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振对DWDM系统内四波混频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飞 杜建新 杨文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8,共3页
使用了一种有效的能对四波混频(FWM)噪声对DWDM系统性能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使用在线色散补偿与后补偿相结合的新型色散管理光纤链路进行仿真,看出每个周期跨距内的残余色散对FWM噪声有一定抑制作用,适当提高每个周期跨... 使用了一种有效的能对四波混频(FWM)噪声对DWDM系统性能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使用在线色散补偿与后补偿相结合的新型色散管理光纤链路进行仿真,看出每个周期跨距内的残余色散对FWM噪声有一定抑制作用,适当提高每个周期跨距内的残余色散有助于提高总的非线性容限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光 色散管理 密集波分复用 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源3.2Tbit/s2080km实时相干传输试验
2
作者 徐俊波 张璋 +7 位作者 罗鸣 黄博 李超 刘武 李婕 贺志学 杨奇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介绍了基于31.786Gbaud/s光收发模块实现的32×100Gbit/s信号速率、2 080km标准单模光纤的实时相干光传输试验,信号采用PM-QPSK(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格式。信号光源为单个激光器产生的32路波分复用子光载波,频率间隔为32G... 文章介绍了基于31.786Gbaud/s光收发模块实现的32×100Gbit/s信号速率、2 080km标准单模光纤的实时相干光传输试验,信号采用PM-QPSK(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格式。信号光源为单个激光器产生的32路波分复用子光载波,频率间隔为32GHz,频谱效率达到3.11bit/s/Hz。信号传输2 080km后,采用20%的FEC(前向纠错)编码时,Q值仍有1.2dB的余量。此外,还研究了光滤波器带宽与OSNR(光信噪比)代价的关系。25h挂机试验结果显示,信号接收纠错前误码率在1E-2以下,表明该传输系统稳定可靠。该系统为国内首个单光源3.2 Tbit/s实时传输试验系统,对提升现有100Gbit/s商用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探测 实时传输 100 Gbit/s 光收发模块 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 Gbit/s相干光OFDM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嘉 马杰 +1 位作者 伍萍辉 刘剑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随着高速交换系统的发展,相干光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逐渐被应用到AOWC(全光网交换)系统中。仿真实现了在SOA(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基于平行双泵浦结构的高速偏振复用OFDM信号的AOWC。从激光相位噪声及SOA注射电流方面对影响系统转换效... 随着高速交换系统的发展,相干光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逐渐被应用到AOWC(全光网交换)系统中。仿真实现了在SOA(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基于平行双泵浦结构的高速偏振复用OFDM信号的AOWC。从激光相位噪声及SOA注射电流方面对影响系统转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光信噪比为18dBm时,转换光的误码率为1.3×10-4,实现了224Gbit/s相干光OFDM转换光信号的无串扰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波长变换 波混频 正交频分复用 复用 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QPSK相干系统中改进的OSNR监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芳 张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7,共4页
针对100Gbit/s及以上PM-QPSK(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相干光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统计矩的带内OSNR(光信噪比)监测方案,并在搭建的100Gbit/s PM-QPSK相干接收系统中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5~25dB的OSNR范围内... 针对100Gbit/s及以上PM-QPSK(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相干光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统计矩的带内OSNR(光信噪比)监测方案,并在搭建的100Gbit/s PM-QPSK相干接收系统中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5~25dB的OSNR范围内,该改进方案对不同占空比的RZ(归零)码调制信号的监测误差均小于0.5dB;根据商用相干接收机对接收端OSNR的要求,取其参考值为14dB,则在0.5dB的监测范围内,对CD(色散)的容忍度为2 400ps/nm,对一阶PMD(偏振模色散)即DGD(差分群时延)的容忍度为62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光信噪比监测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色散 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b/sPM-QPSK相干光接收系统中改进的带内OSNR监测方法(英文)
5
作者 王芳 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为保证偏分复用正交相移键控(PM-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阶统计矩的光信噪比监测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调制格式给出了不同的修正值,因此对调制格式透明.在搭建的100Gb/s PM-QPSK相干接收系统中对该方案... 为保证偏分复用正交相移键控(PM-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阶统计矩的光信噪比监测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调制格式给出了不同的修正值,因此对调制格式透明.在搭建的100Gb/s PM-QPSK相干接收系统中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光信噪比在5~25dB的范围内,不同占空比调制码型的监测误差均小于0.5dB;光信噪比参考值为14dB时,在0.5dB的监测范围内,色散容忍度为2 400ps/nm,对一阶偏振模色散的容忍度为62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监测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色散 模色散 干接收系统 统计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实现的100Gbit/s DP-QPSK系统相干接收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茅帅帅 诸波 +3 位作者 王永强 仉乐 夏丽 胡芳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3-1396,共4页
对100 Gbit/s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DP-QPSK)系统中使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同时实现对光信号色散补偿、偏振解复用和相位估计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并采用OptiSystem 9.0软件对该方案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实现简单... 对100 Gbit/s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DP-QPSK)系统中使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同时实现对光信号色散补偿、偏振解复用和相位估计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并采用OptiSystem 9.0软件对该方案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实现简单且可靠性高,对优化相干光检测硬件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光通信 干接收 数字信号处理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OPTISYSTEM 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灯笼模分复用系统MIMO-free高速传输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胜龙 武保剑 +2 位作者 严伟 文峰 赵天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为考察无需多输入多输出模分复用系统的高速信号传输能力,采用模式选择光子灯笼型模式复用/解复用器构建了2×100 Gb/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模分复用通信实验系统,系统中用到的少模偏振控制器状态可由LP_(01)和LP_(11b)两个模式信道... 为考察无需多输入多输出模分复用系统的高速信号传输能力,采用模式选择光子灯笼型模式复用/解复用器构建了2×100 Gb/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模分复用通信实验系统,系统中用到的少模偏振控制器状态可由LP_(01)和LP_(11b)两个模式信道的信串比参数准确表征。测试了系统误码率与信串比关系,实现两个信道纠后无误码传输的条件为信串比约大于8 dB。当两个信道的信串比分别为14.25 dB和13.81 dB时,与背对背收发系统相比,纠后无误码阈值(10^(-2))的接收光功率代价分别为1.40 dB和4.76 dB。分析了光纤衰减、偏振模色散和模式串扰对高速传输系统的影响,估算了串扰受限系统可支持的少模光纤传输距离约为3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模分复用 信串比 光子灯笼 正交相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接收技术在低速ULH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丽 宋新明 +4 位作者 黄丽艳 江毅 徐建 白晓杰 邓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0,51,共3页
对DP-QPSK(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在低速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现了2.67Gbit/s速率的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DP-QPSK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对无中继ULH(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的OSNR(光信噪比)容限有优化作用。
关键词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干接收技术 无中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SK时域相干相位编码的OCDM新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艾兴芳 元秀华 陈雯菁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介绍了光码分复用(OCDM)的原理,分析比较了常用OCDM技术的优缺点,根据四相位序列中的A序列提出了用四相相移键控(QPSK)实现时域相干相位编码的OCDM新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选出了相关特性好的4个码组,用于实现Tbit/s超高速光纤传输实... 介绍了光码分复用(OCDM)的原理,分析比较了常用OCDM技术的优缺点,根据四相位序列中的A序列提出了用四相相移键控(QPSK)实现时域相干相位编码的OCDM新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选出了相关特性好的4个码组,用于实现Tbit/s超高速光纤传输实验系统,可大大提高传输速率及频带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复用 波分复用 相移键控 位编码 编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条件下的多普勒频移估计与校正 被引量:6
10
作者 代延村 李宇 +1 位作者 常树龙 刘亚南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0期120-124,共5页
在遥测遥控通信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发射机或接收机具有很高的移动速度。这将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包含很大的多普勒(Doppler)频移。多普勒效应使得接收数据的相位发生旋转,这将造成接收信号无法正确解调。对高速移动条件下的数字通信... 在遥测遥控通信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发射机或接收机具有很高的移动速度。这将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包含很大的多普勒(Doppler)频移。多普勒效应使得接收数据的相位发生旋转,这将造成接收信号无法正确解调。对高速移动条件下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普勒频移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盲估计算法与训练序列估计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与分析,并对采用训练序列算法估计频偏和相偏的FPGA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到的硬件实现算法能够很好地估计和校正频偏与相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 多普勒频移 估计 相移键控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b/sPDM-QPSK系统传输性能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炜 陈宝靖 +2 位作者 柴京 邓捷 高冠军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研究了基于高速相干光接收的100Gb/s PDM-QPSK系统的传输性能评估技术,将解析评估公式推广到不同调制格式、带宽和不规则链路跨段等应用场景中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评估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功率、调制格式和跨... 研究了基于高速相干光接收的100Gb/s PDM-QPSK系统的传输性能评估技术,将解析评估公式推广到不同调制格式、带宽和不规则链路跨段等应用场景中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评估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功率、调制格式和跨段配置下的系统传输性能,Q因子误差低于0.8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干光接收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传输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 OTN设备线路侧接口互通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明吉 蒋攀 +4 位作者 钟震林 李恩 孟永辉 黄誉 张明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27,共4页
针对100G光传送网(OTN)设备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标准不统一、线路侧接口互联互通困难的问题,首先介绍了针对单一厂家设备的100G互通技术原理和缺陷,然后提出一种兼容不同厂家100G OTN设备线路侧相干接口的设备技术。在模拟相干光(ACO... 针对100G光传送网(OTN)设备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标准不统一、线路侧接口互联互通困难的问题,首先介绍了针对单一厂家设备的100G互通技术原理和缺陷,然后提出一种兼容不同厂家100G OTN设备线路侧相干接口的设备技术。在模拟相干光(ACO)功能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之间引入模/数、数/模及数据预处理模块完成高速模/数、数/模转换功能,通过数据预处理功能分析出信号的厂家类别信息,进行后端DSP芯片的选择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方案能够兼容不同厂家的100G OTN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前向纠错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干光 模拟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OFC2007看DWDM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俊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99,共4页
本文根据作者在OFC2007上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大容量高速DWDM传输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根据目前DWDM传输技术面临的需求和挑战,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差分相移键控 差分相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LMUX-CSRZ-DQPSK/DB的新光标记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天生 徐铭 +2 位作者 胡家顺 荣翼 李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针对现有的正交调制OLS(光标记交换)系统传输容量小且标记和净荷间串扰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为净荷、DB(双二进制)为标记的新型正交调制光标记流编码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现有的正交调制OLS(光标记交换)系统传输容量小且标记和净荷间串扰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为净荷、DB(双二进制)为标记的新型正交调制光标记流编码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9时,系统最大传输距离达到了1 380km,净荷和标记的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4.364和-4.268dBm,标记和净荷的传输功率代价均未超过1.8dB,净荷携带标记的功率代价未超过0.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 载波抑制归零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 双二进制 前向补偿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PSK的40Gbit/sWDM系统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博 陈永洲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17,共3页
40 Gbit/s波分复用系统已开始商用,在这种系统中,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比开关键控有更高的谱效率并且对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有更高的鲁棒性。文章从40 Gbit/s波分复用系统传输性能要求入手,对DQPSK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用精... 40 Gbit/s波分复用系统已开始商用,在这种系统中,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比开关键控有更高的谱效率并且对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有更高的鲁棒性。文章从40 Gbit/s波分复用系统传输性能要求入手,对DQPSK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用精确的仿真验证了40 Gbit/s DQPSK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 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中KNN非线性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霖 林睿 +5 位作者 龙函 徐健 朱一峰 徐自闲 陆国生 陈保豪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32,共4页
针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PDM-QPSK)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损伤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K最邻近(KNN)聚类算法的非线性补偿技术。通过计算测试数据到所有训练数据点的距离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实现了对光纤非线性补偿。研... 针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PDM-QPSK)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损伤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K最邻近(KNN)聚类算法的非线性补偿技术。通过计算测试数据到所有训练数据点的距离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实现了对光纤非线性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在112 Gbit/s PDM-QPSK 350 km色散管理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中,基于KNN算法的非线性补偿技术能够有效地补偿传输光纤非线性引起的损伤。特别地,在系统误码率为10-3时,经KNN算法非线性补偿后输入端信号的光功率可提升约1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K最邻近聚类算法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光调制器的有线和单边带无线服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韦萍 孔淼 +1 位作者 王演祎 余建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76,共6页
为了在混合型传输网络中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而便利的服务,提出了一种采用单个光调制器同时提供有线和单边带无线服务的系统。通过结合双极化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器、相位调节器等器件的应用,直接产生有线和单边带无线信号,抑制色散引起... 为了在混合型传输网络中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而便利的服务,提出了一种采用单个光调制器同时提供有线和单边带无线服务的系统。通过结合双极化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器、相位调节器等器件的应用,直接产生有线和单边带无线信号,抑制色散引起的走离效应,并成功实现10 Gbit/s有线信号和承载于40 GHz毫米波上的5 Gbit/s单边带无线信号在65 km单模光纤中的有效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复用技术和光副载波复用等技术的应用使信号在传输速率和性能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并将在未来宽带通信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化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器 单边带 复用技术 光副载波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Gbit/s全光OFDM高速系统性能研究
18
作者 唐静 夏珉 +3 位作者 李微 杨克成 刘德明 黄本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0,共4页
AO-OFDM(全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利用光处理方式实现多载波和OIDFT(光离散傅里叶逆变换)/ODFT(光离散傅里叶变换),其优势在于能提高处理速率、降低能量消耗。文章结合AO-OFDM技术和单通道100Gbit/s DP-QPSK(双偏振四相相移键控)高阶调... AO-OFDM(全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利用光处理方式实现多载波和OIDFT(光离散傅里叶逆变换)/ODFT(光离散傅里叶变换),其优势在于能提高处理速率、降低能量消耗。文章结合AO-OFDM技术和单通道100Gbit/s DP-QPSK(双偏振四相相移键控)高阶调制技术,实现了谱效率达到2.7bit/s/Hz的400Gbit/s高速传输系统,在色散完全补偿情况下,实现了最大SEDP(谱效率-距离积重)为3 564km.bit/s/Hz的传输,并利用插入12.5%循环前缀的方式,使得系统色散容限达到70ps/n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O-OFDM技术的系统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可以作为下一代400Gbit/s高速传输系统实际应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正交频分复用 相移键控 高速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PC的高速POLMUX-CSRZ-DQPSK系统研究
19
作者 胡家顺 徐铭 +1 位作者 洪涛 荣翼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0,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建立了100Gbit/s的光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并研究了基于FDPC(频域相位共轭)的100Gbit/s的高速光POLMUX-CSRZ-DQPSK传输系统。研究表明,FD-PC不仅能够补偿系统的各...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建立了100Gbit/s的光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并研究了基于FDPC(频域相位共轭)的100Gbit/s的高速光POLMUX-CSRZ-DQPSK传输系统。研究表明,FD-PC不仅能够补偿系统的各阶色散,还能补偿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比传统的采用DCF(色散补偿光纤)的技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 色散补偿 光学位共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Gbit/s传输系统性能最优化配置方法
20
作者 罗滨 王世文 +1 位作者 胡荣 贺志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0,共4页
研究了基于高速相干光接收的100Gbit/s PDM-QPSK(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在不规则跨段配置条件下的传输性能优化技术,得到了不规则跨段下的最优链路配置解析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跨段衰减完全补偿... 研究了基于高速相干光接收的100Gbit/s PDM-QPSK(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在不规则跨段配置条件下的传输性能优化技术,得到了不规则跨段下的最优链路配置解析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跨段衰减完全补偿方案相比,该配置方案Q因子性能可提升1.3dB。该配置方法可应用于当前100Gbit/s PDM-QPSK系统的链路设计和在线优化,能有效提升不规则跨段链路下的系统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Gbit/s系统 复用-正交相移键控 传输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