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角度偏振信息计算海水密度研究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嘉 赵云升 +1 位作者 吕云峰 赵乃卓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11,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多角度偏振信息计算海水密度的方法,从多角度遥感与偏振光遥感的角度,找出海水的偏振特性与海水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海水偏振特性与海水折射率特性对海水密度进行计算,扩展现有遥感应用的领域,同时为海洋基本参数反演... 提出一种利用多角度偏振信息计算海水密度的方法,从多角度遥感与偏振光遥感的角度,找出海水的偏振特性与海水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海水偏振特性与海水折射率特性对海水密度进行计算,扩展现有遥感应用的领域,同时为海洋基本参数反演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密度 偏振信息 多角度 海水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操控的偏振信息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忠义 康乾龙 +4 位作者 彭志勇 崔月盟 刘华松 高隽 郭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94,共15页
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当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后,通过解构偏振态变化,可以获取材料组成和结构的重要信息。这一特性使得光的偏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偏振成像、偏振信息等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当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后,通过解构偏振态变化,可以获取材料组成和结构的重要信息。这一特性使得光的偏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偏振成像、偏振信息等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高效地获取偏振信息是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的偏振信息探测及获取方案有着各种不足,制约了偏振信息技术的持续化发展。超表面技术使得人们得以根据需求操控光的相位、振幅、偏振等,同时具有微型化和集成化的优势。文中以全矢量偏振信息的获取为出发点,以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结构的圆偏振探测器为引子,主要介绍基于超表面结构实现偏振信息探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包括金属超表面偏振探测器、介质超表面偏振探测器以及超表面偏振成像等研究内容,最后展望了基于超表面结构的偏振信息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超表面 阿基米德螺旋 探测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信息传输理论及应用进展(特约)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忠义 汪信洋 +5 位作者 李德奎 王鹏飞 张宁 胡天伟 张曼 高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4,共19页
光的偏振态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偏振信息是使用光的偏振态作为信息表现形式的工程科学应用技术,需要合适的表征方法对其进行描述。由于大气散射特性,光在地球表面存在一种特殊的偏振分布模式,可以用于近地空间自主导航,同时,不同的偏振... 光的偏振态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偏振信息是使用光的偏振态作为信息表现形式的工程科学应用技术,需要合适的表征方法对其进行描述。由于大气散射特性,光在地球表面存在一种特殊的偏振分布模式,可以用于近地空间自主导航,同时,不同的偏振态在各种散射介质中传输也具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因此,研究光的偏振信息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对其在现代军事、航空、海洋等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偏振光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雾霾、水下及其他散射介质中的清晰成像,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文中主要介绍了光的偏振态的各种表征形式、偏振信息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经过散射介质后的偏振信息恢复算法、以及偏振去雾技术的应用等,并在最后展望了偏振信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散射 传输 成像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粒子体系中的Wigner-Yanse偏振信息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广军 付静 袁明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针对带有衰减机制的一轴模型和二轴模型,在薛定谔图象下,研究了三粒子体系任意时刻的量子态及最大Wigner-Yanse偏振信息.体系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体系的最大偏振信息始终出现在平面(S_x,S_y)内,由于衰减的引入,最大偏振信息能够被调节... 针对带有衰减机制的一轴模型和二轴模型,在薛定谔图象下,研究了三粒子体系任意时刻的量子态及最大Wigner-Yanse偏振信息.体系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体系的最大偏振信息始终出现在平面(S_x,S_y)内,由于衰减的引入,最大偏振信息能够被调节和存储.对带有最大偏振信息极值9/4的GHZ态,给出了其出现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轴模型 二轴模型 最大的Wigner-Yanse偏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偏振信息进行作物营养水平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兵 马万征 《农业装备技术》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利用Duncan MS3100 3CCD多光谱成像系统配肯高圆偏振镜片构成偏振信息采集系统,以大棚黄瓜叶为对象,初步研究反射光偏振信息中的偏振度与入射光角度、光的波长特性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RGB颜色系统中偏振现象对红光... 利用Duncan MS3100 3CCD多光谱成像系统配肯高圆偏振镜片构成偏振信息采集系统,以大棚黄瓜叶为对象,初步研究反射光偏振信息中的偏振度与入射光角度、光的波长特性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RGB颜色系统中偏振现象对红光更加敏感,同时偏振度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入射角为45°时偏振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作物营养水平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偏振信息反演海洋上空卷云云顶高度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树 孙晓兵 +3 位作者 提汝芳 黄红莲 陈震霆 乔延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53,458,共10页
采用偏振辐射信息反演云顶高度时,为了减小由云层及地表偏振辐射特性变化带来的反演结果不确定度,使用490 nm和865 nm通道多角度偏振信息反演卷云云顶高度.理论分析大气顶偏振特征,给出490 nm与865 nm通道偏振特性差异,说明使用此两通... 采用偏振辐射信息反演云顶高度时,为了减小由云层及地表偏振辐射特性变化带来的反演结果不确定度,使用490 nm和865 nm通道多角度偏振信息反演卷云云顶高度.理论分析大气顶偏振特征,给出490 nm与865 nm通道偏振特性差异,说明使用此两通道偏振反射率差反演云顶高度的可行性.假设卷云为一般种类混合模型(General Habit Mixture,GHM),使用倍加累加矢量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和分析大气顶490 nm和865 nm通道偏振反射率差对卷云有效粒子半径、光学厚度和云顶压强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当卷云光学厚度大于3时,偏振反射率差对有效粒子半径和光学厚度的变化不敏感,对云顶压强变化敏感.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参数构建偏振反射率差查找表,使用查找表方法反演POLDER3数据的卷云云顶高度,并与POLDER3产品和MODIS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POLDER3的官方算法相比,使用偏振反射率差查找表方法有更宽的散射角适用范围,反演结果与MODIS产品有更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 偏振信息 卷云 云顶高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信息融合的背景抑制方法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杰 刘莎 刘翔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与红外强度图像相比,单一的偏振度或偏振角图像在提升图像信杂比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为综合利用偏振图像的多维信息进一步提升图像信杂比,在分析典型背景下目标偏振度与偏振角联合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以偏振度作为偏振角信息的权值参考,提... 与红外强度图像相比,单一的偏振度或偏振角图像在提升图像信杂比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为综合利用偏振图像的多维信息进一步提升图像信杂比,在分析典型背景下目标偏振度与偏振角联合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以偏振度作为偏振角信息的权值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信息融合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复杂云层或海面背景下的红外目标检测,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与红外强度图像相比,所提出的基于偏振信息融合的背景抑制方法能大幅提升图像信杂比。该方法简单有效,易于实现,可应用于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或精确制导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信息融合 背景抑制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偏振特性的野外环境积水区域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添丁 王娃 +1 位作者 朱敬意 周正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3,共10页
野外机器人视觉导航是复杂场景理解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军事和智能交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光的偏振特性的环境积水区域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水体的高偏振度和水体区域具有相似偏振相位的特点,对图像积水区域进行分割。... 野外机器人视觉导航是复杂场景理解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军事和智能交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光的偏振特性的环境积水区域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水体的高偏振度和水体区域具有相似偏振相位的特点,对图像积水区域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自然环境下对积水区域和泥泞区域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与传统机器视觉方法相比较,偏振视觉手段计算简单、准确,与现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使用,更具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视觉 偏振信息 积水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邱跳文 张焱 +1 位作者 杨卫平 李吉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4-1158,共5页
针对红外目标探测所面临的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人工目标和自然背景偏振特性的差异,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偏振信息模型,分析了其中强度信息和偏振信息的构成以及目标偏振信息的... 针对红外目标探测所面临的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人工目标和自然背景偏振特性的差异,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偏振信息模型,分析了其中强度信息和偏振信息的构成以及目标偏振信息的提取与增强办法。然后,将斯托克斯矢量、部分偏振光分解、变偏振理论相结合实现了目标偏振特征的提取与背景杂波抑制及随机噪声消除,进而实现了红外小目标的检测。仿真数据实验结果及与现有方法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用于对抗红外伪装隐身及红外诱饵技术,提升红外目标的探测能力,富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红外偏振信息 特征提取 斯托克斯矢量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图像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国萍 王晓峰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39,42,共3页
简要介绍了偏振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植物叶子和塑料制成的竹叶与真竹叶为例具体说明了偏振光检测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偏振信息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偏振光成像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樊 王晶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230,共6页
为提升偏正光图像目标识别技术水平,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偏振光成像目标检测方法。使用阈值分割法对偏振光图像实施分割预处理;使用斯托克斯参量、方差等方法获取偏振光图像的偏振态特征、目标边缘特征和直线特征;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为提升偏正光图像目标识别技术水平,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偏振光成像目标检测方法。使用阈值分割法对偏振光图像实施分割预处理;使用斯托克斯参量、方差等方法获取偏振光图像的偏振态特征、目标边缘特征和直线特征;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偏振光成像目标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割偏振光图像内的目标和背景,提取偏振信息能力较好;提取偏振光图像特征像素点的最低精度为0.98左右,提取其特征能力较强;特征信息提取效率较高,对于偏振光图像的特征信息提取最低耗时为0.257 s,应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光成像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偏振信息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偏振成像军事应用的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25
12
作者 莫春和 段锦 +3 位作者 付强 丁莹 祝勇 姜会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偏振成像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电探测技术,在目标探测识别及处理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成像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未来战争中应对日益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探测与识别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特别受到了西方军事强国的重视。对近年来西方主要军事... 偏振成像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电探测技术,在目标探测识别及处理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成像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未来战争中应对日益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探测与识别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特别受到了西方军事强国的重视。对近年来西方主要军事强国的偏振成像的技术进展和主要成果从物质偏振特性、偏振传输特性、偏振探测技术、偏振信息处理等4个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本文是论文的下半部分,重点阐述①偏振成像探测方法,用于探测目标,获取偏振信息,提高成像质量;②偏振目标获取和处理,用于提高探测识别概率,降低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探测 军事应用 偏振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五号卫星偏振遥感陆地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红莲 提汝芳 +3 位作者 张冬英 方薇 孙晓兵 易维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4-461,共8页
针对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数据,提出了基于多角度多光谱偏振信息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该方法使用Nadal-Breon半经验模型计算地表偏振反射率,以扣除地表影响;采用倍加累加法矢量辐射传输模型构... 针对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数据,提出了基于多角度多光谱偏振信息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该方法使用Nadal-Breon半经验模型计算地表偏振反射率,以扣除地表影响;采用倍加累加法矢量辐射传输模型构建气溶胶参数查找表,通过计算最小残差,动态确定最优气溶胶模型,从而实现陆地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使用DPC的L1级条带数据,反演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并与MODIS产品和AERONET地基站点数据分别进行了对比,反演结果与MODIS气溶胶产品的整体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与AERONET地基站点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670 nm和865 nm两个波段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说明该算法模型反演陆地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准确可靠,可为DPC遥感大气气溶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偏振信息 多角度 高分五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约束的大气偏振模式生成网络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前 高欣健 +3 位作者 高隽 王昕 党天一 严圆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7,共15页
大气偏振模式凭借具有太阳子午线信息的“∞”字形特征支撑偏振导航应用,然而由于采集装置的物理特性限制、采集地点的周边环境以及薄云等遮挡,导致获取的大气偏振信息部分失真,降低了太阳子午线的精度。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邻... 大气偏振模式凭借具有太阳子午线信息的“∞”字形特征支撑偏振导航应用,然而由于采集装置的物理特性限制、采集地点的周边环境以及薄云等遮挡,导致获取的大气偏振信息部分失真,降低了太阳子午线的精度。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邻域约束的大气偏振模式生成网络,该网络挖掘大气偏振模式分布的连续性,通过多步邻域特征推理以增加重构过程的约束,由局部有效偏振信息精准生成全局的大气偏振信息。此外,针对大气偏振模式的物理特性,提出了太阳子午线角度损失,进一步提升太阳子午线精度。本文在实测大气偏振数据上进行了实验,并与其它最新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鲁棒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模式 偏振信息重构 邻域特征推理 子午线角度损失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邻域梯度的红外偏振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特邀)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争烨 王世勇 +2 位作者 辛剑桥 马一哲 吴滢跃 《光电技术应用》 2023年第5期37-41,49,共6页
偏振探测技术是一种场景多维光学信息获取技术,它能够应用于弱小目标探测任务中,可以克服传统光学探测技术难以在低照度场景、恶劣天候条件下探测的不足。但偏振图像中的目标尺寸小响应弱,而且背景杂波和图像噪声的分布特征不同于强度图... 偏振探测技术是一种场景多维光学信息获取技术,它能够应用于弱小目标探测任务中,可以克服传统光学探测技术难以在低照度场景、恶劣天候条件下探测的不足。但偏振图像中的目标尺寸小响应弱,而且背景杂波和图像噪声的分布特征不同于强度图像,是检测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分析偏振成像原理,比较了偏振图像与传统强度图像的特点;然后对强度图像和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增强;最后根据局部对比度显著性理论,提出了基于双邻域梯度的偏振融合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文中算法更充分利用了偏振图像特点,可以更有效实现弱小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 偏振信息 图像融合 多尺度分解 双邻域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成像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永刚 龙锦宁 孙春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由于具有结构紧凑以及能实时获取偏振信息等优势,目前在军民领域广泛使用。但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相机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所获取的偏振信息的精度。本文对分焦平面型偏振... 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由于具有结构紧凑以及能实时获取偏振信息等优势,目前在军民领域广泛使用。但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相机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所获取的偏振信息的精度。本文对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进行误差分析,并将各误差因素对偏振信息探测精度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的成像误差与各影响因素的依赖关系,可以为分焦平面型偏振相机成像误差校正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分焦平面型相机 偏振信息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纯度指数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德奎 徐陈祥 +4 位作者 林冰 郭凯 张宁 高隽 郭忠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39,共13页
光信息在散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导致其强度和偏振信息发生变化。利用出射光的偏振状态可以间接表征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并对散射介质进行分类和识别。理论上穆勒矩阵(Mueller Matrix, MM)可以描述散射介质的全部偏振属性... 光信息在散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导致其强度和偏振信息发生变化。利用出射光的偏振状态可以间接表征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并对散射介质进行分类和识别。理论上穆勒矩阵(Mueller Matrix, MM)可以描述散射介质的全部偏振属性,对分析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MM参数过多,较为复杂。然而,根据MM推导所得到的偏振纯度指数(Index of Polarization Purities,IPPs)结构简单,并可以更为直接的描述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IPPs由P_(1)、 P_(2)、P_(3)组成,代表退偏系统等效分解成的四个非退偏纯系统之间的权重差异。以P_(1)、 P_(2)、P_(3)为坐标轴可构建出纯度空间,纯度空间中不同的点代表不同的退偏系统,利用纯度空间可以对不同的退偏系统进行分辨。相比较于传统偏振表征指标,IPPs可以表征散射介质及目标更多维度的信息。近年来,IPPs在生物医学和目标检测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介绍了IPPs的理论,综述并讨论了其在分析不同分散体系的退偏特性、生物组织成像、医学监测和目标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纯度指数 成像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DSWP系统的透明玻璃面倾角分区标定偏振测量方法
18
作者 温仁杰 鲁啸天 +3 位作者 金伟其 刘敬 王霞 郭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7-813,共7页
由于存在边缘视场的渐晕效应,造成SIP-DSWP同时偏振成像系统的偏振信息重构存在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区仪器矩阵校正视场边缘效应的成像系统校正方法。通过对SIP-DSWP同时偏振成像系统3×3分区仪器矩阵的标定,进行了玻... 由于存在边缘视场的渐晕效应,造成SIP-DSWP同时偏振成像系统的偏振信息重构存在偏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区仪器矩阵校正视场边缘效应的成像系统校正方法。通过对SIP-DSWP同时偏振成像系统3×3分区仪器矩阵的标定,进行了玻璃平板倾角的非接触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边缘视场效应和噪声能够直接影响偏振成像及偏振信息(偏振度和偏转角)重构;分区仪器矩阵较平均仪器矩阵能够更准确地重构出目标场景的偏振信息,提高对透明玻璃平板倾角的检测精度,为后续偏振成像方法的研究和定量检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成像系统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信息 分区仪器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技术应用“偏振计算光学及应用技术”专题征稿简则
19
《光电技术应用》 2022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偏振成像技术将光学探测信息维度扩充到7个自由度,包括光强、光谱、空间、偏振度、偏振方位角、偏振概率和旋转方向。这种观测信息量的丰富可支撑目标探测的光强、光谱和偏振信息进行融合,不仅扩大了目标表征空间,还大幅增强复杂背景下... 偏振成像技术将光学探测信息维度扩充到7个自由度,包括光强、光谱、空间、偏振度、偏振方位角、偏振概率和旋转方向。这种观测信息量的丰富可支撑目标探测的光强、光谱和偏振信息进行融合,不仅扩大了目标表征空间,还大幅增强复杂背景下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方向 光电技术 光强 偏振信息 目标探测 光学探测 表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偏振光的航向角探测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波 杨江涛 +3 位作者 唐军 刘俊 申冲 秦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基于大气偏振光的航向角探测系统在大气偏振模式具有偏振态分布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大气偏振模式进行偏振态检测,确定大气偏振模式对称轴即太阳子午线位置,利用加速度计测量俯仰角和横滚角,调整天顶点在成像面的投影位置,进而准确解算出... 基于大气偏振光的航向角探测系统在大气偏振模式具有偏振态分布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大气偏振模式进行偏振态检测,确定大气偏振模式对称轴即太阳子午线位置,利用加速度计测量俯仰角和横滚角,调整天顶点在成像面的投影位置,进而准确解算出航向角信息,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最大动态误差为1. 74°,平均误差为0. 16°。该系统能够稳定输出导航角度,可以满足实时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导航 光导航 图像信息 大气模式 图像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