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的视神经损伤评估
1
作者 詹煌雄 张磊 +5 位作者 门淑君 王嘉敏 金梓 霍力 沈梅晓 王媛媛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6,共9页
视神经损伤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对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基于保偏光纤元器件构建的扫频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对损伤前后的离体猪眼视神经成像,观察视神经内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探... 视神经损伤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对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基于保偏光纤元器件构建的扫频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对损伤前后的离体猪眼视神经成像,观察视神经内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探测光偏振态的斯托克斯参数Q、U、V反映视神经组织内的双折射特性。发现V横截面图对视神经的双折射特性具有较好的表征能力,通过阈值法对V横截面图对应的高双折射区域和无双折射或低双折射区域进行分割。V横截面图中的高双折射区域平均面积和平均高度的演化与视神经的损伤、修复和糜烂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实验表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对视神经损伤前后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对视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至关重要,可以为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 视神经损伤 神经纤维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人体组织退偏特性在体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东瑾 高万荣 常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8-175,共8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人体组织退偏特性在体测量方法。以人体手指指甲为样品,采用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测量方法和基于宏观穆勒矩阵的测量方法,获得了指甲的不同退偏参数图像,并通过比较图像来衡量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报道了一种基于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人体组织退偏特性在体测量方法。以人体手指指甲为样品,采用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测量方法和基于宏观穆勒矩阵的测量方法,获得了指甲的不同退偏参数图像,并通过比较图像来衡量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基于穆勒矩阵的方法获得的图像中,能明显区分出甲床结构,对比度高,但能显示出的结构较少。基于斯托克斯矢量的方法获得的图像中,不同偏振光在样品同一位置处获得的退偏均匀度值不同。选取45°偏振光计算其后向反射光的圆偏振度可以获得样品结构信息,包括指甲的甲板、甲床和甲基质下的真皮层。基于斯托克斯矢量法入射45°偏振光测量圆偏振度的方法计算量小,且提取出的结构信息最多,成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成像 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 斯托克斯矢量 穆勒矩阵 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相机的微米谱域偏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仇志远 高万荣 +1 位作者 陈朝良 常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1-23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机的偏振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单模光纤光路,使用宽带光源实现微米纵向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系统色散进行矫正补偿,提高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实现样本偏振态的测量,入射至样品表面... 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机的偏振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单模光纤光路,使用宽带光源实现微米纵向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系统色散进行矫正补偿,提高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实现样本偏振态的测量,入射至样品表面及参考臂的光偏振态由偏振片和四个偏振控制器进行调制。此外,利用偏振片在不同时间的通道切换实现两正交通道光谱信号的分时探测。根据得到的正交光谱信息,计算重构样品强度图和相位延迟图。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单相机的偏振OCT测量,通过获取离体生物组织的强度图和相位延迟图验证了系统的成像能力。该方法为实现小型化在体高分辨偏振成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成像 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 单相机探测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偏振不敏感的阵列波导光栅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平 刘德明 +1 位作者 张江山 刘辛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偏振不敏感的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输入端增加了一个全光学偏振自动控制器(AOPSC),可将注入AWG的随机偏振的输入光转换为与AWG中TE0模偏振方向相同且功率损耗很小的线偏振光。AWG结构设计采用非对称的平面波导,包层... 提出了一种新颖偏振不敏感的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输入端增加了一个全光学偏振自动控制器(AOPSC),可将注入AWG的随机偏振的输入光转换为与AWG中TE0模偏振方向相同且功率损耗很小的线偏振光。AWG结构设计采用非对称的平面波导,包层与波导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7%,波导芯层的宽厚比要高,可以消除TE与TM模的简并,使波导中只能激励TE0模,而使TM0模截止。这种AWG结构完全消除了不同偏振态信号光对AWG工作性能的影响,从而使器件对偏振不敏感。设计的8×0.8nm器件整体尺寸为2cm×1cm,串扰优于-30dB,最大插入损耗为4.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波导光栅 波分复用 敏感 光学自动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中漫射目标偏振部分相干激光的闪烁特性
5
作者 刘钧 王绍鹏 高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矩阵光学理论,研究了湍流大气中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从发射机到目标和从目标到接收机双程路径的闪烁特性。将产生任意偏振光束的琼斯矩阵和ABCD传输矩阵进行结合,围绕接收机处波场四阶矩展开推导,得出双程... 采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矩阵光学理论,研究了湍流大气中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从发射机到目标和从目标到接收机双程路径的闪烁特性。将产生任意偏振光束的琼斯矩阵和ABCD传输矩阵进行结合,围绕接收机处波场四阶矩展开推导,得出双程路径下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在接收机处的闪烁指数表达式,数值分析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激光波束的波长、束宽、相干长度对接收机处光强闪烁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的闪烁指数随着目标与发射机之间距离呈现先增大、到达峰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相干性差的光束产生的闪烁指数小,相干长度微小的变化将会产生较大的闪烁指数变化,相干性好的光束产生较大的闪烁指数,但是相干长度的变化对闪烁指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部分相干激光波束 双程传输 闪烁指数 四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相干照明与偏振相结合的水下远距离成像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若兰 邵晶 +3 位作者 聂真威 吕占伟 王燕 孙树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5-1493,共9页
随着透明海洋战略的提出,低成本的凝视成像装备在水下光学成像中独具优势。然而,后向散射和成像目标难以分离,远距离凝视成像极为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在采集到有效目标图像之前,过强的后向散射噪声已经使图像提前饱和,无法进行后续处理... 随着透明海洋战略的提出,低成本的凝视成像装备在水下光学成像中独具优势。然而,后向散射和成像目标难以分离,远距离凝视成像极为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在采集到有效目标图像之前,过强的后向散射噪声已经使图像提前饱和,无法进行后续处理。本文提出了短相干照明与偏振成像相结合的水下远距离成像方法,利用短相干光源照明简化后向散射与成像目标的分离过程,同时,采用偏振技术有效抑制后向散射,防止图像提前饱和,保障目标图像的有效采集。为此,搭建了大型水下光学成像实验平台,并对22 m的远距离水下目标进行了成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成像方法获得的图像信噪比由0.50 dB提高到13.57 dB,设备的抗提前饱和能力提高了1.42倍,优于传统的偏振成像,可以为大范围水下光学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学成像 后向散射分离 成像 相干 远距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偏器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测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学勤 曹志峰 梁兰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仿真分析了耦合点偏振耦合强度测量值随检偏器对轴角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夹角为45°时测量误差最小,夹角偏离45°越大,产生的强度测量误差越大。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的对轴误差为0.6°时,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为0.18 dB。将对轴误差控制在3°以内,可使得偏振轴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光纤环 耦合强度 对轴角度误差 相干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不敏感的表面等离激元三维聚焦研究获进展
8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5期871-872,共2页
表面等离激元( surfaceplas-mons )是一种局域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处的电磁场模式,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将携带的光学信息和能量局域在亚波长尺度。在高端纳米光学应用领域,如高分辨近场光学成像、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光学集成器件... 表面等离激元( surfaceplas-mons )是一种局域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处的电磁场模式,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将携带的光学信息和能量局域在亚波长尺度。在高端纳米光学应用领域,如高分辨近场光学成像、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光学集成器件、纳米光刻、光学信息存储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通常需要将信号光聚焦至纳米量级,因此对表面等离激元纳米聚焦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一般采用二维金属纳米结构,如牛眼结构、弧形纳米孔阵列、渐变球链、楔形波导以及二维光栅等结构,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针对这些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光物理重点实验室的李家方副研究员、李志远研究员与微加工实验室的顾长志研究员、牟佳佳博士研究生、李无瑕副主任工程师合作,在偏振不敏感的表面等离激元三维聚焦方面的研究获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敏感 聚焦 三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光学信息存储 重点实验室 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中的偏振衰落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曾周末 张溪默 +2 位作者 封皓 靳世久 安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8-476,共9页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不一致使系统检测信号对输入偏振态敏感是造成信号相关性恶化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控制输入偏振态、搜索偏振态工作点的抗偏振衰落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输入偏振态的两个参量对信号相关系数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偏振控制对算法的要求,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验证。现场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快速搜索偏振态工作点,持续稳定系统检测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证实了提出的偏振衰落控制方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学 MACH-ZEHNDER干涉仪 干涉传感 衰落 控制 相关系数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新型多孔光纤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建强 石志东 +1 位作者 刘珍 季敏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控制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纤芯附近一对特殊气孔和本底气孔的大小、形状以及气孔的间距,在包层中引入特定非对称结构.由于多孔光纤的偏振拍长对这些特定的非对称...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控制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纤芯附近一对特殊气孔和本底气孔的大小、形状以及气孔的间距,在包层中引入特定非对称结构.由于多孔光纤的偏振拍长对这些特定的非对称结构参量的误差扰动不敏感,而利用这些特定非对称结构产生的具有不同变化趋势的双折射相互补偿可以抑制双折射的非线性变化,因此不仅能有效降低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而且能够同时降低偏振拍长对包层结构参量误差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偏振拍长的相对变化率小于±4%为限,在1 550nm波长窗口附近工作带宽达到200nm,同时包层结构几何参量的误差容限达到0.1μm量级,为实际拉制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工艺结构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光纤光学 光束传播法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拍长 波长敏感 波片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纤相干层析系统快速扫描探头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燕 刘铁根 +3 位作者 王佳佳 孟卓 兰寿锋 姚晓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提出并实现了应用于光学相干层析系统(OCT)的快速扫描探头结构。该探头利用带有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悬臂的共振特性,通过对压电双晶片施加共振频率下的方波电压,实现光纤悬臂的一维线性扫描。利用二维位置敏感探测器,同步记录扫描轨迹。通... 提出并实现了应用于光学相干层析系统(OCT)的快速扫描探头结构。该探头利用带有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悬臂的共振特性,通过对压电双晶片施加共振频率下的方波电压,实现光纤悬臂的一维线性扫描。利用二维位置敏感探测器,同步记录扫描轨迹。通过软件对光纤延迟线的非线性进行校正。并将扫描探头应用于OCT系统中的玻片实验,获得清晰玻片的二维图像。该探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较低、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压电双晶片 自聚焦透镜 二维位置敏感探测器(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及其在窝沟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晓华 姚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窝沟龋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诊疗仍是口腔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光学诊断技术,可提供早期龋损的形态学和深度信息,且受釉质钙化不全及着色等因素影响较小。由于窝沟脱矿区域孔隙度增... 窝沟龋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诊疗仍是口腔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光学诊断技术,可提供早期龋损的形态学和深度信息,且受釉质钙化不全及着色等因素影响较小。由于窝沟脱矿区域孔隙度增加,所以OCT利用低相干干涉原理在微孔中形成增强的微界面引起反射和多重散射,检测窝沟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低相干光的反射或背向散射信号,生成窝沟早期釉质龋及牙本质龋的二维或三维图像,通过计算集成反射率等进行龋损程度的量化分析,在窝沟龋诊断、抗龋治疗效果评估和辅助选择性清除脱矿牙体组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就常规OCT、偏振敏感OCT、扫频OCT和交叉偏振OCT以及窝沟龋OCT成像与量化分析、OCT的窝沟龋诊断效能和OCT对窝沟龋疗效监测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敏感 交叉 扫频 窝沟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消偏振衰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月新 牛燕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共4页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干涉信号丢失使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可见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消偏振衰落方案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有效性。以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偏振衰落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干涉信号可见度与偏振态的椭...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干涉信号丢失使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可见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消偏振衰落方案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有效性。以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偏振衰落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干涉信号可见度与偏振态的椭率角和方位角之间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偏振衰落对系统可见度的影响。对基于三态偏振分集接收的消偏振衰落方案进行理论分析,搭建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见度的最小值由接近0提高到0.32,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工程性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学 激光多普勒测速 衰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拉盖尔-高斯光束通过湍流时偏振度研究
14
作者 丁绪星 潘承先 蔡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1-556,共6页
基于相干性和偏振性统一理论,经理论推导,得出部分相干电磁拉盖尔-高斯光束在湍流中传输时偏振度的解析表达式。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湍流中,当源偏振度(P0)、结构常数C2n、相干长度和光束阶数不同时,经过足够长传输距离,部分相干电... 基于相干性和偏振性统一理论,经理论推导,得出部分相干电磁拉盖尔-高斯光束在湍流中传输时偏振度的解析表达式。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湍流中,当源偏振度(P0)、结构常数C2n、相干长度和光束阶数不同时,经过足够长传输距离,部分相干电磁拉盖尔-高斯光束的偏振度逐渐趋向于P0,而在自由空间中,该光束的偏振度达到其各自不同的极限值;当δx=δy时,不论在自由空间中还是在湍流中,光束的偏振度都不改变。此结论对部分相干光的大气传输在激光雷达成像以及远距离相干测量和光通信等领域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相干性和性统一理论 部分相干电磁拉盖尔-高斯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物镜聚焦光场任意三维偏振方向的控制
15
作者 王潇 杨凤 尹建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线性偏振光在显微物镜焦斑处入射,与径向偏振光相干叠加产生三维偏振光场,通过调节两束光光强比率和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实现聚焦光场任意三维偏振方向的控制.基于矢量光场衍射理论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对所提三维偏振方向控制方法的可... 线性偏振光在显微物镜焦斑处入射,与径向偏振光相干叠加产生三维偏振光场,通过调节两束光光强比率和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实现聚焦光场任意三维偏振方向的控制.基于矢量光场衍射理论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对所提三维偏振方向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理论验证和实验评估.构建实际控制光路并进行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且相比于其他三维偏振控制方法,本文所提方法和其控制光路更为简单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矢量光场理论 控制 聚焦光场 荧光显微 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偏振光叠加传播及散射势获取的相关讨论
16
作者 张明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5-672,共8页
经典的Stokes理论认为非偏振光叠加仍为非偏振光。以高斯·谢尔模光束为示例,表明光场在自由传播的过程中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并以此为例,展示Stokes理论的可叠加性原理在描述光场传播过程中的本地行为和全局行为上是有区别的。作为... 经典的Stokes理论认为非偏振光叠加仍为非偏振光。以高斯·谢尔模光束为示例,表明光场在自由传播的过程中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并以此为例,展示Stokes理论的可叠加性原理在描述光场传播过程中的本地行为和全局行为上是有区别的。作为应用示例,讨论了一个与大气和生物组织相关的散射势获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部分相干 部分 自由传播 散射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偏振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钦伟 李文东 +2 位作者 顾永建 金明伟 薛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124,共8页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衍射原理和光束的偏振相干统一理论,研究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Kolmogorov海洋湍流中传输时偏振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保持偏振特性不变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完全偏振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在海洋湍流中的偏振...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衍射原理和光束的偏振相干统一理论,研究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Kolmogorov海洋湍流中传输时偏振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保持偏振特性不变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完全偏振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在海洋湍流中的偏振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Kolmogorov海洋湍流下,完全偏振的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偏振特性不受海洋湍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海洋湍流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相干统一理论 椭圆方向角 完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的分布式串音测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军 苑勇贵 +4 位作者 喻张俊 李寒阳 侯长波 张浩亮 苑立波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89,共12页
偏振串音是指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中两个正交偏振传输模式之间在微扰点发生的能量相互耦合的现象,而沿传输方向串音的连续分布既能够直接反映其光学偏振性能,如起偏、椭偏、消偏等特性,也能间接反映其制备工艺和外部环境状态,如连接与固... 偏振串音是指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中两个正交偏振传输模式之间在微扰点发生的能量相互耦合的现象,而沿传输方向串音的连续分布既能够直接反映其光学偏振性能,如起偏、椭偏、消偏等特性,也能间接反映其制备工艺和外部环境状态,如连接与固定处的应力和应变、温度状态等。因此,偏振串音是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的固有性能和环境影响的综合体现,有望发展成为在线测试、诊断评价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性能的通用特征参量。基于白光干涉原理的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OCDP)技术是实现分布式偏振串音检测的最优方法,它利用扫描式白光干涉仪实现不同偏振模式间的干涉,对分布式串音发生的空间位置及幅值强度进行精确测量,具有超高灵敏度、超大动态范围、超长测量长度等优点。本文以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保偏光纤环和多功能集成光学调制器作为分布式偏振串音精确测量与应用的范例,介绍了基于OCDP技术的分布式串音测试原理,回顾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相应的抑制方法,如由测试光路的参数非理想引入的静态误差以及由测试环境变化引入的动态误差,展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的精确测试结果。最后,结合光纤偏振器件与组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对分布式串音测量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音 分布式测量 光学相干 光纤(环) 多功能集成波导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频率梳的相干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骏超 孟丽丽 +4 位作者 张瑞雪 卓笑 倪凯 吴冠豪 孙栋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6-1068,共13页
光学频率梳(光频梳)具有脉冲宽度窄、频率精度高、频率梳齿稳定以及相干性好等优良的时频域特性,近年来成为超快激光技术及计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工具。近期,一类基于光频梳相干合成的新型光源,可实现对光... 光学频率梳(光频梳)具有脉冲宽度窄、频率精度高、频率梳齿稳定以及相干性好等优良的时频域特性,近年来成为超快激光技术及计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工具。近期,一类基于光频梳相干合成的新型光源,可实现对光的偏振或轨道角动量进行射频波段的周期性且高速稳定的调制。本文从光频梳的基本概念出发,分别就偏振调制和轨道角动量调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光频梳相干合成新型光源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以及表征手段等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光频梳相干合成技术在固体光谱学、光学操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相干合成 调制 轨道角动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振对OPGW偏振态和通信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晗祺 连伟华 +3 位作者 吴斌 黄强 洪丹轲 谢尧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3期58-62,共5页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中光信号的偏振态会因风振而改变,进而导致系统性能的劣化。为了了解风振对OPGW偏振态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在不同摆动情况下OPGW的偏振态变化,并基于所测试的数据分析了偏振态的变化规律和风振对相干光通信的影...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中光信号的偏振态会因风振而改变,进而导致系统性能的劣化。为了了解风振对OPGW偏振态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在不同摆动情况下OPGW的偏振态变化,并基于所测试的数据分析了偏振态的变化规律和风振对相干光通信的影响,给出了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所需要补偿算法的计算依据。实验结果表明:2种风振导致的信号光偏振态旋转速度分别达到700 r ad/s和7 kr ad/s,接收端需补偿该量级速度的偏振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光学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相干光通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