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PMD)的理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薛梦驰 陈述 俞根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影响PMD的一系列特性(例如PMD与长度的依赖关系等)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 双折射 式耦合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反馈补偿系统
2
作者 周光涛 沈昱 +3 位作者 李朝阳 郑远 张晓光 杨伯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章报导了对2.5Gbit/s光纤通信系统的偏振模色散(PMD)快速自适应反馈补偿实验系统,该系统补偿55ps群时延所需补偿时间仅为1~2s.
关键词 色散 自适应反馈补偿 光纤通信 群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林 张晓光 +2 位作者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3-447,共5页
利用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计算了考虑PMD和非线性效应情况下 8× 4 0Gb/s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波形及频谱 与不考虑PMD结果的比较表明 :由于PMD的影响使得波形变宽 ,频谱分裂 ,同时通过比较还发现PMD对各信道的影响是不同的 。
关键词 波分复用(WDM) 色散(pmd) 交叉相位调制(X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偏振模色散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月辉 张霞 +3 位作者 刘开贤 黄永清 陈雪 任晓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9-761,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偏振模色散的新方案 ,对光纤光栅由于挤压而产生的群时延差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实验测量了一被挤压的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两偏振方向的群时延曲线 ,测量的结果证明这种方案切实可行 .
关键词 色散(pmd) 光纤光栅(FBG) 群时延差(D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中的二阶偏振模色散及其统计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开贤 黄永清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用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和邦加球法 ,分别测量了 2 2km和 75kmG .6 5 2单模光纤中的二阶偏振模色散 ,并对其平行分量、垂直分量、PCD(Polarizationdependentchromaticdispersion)、消偏振项、各个分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用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和邦加球法 ,分别测量了 2 2km和 75kmG .6 5 2单模光纤中的二阶偏振模色散 ,并对其平行分量、垂直分量、PCD(Polarizationdependentchromaticdispersion)、消偏振项、各个分量的统计特性及其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随波长的分布情况及统计特性 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到 ,与PCD项相比 ,消偏振项在二阶偏振模色散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pmd) 二阶pmd(SOpmd) 主态(PSP) 统计特性 P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晓光 于丽 +7 位作者 郑远 李朝阳 周光涛 沈昱 杨伯君 王宏祥 王岚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74-1478,共5页
成功地研制了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 实验中采用特定频率分量功率取样作为反馈信号 ,采用一种名为PSO(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的优化方法作为反馈控制算法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量达 30 ps ,自动跟踪补偿时间为 ... 成功地研制了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 实验中采用特定频率分量功率取样作为反馈信号 ,采用一种名为PSO(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的优化方法作为反馈控制算法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量达 30 ps ,自动跟踪补偿时间为 1~ 2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广强 张霞 +3 位作者 林健飞 宋继恩 黄永清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散参量可达4154ps/km,对应的模式双折射度为1.25×10-3.这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纤可用于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光纤通信系统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一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剑飞 于晋龙 +2 位作者 王剑 胡浩 杨恩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PMD效应的10Gbit/s的传输线路中实现了一阶PMD的自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号功率谱 MD补偿 一阶 自动补偿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中检测信号对不同归零码型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高燕 李喜红 +5 位作者 王刚 张建忠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适合缓解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 调制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偏振模色散补偿的自适应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昱 周亚萍 +11 位作者 周光涛 郑远 张建忠 陈林 张晓光 于丽 席丽霞 杨伯君 黄山 陈硕 赵华凤 姚敏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基于研制成功的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提出对光传输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自动搜索跟踪的补偿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偏振模色散补偿多自由度搜索中易于陷入局部极大值的问题实验证明应用该算法制成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性能优越... 基于研制成功的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提出对光传输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自动搜索跟踪的补偿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偏振模色散补偿多自由度搜索中易于陷入局部极大值的问题实验证明应用该算法制成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性能优越,所能达到的性能参数为全局补偿搜索时间78.77ms,跟踪响应时间15.75ms另外,为了将研制的动态PMD补偿器得以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 动态补偿 取样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建忠 张晓光 +6 位作者 于丽 席丽霞 沈昱 周光涛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5,共5页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搜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量子密钥分发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宝彬 裴昌幸 +1 位作者 陈南 易运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0-833,共4页
受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单光子偏振态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会发生随机缓变,从而在接收端引起误码增加.为保证密钥分发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种精确的偏振角旋转测量方法,以便对发送偏振态进行预校正.论文将双平衡探测结构引入BB84模型中,利用半... 受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单光子偏振态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会发生随机缓变,从而在接收端引起误码增加.为保证密钥分发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种精确的偏振角旋转测量方法,以便对发送偏振态进行预校正.论文将双平衡探测结构引入BB84模型中,利用半正定算子值测量建立了接收端在偏振模影响下的误码率模型.其中双平衡结构利用Wollaston棱镜检测偏转角,并用双路输出消除探测器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使分辨率提高到0.1°.利用误码率模型计算表明,这种新的密钥分发方法可将误码率降低至3.0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色散 WOLLASTON棱镜 BB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双折射光纤中色散效应对偏振模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成 徐文成 +3 位作者 张书敏 罗爱平 郭旗 刘颂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强双折射光纤中色散效应对偏振模传输的影响 .发现当二阶色散系数较大时 ,偏振模能稳定传输 ,但所需入纤功率较高 ;当降低二阶色散影响以降低对光源要求时 ,三阶色散对偏振模长距离传输起破坏作用 ,三阶色散参量越大 。
关键词 强双折射光纤 光纤色散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管理传输系统中克尔效应对偏振模色散的补偿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淑琴 黄肇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光纤的随机双折射效应可导致脉冲无规展宽即偏振模色散(PMD)。在零路径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效应均被完全补偿,克尔效应成为一种有害因素会使脉冲变窄,但是当光纤的随机双折射被考虑时,克尔效应正好与PMD相互抵消... 光纤的随机双折射效应可导致脉冲无规展宽即偏振模色散(PMD)。在零路径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效应均被完全补偿,克尔效应成为一种有害因素会使脉冲变窄,但是当光纤的随机双折射被考虑时,克尔效应正好与PMD相互抵消,使光脉冲准稳定传输。不同的光纤偏振模色散参数分别对应不同的最佳系统功率。此外,如果考虑不同偏振方向的损耗差异,则即使在最佳匹配条件下,微小的偏振损耗差异也可产生很大的脉宽波动。因此,偏振相关损耗是影响脉冲传输质量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不论在理论计算还是在工程设计中都应当认真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管理孤子 色散 相关损耗 光纤通讯 双折射效应 pmd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抑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伟成 徐文成 +3 位作者 张书敏 罗爱平 郭旗 刘颂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22-826,共5页
利用双折射光纤中孤子自捕获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 ,但这种抑制技术对传输参量有严格的限制 .本文提出在双折射光纤中周期性地改变快慢轴的方法来抑制偏振模色散 .研究发现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抑制偏振模色散 。
关键词 双折射光纤 色散 色散抑制 孤子自捕获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旋转补偿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晏 安毓英 杨廷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提出一种用以补偿一阶偏振模色散的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 ,说明了使用偏振分离器和加入光学延迟来抑制光纤中的PMD的方法以及其存在的由于延迟偏差造成的过补偿或欠补偿 由理论分析可知 ,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偏振态的方向 ,可以有效改善补... 提出一种用以补偿一阶偏振模色散的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 ,说明了使用偏振分离器和加入光学延迟来抑制光纤中的PMD的方法以及其存在的由于延迟偏差造成的过补偿或欠补偿 由理论分析可知 ,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偏振态的方向 ,可以有效改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 主态 补偿器 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s差分相移键控格式抗偏振模色散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晶 陈林 文双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0-664,共5页
研究了40Gb/s非归零或归零格式下,差分相移键控和开关键控信号对一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偏振模色散影响下的各种调制格式的眼开度.结果表明:使用非归零和归零格式,在一阶偏振模色散情况下,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均比开关键控信... 研究了40Gb/s非归零或归零格式下,差分相移键控和开关键控信号对一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偏振模色散影响下的各种调制格式的眼开度.结果表明:使用非归零和归零格式,在一阶偏振模色散情况下,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均比开关键控信号有更高的眼开度;与归零差分相移键控格式相比,非归零差分相移键控格式受偏振模色散影响眼开度要小;对于给定的比特率,载波抑制归零差分相移键控格式比归零差分相移键控格式有更好的抗偏振模色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差分相移键控 色散 调制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蒙红云 冯德军 +5 位作者 赵春柳 杨石泉 武志刚 董新永 李杰 董孝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随着光通信传输码率的提高 ,偏振模色散 (PMD)的影响越来越大 ,它限制了信号的传输距离 ,降低了信号的质量 ,所以必须对 PMD进行补偿。简要介绍了 PMD的产生机制及目前高速光通信中常用的几种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 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影响下飞秒孤子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斌 李志全 闫利娟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71-575,共5页
以M axw ell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了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自变陡、脉冲内喇曼散射及偏振模色散等因素的基础上,推导了飞秒孤子脉冲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 以M axw ell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了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自变陡、脉冲内喇曼散射及偏振模色散等因素的基础上,推导了飞秒孤子脉冲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该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对飞秒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发现:当Dp≤0.1 ps/km1/2时,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很小,随着偏振模色散值的增大,系统的传输性能迅速恶化,当偏振模色散值达到0.3 ps/km1/2时,系统的传输距离已经不到无偏振模色散时的1/3;若同时考虑光纤的高阶效应,以飞秒孤子作为载体的系统已经不能实现高速长距离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飞秒孤子脉冲 色散(pmd)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LSE) 分步傅里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高效动态补偿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烈辉 高锦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2-705,共4页
基于基本偏振态模型 ,采用三双折射元补偿结构 ,提出一种用于补偿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的可行方案 此方案在一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基础上 ,仅增加了对两个参量的控制 ,即可对高阶偏振模色散进行补偿 ,并且高阶补偿过程的参... 基于基本偏振态模型 ,采用三双折射元补偿结构 ,提出一种用于补偿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的可行方案 此方案在一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基础上 ,仅增加了对两个参量的控制 ,即可对高阶偏振模色散进行补偿 ,并且高阶补偿过程的参量控制完全独立于一阶补偿过程 ,极大的提高了偏振模色散的动态补偿效率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基本 三双折射元补偿结构 高阶色散 色散补偿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