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矢量差分幅度相移键控正交频分复用水声通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旭卓 方尔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9-494,共6页
为了在不牺牲通信带宽利用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声通信质量,在描述高阶差分幅度相移键控调制技术和单矢量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基于矢量水听器和高阶差分调制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体制中的高速水声通信系统。... 为了在不牺牲通信带宽利用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声通信质量,在描述高阶差分幅度相移键控调制技术和单矢量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基于矢量水听器和高阶差分调制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体制中的高速水声通信系统。根据实际水域声速梯度真值,利用信道仿真软件建模实际水声信道,仿真研究通信系统在此信道下的通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矢量水听器采集的声压和振速通道信号进行p+3vc线性联合处理可获得增益,单矢量差分幅度相移键控OFDM通信系统比标量差分幅度相移键控OFDM系统的通信效果有明显改善,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水声通信 高速通信 频分复用 差分幅度相移键控 矢量水听器 矢量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基于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独立分量分析的盲均衡算法
2
作者 冯平兴 魏平 张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41-3045,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在光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PDM-OOFDM)系统中基于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独立分量分析(JADE-ICA)的盲解偏振复用算法。在传统的偏振复用系统中,恒模算法(CMA)被用于解偏振复用信号。然而,该方法需要多次对CMA滤波器系数更... 该文提出一种在光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PDM-OOFDM)系统中基于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独立分量分析(JADE-ICA)的盲解偏振复用算法。在传统的偏振复用系统中,恒模算法(CMA)被用于解偏振复用信号。然而,该方法需要多次对CMA滤波器系数更新,CMA收敛时间较长,并且CMA算法解偏振复用可能导致奇异性问题。该文结合对经典ICA算法及其模型的分析,提出将JADE-ICA算法用于PMD-OOFDM系统中进行解偏振复用信号。利用该方法,可以分离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混有高斯白噪声的偏振信号成分,并且提高了系统中偏振信号的分离性能;同时,避免了传统CMA在解偏振复用中的奇异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有效分离PMD-OOFDM系统中的偏振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频分复用 独立成分分析 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独立分量分析算法 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一阶偏振模色散研究
3
作者 王光华 冷丹 郝耀鸿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基于直接检测的光OFDM系统(DDO-OFDM),实现简单、成本较低,对未来高速光传输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而在高速传输中,偏振效应带来OFDM信号展宽及输出偏振态的不同,严重影响系统传输性能。对DDO-OFDM系统中的一阶偏振模色散(PMD)作用机理... 基于直接检测的光OFDM系统(DDO-OFDM),实现简单、成本较低,对未来高速光传输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而在高速传输中,偏振效应带来OFDM信号展宽及输出偏振态的不同,严重影响系统传输性能。对DDO-OFDM系统中的一阶偏振模色散(PMD)作用机理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DO-OFDM系统中一阶PMD仅对OFDM信号子载波信号幅度附加余弦因子,通过信道均衡,可有效去除此噪声影响,差分群时延为50ps条件下,以10Gb/s的速率在单模光纤传输800km,DDO-OFDM系统Q值为16dB,较色度色散影响下系统性能仅有0.3dB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检测 频分复用 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级联液晶偏振光栅的收发分离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壮 王启东 +2 位作者 史浩东 王超 秦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8-235,共8页
正交级联液晶偏振光栅可实现光束大范围偏转,在空间激光通信与激光雷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大部分应用领域均需要同时发射激光与接收激光,如何解决发射光与接收光分离的问题尚未见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根据1/4波片、1/2波片... 正交级联液晶偏振光栅可实现光束大范围偏转,在空间激光通信与激光雷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大部分应用领域均需要同时发射激光与接收激光,如何解决发射光与接收光分离的问题尚未见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根据1/4波片、1/2波片以及液晶偏振光栅理论推导了线偏振光源经过被动液晶偏振光栅层以及正交级联液晶偏振光栅后偏振态的变化,验证了出射光偏振态与光束偏转角度的可逆性。采用偏振分光棱镜、1/4波片、1/2波片、正交级联液晶偏振光栅等器件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发射光与接收光偏转与分离的光学结构,构建了测试系统,最后通过测试结果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与结构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液晶光栅 级联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正交法抑制双向传输系统瑞利干涉噪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红 郭磐 倪国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6-1290,共5页
瑞利后向散射引起的干涉噪声是双向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噪声来源。本文对单模光纤双向传输系统中瑞利后向散射的一般理论和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偏振正交法减小干涉噪声的方法。建立了10 GHz模拟RF信号单波长双向传输系统,并... 瑞利后向散射引起的干涉噪声是双向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噪声来源。本文对单模光纤双向传输系统中瑞利后向散射的一般理论和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偏振正交法减小干涉噪声的方法。建立了10 GHz模拟RF信号单波长双向传输系统,并采用偏振旋转器件实现正、反向传输光的偏振近似正交传输。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本系统瑞利后向散射偏振状态与入射光偏振状态、反向光偏振旋转角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系统干涉噪声抑制水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80°~90°范围内旋转偏振态,能够使瑞利后向散射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系统信噪比提高了近15倍。利用偏振正交法减小双向传输系统的干涉噪声,有对偏振旋转的精度要求不高、容易操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瑞利后向散射 干涉噪声 邦加球 双向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激光科学研究进展与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书练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5-686,共2页
本文介绍正交偏振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最新进展)和引入教学的实践。第一部分是与正交偏振激光相关的现有激光课程涉及的基本内容,也是以下各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您能清楚地了解塞曼激光和四频环形激光器的原理,它们输出正交圆... 本文介绍正交偏振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最新进展)和引入教学的实践。第一部分是与正交偏振激光相关的现有激光课程涉及的基本内容,也是以下各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您能清楚地了解塞曼激光和四频环形激光器的原理,它们输出正交圆(或线)偏振激光。从第三部分开始,您将得到大量已有教科书和专著中还没有的(或提到但没能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激光器 四频 原理 输出 教学 专著 基本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发散抛物型梯度折射率棒中的两正交偏振光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育崔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研究非线性发散抛物型梯度折射率棒中两正交偏振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
关键词 非线性 梯度折射率 高斯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双频激光拍频检测的研究
8
作者 孙桂玲 张潺潺 +1 位作者 纪永鑫 刘波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5-260,共6页
采用扫频外差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结合的解调方式,实现了一种宽带、检测精度高、性价比高且能进行实时分析的拍频检测仪,可实现800 MHz到1 300 MHz范围内的拍频信号的实时检测,检测分辨率为10 kHz,检测精度可达100 kHz。
关键词 双频激光 拍频检测 数字频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生成的孤立阿秒脉冲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 杨玉芬 +2 位作者 袁美玲 夏昌龙 刘学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78,共4页
我们理论研究了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的高次谐波发射和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当y方向加一束中红外激光脉冲(12.5 fs/2000 nm),x方向加一束强度较弱的激光脉冲(12 fs/800 nm)时,我们得到从250 eV到350 eV的超连续谐波平台,在平台范围... 我们理论研究了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的高次谐波发射和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当y方向加一束中红外激光脉冲(12.5 fs/2000 nm),x方向加一束强度较弱的激光脉冲(12 fs/800 nm)时,我们得到从250 eV到350 eV的超连续谐波平台,在平台范围内叠加50 eV的谐波,可以得到一个脉宽约为97as的孤立阿秒脉冲.通过时频分析,我们解释了高次谐波发射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激光场 高次谐波 阿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板对聚焦光斑偏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泽龙 钟哲强 张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在间接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器中,为控制靶腔入口及其附近光场的偏振特性及辐照均匀性,采用二维光谱角色散(2D-SSD)、随机相位板(RPP)和正交偏振板(OPCP)联用的束匀滑方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了OPCP对焦面及离焦面处光场偏振特... 在间接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器中,为控制靶腔入口及其附近光场的偏振特性及辐照均匀性,采用二维光谱角色散(2D-SSD)、随机相位板(RPP)和正交偏振板(OPCP)联用的束匀滑方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了OPCP对焦面及离焦面处光场偏振特性以及强度均匀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正交偏振板单元数的选取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单元数正交偏振板对焦面及其附近光场偏振特性和强度均匀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光场偏振特性对离焦并不敏感。此外,离焦会使强度均匀性变差,适当增加正交偏振板单元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面 离焦 特性 强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高次谐波的椭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军 刘学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8-934,共7页
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研究了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H2+分子高次谐波发射和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数值结果显示,改变激光场的强度比,可以调控高次谐波强度以及谐波椭偏率.结果表明随着场强比的增加,y方向的谐波强度不断... 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研究了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作用下H2+分子高次谐波发射和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数值结果显示,改变激光场的强度比,可以调控高次谐波强度以及谐波椭偏率.结果表明随着场强比的增加,y方向的谐波强度不断提高.当场强比为1:2.5时,x方向和y方向分别仅有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产生,并且偶次谐波的强度比奇次谐波强度高2-3个数量级.此时,奇次谐波的椭偏率最大可以达到0.3,偶次谐波的椭偏率接近于0.此外,通过改变分子的准直角可以控制谐波的椭偏率,基于这一现象,利用椭圆偏振高次谐波的平台区合成了椭偏率为0.05的椭圆偏振阿秒脉冲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激光场 含时薛定谔方程 高次谐波发射 阿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偏振导航传感器正交误差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宗梅 高晓颖 江云秋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根据三通道偏振导航传感器模型的测量原理,对模型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偏振正交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推导出了三通道间偏振光轴的正交误差、定位初始角与定位角测量误差间的关系模型,对构建偏振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导航 误差 定位初始角 定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偏振激光回馈干涉仪稳定性提高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宁 秦水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168,共6页
激光回馈技术灵敏度高,并且无须配合靶镜就能够测量诸如黑色、粗糙的目标的位移或形变。为了消除环境(气压、地基震动、温度漂移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构建了稳定的微片正交偏振激光器,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微片;搭建了包括光学、... 激光回馈技术灵敏度高,并且无须配合靶镜就能够测量诸如黑色、粗糙的目标的位移或形变。为了消除环境(气压、地基震动、温度漂移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构建了稳定的微片正交偏振激光器,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微片;搭建了包括光学、电路的完整的正交回馈干涉仪系统,系统工作稳定,实现了远距离处测量。这一系统能有效地减小环境对测量的影响,提高激光回馈干涉仪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回馈 激光 远距离测量 环境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中正交偏振模式相互耦合的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
14
作者 千庆吉 张铁强 +1 位作者 郭山河 胡福建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中正交偏振态之间相互耦合的可能,给出了正交偏振态问能量转移的公式,说明了这个能量的转移是晶体折射率受到微扰的结果。利用受微扰的SBN晶体,我们从实验角度证明了正交偏振态间存在着能量转移,并指明影响能量...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中正交偏振态之间相互耦合的可能,给出了正交偏振态问能量转移的公式,说明了这个能量的转移是晶体折射率受到微扰的结果。利用受微扰的SBN晶体,我们从实验角度证明了正交偏振态间存在着能量转移,并指明影响能量转移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中原子电离过程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金发成 杨慧慧 +4 位作者 张桐 陈雨欣 唐英翔 赵嘉伟 贺勇衡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0-83,共4页
基于非微扰量子电动力学的频域理论,研究了原子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中的电离过程。研究表明,在两色低频激光场中,两束激光场在电离过程中起了相同的作用。在低频和高频双色激光场中,电离谱呈现出多平台结构,并且两束激光场起了不同的作用... 基于非微扰量子电动力学的频域理论,研究了原子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中的电离过程。研究表明,在两色低频激光场中,两束激光场在电离过程中起了相同的作用。在低频和高频双色激光场中,电离谱呈现出多平台结构,并且两束激光场起了不同的作用,其中低频激光场决定每个平台的宽度,高频激光场决定原子的电离几率。该研究可为原子在正交偏振双色激光电离过程的实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过程 频域理论 双色激光场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的光OFDM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敏 罗清龙 +1 位作者 白成林 张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5,共3页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对相干光OFDM、直接检测光OFDM以及光QAM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偏振复用的光OFDM系统,并就不同PMD对信号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同时给出了均衡补偿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模色散 频分复用 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实现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耀鸿 李玉权 +1 位作者 王荣 黄卫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作为未来高速光通信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近年来光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高速CO-OFDM系统需要较高带宽的模数/数模转换器(DAC/ADC),目前技术...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作为未来高速光通信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近年来光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高速CO-OFDM系统需要较高带宽的模数/数模转换器(DAC/ADC),目前技术水平难以达到。改进了正交频带复用技术(Orthogonalband multiplexing,OBM)的光域实现方案;结合偏振复用技术和偏振分集接收,提出了基于OBM的100 Gb/s高速CO-OFDM系统;并对系统传输性能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OBM技术的MIMO CO-OFDM系统可有效降低对DAC/ADC的处理速度要求,在不需任何在线色散补偿和偏振控制器件条件下,通过单模光纤传输800 km,系统Q值保持在13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频分复用 长距离传输 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的WDM-OFDM-PON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敏 罗清龙 +1 位作者 白成林 张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3,共3页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是一种容量大、易升级、网络安全性高的光接入网技术。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在传输速率、距离和色散容限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复用的WDM-OFDM-PON,同时在光网络单元(ONU)中实现了无光源的...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是一种容量大、易升级、网络安全性高的光接入网技术。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在传输速率、距离和色散容限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复用的WDM-OFDM-PON,同时在光网络单元(ONU)中实现了无光源的无色设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在50km单模光纤上利用每一波长实现下行10Gb/s、上行5Gb/s的双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频分复用 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的偏振复用相干光MIMO-OFDM系统研究
19
作者 郝耀鸿 《移动通信》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具有高效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这是第5代移动通信骨干光网络实现高速传输的有效方案。首先探讨第五代移动互联网衡量指标、关键技术等,对基于偏振复用技术的相干光OFDM系统传输机理及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具有高效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这是第5代移动通信骨干光网络实现高速传输的有效方案。首先探讨第五代移动互联网衡量指标、关键技术等,对基于偏振复用技术的相干光OFDM系统传输机理及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系统联合信号均衡算法。结果表明,PMD-CO-OFDM系统采用联合信号均衡可有效抑制偏振复用带来的噪声影响,实现偏振信号的不敏感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MIMO 频分复用 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FSO-OFDM系统中的LMS信道估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黎 柯熙政 王惠琴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84,共5页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偏振的基带FSO-OFDM系统模型,阐述了其发射和接收部分光偏振调制和解调工作原理,介绍了大气散射信道模型。由于大气散射信道为频域选择性衰落信道,在此信道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冲激响应在相干时间内的值保持相...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偏振的基带FSO-OFDM系统模型,阐述了其发射和接收部分光偏振调制和解调工作原理,介绍了大气散射信道模型。由于大气散射信道为频域选择性衰落信道,在此信道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冲激响应在相干时间内的值保持相关性,因此本文利用同一子载波中距离小于相干时间的连续若干个OFDM符号信道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MS算法对未来符号位置迭代的初始值进行预测,再进行迭代得到信道冲击响应值。在本系统中,水平和垂直线偏振光经过的光路相同,因此信道特性基本一致,最后再通过对两路信道估计值进行加权,得到更加准确的信道预测值。通过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散射信道中(最小均方)LMS算法可以很好的对信道进行跟踪,同时系统误码率可得到大约2dB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自由空间光通信 调制 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