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孙子瑞
韩宇
+4 位作者
宋书波
韩艳
本乐乐
范太兵
张戈军
《中国循环杂志》
2025年第8期795-798,共4页
目的:评价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6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确诊的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给予偏心型...
目的:评价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6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确诊的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给予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封堵术,术后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心电图,观察有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及心脏电活动传导异常。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10例合并右冠窦轻度脱垂,2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6例介入封堵成功15例,1例患者由于封堵器固定不牢放弃封堵。术前平均室间隔缺损直径(4.37±1.53)mm,封堵器直径6.5(6.0,8.0)mm。术中左心室造影显示3例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无心脏压塞、溶血、血栓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时,这3例患者的残余分流消失。术后3、6个月随访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或原反流程度加重,无房室阻滞及束支阻滞等心电传导异常。结论:部分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患者使用偏心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主动脉瓣零距离
室间隔缺损
介入
封堵
偏心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勤
高雷
+8 位作者
徐新华
赵天力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杨一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0-498,共9页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的作用、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的作用、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适用偏心型封堵器的缺损类型、大小及形态,及通过随访评估偏心型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结果:成功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的17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膜周型占86.59%,双动脉下型占13.41%。封堵器型号选择一般比缺损测量最大径大2-3mm。随访示封堵器位置正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偏心型封堵器的应用较好的扩大了外科微创封堵术的适用范围,超声心动图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能较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
型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
封堵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55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黎明
肖岳
+1 位作者
王凤鸣
秦玉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风险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脏中心进行介入治疗的嵴内型VSD患儿按所使用封堵器大小分为封堵器型号≥7 mm组及封堵...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风险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脏中心进行介入治疗的嵴内型VSD患儿按所使用封堵器大小分为封堵器型号≥7 mm组及封堵器型号≤6 mm组,分析两组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等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封堵器型号≤6 mm组比较,封堵器型号≥7 mm组VSD直径明显偏大,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例数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随嵴内型VSD直径的增大,术前合并症、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对需选择偏心型封堵器型号≥7 mm的病例介入封堵治疗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
型
封堵器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孙子瑞
韩宇
宋书波
韩艳
本乐乐
范太兵
张戈军
机构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华中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病病区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2025年第8期795-79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11225)。
文摘
目的:评价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6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确诊的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给予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封堵术,术后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心电图,观察有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及心脏电活动传导异常。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10例合并右冠窦轻度脱垂,2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6例介入封堵成功15例,1例患者由于封堵器固定不牢放弃封堵。术前平均室间隔缺损直径(4.37±1.53)mm,封堵器直径6.5(6.0,8.0)mm。术中左心室造影显示3例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无心脏压塞、溶血、血栓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时,这3例患者的残余分流消失。术后3、6个月随访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或原反流程度加重,无房室阻滞及束支阻滞等心电传导异常。结论:部分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患者使用偏心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安全、有效。
关键词
距主动脉瓣零距离
室间隔缺损
介入
封堵
偏心封堵器
Keywords
aortic valve without distanc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transcatheter occlusion
eccentric occluder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勤
高雷
徐新华
赵天力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杨一峰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心脏超声专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小儿心脏外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0-498,共9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课题(2011TT2058)~~
文摘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适用的室间隔缺损类型及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术中对偏心型封堵器选型的作用、成功封堵的关键及操作中避免损伤的经验。方法:对179例采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适用偏心型封堵器的缺损类型、大小及形态,及通过随访评估偏心型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结果:成功使用偏心型封堵器的17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膜周型占86.59%,双动脉下型占13.41%。封堵器型号选择一般比缺损测量最大径大2-3mm。随访示封堵器位置正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偏心型封堵器的应用较好的扩大了外科微创封堵术的适用范围,超声心动图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能较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
偏心
型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外科微创
封堵
超声心动图
Keywords
asymmetric occlude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minimal-invasive surgical device closure
echocardiography
分类号
R5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55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黎明
肖岳
王凤鸣
秦玉明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4,137,共4页
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13136)
文摘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风险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脏中心进行介入治疗的嵴内型VSD患儿按所使用封堵器大小分为封堵器型号≥7 mm组及封堵器型号≤6 mm组,分析两组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等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封堵器型号≤6 mm组比较,封堵器型号≥7 mm组VSD直径明显偏大,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例数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随嵴内型VSD直径的增大,术前合并症、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对需选择偏心型封堵器型号≥7 mm的病例介入封堵治疗时应谨慎。
关键词
偏心
型
封堵器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偏心封堵器介入治疗距主动脉瓣零距离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孙子瑞
韩宇
宋书波
韩艳
本乐乐
范太兵
张戈军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吴勤
高雷
徐新华
赵天力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杨一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55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曹黎明
肖岳
王凤鸣
秦玉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