数、二阶导数、Savitzky-Golay(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后的特征波长,基于筛选出的不同波长组合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分别构建棉花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后建立模型的精度,确定最优估算模型。【结果】(1)利用SPA算法对不同预处理后的光谱信息筛选出特征波长9~26个,可实现光谱信息降维。(2)基于SG平滑-SPA处理及PLSR方法建立的模型最佳,R^(2)达到了0.6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42,验证集的R^(2)为0.67,RMSE为0.44。(3)一阶导数-SPA处理后,采用RFR构建的模型最佳,R^(2)达到0.87,RMSE为0.45,验证集R^(2)为0.81,RMSE为0.37。【结论】采用一阶导数预处理结合SPA筛选特征波长,经RFR构建的估算模型结果和验证效果均最佳,可用于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地上部生物量 光谱预处理 特征波长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内酯豆腐的加工条件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停风 罗爱平 +1 位作者 刘烽彬 汪佳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8-180,184,共4页
为探究内酯豆腐加工条件对其品质及得率的影响,以内酯豆腐主要加工条件为考察因素,凝胶强度、感官评定、得率和持水率为指标,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优化。结果表明:在磨浆豆水比为1∶8.25,二步煮浆温度75℃,... 为探究内酯豆腐加工条件对其品质及得率的影响,以内酯豆腐主要加工条件为考察因素,凝胶强度、感官评定、得率和持水率为指标,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优化。结果表明:在磨浆豆水比为1∶8.25,二步煮浆温度75℃,二步煮浆保温时间5min,D-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0.20%,冷却混合灌装温度17℃,凝固温度89℃,凝固时间30min的最优加工条件下,内酯豆腐的凝胶强度为526.93MPa,得率为669.58g/100g大豆,持水率为83.61%,其色泽呈淡黄色、豆香味较浓、口感细腻滑嫩,刀切后不塌不裂,感官评分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豆腐 凝胶强度 得率 持水率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对贮藏期荔枝汁品质及非酶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敏 胡卓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209,共8页
研究了聚酯(PET)瓶、聚乳酸(PLA)瓶和聚酯/铝箔/聚乙烯(PET/Al/PE)复合袋装荔枝汁在25℃避光贮藏时的品质变化和非酶褐变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包装材料对荔枝汁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PLA瓶装荔枝汁的L-抗... 研究了聚酯(PET)瓶、聚乳酸(PLA)瓶和聚酯/铝箔/聚乙烯(PET/Al/PE)复合袋装荔枝汁在25℃避光贮藏时的品质变化和非酶褐变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包装材料对荔枝汁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PLA瓶装荔枝汁的L-抗坏血酸(L-AA)发生快速降解,PET瓶和复合袋中的L-AA降解缓慢;贮藏初期,溶解氧浓度(DOC)均急剧下降,贮藏后期,除PLA瓶中的DOC快速上升外,其它包装材料中的DOC均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对L-AA含量和DOC有显著(p<0.05)影响。蔗糖不断水解,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贮藏初期快速地增加,然后缓慢下降。氨基酸总量和总酚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缓慢上升,p H缓慢下降。5-HMF含量和褐变指数不断上升。包装材料阻隔性能使得荔枝汁中的溶解氧浓度差异,溶解氧能引起L-AA的降解和酚类物质氧化聚合,导致荔枝汁发生非酶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汁 包装材料 溶解氧 非酶褐变 机理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有效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张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39,共5页
如何有效地确定新业态的文化产业,以及运用何种研究方法核算新型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今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新思路,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地确定新业态的文化产业,以及运用何种研究方法核算新型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今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新思路,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为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简化起到参考作用。文化产业与非文化产业指标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显示文化产业生产投入、需求与供给以及创新创意指标对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数据有效性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增加值核算 数据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酸笋特征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玉峰 孙明浩 +6 位作者 许家敏 黄月芳 麻志泽 马玉春 陈灿坚 刘小玲 李树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99-306,共8页
该文以广西不同地区酸笋为研究对象,以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嗅觉法和感官评定为表征手段,对酸笋风味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酸笋中关键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反-2-辛烯醛、反-2-壬烯醛、壬醛、1-辛烯-3-酮、1-辛烯-3-醇、苯乙醇、乙... 该文以广西不同地区酸笋为研究对象,以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嗅觉法和感官评定为表征手段,对酸笋风味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酸笋中关键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反-2-辛烯醛、反-2-壬烯醛、壬醛、1-辛烯-3-酮、1-辛烯-3-醇、苯乙醇、乙酸、对甲苯酚、对甲基愈创木酚、对乙基愈创木酚和萘;其中对甲苯酚和乙酸是整体香气贡献最高的成分;而酸笋主要的香气特征主要包括浓郁的酸味、酸臭味、刺激性气味及发酵香味。在此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感官属性与重要香气化合物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酸臭味主要与对甲苯酚、苯乙醇的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酸味及刺激性气味与对乙基愈创木酚、3-辛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酵香味与2种醛及3种酯相关性较好。文章通过研究酸笋的风味结构特征,为酸笋风味品质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笋 特征风味 呈味氨基酸 气质联用-嗅觉法 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HPLC检测和苦味评定解析黄酒苦味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文颖 周世水 +1 位作者 闫统帅 郭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1-197,共7页
为分析黄酒苦味与其成分的关系,使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16种半干型黄酒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氨基酸及理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各成分与苦味值的相关系数,并以测定成分为X变量、以苦味值为Y变量,建立偏... 为分析黄酒苦味与其成分的关系,使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16种半干型黄酒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氨基酸及理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各成分与苦味值的相关系数,并以测定成分为X变量、以苦味值为Y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模型,验证苦味相关成分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黄酒中的苦味物质以挥发性成分为主,集中在异戊醇(R=0.808)、异丁醇(R=0.642)、正丙醇(R=0.623)和乳酸乙酯(R=0.771),氨基酸与苦味相关性不高(R=-0.536~0.464),酒精与苦味相关性最高(R=0.850),总酸对苦味有促进作用(R=0.649),总糖对苦味有明显抑制作用(R=-0.735)。PLSR分析模型证实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可靠性,且能很好的预测黄酒苦味值,预测准确性达到90%,这为确定黄酒苦味提供了科学分析的客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苦味 挥发性成分 氨基酸 苦味评定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消费者对‘富士’苹果品质主观评价的因素分析及评价模型建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军科 李兴亮 +3 位作者 李民吉 周贝贝 张强 魏钦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明确消费者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偏好和客观质量指标与消费者主观感官评价的关系,建立消费者主观评价预测模型。【方法】以全国53个主要苹果生产县的‘富士’苹果样品为材料,组织5个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了果实外观品质、... 【目的】明确消费者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偏好和客观质量指标与消费者主观感官评价的关系,建立消费者主观评价预测模型。【方法】以全国53个主要苹果生产县的‘富士’苹果样品为材料,组织5个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了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风味品质及感官综合品质的主观评分,同时测定了各样品的8个客观品质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消费者对果实品质主观感官评价结果的客观品质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多元回归的共线性诊断表明消费者主观综合评价得分与多个果实客观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复共线性,需要采用复共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明,‘富士’苹果的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实大小和果实硬度等对消费者主观综合评价有正的效应权重和载荷;而果实水分含量、可滴定酸等对消费者主观综合评价结果有负效应权重和载荷。‘富士’苹果外观、内在和风味品质对消费者主观综合评价的权重分别为30.04%、27.42%和42.52%,进一步以‘富士’苹果客观品质指标值为因变量,以消费者感官主观评价得分值为依变量,建立了消费者主观评价模型。【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探明消费者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偏好、比较评价不同产地苹果主观品质、指导不同产地针对性提高‘富士’果品质量及辅助筛选‘富士’苹果品种优势生态区域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品质评价 消费者感官评价 评价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冈锌硒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婷 吴其妹 +1 位作者 向丽萍 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2-351,共10页
为探究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检测,优化提取条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 为探究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检测,优化提取条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判定、区分和筛选。结果表明,提取工艺采用茶水比为1:6(g/mL),通过50/30μm CAR/DVB/PDMS固相微萃取针在90℃条件下萃取70 min为佳。GC-MS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组分37种,醇类、酮类、酯类和醛类是构成凤冈锌硒茶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其中醇类物质最丰富,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可将凤冈锌硒茶加工前分为一类,加工后分为一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明15种挥发性组分对凤冈锌硒茶气味贡献较大。茉莉酮、(S)-氧化芳樟醇、α-紫罗酮、水杨酸甲酯、甲基庚烯酮、(E)-氧化芳樟醇、雪松醇、β-环柠檬醛、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乙酰水杨酸甲酯等香气物质对构成凤冈锌硒茶特征香气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凤冈锌硒茶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冈锌硒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分析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