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炮孔偏斜的中深孔爆破成井方案优化研究
1
作者 侯成录 宋卫东 +4 位作者 李佳伦 李杨 夏文浩 梁鹏亮 张少鹏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天井工程是国防和民用地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凿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深孔爆破成井的效果,由于炮孔偏斜在现场实施中不可避免,因此,需开展考虑炮孔偏斜的中深孔爆破成井方案优化研究。通过精确测量炮孔的深度和位置,实现了炮... 天井工程是国防和民用地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凿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深孔爆破成井的效果,由于炮孔偏斜在现场实施中不可避免,因此,需开展考虑炮孔偏斜的中深孔爆破成井方案优化研究。通过精确测量炮孔的深度和位置,实现了炮孔三维模型构建,从而减少了炮孔位置的不确定性。基于不同高度的炮孔剖面图,对爆破成井方案进行了优化,将一次爆破成井修改为分次爆破成井,第一次爆破高度约3~4 m,第二次爆破高度约7 m,并根据炮孔实测位置调整了炮孔起爆顺序。现场工业试验表明,爆破后天井断面符合设计要求,整体成型良好,爆破块度均匀,考虑炮孔偏斜的中深孔爆破成井方案优化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本次实践对类似矿山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成井 炮孔偏斜 炮孔三维建模 方案优化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分析法的井筒偏斜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2
作者 宾雄志 尹磊建 +1 位作者 袁帅 姜淑印 《建井技术》 2025年第1期85-90,58,共7页
针对厚表土层地区煤矿井筒偏斜及安全预警问题,采用光纤光栅倾角仪建立了井筒偏斜量监测系统,获得了井壁偏斜量的变化规律,采用R/S分析法对井壁偏斜量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光纤光栅倾角仪可用于井筒偏斜量的监测,监测时段... 针对厚表土层地区煤矿井筒偏斜及安全预警问题,采用光纤光栅倾角仪建立了井筒偏斜量监测系统,获得了井壁偏斜量的变化规律,采用R/S分析法对井壁偏斜量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光纤光栅倾角仪可用于井筒偏斜量的监测,监测时段内井筒最大偏斜量为0.1469 m,在安全范围内。R/S分析表明,监测数据的Hurst指数介于0.6094与0.9964之间,符合正偏随机游动过程,具有较强的正向持续性,未来一段时间内,井筒偏斜的发展过程将持续现有发展趋势。井筒偏斜量发展规律的最小观察时间尺度应不小于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监测 井筒偏斜 时间序列 重标极差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大直径深孔爆破炮孔偏斜机理与优化控制研究
3
作者 司书波 胡冰 +3 位作者 石绍飞 史秀志 李林军 邱贤阳 《采矿技术》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地下矿山大直径深孔爆破中常出现炮孔偏斜,容易导致爆破进尺不足、破碎块度不均匀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等方法开展地下矿山大直径深孔爆破炮孔偏斜机理与优化控制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了地下矿山凿岩过程中的炮孔偏斜机理... 地下矿山大直径深孔爆破中常出现炮孔偏斜,容易导致爆破进尺不足、破碎块度不均匀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等方法开展地下矿山大直径深孔爆破炮孔偏斜机理与优化控制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了地下矿山凿岩过程中的炮孔偏斜机理,阐明了影响炮孔偏斜的主要因素;然后,在会宝岭铁矿开展了大直径深孔采场炮孔偏斜测试,分析了不同孔径炮孔的偏斜特征,发现大孔径炮孔比小孔径炮孔表现出更小的偏斜率,同一孔径范围内炮孔偏斜率的整体呈正态分布;最后,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提出了控制炮孔偏斜的优化措施。研究结论可为改善地下矿山开采效率和优化生产爆破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孔偏斜 炮孔布置优化 偏斜机理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SE结合MEAW治疗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病例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一诺 李莹 +1 位作者 徐静 胡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病例应用上颌骨性扩弓器(MSE)结合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对1名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单纯正畸掩饰治疗。保持16个月后观察,疗效稳定无复发。
关键词 骨性Ⅲ类 下颌偏斜 上颌骨性扩弓器 多曲方丝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偏斜分布的影响及测试评估方法
5
作者 郭育晨 朱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213,共11页
针对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传统模型测试评估方法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采用偏斜分布的偏度作为数值特征,研究了3种主要测试评估方法的测试集在工作量偏度的偏差和与其对应的估计误差,并基于偏度偏差较小的采样余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方... 针对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中传统模型测试评估方法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采用偏斜分布的偏度作为数值特征,研究了3种主要测试评估方法的测试集在工作量偏度的偏差和与其对应的估计误差,并基于偏度偏差较小的采样余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后采样方法,所提后采样方法能够保持测试集的类标签比例以避免生成无效测试集。研究结果表明:最常用的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偏度偏差最大,其估计误差也最大;与十折交叉验证相比,改进方法性能估计误差减少约4.9%~26.9%;与采样余量方法相比,改进方法不会产生无效测试集,并证明了减小测试集偏度偏差以减少估计误差的有效性。所提后采样方法为工作量感知软件缺陷预测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测试评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预测 工作量感知 偏斜分布 测试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矫正大角度垂直偏斜32例 被引量:6
6
作者 任兵 高晓唯 +2 位作者 罗英 冯洁 许振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96-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大角度垂直偏斜32例,截除下斜肌6~10mm,分别将断端缝合固定于下直肌颞侧止端及6点位角膜缘后4~6mm;如合并其他眼外肌手术,则可同时行上直肌、内直肌及外直肌手术。结果:术前上斜度25Δ... 目的:探讨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大角度垂直偏斜32例,截除下斜肌6~10mm,分别将断端缝合固定于下直肌颞侧止端及6点位角膜缘后4~6mm;如合并其他眼外肌手术,则可同时行上直肌、内直肌及外直肌手术。结果:术前上斜度25Δ~80Δ,平均50.2Δ,单纯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同时上直肌断腱或后徙及内、外直肌止端下移分别平均矫正上斜视25.2Δ,70Δ,60Δ及45Δ。结论: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矫正大角度垂直偏斜操作简单,可避免多次多条肌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转位 肌部分切除术 矫正手术 垂直偏斜 偏斜角度 眼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管偏斜对煤矿井冻结温度场发展影响
7
作者 王鹏 高铭 +3 位作者 骆方圆 葛根旺 陈晓晓 卞心怡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0-94,共5页
通过某矿实测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冻结管有无偏斜时三圈管冻结温度场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冻结管无偏斜时冻结锋面扩展速度较为一致,冻结管偏斜时冻结锋面扩展速度不均匀,形成大小不一的未冻承压水仓,冻结壁交圈时间推迟一至两周;测温孔温... 通过某矿实测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冻结管有无偏斜时三圈管冻结温度场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冻结管无偏斜时冻结锋面扩展速度较为一致,冻结管偏斜时冻结锋面扩展速度不均匀,形成大小不一的未冻承压水仓,冻结壁交圈时间推迟一至两周;测温孔温度和冻结壁平均温度实测与模拟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冻结管偏斜对冻结壁平均温度和有效厚度影响较小,对井帮环向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圈管 冻结壁温度场 冻结管偏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底板注浆改造钻孔偏斜规律研究与对策
8
作者 马振海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陈四楼煤矿主要水害影响为主采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矿井普遍采用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加固改造含水层,在刚引入钻孔测斜时发现钻孔偏斜较大,施工期间补加验证钻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底板注浆改造效果。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煤层... 陈四楼煤矿主要水害影响为主采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矿井普遍采用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加固改造含水层,在刚引入钻孔测斜时发现钻孔偏斜较大,施工期间补加验证钻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底板注浆改造效果。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煤层底板岩性变化、钻进方式等影响因素,经过实践与对比,提出了一套优化钻进期间钻具组合复合施工方式,明确了底板注浆改造钻孔防偏斜施工方法,有效提高了钻孔施工精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钻孔 偏斜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形单侧斜撑式井架偏斜现象的治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钟鸣远 王克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对井架结构和受载关系的研究分析,在保证井架正常生产运行的情况下,确定治理改造方案,实现不停产改造对接。
关键词 箱形单侧撑式井 偏斜现象 偏斜因素分析 治理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钻探偏斜补煤施工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永彬 《中州煤炭》 2008年第6期22-23,共2页
介绍了钻探施工偏斜补煤偏心楔的制作、下入方法、施工工艺、钻进方法,提出了偏斜补煤注意事项。通过补救煤层,保证钻孔质量,获得所需地质资料。
关键词 偏斜补煤 心楔 偏斜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家煤矿地质勘探钻孔偏斜规律的总结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文 于静荣 《山东煤炭科技》 2002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煤矿 地质勘探 钻孔 偏斜规律 偏斜方位 偏斜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泥岩地层采空区钻孔偏斜率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东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91-93,95,共4页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分析计算砂、泥岩地区采空区钻孔的测斜数据,得出该类地层采空区钻孔在不同深度处的钻孔偏斜率均值,其反映了该条件下的正常钻探水平。其可为同类或相似工程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采空区钻孔 钻孔偏斜 偏斜方位角 钻孔偏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墩台偏斜冲刷试验研究
13
作者 曾有凤 李景瑞 +2 位作者 蒋海艳 宋丽 张顺 《广西水利水电》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针对偏斜度、阻水比、单宽流量对桥梁墩台最大冲刷深度的影响,进行模型试验,并对搜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结论是:在桥梁墩台存在偏斜度的情况下,按投影折算方法计算的最大冲刷深度值比试验值大5%左右,且偏斜度越大,偏差越大... 针对偏斜度、阻水比、单宽流量对桥梁墩台最大冲刷深度的影响,进行模型试验,并对搜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结论是:在桥梁墩台存在偏斜度的情况下,按投影折算方法计算的最大冲刷深度值比试验值大5%左右,且偏斜度越大,偏差越大。通过对广西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上9座大桥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值和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试验成果的正确性,为此建议对规范中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做适当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斜冲刷 试验研究 偏斜 阻水比 单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钻削中孔轴线偏斜的纠偏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本河 郑力 +2 位作者 李志忠 熊镇芹 吴序堂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孔轴线偏斜是深孔加工中无法避免的技术难题 ,如何纠偏是国内外孔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孔轴线的偏斜机理 ,提出了利用静止外力进行纠偏的理论和方法 ,并确定出了合适的纠偏位置 ,钻削纠偏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纠偏能... 孔轴线偏斜是深孔加工中无法避免的技术难题 ,如何纠偏是国内外孔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孔轴线的偏斜机理 ,提出了利用静止外力进行纠偏的理论和方法 ,并确定出了合适的纠偏位置 ,钻削纠偏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纠偏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钻削 孔轴线 静力外纠 偏斜机理 位置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主井井架偏斜原因分析及纠偏方案设计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海芳 安宝剑 +2 位作者 彭龙超 王海 张旭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3,37,共4页
针对某煤矿主井井架产生严重偏斜,影响提升系统安全的问题,通过工程钻探、静力触探,并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偏斜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架偏斜的主要原因是井架斜撑基础地基土的压缩固结引起井架斜撑基础下沉,并受... 针对某煤矿主井井架产生严重偏斜,影响提升系统安全的问题,通过工程钻探、静力触探,并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偏斜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架偏斜的主要原因是井架斜撑基础地基土的压缩固结引起井架斜撑基础下沉,并受井架自身强度和井架基础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斜撑基础地基土残余变形量的预测及斜撑基础的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斜撑加长抬高法的纠偏方案,对主井井架进行纠偏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架偏斜 压缩固结 撑基础 提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孔偏斜下冻结壁温度场的形成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55
16
作者 汪仁和 王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8-661,共4页
冻结法工程中的造孔总存在一定的偏斜,以工程实际参数为基础,考虑了土层中水的相态变化和冻结温度随冻结时间变化等因素,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冻结孔随机偏斜和无偏斜条件下冻结壁的形成及其温度场特征进行详细地分析,得出了冻结管偏斜... 冻结法工程中的造孔总存在一定的偏斜,以工程实际参数为基础,考虑了土层中水的相态变化和冻结温度随冻结时间变化等因素,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冻结孔随机偏斜和无偏斜条件下冻结壁的形成及其温度场特征进行详细地分析,得出了冻结管偏斜下,冻结孔交圈时间、冻结壁厚度、冻结壁平均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偏斜条件下冻结壁平均温度的计算公式,对深井冻结设计和多排冻结管温度场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管 偏斜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冻结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斜t混合模型的流式数据自动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先文 陈锋 +3 位作者 程智 杜耀华 暴洪涛 吴太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27-2535,共9页
流式数据分析的主要过程是以设门的方式对样本数据中的细胞群进行类群划分.由于传统人工设门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斜t混合模型的流式数据自动聚类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混合模型形式,以偏斜t布为模型密度函数,并通过期望最大化方... 流式数据分析的主要过程是以设门的方式对样本数据中的细胞群进行类群划分.由于传统人工设门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斜t混合模型的流式数据自动聚类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混合模型形式,以偏斜t布为模型密度函数,并通过期望最大化方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对两组不同类型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非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基于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对于流式数据的分析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够降低数据中离群值对结果分析的影响;相比于高斯混合模型、偏斜正态混合模型、t混合模型,基于偏斜t分布的混合模型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不仅能够拟合流式数据中椭圆对称分布的数据,而且对于高度非对称分布数据的分析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偏斜 T分布 流式细胞术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偏斜正态分布的分配曲线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连平 樊民强 +1 位作者 杨宏丽 刘爱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56-1861,共6页
为提高分配曲线数学模型的适应性,并进一步明确分配曲线数学模型中的参数意义,以含偏斜系数的3参数广义正态分布函数为基础,新增一个峰度系数,构建了一个直接由分选密度、可能偏差、偏斜系数和峰度系数作参数的4参数分配曲线数学模型。... 为提高分配曲线数学模型的适应性,并进一步明确分配曲线数学模型中的参数意义,以含偏斜系数的3参数广义正态分布函数为基础,新增一个峰度系数,构建了一个直接由分选密度、可能偏差、偏斜系数和峰度系数作参数的4参数分配曲线数学模型。经过对重介旋流器、跳汰机、螺旋分选机等16组分配曲线数据的检验,模型均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偏斜系数和峰度系数对分配曲线的对称性及其两端的形态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偏度系数为正值,曲线发生左偏,低密度物损失加大;偏度系数为负值,曲线发生右偏,高密度物污染加大;峰度系数主要影响分配曲线两端的形态,峰度系数大,两端的分选精度高。同时提出了一个5参数的数学模型,可进一步提高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曲线 数学模型 广义正态分布 偏斜系数 峰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富士苹果偏斜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志霞 赵政阳 +2 位作者 张雯 徐吉花 王艳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3,68,共5页
为了明确引起渭北富士苹果果形偏斜的原因,于2009~201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以16~17年生的乔化富士苹果为主要试材,从授粉受精和果实类型两方面对其果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粉红女士授粉外,秦冠、嘎拉、新红星3个品... 为了明确引起渭北富士苹果果形偏斜的原因,于2009~201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以16~17年生的乔化富士苹果为主要试材,从授粉受精和果实类型两方面对其果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粉红女士授粉外,秦冠、嘎拉、新红星3个品种授粉都均降低富士苹果的果形偏斜指数,改善果形;柱头数对富士果实形状有明显影响,人为去除3~4个柱头会明显减少果实种子数,导致果实发育畸形。种子数和种子在心室中的分布决定了果实的形状,端正果每个心室几乎均有种子分布,偏斜果至少有1个心室种子败育,畸形果至少有2个心室中的种子败育。比较长、中、短果枝果形,长果枝果实的果形指数明显大于中、短果枝,而果形偏斜指数小于中、短果枝,但差异不显著。下垂果多为果形高桩的端正果,畸形果少,果形偏斜指数明显小于侧生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果形 偏斜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检查法的急性前庭综合征病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崔世磊 马中华 +3 位作者 刘欣欣 孙厚亮 王佳伟 张晓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39-243,共5页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完成HINTS床旁检查、颅脑MRI DWI像及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修正诊断。结果 12012~2013年以眩晕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AVS患者53例;2前庭中枢源性AVS共20例,前庭外周源性AVS24例,9例患者不能确定病变部位,HI NTS检查法对于鉴别前庭中枢源性AVS的敏感性100%(20/20),特异性69%(20/29);3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组7例,其余46例患者定义为非PCI(n PCI)组,比较发现PCI组年龄(68.3±9.2)岁,显著高于n PCI组(47.6±15.9)岁,P=0.002;PCI组患者均有1个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n PCI组仅10.9%(5/46)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P=0.0。结论急性前庭综合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前庭中枢源性并不少见,应该推广HINTS检查法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于眩晕症状持续超过6 h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如果伴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要高度警惕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诊断 临床方案 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