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kW级光纤激光相干偏振合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鹏飞 王小林 +4 位作者 粟荣涛 马阎星 徐小勇 周朴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共2页
基于主动锁相相干偏振合成系统实现了四路500 W级全光纤窄线宽保偏放大器的共孔径合成输出。当相位控制系统处于闭环状态时,整个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达2164 W,合成效率为94.5%。实验中,随着功率的提升,合成效率未发生明显退化。这是目前... 基于主动锁相相干偏振合成系统实现了四路500 W级全光纤窄线宽保偏放大器的共孔径合成输出。当相位控制系统处于闭环状态时,整个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达2164 W,合成效率为94.5%。实验中,随着功率的提升,合成效率未发生明显退化。这是目前相干偏振合成系统的最高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偏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拉伸器锁相实现两路超快激光相干偏振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涛 李灿 +12 位作者 刘洋 任博 唐振强 常洪祥 谢戈辉 郭琨 吴坚 许将明 冷进勇 马鹏飞 粟荣涛 李文雪 周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7-284,共8页
超快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是突破飞秒激光单根光纤功率提升受限的有效技术手段。基于光纤拉伸器锁相,并结合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成功实现了两路超快激光相干偏振合成。该锁相方案不仅避免了采用常规电光相位调制器对脉冲信号造... 超快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是突破飞秒激光单根光纤功率提升受限的有效技术手段。基于光纤拉伸器锁相,并结合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成功实现了两路超快激光相干偏振合成。该锁相方案不仅避免了采用常规电光相位调制器对脉冲信号造成的光谱调制,而且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插入损耗,提高相位调制范围、耐受功率以及前级光源系统的紧凑性与鲁棒性。合成的最高功率为10.9 W,最高功率下合成效率为90.1%,闭环状态下锁相残差为λ/3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拉伸器和SPGD算法组成的相位控制系统,在超快激光相干合成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合成的脉冲在最高功率下可压缩至494 fs,压缩效率为73.3%,对应的单脉冲能量为3.99μ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合成 相干偏振合成 超快激光 光纤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束偏振合成实验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闫连山 张世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9-201,共3页
为了降低在大功率注入情况下热效应对激光系统的影响,提高激光输出的偏振特性,以及提高激光器的抗破坏能力,开展多光束合成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双光束偏振合成的基本理论依据,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基本规律,对于... 为了降低在大功率注入情况下热效应对激光系统的影响,提高激光输出的偏振特性,以及提高激光器的抗破坏能力,开展多光束合成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双光束偏振合成的基本理论依据,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基本规律,对于进一步开展合成工作的方向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束 偏振合成 固体激光器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偏振合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连山 张世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热效应是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系统的主要问题之一 ,开展偏振合成技术研究既可以降低热效应对系统的影响 ,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破坏可能性 ,提高输出功率。本文在静态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方案 ,进一步开展了 Q开关动态合成特性的研究 ... :热效应是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系统的主要问题之一 ,开展偏振合成技术研究既可以降低热效应对系统的影响 ,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破坏可能性 ,提高输出功率。本文在静态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方案 ,进一步开展了 Q开关动态合成特性的研究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并探讨了偏振合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合成 高功率 固体激光器 Q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误差对相干偏振合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涛 曹锋利 张蓉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2-57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相干偏振合成的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偏振误差的影响及系统的拓展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偏振误差在3种不同拓展结构下对相干偏振合成效率的影响。当偏振合束器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分别是96%和99.5%、半波片的透过率是99... 为了进一步提高相干偏振合成的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偏振误差的影响及系统的拓展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偏振误差在3种不同拓展结构下对相干偏振合成效率的影响。当偏振合束器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分别是96%和99.5%、半波片的透过率是99.7%时,Y型结构16路光束的整体合成效率会在偏振误差增大到0.03rad时下降0.33%;随着合成路数的增大,合成效率逐渐降低,当光束拓展至128路时,Y型结构的合成效率将下降至83%。结果表明,光功率相对平衡的Y型结构具有最高的合成效率,同时受偏振误差的影响最小。该研究确定了系统的最佳合成方案,为基于相干偏振合成的效率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合成效率 偏振合成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误差对相干偏振合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锋利 张蓉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1,共6页
基于偏振合成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合成效率为目的,针对合束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主要系统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重叠误差、角度倾斜和偏振合束器的吸收损耗而言,半波片的调整误差是导致合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尤其... 基于偏振合成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合成效率为目的,针对合束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主要系统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重叠误差、角度倾斜和偏振合束器的吸收损耗而言,半波片的调整误差是导致合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系统向多路合成拓展时,其影响更加显著。若偏振合束器自身损耗为0.015,光束倾斜角为2°,重叠误差为5%,则16路光束的偏振合成效率仍高于92.5%;当半波片方位角出现0.045rad的偏差时,即使不考虑其他误差,系统合成效率低于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合成 系统误差 合成效率 光路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束激光相位共轭偏振合成技术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之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0-432,共3页
进行了多束激光相位共轭偏振合成研究。种子激光源使用的是Cr4+∶YAG被动调Q的扭转模激光器 ,分束 /合束是通过使用偏振片来实现 ,最终实现了三路激光的基于相位共轭的偏振合成 ,指标为重频 1 0Hz,脉冲能量 1 50mJ,脉宽 4ns,M2 为 1 6。
关键词 相位共轭 偏振合成 扭转模 固体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合成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颜宏 叶一东 +1 位作者 卢飞 蒋茂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5期5-8,共4页
推导了偏振相干合成后任意方向检偏的光强受束间相位差调制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开展了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用梯度下降算法锁定了两束激光的相位,获得了稳定的输出功率,验证了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 推导了偏振相干合成后任意方向检偏的光强受束间相位差调制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开展了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用梯度下降算法锁定了两束激光的相位,获得了稳定的输出功率,验证了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合成技术可行性;分析了基于偏振鉴相的相干合成技术的优点和对激光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鉴相的可定标放大全口径相干合成方法,采用多探测器和多级并行相位调制的方法,解决了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闭环带宽随合成光束数增加而快速退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合成 相位探测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外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零差偏振探测和锁相的合束激光偏振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沈辉 全昭 +4 位作者 杨依枫 赵翔 柏刚 何兵 周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激光偏振合束是提升窄线宽光纤激光亮度的重要技术,能实现多路激光的共孔径合束输出,同时维持较高的光束质量和线偏振态。文中探索和研究了基于线性锁相技术的合束激光偏振控制系统,详细分析和建立了光零差偏振检测物理模型和线性锁相... 激光偏振合束是提升窄线宽光纤激光亮度的重要技术,能实现多路激光的共孔径合束输出,同时维持较高的光束质量和线偏振态。文中探索和研究了基于线性锁相技术的合束激光偏振控制系统,详细分析和建立了光零差偏振检测物理模型和线性锁相控制环路的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的光零差技术对合束激光的偏振相位进行检测,并通过快速实时反馈进行激光锁相,获得了输出功率为279 m W的线偏振态激光。锁相控制后,合束激光的偏振消光比达到19.3 dB,控制带宽高达39.6 kHz,剩余相位噪声为7×10^(-4) rad/Hz^(1/2)(1 Hz)和3×10^(-4)rad/Hz^(1/2)。当提高激光输出总功率达1 W时,偏振消光比维持在~15 dB,其限制因素在于光功率波动引入的相位噪声和光斑空间模式不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偏振合成 激光锁相 光零差探测 线性反馈控制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偏差对激光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军 唐晓军 +1 位作者 陈三斌 刘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以两高斯光束相干合成建立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分析了在不同系统误差条件下,非共轴的阵列相干合成与共轴相干偏振合成的远场特性。结果显示,两种相干合成在同种系统误差中,不同误差值范围内分别显示不同的合成效果。
关键词 阵列 共轴 相干合成 相干偏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CNN模型的多时相PolSAR图像作物分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涛 王敏 郭交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农作物分类是偏振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数据的重要应用之一。由于单时相PolSAR数据获取的信息有限,因此,采用多时相PolSAR数据,其含有农作物生长周期更丰富的特征信息。针对多时相PolSAR数据在极化特征分解时造成的“维数灾难”问题,提... 农作物分类是偏振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数据的重要应用之一。由于单时相PolSAR数据获取的信息有限,因此,采用多时相PolSAR数据,其含有农作物生长周期更丰富的特征信息。针对多时相PolSAR数据在极化特征分解时造成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了一种非负性约束稀疏自编码器(NC-SAE)的特征压缩方法,用于对分解后的特征数据进行压缩,以获得分类所需的有效特征。此外,构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分类网络(MSFCN),该网络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分类性能,且优于目前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使用欧空局提供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对分类结果进行性能评估,并与传统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农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分类 偏振合成孔径雷达(PolSAR) 数据压缩 自编码器 多尺度特征分类网络(MSF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